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原位癌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50歲以上族群注意了小心它就在你肚裡子

根據調查和統計,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癌病患,半數是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50歲以上男性經由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約30%,女性15%至20%,即使 ...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50歲以上族群注意了小心它就在你肚裡子最新消息焦點新聞最新消息50歲以上族群注意了小心它就在你肚裡子2021/02/06【宏仁訊】大腸直腸癌已經奪走多名知名藝人的生命,彰化縣賴姓女子從沒不舒服的症狀,最近看到又有藝人與直腸癌博鬥的新聞,今年50歲的她警覺應該接受健檢,第一次成人健檢就檢出大腸有腫瘤,幸好只是原位癌,沒轉移到其它器官的風險,她才鬆了一口氣,立刻接受大腸鏡切除腫瘤手術。

 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說,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1年排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首位,每年新增約1萬5000名病人,50歲以上佔了九成,大腸直腸癌早期沒症狀,當胃口不好、體重減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或排便有急迫感,已是第二甚至第三期。

 賴姓女子50歲,家裡開店做生意,作息規律,沒特別愛吃燒烤食物,睡前也不會大吃大喝,她看新聞報導有星二代直腸癌末期,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使用國健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服務「驗看嘜」,一方面自認「沒那麼衰吧?」結果驗出糞便有潛血陽性反應,令她驚訝不已,立刻接受醫師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靠近直腸的大腸有一顆約兩公分大腫瘤,判斷是原位癌,手術後她請教醫師「以後如何預防,大腸才不會再長出腫瘤?」 江明師表示,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腫起組織,分為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長在乙狀結腸或直腸,外觀是微小而較平坦的突起黏膜,顏色和周邊黏膜相同或略白,這種息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很低,多半不需處理。

 腺瘤性息肉有時是癌症的前身,長在大腸各個位置,顏色偏紅而且形狀多元,但腺瘤性息肉也有良性,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有一層膜包覆,沒有浸潤到粘膜下層,稱作原位癌,只要沒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

 根據調查和統計,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癌病患,半數是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50歲以上男性經由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約30%,女性15%至20%,即使拖到第二期才檢出,5年存活率仍有80%,但有不舒服症狀才檢查和治療,第三期存活率降到60%,台灣每年約5700多人死於大腸癌。

 江明師指出,很多癌症早期都沒症狀,民眾以為身體沒不舒服就不定期健檢,尤其像大腸息肉癌化較緩慢,如果是小腺瘤,往往5至10年後才會演變成大腸癌,無聲無息更容易被忽略,唯有定期做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才能發現,幸好大腸原住癌切除後不容易復發,第一期、第二期的治癒率很高,只要把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早期的原位癌甚至可以不用開刀,單純用內視鏡就可以切除,只要日後定期追蹤,就能擺脫大腸癌的死亡威脅。

 老化、肥胖、吸菸、過量食用酒精、常吃低纖高油脂食物、攝食蔬果量不足、缺乏運動,或罹患炎症性腸病,都可能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江明師建議民眾多吃新鮮水果,改以魚肉、瘦白肉取代紅肉,多吃汆燙蔬菜,養成規律運的習慣,多利用國健署提供的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只需要帶回採便管,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套管,送到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檢查糞便。

 上一頁



2. 大腸直腸癌怎麼分期?怎麼治療?

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大腸直腸癌怎麼分期?怎麼治療?女人,內科,外科,老年人,男人,消化系統,癌症專區,謝孟樵,醫師大腸直腸癌是近年來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一年約有14,000位新發生診斷的病患。

在門診時,接觸到大腸直腸癌病患與家屬常常出現的疑惑如下大腸直腸癌有幾期?癌症晚期是哪一期?大腸直腸癌開完刀就會好了嗎?需不需要化學治療呢?以上問題各位只要花個5分鐘左右,了解大腸直腸癌期別和分期的話,就可以和醫師們做很有效率的溝通。

因為,大腸直腸癌治療,是根據不同癌症期別,採取不同的處置或手術。

大腸直腸癌分成0期、1期、2期、3期、4期根據2007年美國聯合癌症委員會(AJCC)公布的第七版大腸直腸癌分期,將大腸直腸癌分成0期到4期,並以腫瘤侵犯深度(T分期)、局部淋巴轉移有無(N分期)、遠端器官轉移有無(M分期)來做期別判定。

