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帶絛蟲病 | 牛肉絛蟲wiki

牛帶絛蟲病(taeniasis saginate)是由牛帶絛蟲(taenia saginata)成蟲寄生人體小腸引起的一種腸絛蟲病,又稱牛肉絛蟲病、肥胖帶絛蟲病。

其囊尾蚴由Wepfer於1675​ ...牛帶絛蟲病牛帶絛蟲病(taeniasissaginate)是由牛帶絛蟲(taeniasaginata)成蟲寄生人體小腸引起的一種腸絛蟲病,又稱牛肉絛蟲病、肥胖帶絛蟲病。

其囊尾蚴由Wepfer於1675年首次發現,1861年Leuckart將妊娠節片感染牛獲得囊尾蚴,1869年Oliver將牛囊尾蚴感染人,從而完成了整個生活史。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牛帶絛蟲病都是被最早記錄的寄生蟲病。

基本信息中文名:牛帶絛蟲病就診科室:傳染科發病部位:全身牛帶絛蟲病牛帶絛蟲病(taeniasissaginate)是由牛帶絛蟲(taeniasaginata)成蟲寄生人體小腸引起的一種腸絛蟲病,又稱牛肉絛蟲病、肥胖帶絛蟲病。

任何年齡均可患牛帶絛蟲病,最低年齡為10個月,最高年齡為86歲,但以21~40歲青壯年最多,一般男性多於女性。

胃腸道症狀中以腹痛最為常見,見於約半數病例。

腹痛可在上腹部、臍周或無固定位置,可為鈍痛、隱痛、刺痛、咬痛或燒灼感,少數患者可有腸絞痛。

疾病病因牛帶絛蟲牛帶絛蟲又名牛肉絛蟲、肥胖帶絛蟲、無鉤絛蟲。

成蟲乳白色,長4~8m,最長可達25m。

蟲體前端較細逐漸向後變寬變扁。

頭節略成方形,直徑1.5~2.0mm,無頂突及小鉤,頂端略凹入,常因含色素而呈灰色,有四個杯形的吸盤,直徑0.7~0.8mm,位於頭節的四角。

頸部細長,約為頭節長度數倍。

鏈體由1000餘個節片組成,每一節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妊娠節片約占節片總數10%,其子宮分支數為15~30個,呈分支狀分布於節片兩側,排列整齊,內含大量蟲卵。

妊娠節片可自動從鏈體脫落,常單節或數節相連隨糞便排出,亦可主動從肛門逸出。

由於其伸縮蠕動可將蟲卵散播在糞便中以及肛門周圍甚至衣褲上。

逸出的節片常遺留在衣褲或被褥表面而被患者發現。

每一妊娠節片約含蟲卵8萬個,一條牛帶絛蟲每天可排卵約72萬個,其中約50%在排出時已成熟,約40%須在宿主體外經過2周后方才發育成熟。

糞檢發現的蟲卵一般卵殼已經脫落,僅為胚膜包被的六鉤蚴。

圓形或近圓形,直徑36~42μm,黃褐色。

胚膜3~3.8μm,表面有六角的網狀紋理。

胚膜內側為幼胚外膜,薄而透明,緊包六鉤蚴。

牛帶絛蟲蟲卵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4℃可存活168天,在糞便中亦可存活數十天,通常處理污水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殺死蟲卵。

牛帶絛蟲以人為其惟一終宿主;中間宿主則有牛科動物、野山羊、野豬、馴鹿、美洲駝、角馬、狐、綿羊等。

牛帶絛蟲寄生在人體小腸上部,其蟲卵與妊娠節片隨糞便排出。

牛等動物中間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飼料後,六鉤蚴在十二指腸內孵出並借其小鉤及穿刺腺溶解黏膜而鑽入腸壁,隨血流到達身體各部肌肉內,尤其多見於頭部咀嚼肌、舌肌、心肌及其他骨骼肌內,經過兩三個月發育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

成熟的牛囊尾蚴呈卵圓形,乳白色半透明囊狀,約(7~10)mm×(4~6)mm,囊內充滿液體,隔囊壁肉眼可見白色小點狀頭節。

當人吞食有感染力的囊尾蚴後,在小腸受膽汁刺激,頭節翻出並固著在腸黏膜上,長出節片形成鏈體,約經3個月發育為成蟲。

成蟲在人體內壽命很長,達30~60年以上。

囊尾蚴在牛肉內也可存活3年左右。

人是牛帶絛蟲的終宿主,但不能成為其中間宿主。

牛帶絛蟲卵如被人吞食後一般認為不能發育與產生牛囊尾蚴病(牛囊蟲病),故與豬帶絛蟲既以人為終宿主(豬肉絛蟲病),也可以成為其中間宿主(豬囊蟲病)有所不同。

症狀體徵牛帶絛蟲頭節潛伏期為從吞食牛囊尾蚴至糞便中出現蟲體節片或蟲卵,約需3個月。

症狀輕重程度與體內寄生蟲數有關。

輕者可毫無症狀,重者症狀明顯甚至可因併發症而死亡。

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為最常見的症狀並常成為患者就診時主訴。

妊娠節片多於大便時伴同糞便排出體外,而且常自動地單個或兩三個節片相連從肛門爬出,在肛門周圍作短時間蠕動,並滑落到會陰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門瘙癢不適。

幾乎100%患者有此症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