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程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醫生教4招防病毒傳染

孩子發高燒,口腔起泡,胃口下降,手腳起紅疹,如果醫生說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長立刻就驚慌失措。

那麼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究竟會有 ...正|簡×搜尋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人生健康站>兒童健康>正文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醫生教4招防病毒傳染文/黃彥鈜(幸福兒科診所院長)孩子發高燒,口腔起泡,胃口下降,手腳起紅疹,如果醫生說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長立刻就驚慌失措。

那麼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究竟會有什麼症狀?是否真的有那麼可怕?現在就讓我們來解開手足口病的迷思。

手足口病的特徵手足口病,又稱發疹水皰性口腔炎,是一種由病毒引發的兒童傳染病。

一般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大的孩子和成人得病機率比較低。

它的潛伏期為3~5天,即如果接觸了得病者,通常在3~5天後有發病可能。

手足口病多通過腸道傳染,接觸患者的唾液或糞便,甚至接觸鼻涕或紅疹水泡破掉的液體也可傳染。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症狀是嘴巴或喉嚨痛,不會表達的寶寶便會一直留口水,不肯進食,吵鬧。

有些發病前會發燒,哭鬧,肚子痛,嘔吐,甚至拉肚子。

然後1至2天後,嘴巴、口腔、手掌和腳足處便會出現細小的紅點、潰瘍或水痘。

但不一定發病前都會有發燒等症狀。

不是所有手足口病患兒的手、腳和嘴巴或口腔都一定會長紅疹水泡,有的只有嘴巴或口腔有紅疹,我們稱之為「皰疹性咽峽炎」。

有的只有手和腳處有紅疹,但都是由相同的病毒族群引起的。

那麼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什麼時候可以上學?換言之,什麼時候不會再傳染別人?這一般要看她是否還有紅疹水泡、流鼻涕等;如果有水痘紅疹而且還在潰瘍,自然不可以上學;基本估計從發病到痊癒需一週左右。

手足口病可怕嗎手足口病一般在夏天和入秋比較旺盛,但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

它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即不需任何藥物,孩子們「熬過了」發病期,都會完全痊癒。

然而,為什麼常見到關於「手足口病」的可怕新聞?那是因為大部分的手中口病都由比較輕微的自限性病毒引起,但有一種病毒(EV71型病毒)在亞洲比較普遍,可以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且傳染快速而造成疫情。

這些併發症包括腦炎、腦膜炎、肺積水出血、心臟衰竭、癱瘓,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既然是病毒引起,一般的抗菌抗生素(消炎藥)都對其無效,而且目前還沒有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所以要和預防其它腸道病毒的傳染一樣,以預防為主,家長和老師都應教導孩子們注意衛生,尤其要多洗手。

(一)經常洗手。

經常讓孩子用肥皂洗手,尤其飯前以及如廁後一定要洗手。

出外攜帶酒精洗手液,常給愛亂碰東西的孩子們消毒。

學校和托兒所都是主要病源,托兒所的老師替寶寶換尿片前後最好都要洗手,以免將帶有病毒的糞便再傳染給別人。

(二)教導孩子不要經常用手碰嘴巴或把東西放進嘴裡。

然後經常用消毒水或紙巾消毒孩子的玩具等。

(三)家裡或教室室內可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四)如果孩子有出紅疹等手足口症狀,聽醫生指示,讓其在家一週左右,或讓醫生判斷是否可以上學,避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本文授權網絡刊登)◇· 哪些人最需注射流感疫苗?醫師流感季節8問答· 你是感冒還是流感?2天內揪出流感好得快· 改善過敏性鼻炎中醫:2種飲食要少碰<點閱黃彥鈜醫師專欄>醫師小檔案:黃彥鈜黃彥鈜(GraceYenHoongOoi,MD),哈佛大學醫學院碩士,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博士,愛因斯坦醫學院兒科住院醫師。