也就是說每個腫瘤都會有T分期、N分期、M分期,再根據TNM分期進一步決定腫瘤期別介於0到4期別。

跟各位介紹簡易版本TNM分期系統:T分期大腸結構主有分成4層:最內壁為黏膜層,第二成為黏膜下層,第三層為肌肉層,第四層為漿膜層。

T分期主要是看大腸腫瘤侵犯大腸壁的深度來做決定,而不是以腫瘤大小來做決定喔!Tis期侵犯侷限在黏膜層,T1期侵犯到黏膜下層,T2期侵犯到肌肉層,T3期侵犯漿膜層,T4期侵犯鄰近臟器器官(例如:腫瘤吃穿腸壁,侵犯到膀胱組織)。

N分期N分期定義為:N0為無淋巴侵犯轉移、N1淋巴轉移1-3顆、N2淋巴轉移4顆以上。

另外N1細分成N1a轉移1顆、N1b轉移2-3顆;N2細分N2a轉移4-6顆、N2b轉移7顆以上。

這些更精確的分期主要提供專科醫師進行更精確的分期治療,一般民眾並不需要了解這麼深入,只要了解N1及N2表示有淋巴轉移即可。

M分期M分期決定是否有遠端器官轉移,M0表示無遠端器官轉移,M1表示有遠端器官轉移。

肝臟是第一位好發轉移的器官,肺臟為第二位好發轉移的器官,骨頭轉移通常在更嚴重的情形下才會轉移,腦部轉移在大腸直腸癌相對比較少見,機率小於5%。

依照分期來選擇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組合得到腫瘤的TNM分期後,就可以決定期別了,分別有0期、1期、2期、3期、4期。

早期大腸直腸癌,第0期及第1期,只要接受是當的內視鏡切除手術或外科手術切除,便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和5年存活率,手術後不需要追加化學治療。

第2期大腸直腸癌,外科手術切除為第一優先選擇,因為沒有局部淋巴結轉移,所以手術後只需要密切追蹤,一般情形不需要進行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除非有一些高風險危險因子。

研究顯示,第二期大腸癌合併高風險危險因子,癌症復發機率較無危險因子高,故建議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

第3期大腸直腸癌,因為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復發機會較高,建議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

有接受化學治療者,5年存活率可以提高10%以上。

第4期大腸直腸癌,因為已經遠端器官轉移了,還需要加上標靶化學治療藥物進行腫瘤毒殺。

所以化學治療優先選擇,手術為輔。

除非腫瘤阻塞,轉移病灶不多,外科手術可以切除乾淨者則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看完上述的介紹後,相信大家對於TNM分期及大腸直腸癌分期系統應該有些初步的認識,就可以與臨床醫師進行更深入的溝通討論。

(大腸癌的真面目,真實照片) 微創手術:0期原位癌(Tis)及第1a期大腸癌(T1)行大腸內視鏡切除原則隨著成人健康檢查、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早期大腸癌的被診斷出來。

很多早期癌症可經由大腸內視鏡切除乾淨,並不需要額外加做傳統剖腹大腸切除手術或腹腔鏡大腸切除手術,也可以達到和開刀一樣好的存活率。

接下來,謝醫師要幫您分析那些族群的病人可以單純做大腸內視鏡切除腫瘤。

先說結論:只有0期原位癌(pTis)和第1a期大腸癌(T1)有條件單純做大腸內視鏡切除腫瘤。

其他第1b期(T2)、第2期、第3期,都必須要行傳統剖腹大腸切除手術或腹腔鏡大腸切除手術;第4期則以化學治療為主。

0期原位癌(pTis)腫瘤病理報告為0期原位癌(pTis)且腫瘤有切除乾淨,因為原位癌不算是惡性腫瘤,不需要額外接受大腸切除手術,單純追蹤即可,建議1年內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1a期大腸癌(T1)腫瘤病理報告為1a期大腸癌(T1)且病理報告全部符合下列良好預後因子條件:(1) 良好腫瘤分化(Wello



