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肌腱炎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媽媽手治療不見效?改以再生強化取代消炎止痛,肌腱炎自然好

「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學名為「橈側手腕肌腱炎」,手腕靠拇指的一側即為橈側,此處有兩條肌腱,主要是讓我們可以活動大拇指和彎伸手腕,當這些動作重覆太多次之後,這兩 ... 繁簡首頁>治療範疇>上肢/手部疼痛>媽媽手媽媽手治療不見效?改以再生強化取代消炎止痛,肌腱炎自然好「媽媽手」以手腕內側及大拇指疼痛為表現「媽媽手」並非媽媽們專利,之所以有此俗稱,係因好發於產後整天忙於照顧初生嬰兒的媽媽們,事實上,只要是過度使用大拇指和手腕的人,若發現在做手腕彎伸動作的時候,手腕內側會產生疼痛感、甚至傳達到大拇指的話,就代表已有媽媽手的問題了。

手腕靠拇指的一側即為橈側,此處有兩條肌腱,主要是讓我們可以活動大拇指和彎伸手腕,當這些動作重覆太多次之後,這兩條肌腱就會開始發炎腫脹並引發疼痛。

媽媽手成因是手腕肌腱發炎「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學名為「橈側手腕肌腱炎」,手腕靠拇指的一側即為橈側,此處有兩條肌腱,主要是讓我們可以活動大拇指和彎伸手腕,當這些動作重覆太多次之後,這兩條肌腱就會開始發炎腫脹並引發疼痛。

此外,當這兩條肌腱一旦發炎腫脹,周邊的神經即會受到壓迫,使得疼痛更為明顯,除了手腕局部疼痛之外,還會傳達到大拇指。

症狀嚴重時,連一些經常進行的動作如寫字、打電腦、接電話、轉門把、提拿物品等都會引發疼痛,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皆造成極大的不方便。

有那些重覆性的大拇指和手腕動作容易導致「媽媽手」呢?像是大力地敲打電腦鍵盤、或是頻繁地使用手機、操作電視遙控器;還有家庭主婦長時間折菜、大力使用剪刀、擰拖把或扭毛巾等,這些過度使用的情況都會造成媽媽手。

傳統治療有其限制肌腱炎恐易復發在傳統治療方面,除了口服消炎藥,還可配合物理治療像是熱敷、蠟療、電療、超音波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及發炎反應。

倘若上述方式沒有達到明顯的效果,有些醫師會為患者施打類固醇,雖然確能發揮消炎之效,但這樣一來會讓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變得比較脆弱,相對而言更容易再受傷,若又再繼續施打類固醇,如此循環下去將造成軟組織斷裂的風險。

透過增生療法/PRP注射改善媽媽手即使透過藥物與復健,許多患者的媽媽手仍無法治癒,主因在於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並未得到充分治療。

針對這一點,增生療法可補足傳統療法之不足,精準地治療受傷的軟組織,刺激軟組織增生、回復強韌。

具體作法為,先透過超音波檢查來評估手腕橈側兩條肌腱腫脹發炎與周邊神經壓迫等情形,並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增生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維生素B12、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注射至上述病灶,以刺激肌腱自行修復、改善發炎腫脹,同時解除神經壓迫並穩定神經,達到全面性的治療。

至於增生療法的療程,會視所使用的藥劑而有所不同。

以高濃度葡萄糖水為例,原則上需要六至八次治療、大約每隔兩周到四周進行一次;至於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原則上需要三次治療、大約每個月進行一次。

減輕手腕工作壓力伸展休息多管齊下在接受增生療法獲得改善後,適當的休息仍是最重要的。

除了適度地穿戴護腕,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可由職能治療師量身製作長形副木,以固定手腕與拇指的關節,由於穿戴副木會限制住局部的活動,等於強迫患部休息。

不論護腕或副木,都必須遵照醫師建議的穿戴時間,才不會造成局部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

此外,患者也應多多從事拇指伸展運動,有助於恢復地更為理想。

至於預防復發之道,則首重改善工作習慣,避免不當與長時間使用患部,才能從此遠離媽媽手。

增生療法/PRP注射須知有些情況則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

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

增生療法須多點注射、多次治療,可能令人怯步,還好注射時會使用很細的針和少量麻藥來減少疼痛。

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文章審閱:復健科尤稚凱醫師/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副理事長看成功案例影片重點:媽媽手的原因和症狀、媽媽手的傳統療法、增生療法的角色、增生療法如何施作、增生療法療程說明。

