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豪門社區故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曼哈頓豪門社區故事

作者:卡爾.葛林菲爾德
出版社:台視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21日
ISBN:9789575659707
語言:繁體中文

  故事發生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的高級住宅區。每天早晨,一群豪門父親不約而同來到一間咖啡館,裡頭有音效工程師、雕刻藝術家、電影製作人、主廚、傳記作家和角頭老大。他們送完寶貝子女到貴族私校上學後,就相聚在此吃早餐、聊八卦。就這麼巧,音效工程師與社區海報中的性侵犯長相神似,讓他相當不安;傳記作家虛造人生故事的真相,已快被揭穿;對於自戀的主廚來說,做出完美的鵪鶉蛋義式蛋餅,比起讓孩子幸福快樂過日子還重要。
  這些豪門家庭故事,就像片片拼圖般相互關聯。經過了一個學年,我們探得這些中年富豪父親的隱私、熱情和希望,和他們屈就於野心、財富和性之下,不得不擱置的遠大夢想。在家庭、婚姻、和房地產中,共同生活的完美嬌妻和兒女們,也一起發現了難以承受的事實、迎接出乎意料的驚喜。
  結合黑色幽默和犀利文筆,《曼哈頓高級社區的豪門故事》令人心碎、無法忘懷,也充分展現卡爾.葛林菲爾德文學創作的傑出才能。
本書特色
  日裔美籍作家卡爾.葛林菲爾德(Karl Taro Greenfeld)的首部創作小說《曼哈頓高級社區豪門故事》獨樹一格、引人入勝,讓人想要一口氣看完。故事人物圍繞在曼哈頓翠貝卡高級社區的一群豪門家庭,他們的外表雖然光鮮亮麗、孩子都在貴族私校就讀,卻逃不過生活中的黑暗現實。卡爾.葛林菲爾德將紐約富豪人家的個性和遭遇,描繪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本書可媲美湯姆.瑞克曼(Tom Rachman)的著名小說《我們不完美》(The Imperfectionists),和珍妮佛.艾根(Jennifer Egan)的得獎小說《一群惡棍的造訪》(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並獲得《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和《書目雜誌》(Booklist)的推薦好評。
作者簡介
卡爾.葛林菲爾德 Karl Taro Greenfeld
  是榮獲歐亨利獎的日裔美籍作家,同時也是傳媒人士。他的作品多元化,從回憶錄、小說、短篇故事到旅遊札記都有,五本前著包括廣受好評的得獎自傳《孤獨男孩(暫譯)》(Boy Alone) 、《NowTrends》、《中國症候群》( China Syndrome)、《Standard Deviations》和《Speed Tribes》,文章和短篇小說散見於《哈潑雜誌》(Harper's)、 《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 、《花花公子》(Playboy) 、《GQ雜誌》、《時代雜誌》(Time)、《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風尚雜誌》(Vogue)等。   卡爾.葛林菲爾德在日本神戶港市出生,曾居住巴黎、香港和東京。現與妻子Silka、兩名女兒Esmee和Lola住在曼哈頓翠貝卡高級社區。

