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礙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不怕嚇”的孩子容易有品行障礙?--教育--人民網

很多犯罪分子在小時候就有品行障礙,他們是天生的壞種,還是后天學壞的結果?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逐漸揭示,一些生物學因素被証實讓人容易變 ...共產黨新聞要聞時政法治|國際軍事|台港澳教育|社會圖片觀點地方|財經汽車房產|體育娛樂文化傳媒|電視社區政務通博客訪談|游戲彩信動漫RSS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不怕嚇”的孩子容易有品行障礙?2015年02月01日09:01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分享到...分享到人人分享到QQ空間原標題:“不怕嚇”的孩子容易有品行障礙?  ●“不怕嚇”的孩子受到驚嚇后反應較小,追蹤發現他們長大后容易惹是生非  ●研究顯示,改善營養和加強教育能夠降低“不怕嚇”孩子日后發生犯罪的機會  醫學指導/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左小萍  很多犯罪分子在小時候就有品行障礙,他們是天生的壞種,還是后天學壞的結果?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逐漸揭示,一些生物學因素被証實讓人容易變壞,例如遺傳基因不好、大腦神經有缺陷、接觸過毒素、智商不高等。

特別的,很多殺人犯、壞孩子天生就“不怕嚇”!也許,膽大妄為就容易做事不計后果,進而滋生男盜女娼。

孩子一旦形成品行障礙,連醫生也承認矯治十分困難,成年后恐怕會發展成反社會人格。

要改變黑色命運,就要從小加強營養和教育,研究發現能夠降低“不怕嚇”的孩子日后發生犯罪的機會。

  奇案:  壞小子綁架但求被警察射殺  16歲的王某是陝西咸陽市人,從小就頑劣異常,不聽父母管教,總是撒謊、逃學、打架、偷家裡的錢、離家出走。

初二時因打架被學校開除,轉讀技校不久又被開除,結果初中就輟學在社會上游蕩,每天泡在網吧打游戲。

他的父親說:“我真是管不了他了,能試的方法全試了,我也很奇怪為什麼我們做了這麼多努力都沒辦法改變他。

”  2011年5月,王某離家出走到達鄭州,一天在地攤上買了兩把匕首,尾隨一名30歲女子進入一家銀行的自助取款室,突然從身后用胳膊扼住她的脖子,拿著匕首架在她的脖子上,說:“我不要錢,我隻有一個要求,你現在報警,等警察來了用槍打死我。

”他讓女子報警,自己又撥打了大廳裡的緊急救援電話,說自己劫持了人質。

四五分鐘后警察趕到現場,他說:“你們別進來,進來我就殺人,你們用槍把我打死吧,不把我打死我是不會放人的。

”后來警察趁其不備,突然沖上前將其制伏。

  王某的犯罪行為古怪,被送去做精神病鑒定,結果顯示“未發現有精神病症狀”,但存在“品行障礙”。

隨后,檢察官以涉嫌綁架罪對其提起公訴。

  研究:  殺人犯的受驚反應弱於常人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犯罪學系主任、神經科學家安德萊內·雷恩教授在殺人犯身上做實驗,發現他們聽到巨大響聲后皮膚上出現的反應比正常人要小很多,意味著他們“不怕嚇”。

他又研究了一些“不怕嚇”的孩子,發現他們受到驚嚇后不僅皮膚反應較弱,心跳也比較慢,追蹤發現他們長大后容易惹是生非。

這些人可能天生就大膽,無法體驗到害怕、沮喪的感覺,也許就無法認識到危險行為的后果。

  美國西爾斯大學法律心理學副教授凱瑟琳·拉莫斯蘭德博士稱,有些孩子無法學到同情心,生性冷酷,缺乏感情,似乎日后容易成為騙子、強盜。

研究發現,沖動、好動、冷酷無情的孩子容易心理變態,變得自大、不負責任,容易感到無聊,出現不良行為后通常被貼上“品行障礙”的標簽。

  雷恩懷疑,有上述問題的人可能是腦子不正常,就用PET(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檢查殺人犯的大腦,觀察他們在做出某些特定行為時的血氧指標,發現其大腦邊緣系統、前額葉皮層等處存在缺陷或異常,可能令他們大膽、沖動、缺乏處理情感信息的能力、容易冒犯別人。