尤稚凱醫師/菁英診所介紹對媽媽手患者有助益的運動:大拇指肌腱伸展運動、大拇指關節伸展運動、大拇指肌力訓練。

尤稚凱醫師/菁英診所上肢/手部疼痛相關衛教文章網球肘老是好不了?4大病根這樣除才確實2018-07-06台北菁英診所醫師陣容尤稚凱醫師超音波檢



2. 常見肌腱炎與治療

外側的肌腱發炎俗稱:網球肘,內側發炎則稱為:高爾夫球肘。

重複性的使用手部操作常有此類肌腱炎。

... 治療方式: 急性期適度的休息、冰敷、局部壓迫以及抬高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站導覽  | 門診時間表  | RSS訂閱  | EnglishTogglenavigation醫師陣容最新消息本科介紹衛教資訊門診時刻表服務項目線上諮詢服務專區資料下載字級小中大復健科衛教資訊:::捷徑位置:首頁>>衛教資訊衛教資訊衛教資訊內容標  題常見肌腱炎與治療張貼日期2020-11-14張貼單位復健科分  享Line分享google分享twitter分享內  容成因:「肌腱炎」又稱「腱鞘炎」。

「肌腱」是位於肌肉的末端與關節交會處,附著於骨頭之上的帶狀細長纖維組織,其功能是將使力的力量傳到骨頭以帶動關節,而其外圍有ㄧ層鞘膜稱之為腱鞘。

常因過度且長時間使用而產生局部紅、腫、熱、痛的現象。

當肌腱急性發炎時,按壓患部會感到疼痛加劇,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演變成慢性肌腱炎,發炎的肌腱會開始產生疤痕組織,久而久之沾黏僵硬,影響活動。

肌腱炎雖然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但會對生活造成很大困擾。

肌腱炎分級:肌腱發炎主要分為三級,第一級無法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撕裂傷,但理學檢查有反應,而第二級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軟組織撕裂,到了第三級則已斷裂。

一般來說,第二級以上的患者即使手術,也不一定可復原完全,需把握初期的黃金治療期。

好發位置:肩膀:肩關節處有許多重要的肌腱如肱二頭肌、脊上肌、脊下肌等也常發生肌腱炎。

手指:手指掌側的肌腱發炎之後常會形成小結節,當手指彎曲的時候,會卡在因發炎而變得狹窄的腱鞘中,使得手指不易伸直因手指卡在彎曲的位置,俗稱板機指。

此外,大拇指的伸肌及外展肌腱經過手腕時也常因使力不當而發炎,俗稱:媽媽手。

手肘:手肘外側(拇指側)是手指及手腕伸肌肌腱附著處,而內側(小指側)則是手指及手腕屈肌肌腱附著處。

外側的肌腱發炎俗稱:網球肘,內側發炎則稱為:高爾夫球肘。

重複性的使用手部操作常有此類肌腱炎。

下肢:如膝蓋髕骨肌腱炎、足跟之阿基里斯肌腱炎、擴張筋膜肌肌腱炎、鵝頸肌肌腱炎等治療方式:急性期適度的休息、冰敷、局部壓迫以及抬高固定保護患部,為首要治療方針。

其他方法如口服或局部注射消炎止痛劑、外用消炎止痛藥膏、局部護具、物理治療如熱敷、電刺激、超音波和低能量雷射治療等皆可幫助患者緩解部分症狀。

宜注意不要過度或重複使用同一個動作,如提物、舉物、跑步、懸空長時間從事雙手工作等。

若因工作或運動需長時間重複從事某一動作,可配戴局部護具或改善工作環境,並透過適當的伸展、強化運動以改善肌腱、肌肉的柔軟度及力量。

作者:物理治療師林靜宜回瀏覽頁電話04-25271180傳真04-25284445地址42055台中市豐原區安康路100號語音掛號04-25202300快速連結English看診進度查詢就醫指南衛教資訊健康月報失智症專區長照2.0專區健康主題月專區交通位置關閉網站導覽關於本院門診時刻表各科介紹醫療團隊醫師陣容訊息專區最新消息新聞稿政府公開資訊床位訊息體檢專區檔案應用專區休診公告專區藝文活動相簿教學研究課程訊息講義下載學術活動相簿人體試驗委員會便民服務門診時間表就醫指南服務專區服務專線申訴流程資料下載衛教資訊常見Q&A相關連結出版品線上服務網路掛號線上申辦徵才招標線上徵才19屆藥品聯標聯絡我們線上諮詢院長信箱感謝函隱私權政策資訊安全政策隱私權聲明及資料保護政策病安政策與宣導建議使用瀏覽器IE10&Chrome&Firefox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以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