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發燒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媽咪產後發燒小心產褥熱

病原菌通常來自嬰兒,最常見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常發生於產後2~3週,臨床症狀包括發燒至39~40.6℃,以及畏寒、局部痛、食慾不振、頭痛 ...隱藏選單即時要聞政治焦點綜合中國環境政治社會萬象國際要聞萬象生態名人財經國內中國國際產業房地產食品生技美容文創綜合轉動台灣兩岸港澳要聞經貿台商地方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基宜花東竹苗彰投雲嘉屏人物特寫離島科技3C話題科技新知資訊安全教育科普生活消費情報休閒旅遊美食美容時尚理財保險職場生涯居家生活生活法律親子家庭人文生活兩性話題寵物教育教育園地教師園地學習天地遊學留學文化鑑往知來藝海漫遊神韻專題藝文活動副刊創作娛樂影視廣場電影情報體育體壇風雲籃球棒球網球評論觀點名家評論紀元廣場養生心靈雞湯養生運動健康醫療心靈健康醫療新聞網搜寰宇縱覽新奇有趣探索感人勵志可愛動物關於我們訂報購物聯絡我們廣告服務安心小站利益台灣數位專題關於我們訂報購物大紀元網系賀卡聯絡我們廣告服務安心小站利益台灣數位專題[email protected]影音專題評論養生即時要聞loading...總覽政治焦點綜合中國loading...總覽環境政治社會萬象中國鏡國際loading...總覽要聞萬象生態名人財經loading...總覽國內中國國際產業loading...總覽房地產食品生技美容文創綜合轉動台灣兩岸loading...總覽港澳要聞經貿台商地方loading...總覽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基宜花東竹苗彰投雲嘉屏人物特寫離島科技loading...總覽3C話題科技新知資訊安全教育科普生活loading...總覽消費情報休閒旅遊美食美容時尚理財保險職場生涯居家生活生活法律親子家庭人文生活兩性話題寵物教育loading...總覽教育園地教師園地學習天地遊學留學文化loading...總覽鑑往知來藝海漫遊神韻專題藝文活動副刊創作娛樂loading...總覽影視廣場電影情報體育loading...總覽體壇風雲籃球棒球網球首頁即時要聞中國國際財經產業兩岸地方科技生活教育文化評論養生娛樂體育網夯首頁養生養生運動更新:2016年01月18日產褥熱(fotolia)文/記者李郁玫當產婦在生產後,有明顯的發燒現象,或是出現畏寒不適、食慾不振、腹痛的症狀,要小心是否罹患產褥熱。

婦產科醫師提醒,當出現產褥熱的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治療,如果沒有進行適當的治療,嚴重者將會有生命危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醫師吳依誠說,產婦在生產後的24小時到產後10天,若其中有2天以上口溫超過38℃以上的發燒症狀,則稱之為「產褥熱」。

通常造成感染產褥熱的危險因素為:陰道檢查過多、破水時間過長、生產時間過長、絨毛膜羊膜炎、剖腹產、會陰剪開與生產之裂傷和出血。

 常見導致產褥熱的原因 常見導致產婦產褥熱的原因為乳腺炎、泌尿道感染、子宮內膜炎、傷口感染等。

在此,吳依誠做進一步說明: 1.乳腺炎 產婦在哺乳期,當乳頭受傷、有裂縫,很容易造成感染,因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

病原菌通常來自嬰兒,最常見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常發生於產後2~3週,臨床症狀包括發燒至39~40.6℃,以及畏寒、局部痛、食慾不振、頭痛,乳房可見紅腫、壓痛、硬結。

如未能妥善處理,約10%可能會形成膿腫(abscess)。

 治療的方式包括臥床休息、液體補充,以及抗生素治療。

在膿瘍未形成前,可繼續哺乳;如果膿瘍已形成,則必須暫停哺乳,要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避免乳汁滯留。

對於膿瘍則需要切開引流,割除後可再哺乳。

 2.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外陰部或腸道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大部分是大腸桿菌所引起(約占80~90%),也有些是因為水喝得少、憋尿而造成。

懷孕時也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原因是子宮壓迫到輸尿管,造成頻尿、憋尿等排尿障礙。

