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健康常識其實大有問題!用科學爆笑破解115個讓人緊張兮兮的生活常識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4月

這些健康常識其實大有問題!用科學爆笑破解115個讓人緊張兮兮的生活常識

作者:歐康納
出版社:大寫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19日
ISBN:9789866316579
語言:繁體中文

  性愛真的可以取代運動消耗熱量嗎?  除非過程中你會在吊燈上盪來盪去…….。  為何蒼蠅和蚊子這麼難打到?  這些小昆蟲老早盤算好逃逸路線了。  公廁真的很髒嗎?  髒度評比,公廁不是墊底的?最髒的竟是「那個」?  憋屁對身體有害嗎?  竟然曾有過這樣的法令:「必要時可在任何時間、地點放屁」!
  專門打擊胡說、破解誤傳,解答“人命關天,快救救我”讀者來信的《紐約時報》專欄「真的嗎?」醫藥記者歐康納,達到最艱難的任務了:把專家從實驗室拉出來,挖出生活常識的真相!
  你有太多方式能得到想要的常識:網路搜尋、報章媒體、甚至是聽說來的,但到底正確的有多少?有些常識其實錯得離譜,有些警告則根本是庸人自擾。
  全美最受歡迎的流言終結者、《紐約時報》專欄「真的嗎?」作家,他秉持記者抽絲剝繭的精神,盡心蒐集各種和健康及生活有關的傳聞,徹底檢驗讓人愈過愈糊塗的常識,那些令你掛心的各式問題,將透過本書讓你從爆笑中獲得真相。
  ◆真的能從孕婦的肚子形狀判斷胎兒性別嗎?  ◆吃大蒜真的可以防蚊子叮咬嗎?  ◆動物真的能預知災難?  ◆吃綠馬鈴薯真的會讓人喪命嗎?   ◆車子裡最安全的位置在哪?   ◆有任何預防宿醉的方式嗎?   ◆人被雷擊後身上還會有殘留電力嗎?
  你不需要成為全能知識王,但起碼可以選擇不用緊張兮兮面對生活,讓熱血的記者作家為你拆解傳言、疑惑,為生活做最徹底把關:沒有高深理論×只靠有憑有據的證據×不毒舌×風趣,看完這本書絕對讓你從「真的假的?」改口「原來如此!」
來自作者歐康納的真心話:
  「親愛的讀者們,我可是醫藥記者啊!我私底下獲得的健康資訊可說極為有用,更不用說有一堆從採訪或聚會中得到的想法與觀念,雖然大家的問題不少是『非關保健』,然而肩負記者的使命,就是挖掘真相!餵飽大家的好奇心!」
  附註:本書為《錯到要命的生存常識:關於胖子的卡路里、人命急救與性愛愉悅的誤傳與真象》新版
作者簡介
歐康納(Anahad  O’Connor)
  《紐約時報》記者,負責國內重大新聞採訪以及撰寫每星期在《紐約時報》科學版的健康專欄〈真的嗎?〉。他同時也是全美科普暢銷書《別在大雷雨時沖澡》(Never Shower in a Thunderstorm)的作者。目前居住在紐約市。
譯者簡介
許□予
  曾任編輯、記者、科技產業技術撰稿人,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問題員工背後的解答》、《危機》、《家有老狗有多好?》、《時尚傳奇的誕生》、《為什麼他和她買的不一樣?》、《真本性的影響力!最新最震撼的心理學追蹤研究》、《小寶貝的第一個一千天:孩子三歲前父母能幫上忙的成長關鍵》。

前言 怎樣才能餵飽你們的好奇心啦!
第1部 廚房急救:自救小常識熱牛奶真的可以治療失眠嗎?生薑真的能治療頭暈嗎?流鼻血的時候應該將頭往後仰嗎?奶油真的能減緩燙傷症狀嗎?蘆薈膠也可以減緩燙傷症狀嗎?尿液真的可以解水母毒嗎?心肺復甦術(CPR)真的需要嘴對嘴嗎?三秒膠真的能治療傷口嗎?嚼口香糖真的能減緩胃灼熱嗎?痙攣發作時真的會咬到舌頭嗎?換氣過度時,用紙袋罩住口鼻呼吸有任何幫助嗎?雙氧水真的是治療割傷及擦傷的最佳藥品嗎?
