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兒麻痺歷史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第二個被滅絕的病毒?(淺談疫苗之二)

小兒麻痺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有案可查,悠久無比的疾病。

... 小兒麻痺感染約只有0.3%-1%會表現出肢體麻痺的現象,這意味著台灣當初有10萬人以上感染)。

千羽宗次郎的科學小窩跳到主文這是宗次郎隨手寫寫科學醫學的地方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ug02Tue201115:06第二個被滅絕的病毒?(淺談疫苗之二)WHO經歷天花防治大成功之後,處心積慮想要滅絕第二個也是傳播廣泛,後遺症嚴重的疾病。

老樣子,這個疾病一旦發病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法,後遺症就像天花的麻子一樣清楚可見;這個病原體的唯一宿主就是人類,目前有非常有效的疫苗預防。

讀者不妨猜猜看,是哪一個疾病有這個榮幸,變成第二個被人類滅絕的疾病?(提示,美國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

)是的,就是小兒麻痺,學名是急性脊髓灰質炎。

 小兒麻痺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有案可查,悠久無比的疾病。

遠在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時(前15世紀)出土的石板畫,就很明確的畫出小兒麻痺病人的姿態。

1789年,臨床醫師MichaelUnderwood清楚描述並且定義小兒麻痺。

後來西方醫學經由微生物學的發展,明確的將小兒麻痺病毒歸在「腸病毒」;傳染途徑藉由「人傳人」、「糞口傳染」(簡單的說就是食物和飲水受到病人的糞便汙染);好發季節是溫帶地區的夏季與早秋或是熱帶地區的雨季。

從上一篇就知道,醫學最重要的發現是『改善衛生環境』。

在疫苗發展之前,人類就從改善生活環境成功的減低了小兒麻痺的威脅。

但是還是不夠,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衛生的食物和飲水,小兒麻痺疫苗就這樣發展出來。

 說到小兒麻痺疫苗,我想這個小學就教過了:沙克疫苗和沙賓疫苗。

可是很少人知道,這兩位名留青史的人物,在努力製造疫苗的時候,發生非常大的衝突,甚至互相攻訐(我猜是:既生瑜,何生亮?)。

沙賓博士曾批評沙克的成就:「你也可以走進廚房去做他(沙克)所做的事,他一生中從來沒有任何創見。

」不管怎麼說,沙克博士仍然拿下了第一個成功的小兒麻痺疫苗的桂冠。

而且美國經由沙克疫苗的防疫注射,從1952年的58000人感染(1955年開始施打沙克疫苗),1957年病例減少到5600人。

 眾所皆知,沙克疫苗是所謂的死病毒疫苗,必須人工注射進身體裡面才能獲得免疫力。

不過,小兒麻痺是屬於糞口傳染,沙克疫苗的免疫力只存在血液裡面,可以保護小兒麻痺病毒不至於影響神經系統,並不能讓小兒麻痺病毒不在腸胃中繁殖,因此已接種沙克疫苗的病人仍可能持續散播疾病。

有讀者或許會說,那把沙克疫苗拿來吃不就得了。

千萬不要有這種差不多的想法,沙克疫苗的死病毒只會被消化掉,完全不會有免疫力。

雖然搶先一步拿到了小兒麻痺疫苗的桂冠,沙克博士的成功套句他自己的話說:「我的成功乃是我最大的悲劇。

」 沙賓疫苗則是另一回事,它是個減毒的活性疫苗,而且遵循著正常小兒麻痺病毒的路徑(由腸胃道攝入)。

它因此走著感染的路徑,感染腸胃道上皮繁殖,進入血液四處散播;腸胃道繁殖的病毒在隨著大便排出體外。

整個感染途徑造成了完整的免疫防護力,從腸胃道黏膜開始有分泌型的IgA抗體(小兒麻痺病毒在腸胃道就被消滅),連血液中也有IgG抗體(漏網之魚在血液中也沒有活路)。

除此之外,從大便排出的減毒病毒,有可能汙染水源或者是食物,連鄰近沒打疫苗的成人、幼兒、免疫力過期的人員都可能在受到感染,而獲得免疫力(神奇吧!)。

這也是沙賓疫苗最讓人稱讚的一點,特別是某些衛生不好的非洲國家。

當然有利就有弊,減毒的疫苗最害怕的就是病毒再活化。

依據目前的統計,75萬名疫苗接受者中,平均約有1人產生疫苗相關麻痺型脊髓灰質炎(VAPP),不過詳細的發生比例依地區而異,且成人發生的機會也高於兒童(台灣衛生署的報告是平均約為240萬分之一)。

