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肘骨折復健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鷹嘴突症候群》常見的肘部骨折...

... 手肘疼痛腫脹,久久未消,到了醫院才發現手肘尖端居然骨折了. ... 桃園振雄診所專門提供骨科、復健科、神經治療、兒童治療、語言治療之衛教資訊, ...Skiptocontent鷹嘴突骨折-Olecranon Fracture-阿胡晚上想出門買宵夜,一個不小心從家裡的樓梯摔了下去,手肘疼痛腫脹,久久未消,到了醫院才發現手肘尖端居然骨折了…◆有關『鷹嘴突骨折』:   1.位於尺骨的背側,提供穩定性   2.占肘部骨折的10%~18%   3.患者多為成人     ※肱骨&橈骨為主要活動關節◆治療:   1.無位移型→      a.非手術治療      b.採用肘關節屈曲45°~90°石膏托外固    定2.位移型→      a.須手術治療      b.使用復位『內固定』    I.一般固定→鋼針或骨螺絲釘    II.粉碎型骨折→      鉤型鋼板或張力帶鋼絲      c.待縫合包紮後,做伸直石膏外托固    定 ◆運動:   <術後0~2週>       1.水腫&疼痛控制→     患側抬高、冰敷、加壓    〈彈力繃帶〉       2.關節活動→          I.健手保護下主動輔助肩關節活動       度練習          II.在無痛或疼痛耐受情況下進行緩       慢的腕關節屈、伸練習III.利用「張手握拳」促進肌腱滑動→   維持手部抓握能力   ※維持10秒,重複5-10次<術後2-4週>   1.減少組織沾黏→注意是否異化性骨化                 〈導致肘關節動作受限〉   2.強化關節肌力→增加腕關節和肱二   頭、三頭肌訓練  〈避免過多伸肘動作〉   3.提升肘關節活動度→    肘關節彎曲及伸直至最大角度    ※動作維持10秒,10次/組<術後第4週~3個月>   1.強化上肢的肌力→   集中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  〈充分休息後,再進行下一次訓練〉      ※20次/組,2-3組/天   2.改善關節活動度→   依自身狀況,逐步增加關節活動範圍    3.訓練回復日常功能活動→    嘗試完成簡單的日常活動    (寫字、擰毛巾)<術後3個月~6個月>  1.恢復較劇烈活動或專項訓練→    依自身狀況,可進行些許高強度訓練   2.全面恢復日常功能活動→   全面恢復關節活動角度及肌肉力量參考資料: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306-016-0449-5http://radclass.mudr.org/content/fracture-plecranon-mayo-classificaationhttps://kknews.cc/health/q4rova8.html桃園振雄診所桃園振雄診所專門提供骨科、復健科、神經治療、兒童治療、語言治療之衛教資訊,教導民眾對各症狀能有正確觀念,並使用最適合的方式治療,用心為網友們的健康把關。

醫療團隊成員有沈宗頤醫師、李聖棋醫師、馬振雄醫師、陳英溫醫師、黃永虔醫師,皆具備完整的醫學中心歷練與資深主治醫師經驗,而院內也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病患復健,期待每一位求診民眾,都能獲得最完善的復健治療。

分享本文: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個人網站網址文章導覽PreviousPost《小腦梗塞型中風》最危險的暈眩疾病…NextPost《踝關節扭傷處置》急性期Copyright©2018桃園振雄診所Allrightsreserved.



2. 骨折後的復健治療案例

媽媽也很配合地讓李小妹妹晚上睡眠時間穿戴固定式副木,多方面幫助手肘角度增加。

在經過4~5個月的努力後,李小妹妹左手肘伸直角度已恢復正常,但彎曲角度 ...骨折後的復健治療案例lctr2017-07-25T15:32:12+00:002017-07-20|6歲的李小妹妹因跌倒左手肘骨折,導致左手肘伸直與彎曲的角度皆有受限,媽媽很積極地每週2~3次帶李小妹妹來復健,接受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

在作職能治療時每回都需重複進行拉筋伸展、肌力訓練…等活動以幫助手肘能恢復正常的角度與功能,職能治療師運用孩子喜歡的遊戲來轉移拉筋伸展時的不適感,並讓李小妹妹對復健活動的接受度大為提高。

媽媽也很配合地讓李小妹妹晚上睡眠時間穿戴固定式副木,多方面幫助手肘角度增加。

在經過4~5個月的努力後,李小妹妹左手肘伸直角度已恢復正常,但彎曲角度仍差了一些,媽媽原本認為應該會慢慢恢復而想停止復健,但經過陳院長的鼓勵後又持續復健了1個月左右,最後終於達成了完全康復的目標,李小妹妹現在左手肘已恢復正常的活動角度與功能。