產婦生產後,立即發生尿失禁的情形很少見,通常是懷孕晚期,或生產胎次多的產婦,才容易會有尿失禁情形。

 難產、產程太久,或採取半身麻醉時,導致膀胱沒有感覺,也會產生排尿困難。

若有排尿困難,建議裝置導尿管。

一天要喝1~2千c.c的水,可以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不用擔心會因此有小腹腫脹情形,只要腎臟功能正常,都能把多餘水分排掉。

此外,生產有時會產生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生產的力量與胎兒的力量,使得尿道韌帶鬆弛,導致尿失禁。

可以進行骨盆腔運動或進行電療來改善,只有少數需要採用開刀方式。

 3.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會陰傷口發炎或傷口引起子宮內



2. 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

產後24小時內的發燒通常不用太擔心,可持續觀察;產後24小時以後若仍有發燒症狀,可能是身體出問題的警訊,應積極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0%首頁懷孕孕期知識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作者:湯佳珮發表日期:2015-06-10收藏關鍵字:產後、發燒、傷口、子宮、子宮收縮、體溫、會陰、傷口感染、子宮內膜、發炎、泌尿道、感染、剖腹產、咳嗽、乳腺炎、產後照護產後24小時內的發燒通常不用太擔心,可持續觀察;產後24小時以後若仍有發燒症狀,可能是身體出問題的警訊,應積極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

本文剖析產後發燒的各種原因與其他辨別症狀,並告訴您產後傷口應如何護理。

產後發燒常出現的時間郭恬妮醫師表示,產後發燒又稱為產褥熱,通常出現於產後24小時~產後10天內,體溫大約會維持在38度左右,反覆發燒,就醫後大約48~72小時症狀會獲得舒緩。

產後發燒並不代表一定有問題,建議等待產後至少24小時再評估比較準確。

因為產後24小時內體溫較高可能為其他原因所致:☆產後體溫較高:如果生產方式為自然產,用力的時間較長、體力消耗較多,不僅汗流得多、也容易脫水,體溫會比平常高一點;至於剖腹產因出血多,也會導致脫水而體溫偏高。

不過通常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的體溫大多不會高於38度。

☆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影響:產後24小時內,如果子宮收縮的情形不佳,醫師會開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給產婦服用,這種藥物也會使產婦的體溫偏高。

如果產後24小時內有體溫較高的情形,應多喝水再持續觀察體溫的變化。

 誰比較容易產後發燒?*貧血的人。

*待產過程中破水較久的人(超過24小時)。

*生產時用力過久、體力耗費較多的人;或是生產過程不順利,必須用真空吸引或產鉗輔助生產的人,因傷口較大,感染與血腫的比例較高,發燒的機率也隨之提升。

 中樞體溫較準確由於身體的中樞體溫比較準確,所以測量耳溫或口溫皆可,腋溫則比較不準確。

 12下一頁→收藏熱門影音寶寶不睡怎麼辦?建立睡前儀式好入眠【影音】5種NG點心,寶寶想吃要控制缺鐵補氣好料理~蓮子燉排骨最新文章熱門文章 看更多資訊新知我是小蠻,我的台灣基康-非...生活好點子被錢追著跑好辛苦?單親家庭8...健康百寶箱新增13例本土個案!公布足跡...健康百寶箱新增16例本土病例!陳時中:...學習當爸媽捉迷藏、老鷹抓小雞…4種常見...家庭關係妳累了嗎?7招家庭溝通術,...孕期知識胎兒會打嗝?!與胎動不一樣...孕期知識孕妻LINE「我去醫院」,不到1...寶貝健康露營驅蚊保護小鮮肉不被叮,... 看更多1讓愛更有保障第一次幫寶寶...2別等發生了才說抱歉!遏止虐...3媽媽的哺育神隊友:母乳關鍵...4守護寶寶遠離疾病,「嬰兒與...5孕婦也要消暑一下!6種健康飲...6寶寶光腳走路智商增?醫師...7爸媽注意!兒童用床邊護欄抽...8上班擠奶、下班親餵不難!工...9懷孕、哺乳期,乳房保養10秘訣當期雜誌看更多●趙小僑X劉子銓超人媽咪的勇氣之旅●照顧嬰幼兒‧精選36個常見問題●孕婦的情緒好壞關鍵在準爸爸●學會7招家庭溝通術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用「懲罰」要求小孩,可以嗎?雜誌訂閱駐站醫生看更多尹長生專長:周產期醫學、不孕症、更年期醫學、骨盆鬆弛治療、經血過多症、婦科腫瘤、高危...郭安妮專長:各式婦科、婦科手術、生產接生、產前檢查、子宮肌瘤、腺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阿甫醫師陳建甫專長:小兒科、小兒過敏、感染科加入駐站醫生&專家部落客看更多小妞的生活旅程喜歡家庭生活、也喜歡旅行、喜歡做自己,在這裡會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圓圓家的移動城堡除了讀萬卷書,我覺得帶孩子行萬里路更能讓她的生活豐富和知識增長,從孩子3...南西嘉育有不同年卻同月同日生的二個女兒要上班,要育兒,要寫blog的職業媽媽喜歡...加入駐站部落客



