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簡介 | 腦 瘤 貼 片

這種惡性腫瘤(腦瘤)絕大多數都生長在顱內腔,幾乎或很少會轉移到顱內腔以外的肝、 ... 用在惡性腦瘤化療上的藥物只有三個,一個是BCNU貼片(是在腦瘤手術後直接貼在腫瘤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徵信錄篩檢場次贊助捐款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醫療顧問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簡介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馬辛一部主任2015元月08這是一篇為了普羅大眾、一般庶民,也就是「非專業的神經腫瘤科或基礎研究學者」所寫的文章。

重點在嘗試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介紹這個令人沮喪、無助且又充滿了希望的疾病。

全篇不強調統計數字及分子生物學及基因標靶等醫學專有名詞而使用非專業的文字來描述惡性腦瘤概念上的問題,讓一般庶民大眾了解這個死亡率很高的癌症,不要畏懼而能戰勝惡性腦瘤。

惡性腦瘤是一個生長在腦部(即中樞神經系統)、結構複雜的、浸潤型的(也就是像榕樹根向四面八方延伸蔓延生長一般),而且和正常的腦組織之間沒有明確清楚的界限區分的;且內部組織肉肉湯湯水水,外觀非常多樣化的一個腫瘤。

約佔所有原發自於腦組織的腫瘤的一半、而且多半不是發生在青年人就是在中老年人。

這種惡性腫瘤(腦瘤)絕大多數都生長在顱內腔,幾乎或很少會轉移到顱內腔以外的肝、腎、肺及消化系統等器官(這和其他的癌症大異其趣)。

但有很高的比例,這種惡性腫瘤會沿著腦內的白質纖維而跑到同側或另外一側的腦組織中。

因著胚胎發育來源的不同而分別有來自於星狀細胞改變而來,也有自寡樹突神經膠質瘤細胞而來,但進展到所謂第四級後(也就是醫學專有名詞上指的多型性神經膠質瘤;GBM)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只是生長迅速、進展活躍,病人存活時期都不長。

惡性腦瘤產生的原因目前在臨床上仍無明確的病因,可能是好幾個因素一起作用而引起。

科學界認為由於化學、物理、或分子生物學中一些基因發生突變(genemutations)是主要原因,與一般癌症的起因完全相同。

有一些少見之遺傳性疾病病患,有較高惡性之腦瘤發生率。

以流行病學研究上的「台灣癌症登錄」的來說(國民健康署每年出版的癌症登錄資料),惡性腦瘤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不在十大癌症死因之內,且好發之機率比一些列管之罕見疾病還要少,但死亡率卻名列前茅。

這表示雖然每年新病人不多(每2300萬人口有600多人),但超過2/3皆往生。

不論多努力治療,其一年存活率也不到三分之一,而且發生殘障、失能、甚至腦殘、植物人之機會也很大。

人類的腦部是一個分工精細且在功能上環環相扣、迴迴相連的脆弱組織,沒有一塊部位是多餘的、不重要的、沒有功能的,舉例來說:只要運動區附近有了腫瘤生長,病人一定發生對側肢體無力(癱瘓或偏癱);視覺區附近或腦下垂體附近長了腫瘤,就一定會影響到視力、視野;額部長了腫瘤就一定會影響到病患的脾氣、個性及人格特質,這也就是藉由詳實的神經學檢查可以「定位」(localized)腦腫瘤所在地的原因。

惡性腦瘤的症狀依其在大腦內的位置及大小而定。

且惡性腦瘤症狀的產生與鄰近腦組織受壓迫的輕重嚴重度有關。

因為顱骨腔為一堅硬的有限空間,當惡性腦瘤發生在顱腔內時,會因壓迫腦組織或浸潤腦組織而產生局部症狀。

大腦的惡性腦瘤依其生長的部位可能會造成肢體無力、視覺異常、偏癱、抽搐等;而腦組織受到惡性腦瘤的刺激而產生不正常的放電則會發生癲癇症;另外腦下垂體或下視丘部位腫瘤可發生內分泌異常症狀。

因為惡性腦瘤及其周圍的水腫會造成顱內壓昇高,導致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小腦的惡性腦瘤易造成運動與平衡功能受損,導致運動失調或步態不穩。

若惡性腦瘤影響到腦脊髓液的流通,則易造成水腦症。

部份良性腦瘤因生長緩慢,早期往往沒有症狀,等腫瘤增大後才產生症狀,但有些聽神經瘤在腫瘤很小即有神經症狀,如耳鳴或聽力障礙等。

腦瘤常發生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肢體無力或感覺障礙、內分泌異常症狀(如泌乳症、尿崩症、月經失調、肢端肥大、庫欣氏症候群等)、抽搐(癲癇)、視力障礙或眼球運動異常、耳鳴或聽力障礙、意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