3. 大腸直腸癌的分期

一如其它癌症,大腸直腸癌在發現後,臨床上重要的工作就是替病人做分期的工作,因為這牽涉到 ... Tis: 原位癌:上皮細胞層內或只侵犯到固有層(lamina propria)首頁>>胃腸肝膽科>>衛教資訊消化系惡性腫瘤-結腸直腸癌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癌的分期一如其它癌症,大腸直腸癌在發現後,臨床上重要的工作就是替病人做分期的工作,因為這牽涉到預後的評估與治療方式的選擇。

雖然在某些病人在治療前,尤其是手術治療前的癌症分期作業相當困難,但它仍能提供許多有用的資料來作參考。

由於所採用的系統與工具的不同,大腸直腸癌常使用的分期系統大致有下列幾種:壹、大腸直腸癌TNM系統的定義 (以下是1997年第五版TNM的分類;臨床及病理分期使用相同的分類法)原發性腫瘤[T]Tx:無法評估的原發性腫瘤 T0:無跡象的原發性腫瘤Tis:原位癌:上皮細胞層內或只侵犯到固有層(laminapropria)T1:腫瘤侵犯到黏膜下層T2:腫瘤侵犯到肌肉層T3:腫瘤侵犯穿透肌肉層至漿膜層,或無腹膜覆蓋之大腸及直腸周圍組織T4:腫瘤直接侵犯至其他器官或結構,以及/或穿過腹膜的臟器層(visceralperitoneam)*Tis包括癌細胞局限於腺體的基底層或固有層而未透肌肉性黏膜層(Muscularismucosae)至黏膜下層。

T4中所指之直接侵犯包括藉著漿膜而侵犯至其他段落的大腸直腸,例如盲腸癌侵犯至乙狀結腸。

淋巴結 [N]Nx:局部淋巴結無法評估N0:無局部淋巴結之轉移N1:有1至3個局部淋巴結轉移N2:有4個以上之局部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M]Mx:未做評估 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貳、AJCC/UICC大腸直腸癌的分期  (依據TMN)(AJCC美國聯合癌症委員會/UICC國際聯合癌症委員會)第0期:TisN0M0第一期:T1-2N0M0第二期:T3-4N0M0第三期:Tis-4N1-2M0第四期:Tis-4N0-2M1簡言之,0期指這癌症是於處於最早的階段,病灶沒有超出腸道內側的黏膜層,也就是所謂的原位癌(insitu或intramucosal的癌症)。

第一期是這癌細胞已過這黏膜層,進入黏膜肌層與黏膜下組織,但未散佈至固有肌層之外。

第二期時癌症已經穿過大腸或直腸壁,侵入附近組織,但未蔓延及附近淋巴結。

第三期這時癌細胞已延及在附近淋巴結,但沒有波及身體其他組織。

最後第四期是指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遠處的器官,諸如肝臟、肺、腹膜或卵巢等等,也是癌症的末期。

參、Dukes的分期方法以英文字母ABCD分別取代以羅馬數字I~IV來代表第一至第四期,這是1932年SirCuthbertDukes所提出,雖然經過了50年,稍作調整過(原先僅有ABC三期,1967年列入D期),臨床上由於簡易易懂,仍然十分受用,與存活率也有相當的關連,將會在後面文章討論。

而A期是表示癌症侷限在腸道本身;B期表示侵犯至腸道外的脂肪組織﹐未有其它轉移;C期表示有了淋巴結轉移,且不論腫瘤是否以穿出腸道;D則代表有了遠處器官轉移。

肆、Astler-Coller的分期法是依據上面Dukes先生分類法而來,在1954年提出,主要是將B、C兩期再做近一步區分。

依據癌細胞侵犯深度與淋巴結轉移數目,細分列出B1B2C1C2不同的期別。

B1指腫瘤侷限於固有層肌肉內側。

B2是指腫瘤侵犯至腸壁周邊的脂肪組織。

C1是有了淋巴結轉移,旦未侵犯腸壁外的脂肪組織。

C2則是腫瘤有淋巴轉移而且合併侵犯到周邊的脂肪組織。

 以上這些分類法,它們的相通的情況列在下表。

在疾病診斷與醫療溝通間,也必須先了解是以那一種分期方法來說明,否則容易產生誤解。

例如Astter的分法少於四個淋巴轉移的第二期,以Dukes氏的分類就算第三期。

AJCC/TNMDukeASTLER-COLLER0  IAA,B1IIBB2,B3IIICC1,C2,C3IVDD此外由於癌症細胞病理組織形態與分級也可提供臨床分期外的許多資訊﹐因此有關的段分類法(TNM,1997)分級也在此提供做參考﹐不過這主要是用於大腸直腸或闌尾的原發性腫瘤,並不適用於肉瘤(sarcomas)、淋巴瘤及類癌(carcinoidtumor)等其它類的腫瘤。

