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傳染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IBD的起因是什麼?

移至主內容IBD的起因是什麼?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的起因尚不明確。

然而多數專家認為可由多重因素解釋(也就是數個不同因素共同造成影響),可能包含:基因:科學家已經辨識出一個名為NOD2/CARD15的基因,至少和20%的克隆氏症案例相關。

15%至20%受疾病影響的病患,可能有近親也罹患這些疾病之一,然而似乎還沒有任何明確的家族遺傳模式。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可能在家族親友間遺傳。

從數據來看,多達20%的潰瘍性大腸炎病患的一等親(親表[堂]兄弟姊妹或更近的血親關係)也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

因此遺傳顯然會有影響,但目前尚未辨識出特定的模式。

人體免疫系統的不當反應環境因素影響這代表了,目前無法預測哪位家庭成員(若發生)會出現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

無論起因為何,一般認為在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中,可能有某種原因促使免疫系統「啟動」,因而造成腸道發炎。

發炎沒有依照應有情況「關閉」時,會造成胃腸道傷害,以及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的症狀。

另一項重點是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都不具有傳染性,也就是您不會因任何病患而「感染」這種疾病,而如果您有這種疾病,也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可能加重IBD症狀的觸發因素雖然IBD確切的起因尚不清楚,但是某些觸發因素可能會加重IBD的症狀。

這包含:壓力:對於某些人而言,情緒煩擾可能會導致症狀發作使用藥物而發作/藥物劑量錯誤而發作近期曾使用某些藥物,例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或抗生素食用某些食物:某些種類的食物可能會觸發病發吸菸:研究發現吸菸對於克隆氏症病患會有負面影響。

關於吸菸對於潰瘍性大腸炎的影響,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但一般而言吸菸對您的健康有害。

了解更多與IBD共處的資訊。

RatethiscontentSelectratingGiveIBD的起因是什麼?1/5GiveIBD的起因是什麼?2/5GiveIBD的起因是什麼?3/5GiveIBD的起因是什麼?4/5GiveIBD的起因是什麼?5/5CancelratingAverage:5(1vote)SectionNavigation-LearnAboutIBD分享此頁面幫助我們使這個網站更好告訴我們您的想法控制您的IBD請試試我們的IBD身心健康工具,了解您目前IBD疾病控制的情況如何*IBD身心健康工具*如何與IBD共處了解更多跑馬拉松是我罹患IBD的重要里程碑。

我一直希望能在30歲之前跑完馬拉松,而我在自己所設定的五年前達成了這個目標。

閱讀更多意見回覆



2. 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克隆氏症(克羅恩病)克隆氏症最常影響的3個部位[1][2]症狀肚痛,發熱,疲倦,胃口不佳,里急後重,腹瀉,減肥,便秘,瘺,關節疼痛,口內炎,潰瘍,牙齦病[*]類型炎症性腸病風險因子吸菸診斷方法活體組織切片,醫學影像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胃腸學ICD-10K50ICD-9-CM555OMIM266600DiseasesDB3178MedlinePlus000249eMedicinemed/477ped/507radio/197PatientUK(英語:PatientUK)克隆氏症[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克隆氏症(Crohn'sdisease),又稱克羅恩病、克隆氏症候群或局部性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影響腸胃道從口腔至肛門的任何部分[3]。

症狀通常包含:腹痛、腹瀉(如果發炎嚴重可能會呈血性)、發燒和體重減輕[3][4]。

其他合併症可能發生於腸胃道之外且包括:貧血、皮疹、關節炎、葡萄膜炎和倦怠。

可能會因為感染出現皮疹、壞疽性膿皮症(英語:Pyodermagangrenosum)或結節性紅斑(英語:Erythemanodosum)。

腸阻塞(英語:Bowel_obstruction)也常發生,那些具有此疾病的人罹患腸癌的風險更大[4]。

克隆氏症是由環境、免疫和細菌等因素在遺傳易感個體上的組合所引起[5][6][7]。

它會導致慢性發炎疾病,其中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針對腸胃道的微生物抗原進行攻擊[6][8]。