現任康奈爾下城醫院及紐約大學信義會醫院臨床教授、兒科主治醫師,紐約幸福兒科診所院長。

電話:917-338-6688幸福兒科診所:76259st,7thFloor,Brooklyn,NY11220責任編輯:趙芬妮相關文章兒童濕疹哮喘體質弱圖 2018-03-10左胸疼痛不已帶狀皰疹引起圖 2018-03-23常被誤會的「帶狀皰疹」長在兩處要警惕圖 2018-04-10大陸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河南8天收1500例 2018-04-11韓國小學校長:修煉令我峰迴路轉圖 2018-09-18台灣選舉國民黨大勝舊金山灣區國民黨揚眉吐氣 2018-11-26剛出生的寶寶看不見?你不知道的兒童視力秘密圖 2021-04-01研究:嬰兒一歲前吃花生醬或減少花生過敏圖 2021-03-21別再責怪孩子了醫師:對他說好話才會出現奇蹟圖 2021-03-16孩子講不聽總跟我作對?比起說教1方法更有效圖 2021-02-2



2. (手足口病與腸病毒的死亡夢靨)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Taichung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最新消息部科簡介部科簡介團隊介紹部主任科主任醫師介紹檢查介紹對外檢查服務心臟檢查服務病房介紹門診科別與症狀對照表地理位置活動花絮衛教專區卓飛症候群專區兒童血液腫瘤科腸病毒專區兒童急診科兒童心臟科兒童免疫風濕科兒童腎臟科常見問答教育訓練兒童血腫科教學臨床教學住院醫師園地工作手冊新生兒科兒童急診科MedicalQuizX-Ray教學實證醫學公開資訊研究發展歷年研究計劃論文發表醫學會活動研究發展與醫療創新分子生物實驗室獲獎常用連結分享中榮首頁單位首頁English選擇分院埔里分院嘉義分院灣橋分院臺中榮民總醫院×:::快捷選單網路掛號看診進度即時動態衛教專區服務諮詢交通指南健康檢查常見問答該看哪一科:::兒童醫學中心>衛教專區>腸病毒專區手足口病與腸病毒的死亡夢靨引用(14)2019/2/1814:37:529473手足口病與腸病毒的死亡夢靨臺中榮民總醫院小兒感染科陳伯彥 奇怪,怎麼手足口病也會死人?往年腸病毒感染造成的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多以零散的方式造訪臺灣的小朋友,病程幾忽都是良性平和的。

三月份起手足口病病童有增加的現象。

四月份本科一位護理工作同仁的七月大嬰兒,出現手足口病後第二天晚上出現冒汗、哭鬧不安、精神不佳等現象,接著突發性休克、及心臟衰竭。

歷經一連串的急救,命是保住了,但接下來的兩個月,她只能一動不動的依賴呼吸器來維持生命。

我們心裡有個問號:「奇怪,手足口病也會要命嗎?」。

過了幾天,一位罹患手足口病的四歲女童,同樣因突發性休克及急性心臟衰竭,於到院12小時內即急救無效而死亡;馬來西亞最近同樣爆發疑似腸病毒侵犯心臟與腦幹的致死病例。

消息發佈後,意外的是不少醫院也發現不少相似的死亡病童。

致死性的手足口病至此如夢靨般的悚動了每位父母的心頭。

腸病毒是那裡冒出來的?腸病毒的歷史與流行病學腸病毒屬於微小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是一群小型的裸露無包膜的病毒,其大小只有30nm。

人類腸病毒群共有六十七種血清型,包括小兒麻痺病毒、A型科沙奇病毒、B型科沙奇病毒、衣科病毒及新型腸病毒。

人類腸道及上呼吸道是其主要的天然宿主;在溫帶地區好發於溫暖的夏秋時節。

雖然各種年齡層皆可感染,但以幼小的嬰幼兒為主要的侵犯對象。

我的小孩一直待在家裡,怎麼也會被腸病毒感染?談腸病毒的致病機轉一位手足口病併發急性休克而死亡的五月大男嬰,他的父母哽咽的哭訴道:「聽到手足口病的流行,就好像聽到瘟疫一般,那裡也不敢帶出去;想不到還是躲不過,怎麼會這樣呢?又沒帶出去,怎麼會這樣呢?‧‧‧‧」。

也有些家長拉著醫生焦慮的問道:「我家裡還有一個更小的小朋友,生病的哥哥會不會傳染給它?」「要怎樣防範及注意?」。

少數媽媽甚至一聽到「腸病毒感染」就哭了起來。

腸病毒的散播途徑主要是口沫及接觸傳染;腸病毒在口沫中可存留一至二週,而糞便排泄可達到二至三個月以上;大部份成人感染是無症狀的,但是口水、糞便與衛生習慣不當時,就有可能成為家中弱小幼兒的腸病毒感染來源。