英國的科學家用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對一些有品行障礙的孩子進行大腦掃描,發現他們看到別人表現得很痛苦的照片后,大腦主管同情心的區域活躍度較低。

  一個人在出生的時候乃至出生之前,暴力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就已經存在了。

雷恩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時吸煙或者飲酒,孩子日后的暴力傾向較高。

大腦前額葉皮層缺陷之類的生物學因素是很強大的,但不一定會讓孩子成為罪犯,因為還有環境因素。

研究顯示,改善營養和加強教育,能夠降低“不怕嚇”的孩子日后發生犯罪的機會。

拉莫斯蘭德稱,如果他們在良好的社會關系中成長,從小有充分的安全感,可能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

  調查:  品行障礙孩子的智商比正常人低一截  



2. 精神健康教育資料> 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

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 (感謝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譚鳳翎醫生撰寫本文章). 作為家長的你,最激氣的莫過於小朋友不聽話、常常駁嘴,甚至是有一些暴力或嚴重 ... Eng 简体精神健康小貼士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濫用藥物治療精神病的方法精神健康教育小冊子精神健康教育資料>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感謝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譚鳳翎醫生撰寫本文章)作為家長的你,最激氣的莫過於小朋友不聽話、常常駁嘴,甚至是有一些暴力或嚴重的違規行為。

如果你已經嘗試過改變管教的方法,但情況還是持續下去,有可能你的小朋友是患上了對立性反抗症、品行障礙或者其他兒童精神問題。

1.甚麼是對立性反抗症?2.對立性反抗症的成因是甚麼?我的子女有機會患上嗎?3.甚麼是品行障礙?4.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以及其他兒童精神問題有甚麼關係?5.如何診斷及治療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1.甚麼是對立性反抗症?對立性反抗症患者長時間不斷出現對抗行為。

他們易鬧情緒、喜歡與大人爭執、不服從指示、故意觸怒別人、推卸責任、易怒、懷恨在心,過分的報復行為等。

他們最少有以上四種症狀,維持多於六個月,並引致社交、家庭、學業等各方面的影響。

回頁頂   2.對立性反抗症的成因是甚麼?我的子女有機會患上嗎?對立性反抗症是兒童期常見的精神問題,大約有百分之五的兒童患上,而且較多見於男孩(男女比例約二比一)。

有研究發現,差不多一半有暴力問題的青少年,其問題可追溯至學前時期;假如兒童於7歲時已相當暴戾及富破壞性,差不多一半機會他於青少年時也持續有暴力傾向。

目前為止還未有找到確切的成因,但如果父母有酗酒習慣或刑事紀錄,他們的子女患上對立性反抗症的機會比其他同年紀的小孩高三倍。

另外,和父母相處不佳、父母本身的情緒問題、孩子本身的脾性、活躍程度、發展問題和週遭環境或朋輩影響等也有可能增加小孩患上對立性反抗症的機會。

回頁頂   3.甚麼是品行障礙?品行障礙常見於年紀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某程度上是更嚴重的對立性反抗症。

患者違反家庭及校內的規條,甚至破壞法紀。

他們經常有攻擊行為、打架、恐嚇別人、攜帶武器、虐待動物、欺凌弱小、放火、偷竊、逃學、離家出走、說謊和毀壞他人財物等,而長時間出現上述部分問題行為更導致明顯的社交或學業上的障礙。

回頁頂   4.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以及其他兒童精神問題有甚麼關係?部分對立性反抗症患者有可能惡化成為品行障礙,部分患者有可能同時患有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讀寫困難或其他情緒問題,亦有部分青少年同時有濫用藥物或犯罪的傾向。

回頁頂   5.如何診斷及治療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透過和兒童/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傾談、臨床觀察、問卷測試等,醫生可以了解及分析患者的病徵,根據國際斷症準則,從而診斷病人是否患上對立性反抗症/品行障礙或其他問題。

治療方面,主要針對改善父母和孩子間相處和管教,例如父母管教訓練、家庭治療或對孩子的個別輔導。

藥物並不能直接改善破壞性行為,但假如孩子本身有其他併發問題,例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或者有嚴重、特別是暴力或衝動行為,則可能會處方藥物。