3. 為什麼產後會發燒? / 綺思隨意枕榮獲媽咪寶貝雜誌推薦為10大 ...

發燒是因為傷口感染嗎? 體溫稍微高一點,就算是發燒? 如何盡量避免產後發燒? 產後發燒 ... 標題:為什麼產後會發燒?為什麼產後會發燒?來源:嬰兒與母親5月號NO.451採訪撰文/湯佳珮諮詢/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洪思齊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梳化/陳瑄娸(Vivian化妝箱世界)model/熊依蘋(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為什麼產後會發燒?發燒是因為傷口感染嗎?體溫稍微高一點,就算是發燒?如何盡量避免產後發燒?產後發燒的定義產後24小時~10天都有可能產後發燒。

如果產婦並不是剛喝完熱湯或是穿過多衣服,只要口溫測量38度以上、耳溫測量38.5度以上,就都算是發燒(正常的成人體溫大約37.3左右)。

  成因與危險因子洪思齊醫師表示,「產後發燒」即為「產褥熱」,在醫療還不發達的年代比較常見。

從前因醫療與衛生環境不佳,許多產婦在產後2、3天內常因子宮或會陰部傷口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甚至是喪命。

現今的醫療與衛生條件皆大幅改善,醫師也都會洗手與使用無菌手套,所以因細菌感染導致產褥熱的產婦人數比從前減少許多。

 不過目前仍有大約5%的產婦因傷口感染而有產褥熱的問題。

危險因子大約如下所示: 生產前:●貧血或營養不良,身體的抵抗力不佳。

 ●懷孕時沒有按時做產檢,一旦破水超過24小時還沒生產,感染的機率即會提升。

 生產時:●內診次數過多,也會提高感染的機率。

 ●剖腹產的產婦。

 ●倘若產程遲滯,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來幫助生產,器械式的生產方式會使得產道的傷口開更大,較易感染,不過有時候卻是必要的保命措施。

  產褥熱的症狀產婦發燒合併子宮壓痛(按壓子宮時,子宮的位置會感到疼痛)、陰道分泌物或惡露有臭味,另外會陰部的傷口有時候也會化膿。

  產褥熱的治療方式以給予抗生素或住院施打點滴為主,通常2~3天可以康復。

若有哺餵母乳的媽咪,治療期間仍然可以餵奶。

  產後1、2天體溫稍微高一點,就算是發燒嗎?產後體溫稍微高一點不一定是發燒。

生產時產婦流血量較多,倘若產後又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在身體水分不足的情況下,體溫也會偏高。

如果產後體溫稍微偏高,可先多喝水與多吃水果,再測量是否回到了正常體溫;假使體溫依然偏高,必須請醫師進一步檢查是否因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

  引起發燒的其他原因除了因為子宮或會陰部傷口感染之外,亦有其他因素導致產婦發燒: ●尿道發炎:女性的尿道較短,隨時都有可能尿道發炎,不一定在產褥期(產後6~8週)時才會尿道發炎。