第2部 日常保養:解決各年齡層的身體疑惑吞口香糖會有任何危險嗎?快速成長真的會造成生長痛嗎?壓力過大真的會滿臉青春痘嗎?維他命E真的能淡化傷疤嗎?大量喝水真的可保持肌膚水嫩嗎?抽煙真的會加速老化嗎?針灸戒煙真的有效嗎?左撇子真的容易有偏頭痛嗎?頸椎調整真的容易引起中風嗎?阿斯匹靈真的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嗎?擤鼻涕真的很危險嗎?忍住噴嚏真的不好嗎?憋屁也對身體有害嗎?
第3部 計算卡路里:減肥大作戰雞胸肉真的比雞腿肉還健康嗎?黑糖真的比白糖健康嗎?人造奶油真的比一般奶油健康嗎?葡萄柚真的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嗎?美乃滋真的會讓食物更快腐敗嗎?吃綠馬鈴薯真的會讓你喪命嗎?喝太多可樂真的會引起腎臟病嗎?甜點真的比咖啡因更能提神嗎?喝茶真的能減壓嗎?吃辣真的能提高新陳代謝嗎?吃辛辣食物真的會阻礙睡眠嗎?巧克力呢?也會阻礙睡眠嗎?「大一新生的15磅」這話有根據嗎?真的有所謂「跑步者的愉悅感」嗎?在跑步機上消耗的熱量,會比在一般道路上要少嗎?運動前進行伸展,真的可預防運動傷害嗎?舌頭真的有劃分不同區域專職不同的味道嗎?
第4部 為健康乾杯:各種飲酒對策酒精的熱量真的會直接累積在腹部嗎?喝酒真的能對抗寒冬,暖和身體嗎?喝酒真的能對抗感冒嗎?在高海拔地區真的比較容易喝醉嗎?喝調酒真的比較容易醉嗎?某些種類的酒,真的會讓宿醉更嚴重嗎?有任何預防宿醉的方式嗎?葡萄汁的功效與紅酒一樣嗎?放銀湯匙在香檳瓶內,真的能避免氣泡消失嗎?新年期間真的是「馬路如虎口」嗎?
第5部 愛情魔藥:那許許多多的閨房秘事性愛真的可以取代運動嗎?身材嬌小的男人,真的不受女性青睞嗎?長久避孕真的會增加不孕機率嗎?未來也會有男性避孕藥嗎?女性好友間的月經週期真的會越來越相近嗎?單車坐墊真的會讓女性「性無能」嗎?真的有女性對精液過敏嗎?洗熱水澡真的會導致不孕嗎?凱格爾運動真的有用嗎?兩層保險套的保護效果真的比一層好嗎?女性在生理期時也會懷孕嗎?割完包皮真的會降低性行為的愉悅程度嗎?
第6部 當精子遇上卵子:關於寶寶的驚奇之旅母親有胃灼熱,表示會生出頭髮多的寶寶嗎?受孕時的性愛姿勢真的會影響胎兒性別嗎?真的能從孕婦的肚子形狀判斷胎兒性別嗎?孕吐是種健康的象徵嗎?這代表懷女寶寶的可能性較高嗎?真的可以從胎兒心跳判斷性別嗎?同卵雙胞胎的DNA真的完全相同嗎?雙胞胎真的都是隔代遺傳嗎?生一個小孩真的會掉一顆牙齒嗎?小寶寶發燒真的只是長牙前兆嗎?外用酒精真的能讓發燒的寶寶降溫嗎?小寶寶眨眼的次數真的比成人少嗎?
第7部 流行疾病大反擊:遵守五秒法則!感冒時真的要多吃?發燒時得少吃嗎?茶真的有清肺功能嗎?蒸氣浴也能防感冒嗎?鋅真的能對抗感冒嗎?是感冒還是過敏?如何辨別兩者的差異?直接喝水龍頭的熱水對健康有害嗎?你應該在室溫下讓吃剩的飯菜降溫嗎?公共廁所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麼髒嗎?真的可以用微波爐殺死廚房用海綿上的細菌嗎?單字裡有R的月份才能吃帶殼海鮮,這是真的嗎?重覆沾醬真的會散播病菌嗎?「五秒法則」有任何根據嗎?