這就是我!手插在藍色厚呢派克大衣口袋中,躡手躡足站在這所小學的鐵鑄柵欄旁。我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混血兒,留著一頭披到肩長的黑髮,圓臉、泡泡眼、塌鼻、厚唇,看起來還像是個大男孩。喜歡思考。還有,我三十七歲了。在我身後的是一群小孩,包括我女兒,不停地在空中打轉的高分貝喧鬧聲,以及一個又蓋過一個的叫囂,就像是聽覺上的糖果紙一樣,五彩繽紛,這種音效可能連專業的錄音工作室也做不出來吧。圍繞在我旁邊的則是一群跟我一樣的家長:有責任感,關心學校事務。但可別低估他們;如果你膽敢對他們的孩子動一根寒毛,他們肯定會跟你拚命,扒了你的皮。如果你膽敢在不該出現的時間卻出現在他們孩子正在遊戲的操場上,那只能請上帝保佑你了。我就誤闖叢林過一次。那時我想幫我工作上的一個專案錄下一些學校廣場上的吵雜聲。我直接從沒上鎖的大門口,大剌剌地走到孩子正在玩耍的空地上,頭戴著耳機,手拿著單向麥克風和一支電子錄音筆。在我還沒有機會接近到孩子之前,老師、警衛,還有家長志工就已經蜂湧而來--有的從牆上攀繩索爬下來、有的從下水道爬上來,足音雜沓,有如捲起一層塵雲。他們個個目露兇光,血脈沸騰,好像巴不得聽到我快點說「我變態,我是暴露狂」一樣,這樣才能對他們的義憤填膺交代得過去。當他們發現其實我只是學童家長、而不是性變態時,他們對我感到憤怒,並嚴厲警告我除非我是陪我孩子來上學,否則以後不可以再這樣進入校園。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卻對這種小失誤過於敏感,容易跨張地過度反應、太快反擊。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足的社會。我們住的公寓華廈價值上千萬,我們的妻子亮眼奪目。我們更新生活必需品的花費,就如同建造大型海洋艦隊一樣龐大。但我們仍不斷告訴自己這些都還不足以看出我們的財富程度。其實我們比這更好。看看我們擺在書架上的那些書、掛在牆壁上的那些畫、放在我們iTube播放清單上的那些歌、還有送我們孩子上的那種學校。我們是如此沾沾自喜地認為:我們的品味高尚、我們的政治態度正確、我們對社會當權者的批判是完全正當的。我們住的這個地區,主要是群遷入已久的藝術家,所以故事開端似乎已不可考。幾乎就在普羅大眾開始從房地產開發商、大財團、營造商和房地產銷售商眼中注意到翠貝卡(Tribeca)這個地區的同時,這個名稱也變成一種都市生活型態的同義詞--有點緊張不安(或許),但絕對是個安全又富裕的地區,甚至超越斯卡斯代爾(Scarsdale)這一區。有些人因為受到這種既安全、又有點像是在市中心內類波希米亞式的居住方式吸引而來。結果發現如今我們這群偽波希米亞人正面臨著另一群人的襲擊,而那是群連假裝有文化品味都根本不屑去假裝的人。我們是一個受盡寵愛目光的溫暖小區,連接著這個城市的其它地區。但若談到跟彼此的互動,我們中間感覺就像是隔著一道可開合的吊橋一樣,隨時可以阻擋那些有意入侵者和海盜。他們就和我們一起走在人行道上,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比方那些胖胖的少數種族女孩,套著寬鬆的運動褲,背後背著登山包。還有那些穿著套頭毛衣外套、戴著耳機,在路上哼哼跳跳要去上學的大男孩。他們是種無害的地方色彩,我們這樣告訴我們自己,就像是送披薩到你家的快遞小弟,或是來自南美洲瓜地馬拉、在小餐館工作的普通人一樣。所以當一隻冰冷的手伸入,開始破壞我們的生活時,那對我們真是一個極大的衝擊!早晨醒來入眼的新聞讓我們覺得好像是一把利刃在我們的心口上劃開一樣。我們看著我們的孩子問自己:我們怎麼會就這樣讓他們暴露在這險峻之中呢?但接著又想到那安全感和被包圍住的溫暖感,這不就是一直讓我們在犯錯的原因嗎?夾在黑暗、陰險之真象大海裡的欺騙小島!真象,真象?***我看著我那些走在路上的朋友,他們都是快四十歲的為人之父,也都從事藝術工作。有雕刻家、編劇、電影製作人、傳記作家、攝影師、甚至還有建築包商(實際上是我們社區裡的幫派人物)。他們大部分表面上是藝術家,實際上就是商人。他們相信他們對自己裝出一副善人的樣子,可以讓他們不會變成偽君子。就藝術家來說,我並不是像他們一樣的藝術家,但大部分時候我會加入他們,一起到一家最近才開始供應早餐的牛排館。我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個大圓檯前,點咖啡、蛋、土司或是麥糊。我們傳閱著報紙,並一起討論影劇、電視、政治還有運動。你知道這些戲謔式的談話是什麼樣的。不過我們告訴我們自己,我們的奉承阿諛比一般人的高明得多,從某方面來說,也比較不一樣。我們是藝術家,是作家,是專門走在社會流行尖端的人,我們一定比你們更懂詼諧。當然我們是這樣想,不是嗎?我們是在這個圈圈的人,瞭解這個虛華的結構,有這個特權,所以我們不應該有自信地說,我們的搞笑本領就是比你們的強嗎?然而這天早晨,我們平常的搞笑戲謔因為一場觀點看法不同的爭執而破局。一個十二歲大的年輕女孩在北邊幾條街過去那兒有許多千萬豪宅的附近被騷擾了。我們圍著桌子坐的這群人對威脅、恐懼程度以及什麼是正確反應的看法有所分歧。騷擾實情到底怎麼發生的,不詳,只知道那女孩自己走進大樓,騷擾者跟在她後面一起進到電梯裡,帶她到了地下室。接下來呢・・・・・沒人知道。報紙報導很清楚地說她沒有被實際性侵。那她有沒有被強迫碰觸騷擾者呢?到底是怎麼樣?電影製作人桑納對事情的關心程度最明顯。他說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到這附近發生過這種女性被騷擾的事了。去年春季有天,桑納曾帶著一群憂心忡忡的家長跟蹤一名拿著相機、從公園出來的行蹤詭異的男子。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