倘若此時正好有尿道發炎的現象,症狀是解尿疼痛或有灼熱感,應以抗生素治療。

 ●脹奶:大多在產後第2~3週時出現,因母親擠奶或寶寶含乳的方式不正確,奶水沒有被充分吸出,脹奶的時間久了也會引起發燒。

 易混淆!因脹奶所引起的發燒,並非產褥熱洪思齊醫師指出,許多產婦以為產後發燒因感染所引起,其實大多因為脹奶所致。

因脹奶所引起的發燒,症狀上除了發燒以外(大多高達39度以上),按壓乳房時,也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如果脹奶的情形比較嚴重,就會導致乳腺炎。

想要治療因脹奶而引起的發燒,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要從落實正確餵奶姿勢做起。

護理人員會給予產婦衛教知識;倘若脹奶很不舒服,醫師也會斟酌是否給予安全的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不適。

 ●自體免疫問題:倘若本身有自體免疫的問題,例如:紅斑性狼瘡…等,也比較容易產後發燒。

此外,極少數的案例因產婦吸毒或免疫力極差,導致壞死性筋膜炎,這種病症也會容易引起產後發燒。

 ●其他原因:感冒、肺炎或膽囊炎…等也可能合併發燒,不過不是因為生產所引起。

  發燒時,使用冰枕或退燒藥有效嗎?要依據發燒的原因而定。

如果因產褥熱而引起發燒,使用冰枕不會有效果、服用退燒藥亦不能治本,應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

如果醫師確認是因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則仍然要以抗生素治療才能見效。

  產後傷口的正確護理方式若要預防產後傷口感染而引起發燒,建議落實以下預防措施: ●會陰部灌洗:產後2、3週內每次如廁完畢,建議灌洗會陰部(最好大小便都要灌洗)。

倘若會陰部沒有傷口或傷口較小,則可詢問醫師是否仍要灌洗。

 ●傷口應保持乾燥:產後傷口應盡量保持乾燥,不要碰水。

 ●勤換棉墊:惡露排出期間,應勤換衛生棉墊,以免細菌孳生



4. 產後感染發燒莫輕忽嚴重恐引發敗血症

症狀有發燒,畏寒不適,食慾不振,腹痛。

物理檢查包括下腹壓痛和子宮壓痛。

常見感染為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及肺炎。

需要 ...知 識院 所網 頁圖 卡不分科別整形外科皮膚科眼科牙科醫學美容內科外科小兒科耳鼻喉科骨科婦產科中醫健診中心心理諮商家庭醫學科復健科泌尿科神經科腸胃科痔科精神科睡眠中心聯合診所告別初老下垂  |  超人氣托嬰達人  |  uho粉絲專頁首頁新聞新知皮膚‧美容整形‧塑身口腔‧眼科兩性‧家庭養生‧紓壓疾病‧預防寵物‧健康名人專訪生活新鮮事謠言解密宜知實用焦點專欄圖卡好書推薦院所影音專題uho優活健康網 〉檢視火線新聞 〉產後感染發燒莫輕忽 嚴重恐引發敗血症》產後感染發燒莫輕忽 嚴重恐引發敗血症日期:2015.04.17轉載本文|友善列印|檢舉本文◎uho新聞部(產後傷口感染發燒莫輕忽,當心嚴重恐引發敗血症/照片取自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產婦們注意,生產完不僅坐月子重要,也要當心傷口感染引發產褥熱,嚴重可能會導致敗血症,不可不慎!醫師解釋,產褥熱是生產後的發燒症狀,通常發生在產後24小時到產後10天,產婦生產24小時後可能有發燒情形,只要其中有2天以上口溫超過38℃以上就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吳依誠醫師說,產褥熱的危險因素有下列6項,包括陰道檢查過多,導致陰道曝露時間過長,破水時間過長,生產時間過長,絨毛膜羊膜炎,剖腹產,會陰剪開及生產的裂傷,以及出血,都可能讓細菌伺機而動。