空氣傳染也是可能的。

擁擠、不良的衛生條件、飲水污染是造成快速傳播的主因。

腸病毒可侵犯各種組織器官。

嬰幼兒由於抵抗力較差,所以遭受病毒感染之機會大,而且感染後易產生較嚴重之臨床症狀及併發症。

當然造成腸病毒感染與流行的因素,除了宿主因素外,病毒的種類、侵入易感個體的腸病毒量、病毒的毒性強弱都會影響腸病毒致病性。

腸病毒是否只會引起手足口病?腸病毒常引起的臨床疾病腸病毒感染是全身性、多器官系統性的;但兒童腸病毒的感染大多數是無症狀的。

而造成臨床疾病的腸病毒感染中,又因腸病毒種類、病患的年齡等而有所不同(圖表)。

當然其中又以無症狀的發燒為主:研究統計指出夏、秋季裡嬰幼童的發燒,至少有53%-63%是腸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當然部份病童也可能有燥動、食慾差、腹瀉及輕微感冒等表現。

這類非特異性的發燒通常持續2-10天,少有併發症。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幼童。

主要侵犯手、足、口、屁四個部位,所以有四部曲之稱;因為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所以又有四不像之名;而臨床上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徵。

主要的致病病毒為科沙奇病毒A16型及腸病毒71型;潛伏期3-6天,患童有微燒、疲倦、厭食等症狀,口腔黏膜、上顎及舌頭有多處潰瘍;而手、足、口、屁及膝蓋等部位會



3. 手足口病疫情持續上升,請注意個人衛生,時時勤洗手,降低腸 ...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5月17日接獲一例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該案為四歲幼童,自5月1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手足口症、食慾差、肌躍型抽搐等疑似 ...首頁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第三類法定傳染病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腸病毒疫情週報發生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或年齡滿3個月(含)以上重症個案地區(不含腸病毒D68型)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治療照護治療照護「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名單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管制腸病毒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劃疫情報導手足口病疫情持續上升,請注意個人衛生,時時勤洗手,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5月17日接獲一例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該案為四歲幼童,自5月1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手足口症、食慾差、肌躍型抽搐等疑似腸病毒感染合併侵犯中樞神經症狀,並於通報當日即死亡,已由該局委員審查收案。

本年截至5月18日止,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共有27例(2例死亡),均發生於零到四歲的嬰幼兒。

該局呼籲民眾及教保育機構,臺灣地區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要隨時注意個人及幼(學)童衛生,尤其在摟抱、親吻或餵食前,務必更衣及正確洗手,以降低其感染腸病毒的機會,進而避免傷害與後遺症的發生。

  感染腸病毒的常見症狀以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為主,根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三週定點醫師腸病毒平均門診人次以手足口病增加幅度較大,且自今年年初以來,該局合約實驗室亦持續自腸病毒患者檢體分離出腸病毒71型,該型腸病毒在所有腸病毒群中,是最容易引發重症的一種病毒型。

感染腸病毒71型常出現的症狀有:「發燒時間較長:常超過三天,體溫可超過39℃」、「幾乎都有手足口症狀:在手部、足部及口腔附近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水泡)」,以及「容易有中樞神經併發症: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意識不清」。

因此,該局請民眾特別注意腸病毒71型感染症狀,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症狀時,請務必立即就醫,儘速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此外,該局特別提醒教保育機構,要注意幼(學)童活動環境的衛生及通風,及其互動間的衛生,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要常清洗消毒,並隨時注意幼(學)童的健康狀況,若發現異狀,應立即通知家長,迅速就醫。

 發佈日期2005/5/19:::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4. 【手足口病】病徵、傳播途徑、治療及預防方法全攻略

手足口病至今仍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勤洗手和避免與該病患者密切接觸是最有效令小朋友減低感染風險的方法。

由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有 ...Bowtie網誌主頁Bowtie保險保險知識健康生活更多CEOChannel了解癌症個人理財公司醫保新冠肺炎曾俊華說未來治療方案熱門話題疾病症狀自保時代說明書自願醫保醫院百科預防檢查立即報價EN中文疾病症狀【手足口病】病徵、傳播途徑、治療及預防方法全攻略踏入手足口病的高峰期,近日已有幼兒學校爆發病毒。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在調查一宗將軍澳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爆發的手足口病個案,受影響學童包括14男6女,年齡介乎1至5歲,令教師及家長都甚為擔心。