相關網站/參考資料================================================================================多謝瀏覽青山醫院網站內的健康教育資訊網頁,我們希望透過以下問卷,蒐集大家的寶貴意見,以完善本網頁內容。

(A)我對這文章的意見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1.這文章資料詳盡2.這文章內容清晰易明3.這文章內容切合需要4.這文章容易被搜尋5.這文章增加了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B)我的一般資料6.我是:求診人仕求診人仕家屬/照顧者其他瀏覽者7.性別:男女8.我的年齡約為:14或以下15-2425-3435-4445-5455-6465或以上9.我從以下途徑得知這文章:(可選多於一項)網絡搜尋器青山醫院小冊子/紀念品家人或朋友介紹病友組織醫護人員介紹其他途徑10.其他意見:回頁頂   回精神健康教育資料主頁   ©2021醫院管理局。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版權所有No.ofvisitorsofthispage:2437



3. 品行障礙

品行障礙(英語:Conduct disorder)也稱為行為規範障礙,是指在青少年階段的患者出現反覆、持續的攻擊性、反社會性、對立違抗性的行為障礙。

這些行為違反 ...品行障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品行障礙類型特殊性發育障礙,behavioraldisorder[*]治療心理治療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小兒科、心理學、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精神病學ICD-10F91ICD-9-CM312MedlinePlus000919MeSHD019955[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品行障礙(英語:Conductdisorder)也稱為行為規範障礙,是指在青少年階段的患者出現反覆、持續的攻擊性、反社會性、對立違抗性的行為障礙。

這些行為違反了與年齡相適應的社會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並因此影響患者自身的學習及社交功能、以及損害他人利益。

品行障礙與普通的青少年頑皮及叛逆行為相比,更具備持久性的行為模式(通常在12個月以上)。

行為障礙的特徵也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狀。

研究顯示,患者被父母或監護人虐待是主要成因[1][2][3]。

症狀[編輯]被診斷為具備品行障礙的特徵例子包括:極端的攻擊或欺侮;對他人及動物的虐待;嚴重破壞財產、消防設置;偷竊;反覆說謊;逃學及離家出走;異常頻繁及嚴重的惡劣脾氣與不服從等。

以上行為可以作為判斷標準,但孤立的行為並不被視為具備品行障礙[4]。

參考文獻[編輯]^ChildAbuseAndItsRelationshipToConductDisorder.[2018-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ConductDisorder.[2018-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ConductDisorderintheFamily^ConductDisorder.[2010-06-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5). 醫學主題神經科學主題閱論編情緒與行為失調(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F90–F98,312–314)情緒/行為(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品行障礙對立反抗症情緒與行為失調(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分離焦慮症社會功能選擇性緘默症RAD(英語: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DAD(英語: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抽動障礙妥瑞症發音問題口吃Cluttering(英語:Cluttering)Stereotypicmovementdisorder(英語:Stereotypicmovementdisorder)EliminationdisordersEnuresis(英語:Enuresis)Encopresis(英語:Encopresis)閱論編心理病態情境在虛構作品中(英語:Fictionalportrayalsofpsychopaths)在工作場合中(英語:Psychopathyintheworkplace)角色反社會行為大膽(英語:Boldness)冷酷無情的行為(英語:Callousandunemotionaltraits)缺乏同理心去抑制(英語:Disinhibition)自我壯大(英語:Grandiosity)衝動缺乏罪惡感心理操縱術病態撒謊(英語:Pathologicallying)無情(英語:Remorse)淺影響(英語:Shallowaffect)魅力攻勢相關主題反社會人格障礙品行障礙黑暗三聯素(英語:Darktriad)脫離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魔爪(英語:Disengagingfromanabuserusingthenocontactruleorgreyrockmethod)飛翔的猴子(英語:Flyingmonkeys(psychology))心理病態史(英語:Historyofpsychopathy)青少年犯罪權術麥當勞三要素自戀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之調查(英語:PsychopathicPersonalityInventory)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之檢核表(英語:PsychopathyChecklist)虐待性人格障礙(英語:Sadisticpersonalitydisorder)施虐癖社會性病態著名的理論家HerveyM.Cleckley(英語:HerveyM.Cleckley)George