雖然克隆氏症是一種免疫相關疾病,但它不會以自體免疫疾病的形式表現(免疫系統不被身體本身所觸發)[9]。

確切的潛在性免疫問題尚未明確;然而它可能是免疫缺陷的狀態[8][10][11]。

整體風險中約有一半和超過70個的基因相關[4][12]。

吸菸者罹患克隆氏症的機率是沒吸菸者的兩倍[13]。

它也時常發生於腸胃炎後。

診斷是基於許多發現結果包括:組織切片和腸壁外觀、醫學影像和疾病描述。

可以呈現其他的類似病症包含:腸躁症和貝賽特氏症[4]。

目前並無任何藥物治療和手術能根治克隆氏症。

治療選項(英語:ManagementofCrohn'sdisease)的目的在於改善症狀,使病情緩解以及預防復發(英語:Relapse)。

新診斷為克隆氏症的病人通常會接受短暫的類固醇治療,使病情有顯著的改善,之後並合併滅殺除癌錠或硫嘌呤等藥物防止復發。

對於有菸癮的病患來說,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戒菸。

患有克隆氏症的病患中,每五位就有一位需要每年定期回醫院複診,其中約有一半的病患在發病後十年左右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雖然手術並非必要的治療方式,但適用於膿瘍、某些情況下的腸阻塞以及癌症。

同時也建議患者在發病的八年後,需要隔幾年接受大腸鏡(英語:Colonoscopy),以檢查是否有罹患大腸癌[4]。

在歐洲以及北美等地區,克隆氏症的盛行率約為每1000人中有3.2人罹患克隆氏症[14]。

在亞洲以及非洲等地區較為罕見[15][16]。

就歷史的發展情形來說,克隆氏症在已開發國家較為常見[17]。

但罹患克隆氏症的人口比例自1970年以來,在開發中國家已經不斷竄升[16][17]。

發炎性腸道疾病在2010年造成35000例死亡案例[18],而罹患克隆氏症的病患的預期壽命有輕微的減少[4]。

克隆氏症好發的年齡層位於十多歲至二十多歲,但依然會在各種年齡層中出現[3][4]。

且不因性別有所不同[3]。

克隆氏症的名稱是用來紀念BurrillBernardCrohn(英語:BurrillBernardCrohn),這位腸胃科醫師和另外兩位同事在1932年於紐約西乃山醫院(英語:MountSinaiHospital(Manhattan))描述許多在迴腸末端以及小腸等容易受感染的部分有發炎狀況,病患的病情[19]。

治療克隆氏症的方法有二:利用TNF-α的抗體利用可調節T細胞過敏反應的interleukin-10參看[編輯]潰瘍性大腸炎腸易激綜合症參考[編輯]^BaumgartDC,SandbornWJ.Inflammatoryboweldisease:clinica



3. 罹克隆氏症男童連續多日腹瀉、腹痛及發燒

他說,克隆氏症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腹痛、肛裂、血便、營養不良、貧血等,若沒有及早控制,恐出現腸道外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科別/風溼過敏免疫罹克隆氏症男童連續多日腹瀉、腹痛及發燒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0-03-0312:45聯合報記者黃寅/台中即時報導台中一名男童連續多日腹瀉、腹痛及發燒,起初診斷為腸胃炎,住院治療一周仍不見好轉,進一步經大腸鏡檢查,切片病理報告確診為克隆氏症,對症下藥後,病情才獲控制。

醫師說,此症復發率極高,多需終生服藥,建議定期回診追蹤,避免惡化。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指出,克隆氏症相當罕見,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之0.2,一般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少部分則會發生在兒童。

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若長期腸道發炎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容易影響生長發育。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改變,飲食西化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

陳德慶說,克隆氏症的診斷過程頗為複雜與困難,疾病初期常被當成一般腸胃炎治療,若治療無效,才會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再經切片確認是否為克隆氏症所致;侵犯位置從口腔到肛門,但較常發生在小腸或大腸,會以跳躍式的方式引起腸道潰瘍,反覆地潰瘍後會引起腸道狹窄、黏膜層如鵝卵石般突出、腸壁變厚、膿瘍等併發症。