其實一般通稱的大腸直腸癌有都是指腺癌系列的惡性腫瘤。

1.組織型態 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insitu)腺癌(Adenocarcinoma)黏性癌(Mucinous



4. 大腸有息肉!怎麼辦?

衛生署最新公布的101年死因統計顯示,大腸癌位居癌症死因第三位,僅 ... 切除;若病理科之後告知腺瘤有癌化並有深度腸壁浸潤(非原位癌),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64期出刊日:2013-10-15返回上一層大腸有息肉!怎麼辦?陸續有名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辭世,讓民眾聞大腸息肉色變!其實大腸息肉有分為腫瘤性與非腫瘤性息肉,並非都會癌化,民眾別驚慌,定期篩檢可保平安! 諮詢/邱瀚模(臺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副教授)撰稿/張雅雯 劇場大師李國修因大腸癌,58歲就病逝,讓許多人惋惜不已。

大腸直腸癌目前是發生率高居第一、死亡率居第三的癌症,不過大腸直腸癌有機會預防,若能透過定期篩檢,找出並切除容易癌化的腺瘤性息肉,就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衛生署最新公布的101年死因統計顯示,大腸癌位居癌症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與肝癌。

其實,大腸癌患者若能早期發現,長期存活率不差:統計顯示第一期大腸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95%以上;第二期約70-80%、第三期約60-70%;唯有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才降到30%以下。

如果說,大腸直腸癌診斷時的期別是未來存活的關鍵一點也不為過。

 與其他癌症相比,大腸直腸癌更有機會被早期篩檢出來,也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動癌症篩檢的其中一項,篩檢的目標不只是早期發現癌症,還可以透過大腸鏡找出大腸癌的前身-也就是「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無需處理大腸息肉指的是在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腫起組織,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

50歲以上民眾,半數大腸有增生性息肉,其中又以男性更常見;此外,有抽菸習慣的人,也容易有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多長在直腸或乙狀結腸,由於不會變成惡性腫瘤,臨床上多半不需要處理。

因此篩檢後異常做大腸鏡檢查的主要目標,是要找出另一種可能癌化的腺瘤性息肉。

現在大腸鏡的解析度,可讓醫師在檢查時,現場約略分辨是增生性還是腺瘤性息肉。

 大腸鏡檢查發現腺瘤性息肉直接切除若檢查看到是腺瘤性息肉,目前的處理原則就是直接切除。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尤其是1公分以上的腺瘤,屬於風險較高的進行性腺瘤,臨床上認為若不處理這類息肉,未來有較高風險轉變為大腸直腸癌,但只要切除就可以根治,避免癌症的發生。

 切除腺瘤是通則 但要考量年齡與是否有其他疾病在台灣的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性,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大約是30%、女性大約15-20%,雖然未必每顆腺瘤一定會癌化,但既然是已知的風險,醫師多半在檢查時,一發現就會進行切除。

 腺瘤性息肉也分成良性與惡性,若惡性腫瘤還侷限在大腸的黏膜層,沒有浸潤到粘膜下層,稱為「原位癌」,此種狀況沒有轉移風險,大腸鏡切除後即可根治。

 但若良惡性、浸潤深度判定模稜兩可,檢查時可透過染料噴灑(染色內視鏡)或特殊光內視鏡(如NBI:narrowbandimaging)來染色,看腺瘤的紋路來幫助判斷,並配合切下腫瘤的病理結果,來判定有否需要追加外科手術。

 以前大腸鏡只被當成切片化驗的工具,現在除了少數模稜兩可的例子,普遍作法是大腸鏡檢查發現、並診斷為腺瘤,就同時進行切除;若病理科之後告知腺瘤有癌化並有深度腸壁浸潤(非原位癌),事後會再安排手術,切除那段腸子與周圍的淋巴結。

