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口腔癌及檳榔防制-口腔癌簡介 | 鱗狀上皮細胞增生

病理組織學上包括鱗狀細胞癌、疣狀癌、肉瘤、唾液腺癌、惡性黑色素 ... 包括早期的上皮細胞層角化過度、上皮增生或輕度、中度或重度的上皮 ...按Enter到主內容區關閉口腔癌簡介返回:::現在位置首頁>專業服務>癌症防治>口腔癌及檳榔防制友善列印回上一頁分享FacebookTwitterGooglePlusLINE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

每年約有5,400名口腔癌個案,2,300人死於口腔癌,嚼檳榔、吸菸是造成口腔癌的主因。

罹病後,輕則毀容,重則奪命。

篩檢政策國外研究顯示,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口腔癌之死亡率。

◎什麼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腭部、及顎骨等。

病理組織學上包括鱗狀細胞癌、疣狀癌、肉瘤、唾液腺癌、惡性黑色素細胞瘤等;另外有些全身性癌症亦有可能轉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癌症、乳癌、肺癌、肝癌、攝護腺癌、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等。

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約佔所有口腔癌的90%以上。

不同的口腔癌臨床特性不盡相同,以下我們主要將介紹的是與咀嚼檳榔習慣最有相關性的鱗狀細胞癌。

◎口腔癌的成因【檳榔子(俗稱"菁仔")不加紅灰、白灰,本身就是"致癌物"】  慢性刺激,包括機械性與化學性刺激,可能會導致口腔癌的產生。

造成口腔癌的慢性刺激形式有許多種,嚼檳榔、抽菸及喝酒是三大兇手,其中又以嚼檳榔致癌的效應最為明顯。

其它被提及的可能原因還包括梅毒、陽光照射、營養缺乏、放射線治療、不良口腔衛生及補綴物、職業等可能原因。

  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的傷害,甚至進一步產生口腔癌症,在許多人體基因或毒理學的研究上,都已得到明確的證據,也獲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認定。

在台灣,檳榔嚼食的方式,第一種是荖花檳榔塊,俗稱紅灰檳榔,是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剖開後,夾入切塊的荖花或荖藤,然後加入熟石灰、兒茶素及特殊香料配成的紅灰。

第二種是在荖葉葉面上塗上石灰,包裹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俗稱包葉或白灰檳榔塊。

檳榔子是檳榔樹的果實,由植物纖維、多酚類化合物(如單寧酸)、生物鹼(如檳榔素arecoline、檳榔次鹼arecaidine)等多種成份組成,其中生物鹼和多酚類化合物已被證實具有致癌性。

大量攝食檳榔生物鹼時,會抑制大腦活動,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

在口腔黏膜上塗抹檳榔子萃取物,也發現可使腫瘤數目增加。

配料中的荖花、荖藤及荖葉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包括黃樟素、丁香油酚等。

其中黃樟素在體內會被代謝為hydroxychavicol(HC),而高濃度的HC會對細胞造成氧化性傷害,產生基因毒性、染色體異常等,因此黃樟素已被確定為致癌化合物,特別是誘發肝癌,也已知會形成黃樟素-DNA鏈結物。

丁香油酚則有毒殺細胞的效果,它可使細胞內重要解毒物穀胱胜肽濃度降低,導致細胞死亡。

配料中的石灰、紅灰會在口腔內造成高鹼性環境,在鹼性狀態下,檳榔子中的成分單寧酸會呈現紅灰色,這也是檳榔族會吐紅汁的原因。

這時單寧酸會釋放出自由基,破壞口腔黏膜細胞,進而演變成口腔癌。

此外,石灰或紅灰中可能含有二十多種金屬元素,有些甚至含有高致癌性之砷。

而紅灰中的兒茶素,當濃度過高時,亦會有細胞毒性之反效果。

◎口腔癌的前兆、代表性的口腔癌前病變-『白斑』  口腔白斑是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癌前病變,統計約有一半以上的口腔癌在發生前,口腔黏膜會先產生長期存在的白斑病變。

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口腔白斑與嚼食檳榔有密切關聯,其餘致病因素包括飲酒、抽菸與口內不良製作假牙及銳利牙齒邊緣長期刺激所造成。

口腔白斑需進一步切片確定診斷,以排除已產生口腔癌的可能性。

大部分的口腔白斑屬於良性病變,病理診斷包括早期的上皮細胞層角化過度、上皮增生或輕度、中度或重度的上皮變異,這些上皮變異才是真正的癌前病變;當診斷僅為早期的上皮細胞層角化過度或輕度的上皮變異時,患者若能戒除檳榔或其它致病因素,一部分白斑病變有可能自行消退,但若病變已進展成中、重度上皮變異或上述致病因素繼續作用時,日後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原位癌或是真正的口腔癌了。

市府分類:衛生醫療發布日期:2021-01-04點閱次數:2041至頁頂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