症狀有發燒,畏寒不適,食慾不振,腹痛。

物理檢查包括下腹壓痛和子宮壓痛。

常見感染為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及肺炎。

需要進行檢查治療。

是否為乳腺炎 發燒超過38℃可辨別以乳腺炎來說,常在授乳期,乳頭受傷有裂縫,而造成感染,病源菌通常由嬰兒傳來,最常見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臨床症狀常見於產後第2及第3週,症狀包括發燒高至39~40.6℃,畏寒、食慾不振、頭痛,乳房則可見紅腫、壓痛、硬結,乳頭可見裂縫。

此外,因為漲奶所發生的發燒,很少會燒到38℃,通常一、兩天就會退燒。

但乳房某一部份發生紅、腫、痛,可能是乳腺發炎,則必須治療,可以使用抗生素,嚴重時採取手術引流。

若是會陰傷口發炎或傷口引起子宮內膜層發炎,也會引起發燒。

至於自然產傷口處理的方式:如發炎可在會陰部塗抹藥膏。

若恢復較慢或傷口較大,可搭配盆浴使用,以促進血液循環及傷口恢復。

此外,若傷口有紅腫就要到醫院檢查。

保持乾燥少碰水 傷口防感染2要點而剖腹產傷口最好在10天內不要碰水,傷口保持乾燥。

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炎所引起,通常是生產時破水太久或經常內診而造成感染,通常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因此若要預防產後傷口感染而引起發燒,吳醫師建議落實以下2方法預防:1)產後2、3週內每次如廁完畢,建議灌洗會陰部,最好大小便完都灌洗,倘若會陰部沒有傷口或傷口較小,則可詢問醫師是否仍要灌洗。

2)產後傷口應盡量保持乾燥,不要碰水。

惡露排出期間,應勤換衛生棉墊,以免細菌孳生。

產後2、3週內的惡露量較多,此階段建議不要溫水坐浴。

您可能也想知道:  其他火線新聞:男子罹血友病一年出血30次 工作難找生活苦長期胃食道逆流 食道腺癌風險增手腳麻非老化 恐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徵兆攝取太多不飽和脂肪 恐增老年性黃斑部風險DDT難分解! 醫:殘留體內恐慢性中毒灼熱、怕光!南市紅眼症罹病率上升跑步控制好呼吸 增加肺活量、身體更放鬆器捐意願低!每天有8千人受等待煎熬本著作係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2.5台灣版」授權條款釋出。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心臟病血友病黃斑部病變便祕不孕症異位性皮膚炎益生菌葉黃素蝦紅素多醣體穴位埋線指甲保養口腔清潔乾眼症痛經心絲蟲子宮頸癌骨質疏鬆症私密處保養貓犬跳蚤C型肝炎肺癌肥胖牙齒美白懷孕飲食乳癌戒菸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痘痘失眠氣喘癌症飲食營養寵物飲食臍帶血大腸癌口腔癌中風腸躁症憂鬱症五十肩牙周病鼻竇炎Dr.Anla腎炎肝硬化帶狀皰疹慢性支氣管炎葡萄糖胺乳糖不耐症頭皮護理禿頭痔瘡兒童乳牙假牙矯正貼片幼兒沐浴清潔鈣鋅蜂王乳滴雞精配方奶副食品兒童長高蔓越莓咖啡因茄紅素幼兒免疫力乳酸菌尿布疹類風溼性關節炎術後營養月子調理黑斑香港腳灰指甲養生食療減重減脂蛀牙人蔘卵磷脂四物乳清蛋白抗皺防曬菸鹼素薑黃兒茶素燕麥植牙針灸雞精蜂膠紅麴DHA膳食纖維綠藻納豆



5. 產後發燒怎麼辦?讓中醫師告訴你!!|YesMa國內外月嫂到府坐 ...