因此,Bowtie資訊團隊搜集手足口病的相關資訊,包括其病徵、傳播途徑、治療及預防方法,讓大家對此傳染病有多一份了解,自然少一份憂慮!作者Bowtie醫療資訊團隊日期2019-10-09更新2020-09-07目錄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徵傳播途徑及潛伏期治療方法預防方法目錄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徵傳播途徑及潛伏期治療方法預防方法分享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

在絕大部份個案中,手足口病是一種自我限制及中度病毒性的感染,脫水是最常見的併發症。

手足口病之所以引起關注,是由於其高傳染特性。

手足口病至今仍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勤洗手和避免與該病患者密切接觸是最有效令小朋友減低感染風險的方法。

由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有較大機會引致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死亡。

在香港,每年5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而10月至12月亦會出現小高峰期。

手足口病病徵手足口病的初期病徵包括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等。

發燒後1至2天,有可能出現以下病徵:口腔:舌頭、牙肉及口腔的兩腮內側出現水疱,影響吞嚥。

水泡初時呈細小的紅點,進而形成潰瘍。

手掌、腳掌、臀部或生殖器:出現帶有小水疱的紅疹,紅疹呈扁平狀或突起狀,並不痕癢。

如果擔心小朋友患上手足口病,建議父母多觀察兒童的病情。

如出現持續高燒、反覆嘔吐、昏睡、手腳無力、神情呆滯等病情惡化的情況,應立即求醫。

傳播途徑及潛伏期手足口病患者在病發的第一個星期最具傳染性,而經糞便的傳染性可達6至8週。

病毒大多透過以下途徑傳播: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和糞便接觸患者穿破了的水泡觸受沾污的物件如玩具、餐具、毛巾、地墊等大多患者受到感染後,病毒會於體內潛伏約3至7日。

治療方法暫時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只能用藥物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

大部份病徵輕微的患者會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

因為脫水是最常見的併發症,患者應多喝水和休息。

由於其傳染特性高應避免上學、參加集體活動或到人多擠迫的地方,直至完全康復(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結痂),以免把病毒傳染他人。

如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致,患者完全康復後,應留在家休息多兩星期才回校上課。

 預防方法如以上所說,病毒會經分泌物傳播,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是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保持雙手清潔,常用梘液和清水洗手,特別是在接觸鼻和口前、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疱後、如廁後、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換尿片後,及處理被污染的物件後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並徹底洗手,將染污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等使用公筷和公匙進食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並立即求醫患者應避免處理食物或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及消毒常接觸的物件,如傢俬、玩具等用70%火酒清潔金屬表面當學校或院舍爆發手足口病期間,應避免參與集體活動由於手足口病由不同的腸病毒所引致,即使患者痊癒後,仍有機會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所以不代表患病後就能終身免疫。

因此,最重要還是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避免受到感染!延伸閱讀小朋友持續發燒後果可以好嚴重!體溫幾度先算發燒?【兒童保險】幫小朋友買保險有什麼要注意?應先買哪種?【流感】與肺炎、感冒有何分別?了解病徵、潛伏期!【流感疫苗】了解最新價錢及邊度有得打免費/資助流感針!資料來源1衞生防護中心2MayoClinic3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4世界衞生組織顯示



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但成人也不乏感染的病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 ...手足口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手足口病症狀一個11個月大男孩口腔周圍的典型病變症狀疹類型病毒感染,coxsackievirusinfectiousdisease[*],皮膚感染[*]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傳染病科ICD-10B08.4ICD-9-CM074.3DiseasesDB5622MedlinePlus000965eMedicinederm/175PatientUK(英語:PatientUK)手足口病MeSHD006232[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1]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但成人也不乏感染的病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受到感染的患者,通常會伴隨發燒症狀與全身倦怠不適。