第8部 科技,你好!:檢驗現代生活的醫學報告真的不能離微波爐太近嗎?在飛機上真的不能使用手機嗎?那麼在醫院呢?也不能使用手機嗎?醫院在週末的服務真的比較差嗎?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導致腕隧道症候群嗎?冷水沸騰的速度真的比熱水快嗎?車子裡最安全的位置在哪?有人的夢境是黑白的嗎?
第9部 與自然蟲獸共舞:地球人該知道的保健學黑皮膚真的較不容易罹患皮膚癌嗎?高防曬係數真的比較好嗎?游泳池中的氯真的會導致掉髮嗎?吃大蒜可以防蚊子叮咬嗎?還有維他命B呢?為什麼打蒼蠅這麼難?跳進水裡真的可以躲避蜜蜂的攻擊嗎?一個人被雷擊後身上還會有殘留電力嗎?暴風雨會刺激氣喘發作嗎?氣候改變會引發心臟病嗎?槲寄生有毒性嗎?還有聖誕紅呢?
第10部 與世界同步:來自全球各地的生存迷思動物真的能預知災難嗎?牠們真的有第六感嗎?早睡早起真的能讓人變的健康、富有、有智慧嗎?蜂蜜真的可以減緩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嗎?石榴真的能增加生殖能力嗎?巴西莓汁的功效是否過於誇大?健力士黑啤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食用甘草真的會增高血壓嗎?蚊蟲可能成為愛滋病的傳播媒介嗎?戰後歐洲男嬰的誕生比例真的高於女嬰嗎?辣椒真的能治療潰瘍嗎?
尾聲 說完了,何不運動一下你的大腦?

前言怎樣才能餵飽你們的好奇心啦!
  就像剛結束一段感情,只是這段交往過程實在太美好了,我割捨不下,因此再度與對方復和。
  三年多來,我在《紐約時報》每週二的專欄〈真的嗎?〉探索、檢驗各種醫學困惑、坊間傳說,甚至是頗為可笑的無稽之談。兩年前,我將其中最受歡迎、有趣的問題集結成冊,雖然當時已覺得完備,但總覺得缺少什麼。自從上一本書《別在大雷雨時沖澡》(Never Shower in a Thunderstorm)出版後,我似乎接到越來越多生活中千奇百怪的問題。現在我又開始蠢蠢欲動,希望能再完成一本題材更廣的「百科全書」。
  我一有這種想法後,隨即揮起記者的大鏟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真相。當我接到越多讀者的信件,我發現自己的疑惑更多,就像這方面的菜鳥。我知道對我而言,這只是個開端。
  就像節日過後,牙醫走進辦公室的感覺一樣,有滿坑滿谷的「病患」正等著我。在搜尋、列出各種坊間謠言、傳說後,接著就是要以科學層面驗證這些說法的真偽,當然,這也是工作最刺激的部分。
  經過上一本著作後,我發現自己漏掉一些最近才發生的傳言,如與2004年海嘯相關的問題:真的沒有大象或其他動物在那次天災中喪生嗎?動物真的能事前察覺重大災難嗎?其他問題則是困擾我多年,但我從來沒想過要去查證,如為什麼要打到蒼蠅這麼困難?另外則有些問題也在我腦海中盤旋多時,但我不會將它們刊登在報紙的專欄上,因為,嗯,畢竟《紐約時報》是個適合闔家閱讀的刊物,那些問題有些尷尬,如性能取代運動嗎?凱格爾運動真的有效嗎?
  就像一般大眾,我將某些問題視為理所當然,當然也就沒產生查證的念頭。舉例來說,頭往後仰真的會讓鼻血停止嗎?熱飲真的對感冒、傷風有效嗎?