4. 品行障礙

品行障礙(英語:Conduct disorder)也稱為行為規範障礙,是指在青少年階段的患者出現反覆、持續的攻擊性、反社會性、對立違抗性的行為 ...品行障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品行障礙類型特殊性發育障礙,behavioraldisorder[*]治療心理治療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小兒科、心理學、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精神病學ICD-10F91ICD-9-CM312MedlinePlus000919MeSHD019955[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品行障礙(英語:Conductdisorder)也稱為行為規範障礙,是指在青少年階段的患者出現反覆、持續的攻擊性、反社會性、對立違抗性的行為障礙。

這些行為違反了與年齡相適應的社會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並因此影響患者自身的學習及社交功能、以及損害他人利益。

品行障礙與普通的青少年頑皮及叛逆行為相比,更具備持久性的行為模式(通常在12個月以上)。

行為障礙的特徵也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狀。

研究顯示,患者被父母或監護人虐待是主要成因[1][2][3]。

症狀[編輯]被診斷為具備品行障礙的特徵例子包括:極端的攻擊或欺侮;對他人及動物的虐待;嚴重破壞財產、消防設置;偷竊;反覆說謊;逃學及離家出走;異常頻繁及嚴重的惡劣脾氣與不服從等。

以上行為可以作為判斷標準,但孤立的行為並不被視為具備品行障礙[4]。

參考文獻[編輯]^ChildAbuseAndItsRelationshipToConductDisorder.[2018-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ConductDisorder.[2018-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ConductDisorderintheFamily^ConductDisorder.[2010-06-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5). 醫學主題神經科學主題閱論編情緒與行為失調(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F90–F98,312–314)情緒/行為(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品行障礙對立反抗症情緒與行為失調(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分離焦慮症社會功能選擇性緘默症RAD(英語: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DAD(英語: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抽動障礙妥瑞症發音問題口吃Cluttering(英語:Cluttering)Stereotypicmovementdisorder(英語:Stereotypicmovementdisorder)EliminationdisordersEnuresis(英語:Enuresis)Encopresis(英語:Encopresis)閱論編心理病態情境在虛構作品中(英語:Fictionalportrayalsofpsychopaths)在工作場合中(英語:Psychopathyintheworkplace)角色反社會行為大膽(英語:Boldness)冷酷無情的行為(英語:Callousandunemotionaltraits)缺乏同理心去抑制(英語:Disinhibition)自我壯大(英語:Grandiosity)衝動缺乏罪惡感心理操縱術病態撒謊(英語:Pathologicallying)無情(英語:Remorse)淺影響(英語:Shallowaffect)魅力攻勢相關主題反社會人格障礙品行障礙黑暗三聯素(英語:Darktriad)脫離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魔爪(英語:Disengagingfromanabuserusingthenocontactruleorgreyrockmethod)飛翔的猴子(英語:Flyingmonkeys(psychology))心理病態史(英語:Historyofpsychopathy)青少年犯罪權術麥當勞三要素自戀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之調查(英語:PsychopathicPersonalityInventory)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之檢核表(英語:PsychopathyChecklist)虐待性人格障礙(英語:Sadisticpersonalitydisorder)施虐癖社會性病態著名的理論家HerveyM.Cleckley(英語:HerveyM.Cleckley)GeorgeE.Partridge(英語:Ge



5. 品行障礙

品行障礙是指兒童或青少年不能遵守社會規範,持續及重複地違規,並且不顧他人權益或感受。

患品行障礙者具有下列行為特徵(APA, 2000)。

SkiptomaincontentYouarehereHome»NURSS104C精神健康(免費課件)»兒童及青少年期發展上的問題與行為問題»行為問題品行障礙本文採用共享創意(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4.0國際.品行障礙是指兒童或青少年不能遵守社會規範,持續及重複地違規,並且不顧他人權益或感受。

患品行障礙者具有下列行為特徵(APA,2000)。

恃強凌弱、恐嚇或威嚇別人;發起打架並使用武器;進行偷竊、搶劫、縱火、破壞公物或他人財物等罪行;欺凌弱小或動物;經常離家出走和逃學;經常說謊,不能守諾。

從以上表徵可見,品行障礙兒童很容易變成少年罪犯,甚至最終成為罪犯,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如虐待、濫用藥物和失業等。

