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睡眠失調」」問題,醫師建議這樣做 | 睡眠週期失調

常見三種睡眠失調. 睡眠週期提前常見於老人家 特色睡覺時間早、起床時間早,甚至3、4點就起床 原因老人家生活壓力較小,白天沒什麼事做, ...生活健康>解決「睡眠失調」」問題,醫師建議這樣做好的睡眠對現代人越來越重要,不僅有助健康還能提升職場表現,就連NBA亞裔球星林書豪都說,好的睡眠讓他在球賽中投籃更精準、很快找到節奏!醫師提醒,「睡眠節奏紊亂」是現代人睡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除了維持正常作息,也可透過記錄找到個別化睡眠節律,讓自己也能像林書豪一樣有好表現!▲維持正常的睡眠節律才能有好的健康與精神。

▲週末假期千萬別休息過久,以免造成社交性時差。

林書豪今年雖然因為傷病停休了大半個球季,但傷癒歸隊後打出不錯的戰績。

日前他透露,曾諮詢過睡眠專家,並聽從專家建議改善睡眠,結果不僅在球場上更專注,也提升了運動效率。

 節律亂擾生活沒有人會反駁「好的睡眠」所帶來的好處,但偏偏現代人工作忙碌,如果晚上回家又沉迷於網路或是電玩,犧牲的就是睡眠時間,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睡眠節律的改變。

不到三十歲的小陳(化名)從事服務業,沒有甚麼興趣就是喜歡打電腦遊戲,經常都是玩到凌晨三、四點才肯上床睡覺;原本早上都還起得來去上班,但越來越爬不起來,甚至九點的班十一點才到,薪水因而被扣了十幾萬元,他決定求助專業改善問題。

▲李信謙說,現代人比較常出現的睡眠障礙就是沒有規律的睡眠節律。

「其實小陳的狀況是現代人常見的縮影!」雙和醫院臨床心理師周佳蓉這麼說。

她解釋,現在社會工作忙碌已經是普遍現象,七、八點才下班也是常態,如果再加上交通、吃飯、洗澡等時間,十點能開始休息已經算不錯了。

「但這個時候通常大家都有想做的事,有追劇的、有看電影的、有打電玩的,只要時間一拖長,第一個犧牲掉的就是睡眠時間。

」周佳蓉說,可別小看睡眠節律,這可是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作,當這個節律被打破時影響可是超乎想像。

▲高中到大學階段最容易出現睡眠節律延遲。

 有節律增健康雙和醫院精神科醫師李信謙解釋,天地萬物都有一定的節律,人類的身體也是。

人體控制睡眠的主要是下視丘的神經核,它透過與松果體的聯繫來控制體內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決定我們嗜睡與清醒的程度。

這個生理時鐘也與其他生理節奏相互影響,像是體溫、內分泌系統、新陳代謝、消化系統的活動等。

「生理時鐘就像是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各個系統就像是樂手,必須看著指揮的節奏,讓身體保持在最好的運作狀態。

」李信謙說,生理時鐘的節奏亂掉時,就像指揮失掉了節奏一般,造成整個身體運作失調。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強調睡眠節律的重要性!」▲睡眠檢查還是最準確的方法,可以有詳實記錄回推睡眠節律。

「身體其實會依照生理時鐘的特性,告訴大腦什麼時候適合做甚麼事!」李信謙指出,每個人的生活其實多少都有一些週期性循環,身體會依照內分泌各式各樣的變化進行標記,例如皮質醇高時,大腦就會催促你去做一些比較需要體力的活動。

▲利用詳實的睡眠日誌可以幫助醫師判斷睡眠節律。

詳紀錄找節律 李信謙認為,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其實很重要,特別是睡眠節律,一旦這個節律被打破就像罹患了慢性病一樣;研究顯示,睡眠節律亂掉的人,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憂鬱情緒等等,特別是在輪班工作者身上最為常見。

要了解自己的睡眠節律其實不難,李信謙建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睡眠日誌,透過詳實的記錄,包括每天活動時間、睡眠時間、何時上床、何時起床、睡了多久、起來幾次、起來時的精神狀況等等;而且記錄時間越長越能看出睡眠週期,更能精準抓出適合自己的節律。

至於一些睡眠穿戴式裝置效果如何,李信謙認為,這些裝置精準度有待商確,而且僅能提供基本訊息,如果要使用,最好可以搭配事件記錄。

例如記錄到心跳加快,再回顧事件記錄時,可能當時只是喝了咖啡或是做了其他的事,導致心跳加快,而非自然的睡眠節律。

周佳蓉最後提醒,打破睡眠節律只要二、三天,但是想要調整回來卻需要至少二到四個禮拜,所以千萬別輕易改變睡眠節律,週末假期休息時,睡覺與起床的時間與平日作息誤差不要超過二個小時,維持正常作息就是調整睡眠節律的最好方法!▲陽光可以協助大腦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多曬太陽可以協助調整睡眠節律。

常見三種睡眠失調睡眠週期提前常見於老人家特色睡覺時間早、起床時間早,甚至3、4點就起床原因老人家生活壓力較小,白天沒什麼事做,到了晚上就想早點就寢,但年長者睡眠時間只需要5、6個小時,提早入睡結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