[1]一兩天過後,在手、腳、口腔、舌頭、牙齦都有可能出現細小的紅點、潰瘍或水痘,甚至有少數會出現在鼠蹊部或臀部。

[2][3][4]遭病毒感染後,病徵發展通常持續約三到六天。

[5]而引發的局部紅疹大約會在一周後開始消失,待病毒性傷口結痂後,多數人便能自行痊癒。

[6]有時候手和腳的指甲可能在幾周後會隨著脫落,隨著時間重新長回來。

極少數重症患兒童病情發展快,才導致死亡。

[7]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會藉由皮膚接觸、糞口傳染或飛沫的方式散播。

患者碰觸過的物品也具有傳染力。

[8]最常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克沙奇病毒A16,再來是71型腸病毒。

[9]其他的克沙奇病毒和腸病毒也有可能引起手足口病。

[9][10]部分帶原者會毫無症狀地攜帶病毒,並感染其他患者。

[1]目前手足口病僅限在人類之間傳播。

[8]大多數觀察患者臨床症狀即可診斷,偶爾需要採喉嚨分泌物或糞便做為樣本,查驗病毒的存在。

[11]有效地洗手有助於避免疾病傳播,受到感染的患者應在家休息,避免出現在公司、安親班和學校,以免傳染給他人。

[8]目前針對此疾病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都還在開發中。

[12]大多數的患者都無須特殊治療。

[6]必要時可以給予解熱鎮痛的藥物或口內膏。

對於少數無法正常進食的孩子,才會給予靜脈輸液。

[13]很少會演變成病毒性腦膜炎或是腦炎。

[7]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

[14]通常會在育幼院或幼稚園發生小型的群聚感染。

[4]1997年在馬來西亞、1998年在台灣、2009年在中國大陸都曾引起大規模疫情。

[15]疫情往往發生在冬天以外的季節。

患[14]者往往是小於五歲的幼童,少數成人也會有被感染的可能。

[1][4]和口蹄疫感染家畜不同,手足口病只會感染人類。

[16]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導該病,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目錄1疫情爆發2治療方法3參考文獻4外部連結疫情爆發[編輯]2008年春季,中國大陸曾爆發EV71型病毒疫情,造成超過40名兒童死亡,染病者逾萬。

中國衛生部在5月3日凌晨緊急發布《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並即時把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17][18]。

最先爆發的安徽阜陽涉嫌隱瞞疫情,引起民眾廣泛不滿[19]。

36歲的亞洲患者患有手足口病。

2009年1月1日至3月26日,中國大陸除西藏外,30個省區共報告手足口病例41846例,其中重症94例,死亡病例18例[19]。

截止4月7日,衛生部公布的手足口病病例猛增至115618人,其中773人情況嚴重,死亡病例已逾50人[20]。

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河南省民權縣故意漏報隱瞞疫情,多名衛生官員受到撤職或行政處分[21][22][23]。

手足口病在稍微罕見的情況下也會傳染給成年人。

治療方法[編輯]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會自行痊癒,通常情況下無需治療。

目前對於手足口病也沒有特效性治療手段,通常的治療僅關注於緩減症狀。

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罕



6. 衞生防護中心

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

在香港, ...Skiptocontent手足口病手足口病2020年4月24日按此瀏覽預防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感染專題網頁病原體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

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

在香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為五月至七月,亦有機會於十月至十二月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

病徵大部份患者病徵輕微並在7-10天內自行痊癒。

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

發燒後1-2天,口腔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水疱,這些水疱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會形成潰瘍。

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

另外,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會帶有小水疱的紅疹。

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沒有病徵,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

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但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傳播途徑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或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

患者在病發首星期最具傳染性,而病毒可經由其糞便排放達數星期。

潛伏期潛伏期約為3-7天。

治理方法現時並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

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同時亦可用藥物治療症狀,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

為免把病毒傳染給別人,患病的兒童應該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直至所有水疱變乾。

如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致,患者完全康復(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乾涸及結痂)後應留家休息多兩星期才回校上課。

父母要細心觀察兒童的病情。

如出現持續高燒、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等情況,患者應立即求醫。

預防方法現時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要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最為重要。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後;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疱後;及如廁後。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抹乾。

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患者應避免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

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

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

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當學校或院舍爆發手足口病期間,避免集體活動。

此外,應減少人手調動,盡量安排同一組員工照顧同一組學生。

其他語言印尼文版BahasaIndonesia菲律賓文版Tagalog泰文版ไทย印度文版हिन्दी尼泊爾文版नेपाली巴基斯坦文版ارد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