陳院長提醒骨折患者,應在骨折初步處理完畢,立即看復健科。

健保實施後,不確定是什麼原因,骨科醫師常很晚或甚至不會轉介患者至復健科。

本例的李小妹妹骨折後未開刀僅用外固定,骨折三個月後才來復健科,X-光顯示軟組織已有鈣化,使得關節攣縮不易回復,若能及早來看復健科,應可縮短復健時間。

骨科醫師及患者常不了解復健循序漸進的特點,以為剛骨折或剛開完刀不能做復健,其實除非有特殊病情,剛出手術室就應開始冰敷(標準復健治療項目),立即開始電磁治療、雷射亦可減輕疼痛、加速骨骼及傷口癒合,絕無不能做復健這回事。

復健科的可塑式外固定方式也比石膏輕便、可水洗、可輕易拿下來,愈來愈多的骨科也開始使用這種固定方式。

當然石膏固定更貼身也更不會讓斷骨移位,有時無法取代。

但若斷骨未完全斷開(小孩子的骨折常屬此類),也無需復位或開刀,直接找復健科醫師治療即可,若真需骨科治療,復健科醫師一定會轉診。

李小妹妹鈣化在軟組織內,原本很適合震波治療,但免費試了一次,接受度及效果都不是很好,就未再勉強做震波。

另外,陳院長也要說明復健跟上學一樣,必須循序漸進,一年級的功課讀懂了,再讀二年級的內容效果才好,急著想跳級不見得對學習比較好。

復健的痛苦也跟上學一樣,下雨、天冷要出門,要讀書不能玩電玩,並非肉體上的痛苦。

忍著肉體上的痛苦做復健是錯誤觀念,很不幸,不只有些患者以為如此,連有些骨科名醫也如此以為。

若忍著肉體的痛苦做復健,其實是會造成傷害,就算剛復健完看起來進步較多,第二天馬上變得更糟,就像上學硬要跳級,實際能力還未到的話,信心受打擊也學不好。

如前述,職能治療用類似遊戲的方法來復健,不完全是直接牽拉關節,大大提高患者(尤其是小孩子)復健的意願。

當然,直接牽拉及睡眠中使用的副木(也是可塑式外固定的一種)也都是復健治療的一部份,好的醫師、治療師會視情況交互及聯合運用。

陳院長再次呼籲復健患者要耐心完成完整療程,若可達更好的復元程度,半途而廢相當可惜,好像書沒唸完,拿不到學位。

最後,陳院長要聲明良祺的治療理念是「循序漸進、不耍噱頭、若有必要自費治療也只推薦物超所值的自費治療、不只治好這次的病痛、連未來可能發生的病痛也事先防止」,而要達成此目標,只有與我們合作,不能自以為是,受網路或親友不正確的資訊誤導,完成完整復健療程方能達到。

真正好的復健真的是一條漫長且需要耐心的路,鼓勵大家都能堅持到最後並抵達完全康復之目標。

分享此篇吧!FacebookTwitterLinkedin近期文章110年8月16日起門診及復健時間公告110年8月13日門診及復健異動公告110年7月12日起門診及復健時間公告110年7/1-7/12門診及復健異動公告110年6/15-6/30門診及復健異動公告



3. 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208/13.htm

兒童肘部骨折的治療骨科部  沈柏志主治醫師  田英俊主任(102年8月)肘部骨折是孩童在遊戲中常見的傷害,但在臨床上仍能見到延誤就醫或是接受到不適當治療的案例。

因此本文將介紹常見小兒肘部骨折(1)肱骨髁上骨折(2)肱骨外髁骨折的診斷和治療方式,提供各位家長參考。

小朋友常無法正確的表達症狀,以及兒童長骨其兩端為未完全骨化的軟骨,無法在X光上顯影,都會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此外,兒童的骨骼骨膜較厚,骨折後癒合迅速,若未能即時接受適當復位,很快就會癒合在不良的位置,造成肘內翻或肘外翻等後遺症。

因此小兒骨科醫師細心的理學檢查和X光判讀的豐富經驗是減少此類併發症的關鍵。

對於難以判斷的骨折,有時還需要利用關節攝影、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掃描來確認診斷。

肱骨髁上骨折為兒童肘部外傷中最常見的一種骨折,若未能正確且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將可能造成肘部關節的活動障礙及外觀上明顯變形。

此外,在少數嚴重位移的肱骨髁上骨折,容易造成神經或血管傷害,會引起嚴重的後遺症。

因此,如果小朋友受傷後,出現肘部腫脹疼痛、外觀變形、減少或不願使用患肢活動,建議立即到急診或骨科門診就醫,以免造成遺憾。

針對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主要是依據骨折位移的程度和是否出現神經血管受傷來決定。

