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有病沒病看臉色早知道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看病:有病沒病看臉色早知道

作者:王鴻謨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ISBN:9789861302010
語言:繁體中文

  .90%的疾病,都可以從臉色看出來!
  望面診病法源自於《黃帝內經》,是老祖宗流傳千年的智慧。看臉面、看五官、看氣色,就可以透視身體內部,發現健康哪裡出問題。不用檢查、不用開刀,也能準確發現病灶,比X光還厲害!
  從臉部十五個不同的部位,就可以看出五臟六腑的疾病與症狀。像是兩眉之間是看肺臟的健康,如果發白可能有貧血。還有,要知道胃腸好不好,就看眼睛周圍;鼻頭(尤其是鼻翼)特別紅,代表可能有糖尿病!這些健康密碼,學會察顏觀色就可輕鬆破解。
  .臉是人體的縮影,哪裡有病,看五官就知道。
  眼、鼻、耳、口唇、舌等五官,分別對應於肝、肺、腎、脾、心等五臟。所謂「病存於臟腑,症現於五官」,因此五官的氣色可以反映相對應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態。像是從口唇可以看脾臟的健康與否,唇乾代表脾胃積熱;下唇黏膜出現深色斑點,代表可能有消化系統病變。
  .白、黃、紅、青、黑5種病色,告訴你什麼面色代表生什麼病。
  別以為紅光滿面就一定代表健康,這可能是高血壓的徵兆!每天多花1分鐘照鏡子,學會看自己的臉色,當滿面白色時當心可能得肺病,滿面黃色時要小心腸胃方面的疾病,留心臉色告訴你的警訊,有病就能夠早知道早預防。
  .看臉自診+對症按摩+食療養生=全方位的自我照護。
  本書除了色診訣竅外,還有一按就靈的特效穴位,及治病養生的吃補食療法。每天早晚各吃一個核桃,嚼得爛爛之後再慢慢咽下去,更能充分發揮補腎健腦強腰的功效;當胃痛或胃脹氣時,用大拇指揉揉鼻頭,十幾分鐘後就會覺得有明顯的改善。這些簡單實用的養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輕易隨手做。
  90%的疾病,都可以從臉色看出來!  從臉部就能透視五臟六腑的健康,比X光還厲害!  【印堂發黑】的人,可能會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死亡!  【紅光滿面】不一定好事,而可能是罹患心臟病或高血壓的徵兆!  女性如果【唇色淡白】,表示很可能子宮有病,多為不孕症或容易流產。  每天多花1分鐘照鏡子,有病就能夠早知道、早預防。
本書特色
  .將所有色診技巧歸納成簡明的圖表,清楚易查,1分鐘立刻掌握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利用中醫自診,從臉部不同部位的異常氣色,快速判別體內臟腑的疾病。學會察顏觀色的技巧,就能治病於無形,不讓小病變大病。  .生活化的健康小常識,教你從日常養生、穴位按摩、食療藥膳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作者行醫40多年的治療實例大公開,一窺國寶級中醫的精準診斷與高明醫術。
作者簡介
王鴻謨
經歷
  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北京市名老中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  國際生物醫學特徵辨識學會副主席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  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生專家  《中華臨床醫藥雜誌》副總編
媒體曝光
  曾擔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健康之路》,中國教育電視臺《東方名家》,北京電視臺《養生堂》,天津電視臺《天天養生》,遼寧電視臺《健康一身輕》,江蘇電視臺《萬家燈火》,青島電視臺《民生開講》,microsoftMSN《名醫論壇》等十多家電視和網路媒體的特邀養生專家。
推薦者簡介