請閱讀指定教科書,頁671—673。

至於品行障礙的成因,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

品行障礙的先天因素品行障礙也有家族性,雙胞胎研究發現品行障礙是可以遺傳的。

此外,品行障礙兒童在嬰兒期已有難相處和多要求的品性。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品行障礙是因腦部神經功能缺失所致,使兒童喪失計劃和控制行為的能力,原因是許多兒童同時有品行障礙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但這關連也可以是環境性的,因ADHD兒童惡劣的行為與低落的成績,會使他們受到同學和學校排擠。

排擠使兒童認為對方也會侵略自己,因而採用侵略和反社會行為來報復和對抗,最終演變成品行障礙。

品行障礙的後天因素然而學者大多歸咎於父母及家庭環境。

品行障礙兒童的父親多有酗酒和犯罪記錄,也具有反社會人格;而母親則有抑鬱症狀(Nolen-Hoeksema,2001)。

父母的管教方式也是形成品行障礙的主要因素。

兒童的道德發展主要倚賴父母的指導,若父母本身的品德有問題、忽略管教或過分體罰,兒童便難以明白別人的權利和侵略行為的後果。

家庭環境欠佳,父母失能,會使兒童萌生離家之念,繼而受不良份子或童黨影響,加強了品行障礙的行為。

治療方面,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類似,一般結合藥物和行為治療。

 方法目的藥物治療服用藥物如:精神安定藥興奮劑鋰劑降低侵略和衝動行為行為治療認知訓練教導患著冷靜自我的技巧及其他因應處理的方法有時配合小組形式,讓患者互相交流,討論如何減少暴力行為家庭治療針對家庭運作的失能加強父母對親子和管教的重視教導父母有效的行為管理技術改變行為使患者理性地處理情況,明白別人的立場使患者減少訴諸暴力的傾向家庭協助使患者得到家庭的支持減低家庭促成品行障礙的原因 ‹previousupnext›906reads10505 FrontMatter BodyMatter兒童及青少年期發展上的問題與行為問題課件簡介引言發展上的問題活動一心智障礙活動二學習障礙測試題一測試題一參考答案自閉症活動三測試題二測試題二參考答案行為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活動四品行障礙品行障礙的先天因素品行障礙的後天因素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的成因分離焦慮症的治療測試題三測試題三參考答案參考書目總結 BackMatterTitleSecondTitleAuto-numberForcepagebreakbeforetopicThisactioncannotbeundo.ChooseadeleteactionEmptythispageRemovethispageanditssubpagesContentisoutofsync.Youmustreloadthepagetocontinue.NewpagetypeBookTopicInteractiveLearningContentConfigPageEditPageAddPageBeforeAddPageAfterDeletePageProjectdevelopedbyProjectsupportedbyContentonthissite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ShareAlike4.0Licenseexceptwhereotherwisenoted.



6. 品行障礙

品行障礙—conduct disorder. 指持久(至少6個月)而且反覆的社交紊亂、攻擊或挑釁的品行模式,嚴重違背對相應年齡的社會期望,因此比普通兒童的淘氣或 ...品行障礙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品行障礙品行障礙—conductdisorder指持久(至少6個月)而且反覆的社交紊亂、攻擊或挑釁的品行模式,嚴重違背對相應年齡的社會期望,因此比普通兒童的淘氣或青少年的逆反行為更嚴重。

其他精神障礙也可有品行障礙。

作為診斷依據的行為有:過分好鬥或霸道、殘忍地對待他人或動物、嚴重破壞財物、縱火、偷竊、反覆撒謊、曠課和離家出走、異乎尋常地頻繁的大發雷霆和違拗。

品行障礙的特徵是反覆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

當發展到極端時,這種行為可嚴重違反相應年齡的社會規範,較之兒童普通的調皮搗蛋或少年的逆反行為更嚴重。

臨床表現:(1)反社會性行為 表現為在家中或外面偷竊 勒索或搶劫犯 離家 故意縱火 經常撒慌 逃學 等(2)攻擊性行為 過分好鬥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縱火;偷竊;反覆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過分頻繁地大發雷霆;對抗性挑釁行為;長期的嚴重違拗。

明確存在上述任何一項表現,均可作出診斷,但單純的反社會性或犯罪行為本身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因為本診斷所指的是某種持久的行為模式。

