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鏈定義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介紹「以人為本」概念彙整之感染控制架構

FE + 1日星1. 感染的發生必依於感染鏈三要素:”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3]。

故首先. 由「醫療人員」掌握三要素,進行院內感染的控制:"清除感染源、阻斷傳播途.介紹『以人為本』概念彙整之感染控制架構介紹『以人為本』概念彙整之感染控制架構下載



2. 院內感染

細菌要由舊宿主到新宿主身上造成感染,往往會需要藉由有效的傳播媒介才能傳染。

因此,這個傳染的過程稱為醫院感染的傳遞鏈。

... * 易感染宿主:其中感染源可以是傳染性疾病 ...亞東院訊電子報第164期(2013年7月)  保障醫院感染安全談『院內感染』感染科劉佳穎醫師 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s)      院內感染是指在醫院內發生傳染病傳染院內的其他病患及醫護人員的情形。

當一個人在院內感染病時,可以將微生物傳播出去,如果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很大的可能會讓院內的人得到感染。

除了本文討論的細菌性院內感染外,其實有相當多病原體也可能在院內群眾感染,如流感、麻疹、水痘、疥瘡等。

甚至過去也有報導因輸血或器官移植導致院內群聚HIV或B型肝炎等傳染,也算是廣義的院內感染。

判定院內感染的原則*判定院內感染的存在及種類之資料,主要來自臨床上的發現、檢驗室的報告以及其他診斷性的檢查,例如:病歷、檢驗報告、抗原或抗體試驗及顯微鏡檢查等。

*醫師或手術者由手術中、內視鏡檢查或其他診斷性檢查直接觀察所見到感染,以及由臨床的判斷認定是院內感染者。

*在下列特殊情況下可考慮為院內感染:●在住院時感染而出院後才出現症狀。

●經由產道而得到新生兒感染。

不合於院內感染的情況*入院時已有感染之延伸或合併症,除非是菌種改變或症狀明顯顯示為另一次感染者。

*新生兒感染已經知道或證實為經胎盤傳染,且在出生後短時間內發病者。

特殊狀況*感染部位之菌種改變,尿路感染及血流感染新菌種產生超過72小時,才可算是另一次新的院內感染。

其它部位感染新菌種產生已超過7天(包含7天),才可算是另一次新的院內感染,但皮膚及開放性的傷口感染除外。

*若新的細菌培養單培養出多種菌種,而其中一株為上次院內感染的菌種時,仍屬同次的院內感染。

院內感染的傳遞途徑   細菌要由舊宿主到新宿主身上造成感染,往往會需要藉由有效的傳播媒介才能傳染。

因此,這個傳染的過程稱為醫院感染的傳遞鏈。

     醫院感染的發生,需要同時存在有感染源、易感染宿主和傳染途徑等三要素,也稱為感染傳遞鏈的三要素如下:*感染源*傳染途徑*易感染宿主:其中感染源可以是傳染性疾病的急性或慢性病患,或傳染疾病潛伏期帶有致病菌的病患、工作人員或訪客,也可能是醫院的環境如醫療器材用物、病床及家具等,可能黏附細菌。

易感染宿主如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糖尿病、使用抗生素、類固醇、化學治療、接受外科手術者、年老及年幼等病患,更容易感染且攜帶微生物致病菌。

傳染途徑則有以下幾類*接觸傳染:是造成院內感染最重要且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觸傳染或間接傳染。

*媒介物傳染:指經由受污染的物品而傳染,如水、食物、手術器械等。

*空氣傳染及飛沫傳染。

*病媒傳染:藉由蚊蟲攜帶病菌而傳播,如:瘧疾。

  在醫院的環境中,傳播方式可以經由直接接觸傳染,例如:水療法,或經由飲用被污染的水,或間接的接觸傳染,如使用已被水生微生物污染的醫療設備,或吸入(inhalation)被污染的水霧氣及嗆入(aspiration)被污染的水等方式。

監測與預防  為有效阻隔傳染,最有效的方式是打破傳染途徑。

其中接觸傳染是一般院內感染最常見傳播途徑,經由醫療人員雙手接觸病人,是造成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預防方法首重洗手。

事實上,大部分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1847年Semmelweis醫師首先提出的洗手的觀念,至今仍是預防微生物傳播造成感染最重要的環節。

良好的手部衛生是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發生,最經濟、有效且容易施行的方法之一。

但是據估計,全球醫療照護工作者在照護病人過程中,平均仍約有超過60%的時機未確實執行手部衛生。

因此,提升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遵從率,落實手部衛生五時機,包括:「接觸病人前」、「執行清潔/無菌操作技術前」、「暴觸病人體液風險後」、「接觸病人後」、以及「接觸病人週遭環境後」。

  除洗手之外,其它阻斷傳染方式也是減少院感的重要步驟。

戴口罩為預防空氣及飛沫傳染的有效方式,使用時應密合的蓋住口鼻,且以使用一次為原則。

手套除減少工作人員被病菌傳染疾病的機會,並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員與病患身上的正常或致病菌叢交互傳播,以減少病患造成院內感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