不過,凡事總可能有意外,產後就算傷口已經修復的差不多了(感染的風險比較沒有),還是有很高的機會會得到感冒或是乳腺炎,少部分還有痔瘡 ...×發表討論請先登入關閉產後發燒怎麼辦?讓中醫師告訴你!!中醫師.中醫師李宜靜 ・ 2019-06-21 ・ 大醫師小分享分享:【雲玖中醫診所李宜靜院長】終於生完小孩,母子均安,準備好好休息,好好做月子的時候,好像發燒了?一起來看看做月子期間發燒了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產婦容易發燒?生產過後的身體,除了會有傷口之外,還會呈現一個身體比較虛弱的樣態。

傷口從子宮內、會陰部、肚子剖腹產,甚至乳頭因為餵奶不順利摩擦破損等,都是需要修復的傷口,而人體的修復反應就是發炎反應,適度的發炎反應是一體兩面的,一方便發炎,發炎及修復細胞聚集一起作用,一方面就會修復細胞組織。

不過,又因為產婦的身體較為虛弱、抵抗力比較差、還需要分心哺乳及照顧寶寶,在傷口修復方面可能會比較緩慢,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感冒、感染。

產後發燒║中藥調養注意產後一週內的低燒,可能來自於身體虛弱加上發炎反應。

因此中醫師給各位產婦的建議,除了中醫師評估過後可以喝生化湯之外,產後第一週不應使用任何中藥材,避開太過熱補壅滯,反而不利傷口癒合,甚至使發炎反應過度,加重產婦身體的不舒適感,不利於產婦身體的修復,也不利於惡露的排出。

 產後第二周在分階段調理的概念下,仍不應使用過於補養的中藥材或料理方式,這個階段中醫師建議的月子調養中藥材多屬於補氣健脾利水的中藥材,一般選用性平避開熱性藥材還是比較安心,等傷口修復的差不多(這個修復時間每個產婦不太一樣,平均一般來說10-14天可以修復的不錯。

﹚也就是產婦的身體的基本修復也修復了不少,這時產婦的體力等身體狀況也會比較好一點點,脾胃用來消化吃進去的食物及藥物轉換為身體可以吸收的營養,脾胃的狀況好一些,轉換吸收的效力也會高一些,所以等身體稍微恢復之後再來上補湯會比較安全且有效率的多。

不過,凡事總可能有意外,產後就算傷口已經修復的差不多了(感染的風險比較沒有),還是有很高的機會會得到感冒或是乳腺炎,少部分還有痔瘡發炎腫起的可能。

這些都有可能會造成發燒。

發燒原本就是身體再對抗外來病邪的一個身體自我保護修復的反應。

因此雖然不用過於擔心,還是要儘量讓身體趕快好起來。

沒有發燒,產後媽媽就可以大量進補嗎?從預防來說,避免過早吃補湯,避免一下子就過量的補養食材與藥材,還有感染管控要做好,身體的自我清潔,對外的訪客應該能避就避,至少落實洗手、更換衣物等等。

因為除了產婦的身體較為虛弱(而且這時產婦的身體應當好好全新修復懷孕生產後的損傷,此時若感染其他病邪,身體還沒修復好就又要面對一次病邪的攻擊,會造成很辛苦的狀態)當然,我們很重要的寶寶,身體更為虛弱,新生兒寶寶的身體內幾乎沒有抗體,這時候生病都會造成身體比較大的損傷啊。

(在這邊順便提醒,新生兒寶寶一旦發燒,一定要送醫院檢查喲)只有哺乳媽咪會面臨乳腺炎嗎?產後不管要不要哺乳的媽媽,都要面對乳腺會開工,胸部會脹會塞奶的狀態,所以如果要餵母奶的媽媽就認真擠奶餵奶,不想餵母奶的媽媽,也應想辦法退奶,避免乳腺炎的產生,嚴重的乳腺炎可能會到化膿的地步,必要時可能要外科手術切開引流噢。

產後媽媽發燒,所有上火食物一律禁止 總體來說,不想太上火或是已經有快上火甚至已經發燒的狀況,應該立即停下所有補湯,等身體上火或發炎的狀況較改善再恢復繼續食用。

這邊講的補湯,除了熱性補性強烈的中藥材之外,烹調方式也是很重要的,燒、烤、辣、炸、辛香料類的都比較有可能會上火氣,月子期間的餐點比如用麻油爆炒老薑這個動作,就會產生很熱很補的餐點。