男性多表現軀體性攻擊,女性以語言性攻擊為多.(3)對立違抗性行為 指對成人特別家長所採取的明顯的不服從,違抗或挑釁行為,多見於10歲以下兒童.品行障礙患者一般自我中心,好指責和支配別人,故意招人注意,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流行病學:國內調查發現患病率1.45%--7.35%,男性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為9:1,患病高峰年齡為13歲國調查顯示10-11歲兒童患病率約4%.美國18歲以下人群中男性患病率6%-16%,女性患病率2%-9%,城市患病率高於農村.病因:(1)生物學因素寄養子研究發現若親生父母有違法或犯罪,孩子寄養到社會經濟地位底下家庭或由自己撫養,反社會行為出現率高,若親生父母之一有犯罪史,被寄養孩子的犯罪危險性是其他人群的1.9倍.(2)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因素是重要原因.包括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質依賴,精神發育遲滯等問題.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親密的感情聯繫,對待孩子冷漠或忽視,挑剔,粗暴,甚至虐待或過分放縱,不予管教.父母不和睦,經常爭吵或打鬥,分居或離異,有違法犯罪行為.(3)社會因素 經常接觸暴力或黃色媒體宣傳,接受周圍人的不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同伴有吸煙 喝酒 打架鬥毆 敲詐勒索 欺騙 偷竊等行為.疾病百科-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十版精神及行為障礙(F00-F98)器質性/症状性精神障礙失智症(阿茲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皮克氏病、克雅二氏病、亨丁頓舞蹈症、帕金森氏症、愛滋病痴呆症候群、額顳葉失智症、逃逸型失智症、日落症候群) ·譫妄 ·腦震蕩後遺症 ·器質性腦病症候群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的精神障礙酒精(酒精中毒、酗酒、酒精依賴、酒精中毒性幻覺症、酒精戒斷、震顛性譫妄、科爾薩科夫症候群、酒精濫用) ·鴉片(阿片過量、鴉片依賴) ·鎮靜劑/催眠藥(苯重氮基鹽過量、苯重氮基鹽藥物依賴、苯重氮基鹽停藥反應) ·古柯鹼(古柯鹼依賴) ·其他(中毒/藥物過量、藥物上癮、物理性依賴、反彈效應、停藥反應)精神分裂與妄想性障礙思覺失調(分裂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症樣障礙、短暫應急性障礙) ·精神分裂症(偏狂型、青春型、緊張型、混合型、錯亂型、殘餘型、單純型、妄想症、二聯性精神病)心境障礙躁狂 ·雙相型障礙(雙相I型障礙、雙相II型障礙、循環性精神病) ·抑鬱性障礙(重性抑鬱障礙、心境惡劣障礙、季節性情緒失調、非典型抑鬱障礙)神經官能障礙、應激相關的以及軀體形式的障礙焦慮性障礙適應性障礙恐懼症廣場恐怖症 ·社交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恐見人症) ·特殊恐懼症(幽閉恐懼症、蜘蛛恐懼症)其他驚恐障礙/恐慌發作 ·廣泛性焦慮障礙 ·依存症 ·強迫症 ·壓力(急性應激反應、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失調障礙 ·軀體變形障礙 ·疑病症 ·疾病恐怖症 ·神經性循環衰弱症 ·精神性疼痛 ·轉化障礙(甘塞爾症候群、咽球症) ·神經衰弱症解離性障礙解離性人格疾患 ·心因性失憶症生理紊亂及軀體相關的行為障礙進食障礙神經性厭食症 ·暴食症 ·反芻症候群睡眠障礙嗜睡症、失眠症 ·異常睡眠(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夜驚) ·噩夢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障礙 ·早泄 ·陰道痙攣 ·性交疼痛 ·性慾亢進 ·女性性喚起障礙產後精神障礙產後抑鬱症 ·產後症候群成人人格及行為障礙人格障礙(類精神分裂型、分裂型、反社會型、妄想型、戲劇型、邊緣型、



7. 心理學知識普及-什麼是品行障礙?孩子應該如何預防?

品行障礙(conduct disorder)指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期反覆出現的持久的違反與年齡相適應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侵犯他人或公眾利益的一類 ...正在驗證您的訪問請求系統偵測到您的電腦網路發出了異常流量,您需經驗證才能訪問我們的網站。

驗證過程將自動完成,您只需等待數秒…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