脊髓灰質炎 | 小兒麻痺英文

脊髓灰質炎(英語: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兒麻痺症(中文名稱譯自日語「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譯急性灰白髓炎。

脊髓灰質炎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到导航跳到搜索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0年2月23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page}}标签。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0年2月23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8月27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

完成修改時,請移除本模板。

维基百科中的醫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

脊髓灰質炎因脊髓灰質炎而右腿萎縮的男性。

症状肌肉無力[*],瘫痪,局部麻痺[*],meningismsigns[*],发热,呕吐,腹瀉类型病毒感染,神經病,acquiredmotorneurondisease[*],Centralnervoussystemviraldisease[*],Enterovirusinfectiousdisease[*]肇因脊髓灰質炎病毒治療supportivecare[*]分类和外部资源醫學專科感染科、神經學、骨科手术ICD-10A80,B91ICD-9-CM045,138DiseasesDB10209MedlinePlus001402eMedicineped/1843pmr/6MeSHC02.182.600.700Orphanet2912[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脊髓灰質炎(英語: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兒麻痺症(中文名稱譯自日語「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paralysis),又譯急性灰白髓炎。

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類之病症。

大約有90%到95%的感染並没有任何症状。

剩下5%到10%有發燒、頭痛、嘔吐、腹瀉、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1][2]。

這些有症狀的患者往往在一到兩周內就會完全復原。

只有約0.5%的患者會發生肌力變弱(英语:muscleweakness)而導致行動困難(英语:flaccidparalysis)。

疾病的進程可能只是數小時,也可能需要數天[1][2]。

肌力變弱的狀況往往發生在下肢,很少發生在頭部、頸部、橫膈膜的肌肉。

大多數的人可以自行復原,但少數的人會造成終生殘疾。

在感染此病毒造成肌力變弱的患者中,有2%到5%的幼年患者與15%到30%成年患者會導致死亡[1]。

從後小兒麻痺感染症候群(英语:Post-polio_syndrome)中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如同感染時期一樣的肌力不足[3]。

该病不仅會感染小儿,成年人也会因感染發病而造成残疾,如發明四乙基铅与氟利昂的美国化学家托马斯·米基利等。

脊髓灰質炎病毒通常經糞口傳播。

也有可能經由被糞便汙染的水或食物傳染,經由唾液傳染是較為少見的狀況[2]。

感染病毒的患者,即便已經毫無症狀達六周,還是有可能具有散播疾病的能力。

藉由在患者的糞便之中找到病毒,或是在血液中找到相對應的抗體,可以用來作為小兒痲痹症的診斷依據[1]。

脊髓灰質炎可以藉著脊髓灰質炎疫苗來預防感染,有口服滴劑、糖丸与注射型等形式。

但為了讓疫苗達到效用,必須連續注射多劑才行[2]。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議旅客還有居住在脊髓灰質炎病毒依然猖獗的國家里面的居民,應追加注射脊髓灰質炎疫苗[4][5]。

一旦感染後,目前尚無特效藥或療法。

脊髓灰質炎的感染人數,已從1988年的35萬例,降至2013年的416例。

在2014年,此疾病只在阿富汗、奈及利亞與巴基斯坦間傳播[2]。

脊髓灰質炎已存在有千年之久,在古代的藝術品中,處處可見對此病症的描寫。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