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反毒策略(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 毒品防制

毒品防制攸關社會安全與國家發展,新世代反毒策略,將以更周延的做法,徹底打擊毒品犯罪及免除毒品危害。

同時,如同林全院長106年5月11日行政院院會中所表示:「毒品防 ...首頁政策與計畫重要政策:::政策與計畫施政方針與報告院會議案重要政策內政及國土外交國防法務教育文化及科技財政經濟交通建設農業環保衛生福利勞動綜合行政政策櫥窗重要施政成果專案報告重要政策Facebook分享line分享twitter分享plurk分享列印本頁:::新世代反毒策略日期:106-05-25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一、前言多年來,政府在反毒工作的投入不遺餘力,但毒品氾濫問題始終未能獲得有效控制。

面對當前毒品現況與困境,行政院於106年5月11日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預計未來四年(106-109)投入100億經費,透過阻絕毒品製毒原料於境外、減少吸食者健康受損、減少吸食者觸犯其他犯罪機會、強力查緝製造販賣運輸毒品,降低毒品需求及抑制毒品供給。

 二、新世代反毒策略有別於以往以「量」為目標之查緝方式,新世代反毒策略是以「人」為中心追緝毒品源頭,以「量」為目標消弭毒品,其主要措施有五大主軸:(一)防毒監控:阻絕境外、強化檢驗添購快速鑑定儀器,增加高風險原料藥之進口抽查、後續稽查比例,提升邊境阻絕毒品能量。

擴充新興毒品檢驗能量,包含建置新興毒品標準品分析圖譜,提升公、民檢驗實驗室鑑驗能力。

(二)拒毒預防:零毒品入校園各學校與轄區派出所合作,建立吸食毒品熱點巡邏網;精進教育單位通報措施。

加重校長、學校防毒責任;如,列為校務考核項目。

就學生吸毒個案,以一人一案專案輔導、轉介、追蹤。

  (三)緝毒掃蕩:反毒零死角以科技化緝毒策略,整合跨部會資源建構全國毒品資料庫,呈現各地區毒品網絡圖像,精準溯源斷根。

強力打擊社區型中小盤販毒網,進行定期與不定期全國毒品大掃蕩,並全面建立「友善通報網」。

建立區域聯防規劃督導機制。

建立偏鄉毒品問題通報網,並強化毒品藥頭查緝。

建構軍中毒品通報及查緝機制。

  (四)戒毒處遇:多元、具實證且連續之處遇服務提升藥(毒)癮治療處遇涵蓋率。

建置北中南東四個整合性毒藥癮醫療示範中心。

增設治療性社區與中途之家。

推動美沙冬替代治療跨區給藥服務及強化偏鄉替代治療可近性。

建立以家庭為中心之家庭支持服務,促進藥癮者重返家庭。

連結網絡資源加強就業準備,以一案到底服務促進就業。

將地方毒防中心主政機關由法務部改為衛福部,深化地方毒防中心的醫療戒治與輔導功能。

評估法務部矯正署戒治所轉型及建置以醫療及復歸社會服務為核心,戒護為輔的戒治模式。

  (五)修法策略提高製造、運輸、販賣毒品之刑度及罰金刑。

販賣毒品予未成年人及懷胎婦女、及製造、運輸、販賣混合型毒品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修改第一、二級毒品持有罪之要件,將「純質淨重」修正為「淨重」,降低檢驗成本及符合各國通例;並調降持有第三、四級毒品入刑標準,由「純質淨重」20公克降為5公克,降低第三、四級毒品流通之風險。

對於多次施用三、四級毒品者,先施以裁罰、講習、身心輔導等行政措施,未完成身心輔導或三年內四犯以上者,則施以刑罰之「先行政處遇後司法制裁」模式,提升預防及嚇阻效果。

引進擴大沒收制度,斬斷毒販金流。

研議新興毒品之類似物質一次列管修法,彌補新興毒品列管前之法律空窗期。

修正防制毒品危害獎懲辦法,以查人、量並重模式,獎勵緝毒,向上溯源。

建立國軍涉毒案件通報溯源機制。

持續推動特定營業場所毒品防制責任之立法,以建立安全、乾淨的娛樂環境,避免群聚施用毒品。

 三、結語毒品防制攸關社會安全與國家發展,新世代反毒策略,將以更周延的做法,徹底打擊毒品犯罪及免除毒品危害。

同時,如同林全院長106年5月11日行政院院會中所表示:「毒品防制是一場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齊心協力,全力出擊的關鍵戰役。

呼籲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一起向毒品宣戰,讓下一代真正遠離毒品危害。

」 相關連結行政院會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106-12-21林揆:全力反毒、打擊詐騙讓人民有感106-05-26政院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林揆:全力打擊毒販免除毒品危害106-05-11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林揆:以人為中心追緝毒品源頭以量為目標消弭毒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