王瑞玲
  資深醫藥記者。曾任大成報、民眾日報、台灣新生報等醫藥線採訪記者,以及凱信出版社醫藥主編。
  主跑衛生署、國內各教學醫院及各大醫療院所,採訪教授、院長、主治醫師超過300位以上,採訪醫藥新聞資歷長達十多年。
王剴鏘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同時具有中、西醫執照。
  曾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陽明大學醫學系,於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復健科擔任針灸門診。現任中華民國中醫抗衰老醫學會理事長,王剴鏘醫師診所院長。
  專長為復建醫學、運動醫學、抗老醫學、肝膽病、免疫腫瘤病、中西結合醫學、經絡電氣診斷學、長效針灸技術。
施丞修
  為三代中醫世家,由前兩代板橋保生堂中醫診所至施丞修中醫診所,始終堅持「正確用藥」、「整體醫療」的理念。強調養生即治病,身心靈同療,不可偏廢。並且提倡「藥,越吃越少;病,越治越好」,打破疾病惡性循環鏈,才是醫療最終目的。
  現任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中醫皮膚醫學會理事、釋門少林功夫團中醫顧問、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

推薦序1  從臉色就能看出疾病的警訊          王瑞玲推薦序2  最便捷的診病防病治病妙法      王剴鏘推薦序3  觀相看氣色,不讓小病變大病    施丞修作者序   流傳千年色診法大揭祕         王鴻謨
Part1  90%的疾病,都可以從臉色看出來1.臉部可以透視五臟六腑的健康印堂看肺臟健康王宮看心臟健康年壽看肝臟健康鼻頭看脾臟健康兩頰看腎臟健康人中看子宮膀胱健康鼻樑右側看膽健康鼻樑左側看胰臟健康鼻翼兩側看胃健康鼻下方兩旁與內眼角垂線上看十二指腸健康瞳孔與顴骨最高點連線上看小腸健康外眼角下與顴骨下看大腸健康髮際看腦健康額頭至鼻頭間看脊髓健康顳部看胸部健康2.五官的色診耳朵眼睛鼻子口唇舌頭3.五種病色的察顏觀色法滿面白色滿面黃色滿面紅色滿面青色滿面黑色
Part2  從看臉色開始,提早發現身體的求救信號1.你生病了嗎?臉色會告訴你2.提早發現疾病發出的警訊3.學看氣色,防未病
Part3  百病從臉色看:臉面是最常用到色診的部位1.臟腑色部中心座標定位法2.印堂:看肺臟健康3.王宮:看心臟健康4.年壽:看肝臟健康5.鼻頭:看脾臟健康6.兩頰:看腎臟健康7.人中:看生殖器官健康8.鼻樑兩側:對稱看膽胰兩器官健康9.鼻頭兩側、眼睛下方:看消化器官健康10.前額上方:看腦的健康
Part4 看五官知健康:五官微診1.耳朵色診:全身健康的縮影2.從眼睛看人體內臟的健康狀態3.從鼻子看內臟的健康狀態4.從口唇看脾臟的健康狀態5.從舌頭看內臟的健康狀態
Part5 觀察五種臉色知病情1.滿面白色:主氣虛、血虛、虛寒2.滿面黃色:脾病濕盛的徵兆3.滿面紅色:「紅光滿面」不一定代表健康4.滿面青色:嚴重的病色5.滿面黑色:表示重病和死證
Part6 從臉頰三個色診區色診1.額區:天庭飽滿為健康之相2.顴頰區:不怕灰黑就怕嬌豔3.頤頦區:反映腎臟和腹部疾病
Part7  相氣十法:氣與色不分家1.有氣不患無色,有色不可無氣:「氣」比「色」更為重要2.相氣十法
附錄  謹慎察顏觀色,才能正確預知疾病

推薦序 1
從臉色就能看出疾病的警訊    從有記憶開始,腦海裡有個印象:疼愛我的老阿嬤曾經把我的小臉蛋捧起來仔細端詳一番,並用一種可惜的口吻對我說:「水水查某囝仔,怎麼目框烏烏?」(國語意思是,漂漂亮亮的女孩子,為什麼眼睛外圍有黑眼圈的)。那時,阿嬤因我這模樣去問醫生,回家後跟我說,烏烏是因為鼻子過敏所引起的。
  自從那時開始我就認為,一直打噴嚏的過敏,會讓眼圈黑得像貓熊一樣,現在醫學上也證明這兩者的因果關係確實是如此。
  出社會後,成為報社的醫藥記者,有一回採訪中醫師新聞時,這位女中醫師突然看著我問說:「瑞玲,妳有擦口紅嗎?」我搖頭,接著女中醫師說:「妳的唇色很紅,要小心一下妳的腎臟喔!而且妳的體內也比較燥熱,不要太過勞累。」
  所以,唇色過紅也不是件好事,原以為自己有「唇紅齒白」的優點,可省去唇膏的費用,事實上是體內有把火在燒;對現在了解中醫的我來說,確實是燥熱體質!