 因此,大腸息肉要不要切除不是選擇題,在於是否為腺瘤性息肉,若是,檢查當下就可處理。

但有幾種情形可能無法在門診馬上切除,需安排住院:一種是腺瘤較大超過2公分,切除的傷口就會大一點,術後出血的風險較高。

由於出血好發時間通常是術後24-48小時內,一般會建議患者至少住院1至2天。

 另一種則是患者年紀比較大或身體狀況不佳者,若檢查發現是良性的小腺瘤,也不會處理。

因為腺瘤若小顆且是良性,多半要5-10年後才會演變成大腸癌,有些80多歲或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未來2、3年死於其他疾病的機率遠高於腺瘤癌化,而切除後的出血或其它併發症發生風險也較高,兩相權衡之下,就不會急著馬上切除。

 這也是篩檢和治療最大的不同,篩檢是針對沒有症狀的健康人來做,必須考量為了降低罹癌風險所做的任何處置,盡可能不對人體造成傷害。

 內視鏡切息肉 縮短恢復期不論是切除息肉或大腸直腸癌,現在多半使用腹腔鏡手術來取代開腹手術。

研究顯示,即使是第二、三期的大腸癌,內視鏡手術的長期治療效果,與開腹手術相當,卻有較低的術中與術後風險。


5. 50歲熟女作息規律竟罹大腸原位癌

根據調查統計,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癌病患,半數是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50歲以上男性經由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約30%,女性15% ...關閉即時展開子選單即時首頁政治生活社會娛樂體育財經國際兩岸科技軍事健康人物政治展開子選單政治首頁總覽言論展開子選單首頁總覽無色覺醒中時社論旺報社評工商社論短評名家尚青論壇觀點徵文史話百川生活展開子選單生活首頁總覽玩食消費孝親報報專輯新冠肺炎Campus娛樂展開子選單娛樂首頁總覽華人星光哈燒日韓西洋熱門綜合星聞專輯社會展開子選單社會首頁總覽刑案地方萬象法庭中心財經展開子選單財經首頁總覽要聞證券金融產業科技展開子選單科技首頁總覽行動裝置電腦硬體網際網路電玩娛樂專輯寶島展開子選單寶島首頁總覽台北基宜花新北金馬桃園竹苗台中彰投台南雲嘉高雄屏東澎話題展開子選單話題首頁總覽萌寵搜奇歷史有影展開子選單有影首頁總覽中天新聞中視新聞政新鮮街頭大聲公玩FUN飯旗開得勝追劇國際展開子選單國際首頁總覽政治圈開眼界美大選專輯軍事展開子選單軍事首頁總覽專輯兩岸展開子選單兩岸首頁總覽政經社會萬象時尚展開子選單時尚首頁總覽潮流美妝名人運勢展開子選單運勢首頁總覽星座生肖風水體育展開子選單體育首頁總覽時來運轉高爾夫棒球籃球足球其他專輯健康展開子選單健康首頁總覽新聞快遞時人真話名醫名家養生健體醫病百科心靈關係慢老無齡汽車房產職場首頁生活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解說大腸癌的種類和治療。

(謝瓊雲攝)FacebookMessengerLineWeiboTwitterTelegram複製連結字級設定:小中大特賴女檢出罹患大腸原位癌,回到宏仁醫院聽取醫師說明診斷。

(謝瓊雲攝)江明師秀出檢查大腸的影像,讓賴姓子女了解病情。

(謝瓊雲攝)大腸鏡檢查影像報告顯示賴女的大腸息肉屬於腺瘤性息肉,因有薄膜包覆,為尚未擴散的良性息肉。

(謝瓊雲攝)彰化縣50歲賴姓女子從未感到身體不適症狀,卻因媒體報導星二代女藝人腸癌復發而警覺,不料第一次主動接受健檢,竟檢出大腸腫瘤,所幸是原位癌,無轉移到其它器官風險,才讓她鬆了一口氣;經大腸鏡手術切除腫瘤後,持續定期追蹤賴女家裡開店做小生意,平日生活作息規律,飲食鮮少大吃大喝,近日因看到新聞,決定利用衛福部國健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檢服務,不料一檢查就驗出糞便有潛血陽性反應,令她震驚;經大腸鏡詳細檢查後,發現大腸靠近直腸處有一顆約2公分大的腫瘤,醫生判斷是原位癌,尚未發生移轉,即時手術切除後有機會根治。

