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很癢抓不停,有3大原因!如何防範止癢? | 流汗脖子癢怎麼辦

常發生於悶濕的地方,在流汗後,脖子、手腕、膝蓋窩等容易積汗的地方,會出現紅腫、搔癢,長出顆粒狀紅疹的症狀。

例如,常與太陽相伴的戶外工作者,容易 ...正|簡×搜尋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疾病百科>皮膚>正文夏天很癢抓不停有3大原因如何防範止癢?文/蘇冠米夏日因皮膚搔癢而求助醫生的患者裡,有三類情況最常見:汗疹、蚊蟲叮咬及黴菌感染。

(Shutterstock)夏天炎熱潮濕,容易孳生蚊蟲和黴菌,皮膚疾病也相繼發生,其中最令人煩惱的症狀就是搔癢。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王綺嫻醫師指出,夏日因皮膚搔癢而求助醫生的患者裡,有三類情況最常見:汗疹、蚊蟲叮咬及黴菌感染。

一、汗疹隨時擦汗、回家先沖澡汗疹俗稱痱子,主要是由於汗管開口阻塞,汗水淤積造成的。

常發生於悶濕的地方,在流汗後,脖子、手腕、膝蓋窩等容易積汗的地方,會出現紅腫、搔癢,長出顆粒狀紅疹的症狀。

例如,常與太陽相伴的戶外工作者,容易出現汗疹。

預防汗疹的方法是穿寬鬆的透氣衣物,並儘量待在比較涼爽的環境,減少大量流汗的機會。

若是因工作等因素需在太陽下曝曬,王綺嫻建議民眾在流汗後,先拿濕毛巾把汗擦乾或是回家後先沖澡,減少汗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

預防汗疹,應在流汗後以濕毛巾擦乾身體。

(Shutterstock)二、蚊蟲叮咬引發過敏3狀況快就醫外出遊玩或露營時,若被蚊蟲叮咬而引發過敏,可能導致很厲害的搔癢及紅腫。

王綺嫻說,民眾在露營時容易被小黑蚊等蚊蟲叮咬在小腿、腳踝等沒有衣服遮蔽的部位。

被咬後,輕微反應是出現淺粉紅色的紅斑;重一點會形成一塊丘疹,很癢且摸起來硬硬的;更嚴重者在叮咬處會出現水泡。

如果不小心抓破皮膚,還可能在傷口出現二度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會有灼熱感及壓痛現象,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敗血症。

在傍晚及清晨等蚊蟲活躍的時間,儘量不要待在戶外。

如果家有孩童,建議父母幫忙穿上薄的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並使用合適的防蚊貼片或防蚊液等防蚊產品。

被蚊蟲叮咬後,若有以下三種情況,建議尋求醫師協助:1.傷口疼痛或壓痛:一般來說,被蟲子叮咬後可塗抹合適藥物,減低過敏反應,並避免過度搔抓。

如果搔抓後,傷口感到疼痛或有壓痛的情況,可能是合併二度細菌感染,建議立即就醫。

2.有組織液滲出:當不小心抓破傷口且流出組織液,已不是家中普通常備藥可解決的狀況。

3.紅疹範圍變大:當在叮咬處之外也長出疹子,代表身體已出現過敏反應。

王綺嫻指出,有些病人是露營時被叮咬,身上疹子原本只有3~5顆,回家後在沒被叮咬的地方也漸漸冒出新的紅疹,變成7~8顆、甚至十幾顆。

此時除了擦藥外,還需要口服藥物緩解過敏現象。

被蚊蟲叮咬後,如果紅疹範圍擴大,為過敏反應。

(Shutterstock)隱翅蟲、荔枝椿象及一些毛毛蟲,是夏天另一類「蟲蟲危機」。

如果在身上發現隱翅蟲,千萬別一掌打下去,否則隱翅蟲的體液會引發急性過敏反應,使肌膚產生大片的水泡與潰爛。

沾到隱翅蟲體液的手如果又觸摸身體其它部位,也會引起症狀。

而荔枝椿象受到驚擾時,會分泌出臭液,不小心觸碰到會造成皮膚灼熱或潰爛;噴濺到眼睛更可能導致角膜受傷,甚至失明。

因此,當隱翅蟲或荔枝椿象不慎飛到身上時,不要用手抓取或按壓,輕輕吹走或撥開比較安全。

若不慎造成急性接觸皮膚炎,須先用大量清水沖洗並立即就醫。

隱翅蟲的體液會引發急性過敏反應。

(嘉義林管處提供)三、黴菌感染最忌自行擦濕疹藥膏炎熱潮濕的天氣容易造成屁股、胯下及腋下等處悶熱不透氣。

這些部位一直處在悶熱潮濕的環境裡,會出現黴菌感染,臨床表現為地圖樣的紅色斑塊。

女性可能合併私密部位念珠菌感染,出現搔癢症狀。

當黴菌入侵指甲或足部,可能造成難纏的灰指甲或香港腳。

若只有皮膚部位出現症狀,使用醫師處方的外用藥膏即可改善。

如果合併灰指甲,建議搭配口服藥物治療。

王綺嫻解釋,灰指甲的指甲較厚,外用藥物滲透的效果較差。

同時患有皮膚及指甲黴菌感染的患者,如果只處理皮膚表面的黴菌感染,忽略灰指甲的治療,易因肢體的觸碰而造成復發。

黴菌感染的人通常會感到皮膚發癢,「最令人擔心的情況,是這類病人常誤以為是一般的皮膚癢,所以自行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