  有一陣子,我經常會深呼一口氣、再慢慢吐出來,這樣舉動常被家人、朋友誤會我在嘆氣,聽到就會問:「瑞玲,妳為什麼要嘆這麼大一口氣呢?是不是有什麼事讓妳煩心?」
  其實,不是心煩,而是肺不好!多年前,我曾罹患過肺結核,造成左肺肋膜積水,痊癒之後,左肺有三分之一的部份出現鈣化的現象,影響到我的呼吸功能,所以我會不經意地大嘆一口氣,讓氣變得順暢一點。
  當我拿到中醫師王鴻謨《看病:有病沒病看臉色早知道》一書的一校稿時,實在忍不住一口氣要讀完它,因為之前發生疾病的親身經歷,在王醫師的書中皆一一有詳細解說,我也用這本書來觀察友人們臉上呈現的色彩、光澤度、五官的形狀,來對照他們目前身體狀況、生活作息,和王鴻謨醫師診斷的疾病幾乎是完全吻合。這也是中醫裡經常提及的望、聞、問、切裡中的「望」。
  國人對中醫知識的了解並不是很多,大多人會覺得艱深難懂;但《看病》這本書,是我目前看過最淺顯易懂的中醫保健書籍了!讀者不僅可以從圖像中清楚地知道,當臉上器官呈現現什麼顏色、形狀時,是代表何種疾病的警訊,這時該如何預防、平時該如何調養;同時也教讀者在無藥、無醫師的情況下,平時只要牢記幾個穴位,就可以讓自己度過最危險的生死一瞬間,這一點,是現代人最實用的部分了!
  王醫師在《看病》一書中教得清清楚楚,是一本從小學生到老人家都能看懂的中醫醫學保健書,更是家中必備的工具書。
  從現在開始,當有人對你說「要看你臉色」時,千萬不要先冒出火氣來,因為有可能這個人已拜讀過王鴻謨醫師的大作,只是想看你臉上的顏色,提醒你的身體狀況罷了!
  資深醫藥記者 王瑞玲
推薦序2
最便捷的診病防病治病妙法
  診斷是疾病防治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疾病之緣起、機轉、變化、緩急、發展等狀況與方向是醫師非常重要的責任,也是預防保健的關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是在描述診斷錯誤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傳統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在診斷的思想觀念與方法技術有很大的差異,它們最大的不同是現代醫學強調「由內知外」,必須依據各種儀器進行生化檢查、病理檢查及各種掃描儀器確定結構上及分子層次的變化然後才能確定疾病的診斷。
  傳統中醫學則是「由外知內」的觀念,深信自然萬物皆有其「相」,也就是外顯的表現,天地有這樣的變化,在天有四季相的變化,有氣候的變化,在地有物候的變化,在人則為症候,是疾病向外顯像的變化,身體內部產生的變化到達某一程度之後會向外表現露出。
  人體內部生理的運作結構是個小宇宙,是由許多小齒輪環環相扣堆疊而成,小齒輪損壞至一定程度才會出現功能運轉的問題,甚至當機,在疾病的發展尚未達到臨界點的表相變化稱為先兆,跨越了臨界點就稱為病狀或病癥。
  早在傳統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就記載了各種由外部相的變化所做出診斷的方法,尤其是手臂的尺膚診與臉部的面診,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加上幾千年的經驗累積,逐漸豐富,變成一套系統的診斷方法,也是世界上非常獨特便捷的診斷方法。
  面部的五竅與身體內部的五官,也就是五臟六腑,存在著某種關聯性,透過五竅眼、耳、鼻、口、舌可以窺見臟腑的狀態。行醫超過四十年的國家級中醫師王鴻謨是現代面診學的翹楚,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疾病由臉部就可以看出,王鴻謨教授是北京市名老中醫,中國中西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他集歷代面診之大成,本書《看病:有病沒病看臉色早知道》,就是他經驗的代表之作,內容的編寫十分清晰,一讀便懂,本書除了闡明診斷的觀察要領之外,同時還提出治療的實例、穴位按摩的自療方法,以及生活小藥方。
  本書不只具學術上的價值,更是日常生活保健的一本好書,用最簡單方便的面部觀察法,定出診斷的方向,以及自我保健的重點,因此,本書對未病醫學也有十分重要的貢獻,可以由面部快速觀察出身體五臟六腑的弱點,在疾病的變化尚未越過臨界點變成疾病時,就可以提前發現,儘早處理,是超前診斷非常好的方法
  面診是最省錢的診斷法,方便快捷,由於面診是中醫學說學理加上經驗統計學累積而成的方法,跟其他診斷方法一樣都有其特定限制,存在著偽陽性與偽陰性的問題,進一步搭配現代醫學「由內而外」的實驗室檢查可以排除診斷上的疑慮,提高診斷的精確度。由於本書實在是方便、精采,讀了便會有收穫,特別在此大力推薦。