他說,克隆氏症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腹痛、肛裂、血便、營養不良、貧血等,若沒有及早控制,恐出現腸道外的症狀,如肝炎、關節炎、虹膜炎、葡萄炎等。

因為是不易完全治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甚至需終身服藥。

陳德慶提醒,若發炎情形較嚴重,飲食應以低渣飲食為主,並避免容易刺激腸胃道的食物,不少患者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後,因自覺症狀好轉,會選擇自行停藥。

因此呼籲患者,若確診為克隆氏症,務必定期服藥並回診追蹤,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指出,克隆氏症相當罕見,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之0.2,一般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少部分則會發生在兒童。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克隆氏症自體免疫疾病延伸閱讀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晨起僵硬無法握拳!婦連跑4科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為什麼天冷眼睛一直流淚?醫揭「背後真相」恐爆4大隱憂長期腹痛、腹瀉要小心5大警訊可能是克隆氏症高音飆不上、蠟燭吹不熄留意肺功能出問題為了多吸一口氣肺纖維化及早治療同類文章春暖花開誘發4大過敏疾病「5要3不要」抗過敏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做到一件事最重要罹紅斑性狼瘡以為變胖忙減肥女急性腎衰竭險送命晨起僵硬無法握拳!婦連跑4科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徐國勇今早氣喘復發氣喘病友近期要注意這一點指腕腫痛推拿還不好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高音飆不上、蠟燭吹不熄留意肺功能出問題為了多吸一口氣肺纖維化及早治療自體免疫5大風險族群嚴防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面無表情想笑卻笑不出來下背痛「休息越久越不舒服」?醫師提醒得提高警覺身體出現不明紅疹且四肢無力小心可能是被這種疾病纏上防流感、抗新冠病毒醫師教你簡單3招增強免疫力天冷手指發紫是血液循環差?手指呈現3個顏色得當心自體免疫病患注意3大警訊慎防肺纖維化醫病天地/莫名關節痛別忍小心全身遭殃自體免疫疾病恐釀肺纖維化留意三大徵兆自體免疫疾病恐釀肺纖維化初期「三大徵兆」要注意醫病天地/手指腳趾麻痛原來患雷諾氏症晨間手指僵硬、腫痛別輕忽!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人易好發越乾淨越好嗎?專家:寄生蟲的存在會抑制發炎反應疏於除濕讓孩子過敏11%家庭環境真菌超標喝可樂會痛風?風濕科醫師解密竟是果糖在搞鬼紫斑症可治療!Selina任大使齊步健走籲病友勇敢過敏無礙智力照顧者壓力大吃完火龍果呼吸困難休克原來過敏眼睛紅腫痛不是結膜炎,竟是「皮蛇」!醫師:注意是否還有這些症狀症狀千變萬化、全身受影響的多發性硬化症醫:唯有靠這件事改善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延誤治療,這件事比死亡更恐怖常常口乾舌燥、四肢乏力、欲哭無淚?要小心可能有這個問題!看更多猜你喜歡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



4. 恐怖疾病

克隆氏症是一種慢性而非傳染性的消化道疾病(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慢性 ... 克隆氏症潛伏期由數個月至數年不等,初期病徵與腸胃炎有點相似,包括 ...Tsuitracy的部落格跳到主文歡迎光臨Tsuitracy在痞客邦的小天地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16Fri200921:44恐怖疾病-克隆氏症,你聽過未?克隆氏症1. 何謂克隆氏症?克隆氏症是一種慢性而非傳染性的消化道疾病(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慢性發炎和潰瘍)。

由於此病是在1932年由美國醫生Dr.BurrillCrohn和他的同事發現此病,故命名為克隆氏症(Crohn'sDisease)。

大部份患者均發病於小腸和結腸,但其他消化道的部位(由口腔至肛門)也可受到影響。

克隆氏症多在西方國家發現,但近年在亞洲包括中國的發病率亦有上升的趨勢。

據研究,本港每10萬人中約有1至2人發病,以男性患者居多,發病高峰期更是20至30歲的壯年一族。

2. 患者有何徵狀?克隆氏症潛伏期由數個月至數年不等,初期病徵與腸胃炎有點相似,包括腹部不適、肚痛、肚瀉及明顯消瘦等。

由於炎症反應可貫通整條消化道,由口腔、小腸至肛門均會受到破壞,故口腔生飛滋、經常有痔瘡問題,亦有可能是發病徵兆。

另外,部分患者會同時患有關節炎,部分病人或會出現類似強直性關節炎病徵,少數患者的皮膚會長出膿瘡,常見於腳部上5吋或下5吋的位置,亦有患者會出現虹膜炎,嚴重可致失明。