  有些問題對日常生活具有重大影響,而有些真的只是無稽之談。但要如何辨別?看來似乎要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探索各種醫學期刊與數據,將專家拖出實驗室。唯有這麼做,我才能提出有力證據,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你將會從本書中發掘最直接、深入的真相,當然也有荒謬的無稽之談,更有一些你能在宴會中當開場白的小常識(其實也不是這麼小)。
  附帶一提,你很快就會發現,就如本書的原文書名所說:跟隨大象的腳步準沒錯,牠能帶你前往安全地帶。

流鼻血的時候應該將頭往後仰嗎?大部分人都自認為知道止鼻血的正確步驟:將頭往後仰,用拇指與食指用力捏住鼻樑直到止血。只是這項認知是錯誤的。以往,將頭往後仰會被認為是正確急救方式的原因在於這個動作多少可防止血液流到食道。但一般大眾不知道的是,這會引起窒息,甚至讓血液迴流到胃部,造成更嚴重的胃病。《意外與緊急事件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提出警告,「吞下血液不僅會隱藏出血程度,也可能對胃部產生刺激,造成嘔血或黑糞症。」嘔血是醫學名稱,指的是吐血;黑糞症則是糞便中帶血。至少在我的專業判斷中,簡單的流鼻血常可能會產生上述兩種情形。上述理由應該足夠讓你改變現有觀念,遵循適當的處理方式。「美國家庭醫師學會」表示,最正確的緊急處理方式為坐下來,頭往前傾,讓頭保持在心臟上方,減少血流量。頭往前傾可清空食道,讓鼻腔的血液流出。如果需要,可用碗接住流出的血液。你也可以將面紙塞進鼻孔五到十分鐘,或在上面進行冷敷或冰敷。如果上述方式都沒用,鼻血持續流出20分鐘或是頭部遭到重擊而流鼻血,情況可能十分嚴重,請儘速就醫。這幾年,常有讀者寫信到《紐約時報》分享處理流鼻血的小秘方。住在美國伊薩卡的克萊維爾(Pierre Clavel)表示,「某次我流鼻血,一位親戚將面紙捲成長條,塞在我的上嘴唇內,很快就止血了。這種止血方式十分有效且快速。看起來可能有點蠢,但我現在也將這種方式用在小孩身上。」此外,有位住在紐約市的夢露(Moom Luu)長年遭受過敏之苦,她表示,「我產生慢性流鼻血的症狀已經好幾年,喝完汽水後情況更嚴重。從我13歲開始,我的繼父,也是我的家庭醫生總是會使用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他會拿一小塊紗布或棉花球沾冷水,稍微擰乾後再輕輕塞進鼻孔,幾分鐘後就能止血。從1986年之後,只要我喝完汽水,鼻子開始向我抗議時,我就會用這種方法,可說屢試不爽。」我沒辦法為哪種方法提出背書,但這些方法似乎都有效,且看不出有任何副作用。除非我的鼻子不幸的遭到重擊,否則我可能沒有機會嘗試這些方式。蘆薈膠也可以減緩燙傷症狀嗎?蘆薈是另一種沿用已久,保養皮膚的方式。希臘內科醫師迪奧斯科(Diosco)於西元一世紀首先倡導使用蘆薈治療燙傷,甚至在《聖經》上也提到蘆薈是「減緩痛苦的草藥」。據說,這種從多汁植物淬取出來的凝膠就是埃及豔后克麗佩脫拉保持美麗的秘訣。這種凝膠讓她的肌膚緊實、光滑,看起來較實際年齡年輕。許多歷史學家指出,她那頃國頃城的美貌讓當時世界上最具權力的男性,如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羅馬將軍馬克安東尼皆敗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進而掌控政權。正因如此,蘆薈才會與健康肌膚劃上等號。現在,蘆薈更被視為美容聖品,添加至面紙、防曬乳液、洗髮精等產品中,堪稱為蘆薈的黃金時代。科學家因此拿著放大鏡檢視這項聖品是否名副其實。有些科學家發現蘆薈含有消炎成分,具抗菌、殺菌功能;然而在輕微燙傷的功效上,許多研究人員卻發現相互衝突的實驗結果。舉例來說,一項2007年發表於《燙傷》期刊上的研究以四個診所,共371名燙傷病患為實驗對象。一半塗上蘆薈,另一半則給予安慰劑,結果發現蘆薈組的療程似乎較短,但有些受試者卻需要八天的時間。這項實驗結果不具說服力,因此他們建議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以遭受二級燙傷的病患為實驗對象,比較蘆薈與其他治療方式的有效性。他們發現與一般抗生素藥膏相比,蘆薈似乎會「阻礙療程」。此外,在2008年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針對燙傷病患進行為期六星期的蘆薈療程,結果發現蘆薈確實能降低「皮下溫度」,但無法減少細菌數量,加速皮膚再生。以上研究都在告訴我們:如果埃及豔后的傳說屬實,你還是將蘆薈用在粗糙的皮膚上,不要將它當成一級燙傷的治療藥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