  中華民國中醫抗衰老醫學會理事長 王剴鏘
推薦序3
觀相看氣色,不讓小病變大病
  中醫在診斷學上有這麼一句話:「望而知之謂之神」。此「神」,在宗教上謂之神通,在民眾心裡叫做神奇,在中醫師眼裡認為是觀察細微,絲絲入扣,斷病準確,可謂神準。
  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皆有一套客觀的準則,能通曉微妙之處的人,就能掌握、決斷、迅速處理變化所引起的各種問題。簡而言之,賣西瓜的,彈一彈手指,就知道哪顆熟,哪顆生,哪顆好吃,哪顆不要買,有良心的老闆,會仔細幫忙顧客挑選,半路出家的可能只是出一張嘴。但「事實」只有一個,好吃就是好吃,難吃就是難吃,端看挑選人的功力如何。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一切系統都按照一定莫明的規律運行者,呈現中醫所謂「相生」互助的機能運作。在一個平衡的機制裡,沒有症狀的不適,沒有氣色的變化,也沒有神韻的失常,可以稱作「不病之人」。
  現在有一個名詞稱為「亞健康」,也就是人不舒服或有症狀,但現代醫學又找不出病因,不是稱作沒病,就是告知病患不要想太多,或轉精神科。類似的醫療狀況現今頗多,世界衛生組之稱為「第三狀態」,也就是人體機能處在無病的第一狀態與患病的第二狀態之間。
  人體病與不病之間,並不是數位時代0與1的變化,也不是「yes or no」的選項。中醫講就「平衡觀」,陰陽平衡、寒熱平衡、虛實平衡、氣血平衡、身心平衡的人可稱為不病,除此之外,就是生病的一種狀態,只是差別在大病與小病之間。小病不關心,便會成大病,大病用心治療也會成小病,然後無病。
  疾病的產生,必定有變化,這些變化在病初之時的訊息是微弱,不鮮明的,未經訓練的一般民眾是很難察覺的,而現代人造醫療科技有時也是無用武之地。對於習於觀察人體變化的中醫師,就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疾病的轉歸,根治與惡化就在於變化的毫毛之間,有沒有被及時發現,適時阻其惡化之路,是治療上的決斷點。
  望而知之謂之神,沒有神通,也不神奇,只是掌握了毫毛之間的變化而已。這本書,把中醫難懂的醫學知識與一些不傳之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傳遞到給每一位熱愛健康的讀者,期望在等待檢查報告之際,能對身體的狀況有些許理解,並採取一些措施,以及與您的中醫師產生良性的互動,讓疾病由大化小,由小化無。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施丞修
作者序
千年色診法大揭祕
  色診是通過觀察顏面五官的氣色變化診病辨證的診斷方法,歷代公認是診法之首、神明之術,極受重視。可惜古代名醫對色診技術經驗秘而不宣、珍藏不傳,以致《漢書》說:「今其技術暗昧」,張仲景《傷寒論自序》說:「下此以往,未之聞也」,哀歎色診技術東漢時失傳;近代色診概念混亂、內容刪銷殆盡,名存實亡,瀕臨滅絕。
  為了拯救色診學術,我於1981年率先提出色診、察色、相氣、色部定位等基本概念,闡述色診學的基本理論,構建色診學的基本框架結構,發明「顏面整體?自然標誌分區?中心座標定點」三級色部定位法,改進傳統的明堂色部和面貌色部,構建五官微診系統,介紹色診理論的科學研究和臨床運用。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色診客觀化研究,發表出版了一系列色診論文論著,使色診學受到國內外醫學專家的普遍重視,成為公認的診斷專門科學,也成為多學科自然科學工作者運用現代科技方法研究中醫診法的熱門選項。
  為了適應這一蓬勃發展形式的客觀需要,將色診研究繼續向縱深推進,我又撰寫出版世界第一部《中醫色診學》專著,整理發揚色診學,全面展現色診學博大精深的內容體系。
  本書是《中醫色診學》的普及版,介紹我創建的察色、相氣、色部定位等色診訣竅和不傳之秘,並且根據氣色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養生保健指導。
  色診學創建伊始,書中難免有不足或錯誤之處,敬請國內外的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以便修訂再版時改進,促進色診學不斷發展、日臻完善。
  王鴻謨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