 台灣在民國40、50年代,每年大約發生400至700個病例(造成手腳癱瘓的病人),疫苗引進台灣(民國47年沙克、民國52年沙賓)以後曾經慢慢的減少。

但是,民國71年爆發了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小兒麻痺大流行。

5月底自中部開始,至8月蔓延全國,一共有1042例確定病例,其中98例死亡。

影響的大多是小孩子:5歲以下:79%、5至10歲:14%、10歲以上:7%(小兒麻痺感染約只有0.3%-1%會表現出肢體麻痺的現象,這意味著台



2. 根除小兒麻痺/沒有「證書」的一場勝利台灣防疫獨行路

小兒麻痺過去曾是台灣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根據疾管署資料記載,民國40、50年代,每年大約400 至700個病例,民國71年(西元1982年)更有一波大流行,當年5 ...首頁新聞標題【民報】根除小兒麻痺/沒有「證書」的一場勝利台灣防疫獨行路寄件人E-mail收件人E-mail生活根除小兒麻痺/沒有「證書」的一場勝利台灣防疫獨行路疾管署配合WHO政策,日前啟動銷毀計畫,將國內僅存的56管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全數銷毀文/黃筱珮 2016-05-0221:30民國4、50年,台灣小兒麻痺大流行,經過近30年的防治終於根除,雖始終未獲WHO正式「認證」,仍按部就班銷毀疫苗,進行根除後續工作。

圖為早年馬偕醫院小兒麻痺重建中心。

圖/翻攝馬偕醫院官網【編按】因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全球根除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自動自發配合全球規範,上月將國內僅存的56管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OPV2)全數銷毀。

根除小兒麻痺一役,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台灣的傷痛。

民國4、50年代,曾在台大流行,許多孩子沒有機會矯治、爬行一生;政府財政窘迫、必須使用日本過期疫苗,是貧窮年代的悲歌。

後在包括埔基、嘉基、屏基、馬偕等教會醫院及榮民體系振興醫院等投入成立收容機構、重建中心,讓不良於行的孩子有了「走入社會」的機會。

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疫苗接種普及,1992年就達到WHO根除標準,卻近10年後才與中國一併畫於「西太平洋地區」被宣布根除,當年既未受邀參與表揚會議、亦未領到證書。

直到現在,今年將於本月登場的世界衛生大會,仍遲未發給台灣邀請函,既是世衛「孤兒」又是「模範生」,小兒麻痺根除一役,正是台灣國際處境與公衛水準最尷尬與寫實的縮影。

疾管署研究檢驗中心主任李淑英表示,台灣於1979年分離出最後一例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後,就再未發現其蹤跡;全球則於1999年在印度發現最後一例由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引起的小兒麻痺症病例,目前僅有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兩國仍有第一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流行。

有鑑於此,WHO去(2015)年9月宣布全球根除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當時我疾管署配合世衛政策,執行第一階段小兒麻痺病毒株銷毀計畫,銷毀899管小兒麻痺病毒株:其中疫苗衍生株(VDPV)35管、沙賓疫苗株199管、合約實驗室分離的沙賓疫苗類似株665管全數銷毀。

WHO今年計畫將三價口服沙賓疫苗調整成兩價(OPV1與OPV3),以防口服疫苗發生變異,造成疫苗衍生株引起小兒麻痺症。

疾管署再次啟動銷毀計畫,將國內僅存的56管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OPV2)全數銷毀。

