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尼巴病毒屬 | 立百病毒感染症

立百病毒通常是由狐蝠科狐蝠屬及小蝙蝠攜帶而傳播,被歸在長基因組,宿主範圍廣泛,而且近期多以能夠引起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的病原體出現,使家畜與人類患病 ...亨尼巴病毒屬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4年10月2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亨尼巴病毒屬Colored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graphofaHendravirion(ca.300nmlength)病毒分類–未分級–:病毒Virus域:核糖病毒域Riboviria界:正核糖病毒界Orthornavirae門:負核糖病毒門Negarnaviricota綱:單荊病毒綱Monjiviricetes目:單股反鏈病毒目Mononegavirales科: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亞科:副黏液病毒亞科Paramyxivirinae屬:亨尼巴病毒屬Henipavirus模式種Hendrahenipavirus種CedarhenipavirusGhanaianbathenipavirusHendrahenipavirusMojianghenipavirusNipahhenipavirus亨尼巴病毒屬(學名:Henipavirus),包括立百病毒[1](Nipahvirus;又譯尼巴病毒[2]、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HendraVirus,HeV)。

1999年於東南亞被發現的會引發立百腦炎的新型病毒[3],也會造成人類和其他動物(尤其以豬隻為主)交叉感染,嚴重的可引致死亡,致死率達40%。

亨尼巴病毒屬於一種核糖核酸病毒的屬,被歸類在副黏液病毒科單股反鏈病毒目,目前已知有五種病毒。

結構與同科的副黏病毒(如仙台病毒SeV)、麻疹病毒(MeV)類似,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偏肺病毒(MPV)和腮腺炎病毒(MuV)稍有不同。

基因組表達的蛋白主要有N(核蛋白)、P(磷蛋白)、M(基質蛋白)、F(融合蛋白)、H(即糖蛋白G)、L(RNA依賴的RNA聚合酶),此外,P的基因框內可以通過內部翻譯位點和特殊轉錄可以產生不同的多肽,包括V和C。

病毒表面為G和F蛋白,脂質雙分子層下有基質蛋白M,內部的病毒基因組由負鏈RNA(-ssRNA),上面包裹著N、P和L。

G蛋白介導病毒與細胞受體結合(黏附),F蛋白介導病毒脂質膜與細胞膜的融合,從而釋放病毒基因組進入細胞質。

EphrinB2是EphB類酪氨酸激酶受體的膜結合配體,可以特異性結合NiV的G蛋白,進而介導NiV進入細胞。

EphrinB2表達於神經元細胞、血管內皮細胞。

與NiV的組織嗜性相吻合。

同時EphrinB2的序列在哺乳動物中很保守,這也可能是很多哺乳動物都對NiV敏感的原因。

而且,後續發現EphrinB3也有介導病毒入胞的功能。

立百病毒通常是由狐蝠科狐蝠屬及小蝙蝠攜帶而傳播[4],被歸在長基因組,宿主範圍廣泛,而且近期多以能夠引起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的病原體出現,使家畜與人類患病甚至致死。

2009年,在迦納的黃毛果蝠(英語:Eidolonhelvum)身上發現RNA三種新病毒序列,在親緣演化上被認定為立百病毒,這些在澳洲及亞洲外的新型病毒顯示立百病毒可能是全球性的,這些非洲立百病毒正緩慢地演化出地區特性。

2018年5月,這病毒在印度喀拉拉邦蔓延,死者據報導是因為吃了在門前撿拾的水果,而該水果據推測曾被感染病毒的蝙蝠咬過,因而帶有蝙蝠的唾液[5]。

截至2018年5月23日 (2018-05-23)[update],已有10人死亡。

目錄1起源2參考資料3參見4外部連結起源[編輯]1998年10月,位於馬來西亞北部怡保(Ipoh)地區的豬農陸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同時該地區的豬群也出現腦炎疫情。

由於此等病徵疑似日本腦炎(蚊子傳播)病例,而當地亦是日本腦炎疫區,故當時誤以為這些患者感染了日本腦炎。

可是後來發現,即使採取多項預防腦炎的措施,不但無法控制遏止疫情,疫情更在年底時蔓延到森美蘭州(NegeriSembilan),包括立百新村(KampungSungaiNipah)附近全州最大的一個養豬場,疫情蔓延與生豬引進、豬場生豬轉運密切相關。

更蔓延至馬來西亞南部、新加坡和其他鄰近國家。

1999年新加坡報告11例發熱性腦炎病例,1例死亡,患者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