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表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1年排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其中50歲以上患者高居九成;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腫起組織,可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多半為良性,但腺瘤性息肉極可能是癌症前身。

根據調查統計,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癌病患,半數是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50歲以上男性經由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約30%,女性15%至20%,即使拖到第二期才檢出,5年存活率仍有80%,但有不舒服症狀才檢查和治療,第三期存活率降到60%,台灣每年約5700多人死於大腸癌。

江明師指出,原位癌只要還沒有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就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

他說,大腸癌、直腸癌早期幾無症狀,當出現胃口變差、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或排便有急迫感,多已到達二至三期;建議民眾多吃新鮮蔬果,改以魚肉、瘦白肉取代紅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提醒50歲至74歲民眾多利用每2年1次的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只需要帶回採便管,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套管,送回檢驗,及早發現大腸癌。

中低收入戶一家4口屍體躺車內妻罹癌孩子智障男生也會得乳癌!男子不菸不酒竟已第3期醫師:男性尤其高風險(中時)#大腸癌#大腸#原位癌#腫瘤#余苑綺嫩妹當小三結紮「想摘子宮」20年後渣男罹癌她下場慘09:342020/12/08娛樂妻罹癌孩身障一家人車內尋短04:102020/12/05社會新聞女求子多年45歲懷孕卻罹癌夫家堅持「保小孩就好」悲劇收場08:482020/12/09社會父癌逝後留下最珍貴的遺物子女淚崩大哭:你怎麼不自己用13:432020/12/08社會攜癌妻自美遷台躲疫情小孩上學那天他超激動19:502020/12/09國際離奇!癌末患者過世醫護換衣驚見左胸插刀08:552020/12/08國際新光醫院LDCT篩檢找出肺癌徵兆04:092020/12/07社會新聞罹癌外婆掛紙板街



6. 大腸直腸外科-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

糞便潛血反應求診發現大腸原位癌 趁早篩檢效果佳幸運阿嬤撿回一命. 發表日期:2005/05/10. 發表人: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 ... :::首頁 / 回首頁 / 糞便潛血反應求診發現大腸原位癌糞便潛血反應求診發現大腸原位癌公告日期:2005/05/10糞便潛血反應求診發現大腸原位癌 趁早篩檢效果佳幸運阿嬤撿回一命發表日期:2005/05/10發表人: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無論男女,皆已高居排行第三位,是個不可輕忽的疾病。

早期接受篩檢發現疾病與積極治療,仍是降低死亡率最根本的方法,尤其對於大腸直腸癌的前驅物—大腸直腸腺瘤,加以早日辨認並切除且持續追蹤,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將可大大降低。

光田綜合醫院近日接獲一位64歲阿嬤,先到衛生所接受糞便檢驗,發現潛血性反應進而至該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橫結腸有一相當大的息肉樣腺瘤,在該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建議下接受大腸部份切除術,赫然發現是六公分大小之絨毛狀腺瘤,病理分期上已是原位癌,若再晚點處理,恐惡化而有致命之虞。

術後阿嬤恢復良好,讓她和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指出,大腸直腸腺瘤可說是大腸直腸癌的前驅物,據統計約有九成的大腸癌,皆是先出現腺瘤再演變成癌,至於是否演變成癌則視腺瘤的大小、所含絨毛狀組織的比例及發育不全程度而定。

通常大於兩公分的腺瘤,約有45%機會將發展成為癌;這名阿嬤的腺瘤已達6公分大小,且又有重度發育不全現象,有極高的機會演變成大腸直腸癌,所幸早日發現,切除心“腹”大患撿回一命。

大腸直腸腺瘤患者一般而言皆無自覺症狀,小於一公分的腺瘤往往需經由大腸鏡才能發現,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主要原因。

光田醫院目前提供免費大腸鏡篩檢服務,只要您年齡符合50~70歲,且直系親屬罹患大腸癌之高危險群,持家屬疾病診斷證明書或重大傷病卡影本至肝膽腸胃科或大腸直腸外科門診,由專業醫師為您評估即可受檢。