如果只有出現骨裂或是骨折位移不明顯,初步將使用石膏或石膏板固定,及患肢抬高冰敷,之後回門診使用X光追蹤是否繼續位移和其癒合的情形。

若骨折移位較大,則建議手術治療。

骨科醫師在X光機導引下,進行徒手復位,並使用經皮穿刺的鋼針固定骨折。

僅有極少數的情況,需要切開皮膚做進一步的復位或神經血管的修補。

術後對於患肢腫脹,需持續觀察神經血管功能,待腫脹消退之後,使用長臂石膏固定約4個星期。

肱骨外髁骨折則為小兒肘部外傷中第二常見的骨折,其出現的症狀和併發症和上述肱骨髁上骨折類似。

對於輕度位移的骨折,可以考慮石膏固定,但必須配合門診密切追蹤,因為有可能會出現骨折移位持續加大的情形。

針對有明顯位移的肱骨外髁骨折,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肱骨外髁骨折的手術治療,有較高的比例需要皮膚切開以利復位及固定的進行。

術後需要長臂石膏固定約4到6星期。

石膏和鋼針在門診拆除後,就可開始活動治療。

利用熱敷後給予主動及被動關節牽張運動,來恢復肘關節屈曲和伸張的範圍。

還可以搭配「傳球遊戲」來加強效果,讓孩子雙手持球,置於胸前,使用雙手力量均衡將球向前推出。

球的大小以能雙手把持為佳,太小的球容易會僅使用單手丟擲,太大的球則太費力,都會讓肘關節活運動的效果大大降低。

肘部外傷為兒童常見的意外,若沒有及時且正確診斷,可能會造成孩子終身的遺憾。

高醫骨科累積多年經驗,深知小兒骨折的獨特性,將和各位家長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快樂成長。

【回本期目錄】



4. 跌倒「手肘撐地」 小四童粉碎性骨折

... 經過2個月復健後痊癒。

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指出,小朋友骨折常發生在手腕及手肘,因為幼兒或學童跌倒時,常用手肘、手腕支撐或被撞擊,如果手 ...JumptoNavigation您在這裡兒童大頭條/兒童安全新聞時事/校園安全/遊戲與玩具安全兒童大頭條跌倒「手肘撐地」小四童粉碎性骨折跌倒時,用手肘撐地,小心骨折!▲黃敏旭醫師提醒,跌倒時切勿用手肘撐地,以免骨折。

(記者蔡淑媛攝)一名小四男童在學校打籃球時,不小心踩到同學鬆脫的鞋帶被絆倒,他本能地用手肘撐地,當場手臂腫脹變形。

原來他的左手臂遠端肱骨合併關節面粉碎性骨折,骨折面積有10公分,經緊急開刀復位和鋼板固定,幸好未傷及血管、神經,經過2個月復健後痊癒。

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指出,小朋友骨折常發生在手腕及手肘,因為幼兒或學童跌倒時,常用手肘、手腕支撐或被撞擊,如果手部疼痛、腫脹、不敢用力,甚至變形,很可能是肘部、腕部骨折,或合併關節脫臼。

兒童防跌多宣導設標示黃敏旭說,如果傷勢較輕、沒有位移的骨折,治療時,可用護具或石膏保護;一旦合併關節面的粉碎性骨折,就需要手術復位及鋼板固定,而且手腕、手肘的神經、血管密集,一旦傷及,治療會更加複雜。

如果治療不當或沒復健,之後肢體活動會受限、影響發育,家長和小朋友要多加小心。

黃敏旭提醒,兒童防跌要注意遊戲運動的安全,小朋友要避免在走廊或樓梯間奔跑、攀爬,甚至在遊樂器材上邊爬邊玩鬼抓人遊戲,很容易跌倒、墜落,也建議家長和老師為兒童強化生活與教育安全,設施上標示規範及標語。

此外,醫師也提醒要注意安全的環境與裝備,避免運動場地積水、濕滑,地面、鋪面有沒有翹起或突出物,及石頭等障礙物,運動時,要確實使用護具、穿適當的鞋子,並綁好鞋帶。

新聞出處: 東森新聞露出日期: 2019/04/13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博分享到Line分享到噗浪分享到GooglePlus回列表延伸閱讀2021/05/09男童路跑不慎跌落水溝包紮後並無大礙2021/01/07蔡桃貴眼角濺血送醫 二伯:心痛到爆炸2020/11/121歲半女童跌倒送醫社工懷疑家暴上門訪視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