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 | 鼻息肉

鼻瘜肉(英文又稱Nasal Polyp, NP,中文又稱鼻肉芽腫)是在鼻子或鼻竇裡生長的肉芽腫,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組織。

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味覺變差、 ...鼻瘜肉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Nasalpolyps鼻瘜肉類型polyposis[*],nosedisease[*],鼻瘜肉,nasalcavityneoplasm[*]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OtorhinolaryngologyICD-10J33ICD-9-CM471MedlinePlus001641eMedicineent/334ent/335MeSHC09.603.557[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鼻瘜肉(英文又稱NasalPolyp,NP,中文又稱鼻肉芽腫)是在鼻子或鼻竇裡生長的肉芽腫,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組織。

[1]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味覺變差、鼻涕倒流以及流鼻涕。

一般的鼻瘜肉外觀大多呈現袋狀、無痛的突起肉芽。

一般而言患者的雙側鼻孔都會同時有鼻瘜肉。

有時候也可能同時發生臉部的疼痛,[1]或是導致鼻竇炎。

[2]鼻瘜肉的成因至今不明。

罹患過敏、纖維性囊種、對阿斯匹靈過敏以及其他感染症的患者,較容易罹患。

鼻瘜肉是鼻黏膜的過度生長。

藉由鼻腔的視診與電腦斷層檢查能夠協助診斷。

[1]治療鼻瘜肉的方式有許多,一般像是使用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

如果治療成效不佳,應該考慮進行鼻瘜肉切除手術。

即便在切除之後,鼻瘜肉還是有可能會復發。

抗組織胺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但對於治療疾病並沒有幫助。

如果沒有感染的狀況,並不需要例行給予抗生素。

全球大約有百分之四的人正受到鼻瘜肉的困擾,有將近40%的人,一生中都有機會會長出鼻瘜肉。

大多數的患者在20歲之後發現鼻瘜肉,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數量較多。

[1]治療[編輯]目前的辦法,包括利用電燒灼(ElectricCauterization)手術縮小之或是內視鏡(Endoscopy)手術切除之合併鼻中膈彎曲校正並且給予病因治療。

對患有嚴重全身性疾病者,手術應慎重或延緩。

鼻內窺鏡技術使術後復發率大大降低。

對初期的病變(初期,不嚴重的鼻瘜肉)也可以酌情考慮激素藥物噴劑。

[3]術後維護[編輯]手術傷口恢復後的健康維護(Maintenance)可以考慮口服藥物合併鼻噴劑治療。

[3]參考文獻[編輯]^1.01.11.21.3Newton,JonathanRay;Ah-See,KimWong.Areviewofnasalpolyposis.TherapeuticsandClinicalRiskManagement.2008-4,4(2):507–512.ISSN 1176-6336.PMC 2504067.PMID 18728843.doi:10.2147/tcrm.s2379.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Frazier,MargaretSchell;Drzymkowski,Jeanette.EssentialsofHumanDiseasesandConditions.ElsevierHealthSciences.2014-03-12:432.ISBN 9780323292283(英語). ^3.03.1Septoplasty&TurbinateSurgeryParulGoyal,Md,Mba.Care.american-rhinologic.org.2015-02-17[2016-1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4). 閱論編呼吸系統病理學(J,460–519),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頭部鼻竇:鼻竇炎鼻: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萎縮性鼻炎(英語:Chronicatrophicrhinitis)過敏性鼻炎鼻瘜肉鼻漏鼻中隔鼻中隔偏曲(英語:Nasalseptumdeviation)鼻中隔穿孔(英語:Nasalseptumperforation)鼻中隔血腫(英語:Nasalseptalhematoma)扁桃腺: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周膿腫(英語:Peritonsillarabscess)(PTA)頸部咽:咽炎鏈球菌性咽炎咽喉反流(LPR)咽後膿腫喉頭:義膜性喉炎喉頭軟化(英語:Laryngomalacia)喉囊腫喉頭炎咽喉反流(LP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