早日發現腺瘤加以切除,才能杜絕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更新時間:2013/4/216:29沙鹿總院:(R.O.C.)臺灣台中市沙鹿區沙田路117號電話:(04)2662-5111大甲院區:(R.O.C.)臺灣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電話:(04)2688-5599瀏覽人數:最佳瀏覽狀態:InternetExplorer 6.0 以上版本 / 螢幕解析度 1024x768 / 最新更新時間:2021/01/0211:35光田綜合醫院 版權所有©2008KTGH.|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網站導覽 | 網網相連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全文檢索



7. 原位癌,剛好遇見你.幸運可以自己創造

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位居第一,其中大腸癌為癌症之首,大里仁愛醫院108年度統計出爐,內視鏡室施做3000位大腸鏡檢查中,診斷出125位 ...仁愛簡介董事會院長的話服務理念體系介紹院史記事特殊榮耀交通資訊仁愛吉祥物掛號服務掛號須知看病掛哪科線上掛號/查詢或取消掛號線上預約慢箋領藥線上申辦病歷門診時間表看診進度表停診公告病患須知病患權責就醫指引收費標準診斷書及表單申請急診即時資訊每日病床動態表醫療資源科別介紹醫師介紹特色醫療中心新聞專區仁愛訊息活動預告媒體報導感謝專區仁愛影音人物誌徵才公告資訊公開專區醫藥知識保健衛教仁愛醫訊常見問題顧客服務諮詢管道院長室信箱聯絡我們線上諮詢電子賀卡訂閱/取消電子報會員專區教學研究:::會員專區facebook網站導覽English無障礙專區新聞專區首頁>新聞專區>媒體報導媒體報導仁愛訊息活動預告媒體報導感謝專區仁愛影音人物誌徵才公告資訊公開專區:::媒體報導原位癌,剛好遇見你.幸運可以自己創造  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位居第一,其中大腸癌為癌症之首,大里仁愛醫院108年度統計出爐,內視鏡室施做3000位大腸鏡檢查中,診斷出125位大腸癌患者,等於每24位受檢者就會發現一個惡性腫瘤,其中5分之4的惡性腫瘤是需要後續做進一步的治療處理;僅有26位幸運的受檢者屬於原位癌,何來幸運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何尉旗表示,五個大腸癌中有一個是屬於原位癌,可以用內視鏡直接切除,換句話說可以免於接受手術、化療、放射治療,而原位癌的臨床症狀就是“沒症狀”!會發現它都是因為糞便篩檢、健康檢查、家族史因素來院檢查時”剛好遇見你”,意外地找到了問題。

  何主任分享一名36歲的劉先生,沒有任何疾病史跟症狀,受檢的原由是因為太太看到某位名人罹患大腸癌的新聞後,堅持要他來健檢。

雖說他宣稱是無妄之災,但想到孩子才兩歲,還是屈服於太座;檢查過程中發現一顆巨大的扁平型瘜肉赫然出現在橫結腸,與劉太太討論後,採用黏膜切除術EMR將腫瘤切除。

回診看報告時,病理報告顯示為原位癌,也就是惡性細胞還侷限在黏膜層,轉移的機會極微,再配合上其他檢查結果,劉先生只需定期追蹤。

  消化內科主任何尉旗進一步說明,身體只要組織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都可以稱為瘜肉,可以簡單區分為良性或惡性腫瘤。

在大腸有許多良性瘜肉,尤其常出現於乙狀結腸及直腸的增生型瘜肉(Hyperplasticpolyps)與大腸癌無關聯性。

但是也有許多與大腸癌相關的腺性瘜肉,檢查過程中大腸瘜肉多會直接切除。

108年度內視鏡室切除了近千顆腺性瘜肉,許多人身上不止一顆,很可能阻止了上千個惡性腫瘤的發生。

  消化內科主任何尉旗呼籲,大腸癌是大腸內的腺性瘜肉癌化而成,早期是無症狀的,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早期發現將腺性瘜肉切除,就不會有機會進化成大腸癌;提醒民眾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或透過健康險查,以即早發現病灶、癌症或其他癌前病變,即時介入控制、治療或預防疾病的發生,代替面對疾病發生時的無奈。

