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英語: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性疾病。

流感的症狀可輕可重,最常見者為高燒、流鼻水、喉嚨痛、肌肉 ...流行性感冒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流行性感冒同義詞流感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流感病毒(x100000)症狀發燒、流鼻水、咽喉痛、肌痛、頭痛、咳嗽、疲倦[1]常見始發於暴露後兩天[1]病程約1周[1]類型acuteviral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Orthomyxoviridaeinfectiousdisease[*],呼吸系統疾病,病毒感染肇因正黏液病毒科[2]預防洗手、外科口罩、季節性流感疫苗[3][1]藥物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1]盛行率每年300–500萬重症個案[1]死亡數每年約375,000人[1]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語:Infectiousdisease(medicalspecialty))ICD-9-CM487、487.8OMIM614680DiseasesDB6791MedlinePlus000080eMedicine219557、972269PatientUK(英語:PatientUK)流行性感冒[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流行性感冒(英語: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性疾病[1]。

流感的症狀可輕可重[4],最常見者為高燒、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咳嗽和疲倦感。

患者通常在接觸病毒2天後發病,症狀大多在一週內會解除,但咳嗽可能持續超過兩週[1]。

孩童可能會噁心和嘔吐,但這在成人並不常見;噁心和嘔吐更常發生在與流感病毒無關的感染性腸胃炎,有時會不精確地稱此為腸胃型感冒(Stomachflu)[5]。

流感可能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鼻竇感染以及造成其他疾病惡化(如氣喘或心臟衰竭)[4][2]。

可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有A型、B型、C型三種,D型病毒尚未有人感染的報告[2][6]。

病毒通常由咳嗽,打噴嚏和說話產生的飛沫傳播(英語:Airbornedisease)[1],近距離接觸時尤其容易發生[7]。

此外,病毒也可藉由接觸到受染污的物體表面、再碰觸口或眼睛後傳播[4][7]。

受感染的患者無論在發病前後均可能具有傳染性[4],喉嚨、痰液或鼻黏膜等檢體的病毒測試則可作為確診的依據。

目前已有數種快篩方法,然而快篩仍有偽陰性(即使受感染,檢測結果仍顯示為未感染的陰性)的可能。

而藉由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病毒RNA則是較準確的檢驗方法[2]。

勤洗手可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因為肥皂可使病毒失去活性[3]。

配戴外科口罩亦可預防感染[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高風險族群應每年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流感疫苗通常針對預計會流行的3至4種病毒株設計[1],能夠有效預防感染,且接種疫苗後很少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由於病毒RNA突變迅速,疫苗一般在當年最為有效。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英語:neuraminidaseinhinitors)常作為抗流感藥物,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奧司他韋[1]。

目前普遍認為原先健康的人使用克流感(奧司他韋的商品名)似乎弊大於利,而有其他健康問題的流感患者使用克流感也沒有好處[8][9]。

流行性感冒在世界各地傳播。

每年的流感季(英語:Flu_season)都會造成約300萬至500萬件重病案例,其中有約25萬至50萬名患者死亡[1]。

流感在北半球及南半球爆發的季節主要為冬季,赤道附近的國家則會不定時爆發流行[1]。

致死的案例多半發生在小孩、老人、或長期病患者[1]。

嚴重而大規模的大流行爆發並不常見[2]。

20世紀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錄的全球流感大流行(英語:Influenzapandemic):1918年流感大流行(因西班牙疫情最嚴重,故又稱西班牙流感,在美國發現)、1958年流感大流行(因起源於中國貴州省,故又稱亞洲流感)、1968年流感大流行(因起源於香港,故又稱做香港流感)、1977年俄國流感(可能起源於蘇聯或中國的實驗室泄露事故[10][11]),前三起大流行的死亡人數皆超過百萬人[12][13][14]。

而21世紀,2009年6月在墨西哥爆發的A型H1N1流感大流行[15]經研究發現為A型流感病毒之突變種造成,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