3. 患病成因?克隆氏症成因至今未明,過去有研究指,發病與某種遺傳基因NOD2有關,本港亦曾有父子、兄弟共同發病,但科學家在亞洲人身上並無發現此遺傳基因,故有否家族性仍待進一步考究。

另邊廂,有人相信此症與衛生環境有密切關連,愈富有的地方,發病率愈高。

要強調的是,克隆氏症與患者吃下不潔食物是沒有關連。

4. 有何危險性?小腸內的回腸(小腸連接大腸的位置)是克隆氏症最常見的病發地方,透過腸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情,惟不少患者往往出現屙血、肛漏、穿腸、腸塞及腹膜炎等併發症才求診,嚴重者更有性命危險。

本港研究數據顯示,約有四成患者因併發症影響,需要進行腸道切除手術以保生命。

5. 有何治療方法?克隆氏症屬於難斷尾的疾病,患者須長期透過藥物控制病情,包括服用5-ASA局部消炎藥、類固醇或可抑壓免疫系統的硫唑嘌呤(Azathioprine),但後兩者的藥物副作用較多,部分患者病情反覆,所以要經常調整藥物劑量。

近年,醫學界出現以靜脈或皮下注射式的生物製劑作為最新治療,為克隆氏症患者帶來一絲曙光。

外國研究顯示,約七成曾注射生物製劑的患者,臨床病徵有明顯改善,大大紓緩不適感覺之餘,亦有望減低日後患癌及切腸的風險,效果比傳統藥物更佳。

切除小腸後患無窮根據外國的研究,患病時間愈久,患者接受手術的機會愈大。

患病5年,約四成四機會接受手術;患病15年,則上升至七成。

但患者毋須過於擔心,因為還有三成機會毋須捱一刀。

接受手術的原因,相當部分是清理肛門「瘺管」或替膿瘡放膿,部分是因為腸道發炎結痂收窄而需要擴闊,亦有患者需要切除狹窄的小腸段。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教授兼結直腸外科主管羅偉倫指出,有些個案是藥物治療失敗或副作用太大,需轉而接受手術。

以瑪麗醫院而言,每年約替5至10名克隆氏症患者施行上述不同的手術。

無法吸收營養維生姚英翔稱,切除發炎的病變部位,不是根治克隆氏症的方法,因為被切除而縫合起來的旁邊位置,很大機會出現病變。

由於小腸是吸收營養的器官,因此盡量不要把小腸切去太多,剩下太短,故此,醫學界以不同的手術技巧,盡量保留小腸,同時能把收窄的地方擴闊。

萬一因多次手術而切除太多,只剩約2呎的話,便不能吸收足以維生的營養,此時病人要透過鎖骨下的靜脈,輸送營養液至肝臟以維生。

小腸移植排斥機會大美國有醫院替克隆氏症患者移植小腸,但只限因長期依賴靜脈輸送營養液至肝臟以致它也衰竭的個案,這種情况則要肝腸同時移植。

本港方面,據悉暫未有同類移植個案。

姚英翔指出,小腸移植最大的難度,在於它排斥機會大,但隨着抗排斥藥的改善,1年生存率已提升至90%,3年為62%,但與前述的靜脈輸送營養治療相比,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別為最高的96%及90%,小腸移植短期內未必可取代營養治療。

而根據日本口生省多年的研究均指出,確診患上克隆氏症的患者均絕大機會不能再進食任何肉類以減輕腸道的



5.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科別/消化系統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9-12-0410:08照護線上照護線上編輯部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

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

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

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

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

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

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

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

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

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

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

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

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

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

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

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

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

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

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

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

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

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