上一則:五張幼兒手繪卡片送暖!為大里仁愛防...下一則:大里仁愛醫院及附設護理之家.配合台...相關新聞:醫師介紹-消化內科黃士銘醫師2020.11.03醫師介紹-消化內科劉彥均醫師2020.10.26食道癌初期無症狀.胃鏡檢查揪異常2020.08.31原位癌,剛好遇見你.幸運可以自己創造2020.03.30以內視鏡環狀切開術治療腸胃道術後的狹窄2016.01.22回上一頁回最上面:::大里院區41265台中市大里區東榮路483號04-24819900台中院區40041台中市中區柳川東路三段36號04-22255450-院長室信箱-聯絡我們-好站連結-訂閱/取消電子報-會員專區-徵才公告-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政策-網站維運資訊您是第5064937位瀏覽者/更新日期:2020.4.1下午03:40:14 Copyright©2018仁愛醫療財團法人版權所有



8. 大腸鏡檢發現原位癌朴醫六旬姊妹情深化險為夷

由於第零期大腸癌只生於表層,不易發現。

蔡宗龍院長當場摘除免除了一大後患,尤其在較年長的患者實屬少見,原位性大腸癌是最早期的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來院交通 | ENGLISH | Registered關於我們醫院介紹各單位介紹醫療團隊醫師陣容訊息專區最新消息新聞稿重大政策活動花絮最新醫訊政府公開資訊感謝函專區各界肯定各界肯定便民服務相關連結門診時間表服務專區服務專線相關法令申訴流程資料下載衛教資訊常見FAQ線上服務網路掛號網路掛號(院內測試)線上申辦急診動態顯示徵才招標線上徵才招標公告醫病共享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醫病共享連絡我們意見信箱院長信箱:::字體字級:最新消息新聞稿重大政策活動花絮最新醫訊政府公開資訊感謝函專區累計人數::::捷徑位置 : 首頁 > 訊息專區 > 新聞稿新聞稿 新聞稿內容標  題大腸鏡檢發現原位癌朴醫六旬姊妹情深化險為夷張貼日期2016-02-02張貼單位本院內  容朴子市一對六旬黃姓姊妹,妹妹近日到朴子醫院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院方表示因無痛大腸鏡檢查須家人陪同,兩姊妹感情又深厚,妹妹遂請姊姊陪同檢查,完成後姊姊向醫師表示也要安排做無痛大腸鏡檢查,醫師檢查後赫然發現姊姊大腸有兩個大瘜肉,其中一個大於兩公分,有惡性可能,經內視鏡摘除後送驗結果是原位癌。

因此院方進一步安排全身電腦斷層掃描,所幸無發現其他異常,僅需定期複檢,黃姓姊姊對院方細心檢查表示萬分感謝。

讓醫護人員直呼這對姊妹情深,也帶給姐姐很大的福報。

朴子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宗龍院長表示,若發現疑似是大腸癌組織會先將病灶移除(以大腸內視鏡局部切除黏膜或手術進行),切除的檢體送驗後,會再依據結果評估是否接受其它方式的治療。

因此建議初期癌細胞組織宜直接切除避免惡化,但需定期作追蹤檢查。

由於第零期大腸癌只生於表層,不易發現。

蔡宗龍院長當場摘除免除了一大後患,尤其在較年長的患者實屬少見,原位性大腸癌是最早期的上皮細胞癌,或定義為第零期的大腸癌。

因為初期癌細胞從黏膜表層生成時身體無明顯異狀,但癌細胞可能會透過大腸和直腸的周圍的淋巴組織擴散,容易轉移且不易追蹤,發現姊姊大腸癌零期機率比中獎還低。

朴子醫院院長蔡宗龍醫師表示,攝取高量的蔬菜水果與適當的體能活動量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蔡宗龍院長強調,大腸鏡檢中若發現瘜肉,無論良性或是惡性,日後再得瘜肉或癌症的機率都會增加,所以要密切的予以追蹤,若有不適應盡早就醫,接受正規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時機。

回瀏覽頁  無障礙宣告 | 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資訊安全政策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05-3790600掛號專線:05-3797904電話:05-3790600掛號專線:05-3797904 傳真:05-3793940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puzih.mohw.gov.tw/61347嘉義縣朴子市永和里𧃽菜埔42-50號隱私權保護政策網站安全政策建議使用瀏覽器IE7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以上,並安裝flashplayer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