沙賓疫苗秼銷毀步驟第二型沙賓疫苗株放入滅菌袋封口。

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

歷經一小時,滅菌袋上滅菌指示帶變色,表示滅菌完全。

圖/疾管署提供在配合WHO政策銷毀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後,目前國內僅保留第一型及第三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各56管用於實驗室檢驗比對之用,待達成全球根除目標後即可將小兒麻痺疫苗株全數銷毀。

2011年起全面改用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李淑英表示,台灣雖然已無小兒麻痺症的案例,三個型別的小兒麻痺症皆已全部都根除,但因為少數國家還有病例,全球傳染病無國界,仍有可能受到威脅,必須保留檢驗量能。

在可見的將來,當WHO根除委員會宣布第三型和第一型根除之後,就會全數銷毀。

李淑英表示,「我們雖然是世衛孤兒,並非會員國,但我們把自己當模範生,雖然不被你們接納,但自動自發配合,銷毀二型疫苗株之後,已提具書面資料給世衛,也有拍照存證,代表自我管理良好。

」不能有萬一,疾管署銷毀小兒麻痺第二型疫苗株十分謹慎,全程拍照及文字紀錄,3月22日當天,先由生物安全官及急性組同仁清點數量,取出56株第二型沙賓疫苗株,倒入感染性廢棄物專用袋,以高溫高壓處理,經攝氏121度高溫滅菌1小時完成。

除銷毀第二型沙賓疫苗株,同時,配合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策略,減少因活性減毒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症,台灣自2011年9月起全面改用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IPV),使施打活性減毒疫苗而產生的疫苗衍生株不再出現。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現在台灣雖已無小兒麻痺症的病例,不過小朋友仍要接種疫苗,過去是沙克單獨一種疫苗,現在是五合一一起施打,包括白喉、百日咳等,因為全球尚未根除,如果小朋友都不接種疫苗,萬一有境外移入的個案就會大流行,仍得小心因應。

遭中國打壓根除申請未過影響台灣觀光、經濟小兒麻痺過去曾是台灣人聞之色變的



3. 銷毀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

疾管署表示,台灣於1979年分離出最後一例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後,就再未發現其蹤跡;全球則於1999年在印度發現最後一例由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引起的小兒麻痺 ...按Enter到主內容區:::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4月新聞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4月新聞疾管署配合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銷毀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5-04-19更新時間:105-04-19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全球根除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疾管署已同步配合全球規範將國內僅存的第二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OPV2)全數銷毀,未來將持續透過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測系統與環境小兒麻痺監測作業進行小兒麻痺病毒的監控及預警。

  疾管署表示,台灣於1979年分離出最後一例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後,就再未發現其蹤跡;全球則於1999年在印度發現最後一例由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引起的小兒麻痺症病例,目前僅有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兩國仍有第一型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之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於2015年9月宣布全球根除第二型小兒麻痺病毒,並計畫於今年4月將三價口服沙賓疫苗調整成兩價(OPV1與OPV3),以防口服疫苗發生變異,造成疫苗衍生株引起小兒麻痺症。

  台灣曾在1982年爆發小兒麻痺症大流行,藉由衛生單位積極推動接種口服沙賓疫苗,隔年後台灣就不曾再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於2000年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報台灣地區根除小兒麻痺症之證明文件。

我國為配合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策略,減少因活性減毒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症,自2011年9月起全面改用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IPV),使施打活性減毒疫苗而產生的疫苗衍生株不再出現。

目前國內僅保留第一型及第三型小兒麻痺沙賓疫苗株用於實驗室檢驗品管,待達成全球根除目標後即可將小兒麻痺疫苗株全數銷毀。

  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引起,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候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期間長達3至6週,傳染力極強,95%以上的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感染者會出現麻痺症狀,但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

民眾如有相關疑問,歡迎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人民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相關問題Q&A衛生福利e寶箱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傳資訊宣傳影片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4. 臺灣小兒麻痺症防治現況與未來方向

小兒麻痺症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傳染病,為降低其危害,世界衛. 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自1988 年起,推動全球根除小兒. 麻痺症計畫(global polio ...20762_疫情報導24卷第2期中文(P112-P129).pdf20762_疫情報導24卷第2期中文(P112-P129).pdf下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