所以如果要停下補養的東西,就是不能麻油爆炒老薑。

可以先試試冷麻油用拌的,或是湯煮好再滴一點麻油進去,也可以用苦茶油取代麻油烹調,不過只要過度爆炒,不管用什麼油還是會比較容易上火噢。

食物本身的屬性如果偏熱也會上火,熱量高的食物比如起司、巧克力、堅果等等也容易上火。

完全不吃會上火的東西,比如已經發炎發燒的狀態下,月子期間的營養還是要攝取足夠喲,一般仍然可以清淡飲食但是營養滿滿,比如魚湯等。

 產後飲食因人而異產後月子媽媽的飲食補養,不是照單全收,應該依照產後媽媽的身體狀況,適時適度的調整,以達到產後媽媽身體輕鬆舒服又可以快速修復甚至補強到比生產前更強壯的狀態。

中醫師中醫師李宜靜推薦知識 HOT受孕:誘導排卵v.s人工授精V.S.試管嬰兒大不同!?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6. 產後發燒怎麼辦?醫師詳解5大原因!

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產後發燒,其他的原因依照發生率順序,大致可歸納為:. 1.乳房的感染:指的是脹奶、乳腺炎、乳房膿瘍。

2.生殖道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0%首頁懷孕孕期知識產後發燒怎麼辦?醫師詳解5大原因!作者:編輯部發表日期:2014-09-17收藏關鍵字:產後發燒、傷口感染、乳腺炎、脹奶、泌尿道感染幾乎所有的產婦在生產完以後都能順利地恢復完全,但仍有少數的產婦卻有不正常的產褥期,尤其是產後感染所引起的產後發燒。

為什麼會這樣呢?會有多危險?該如何處置與防範? 產後之所以會有發燒的情況發生,是因為在生下寶寶後,在無形中也增加了許多可能被感染的空間,例如:胎盤與子宮腔的接觸面、會陰裂傷的傷口、剖腹產的傷口,或是待產過程中接受有必要的導尿處置,以及寶寶不正確地吸吮乳房等等。

而產後感染一直是產後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謂產後發燒就是產褥熱,它的定義是指在產後最近14日之內,產婦體溫有大於38℃的發燒事件。

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產後發燒,其他的原因依照發生率順序,大致可歸納為:1.乳房的感染:指的是脹奶、乳腺炎、乳房膿瘍。

2.生殖道感染:指的是子宮內膜炎。

3.泌尿道感染:指的是膀胱炎、腎盂腎炎。

4.傷口感染:指的是會陰切開處、陰道、子宮頸裂傷或剖腹產傷口。

5.血栓靜脈炎。

延伸閱讀:科學化坐月子,釐清10大禁忌 產後發燒原因&預防方法1.乳房感染乳房脹痛可在產後2〜3天發生,並伴隨輕微發燒,大多在24〜48小時後改善,但臨床上若有明顯的乳腺炎時需立即處置,以避免乳房膿瘍的發生。

造成乳腺炎或是乳房膿瘍的原因,可能是寶寶不正確地吸吮乳頭,使得乳頭皮膚破裂或損傷,導致乳房組織發炎受損;或是乳汁鬱積未能及時排空,使得乳房過度膨脹而引起發炎。

若持續出現高燒至38.5℃以上,同時有寒顫、脈搏增快、頭痛及全身不適,就應立即就醫。

此時,一般而言都需接受抗生素的治療,不適的症狀大都在給藥後24〜48小時得到緩解,但若有乳房膿瘍出現時,還需加做外科的切開引流。

在乳腺炎或是乳房膿瘍發生時,並不需要抑制乳汁的分泌,產婦當以未受影響的那一側繼續餵奶,而患側可採用冰敷來緩解疼痛,同時要養成正確的哺餵母乳方式,以預防乳頭再次受損,有必要時可使用吸奶器按時將乳汁完全排空。

預防乳房感染的方法包括:(1)應避免新生兒太餓而用力吸吮乳頭,餵完奶後可用食指伸入新生兒的口內,使嘴鬆開再拿出乳頭(不可用力拔出)。

(2)餵食母乳時應將新生兒身體接近母親乳房,以避免過度牽扯乳頭。

(3)在餵食母乳期間,仍應多攝取水份、保持乳頭清潔、穿著乾淨大小合宜的胸罩、經常更換溢乳墊、偶爾可將乳頭曝露在空氣中,使其自然乾燥。

 2.生殖道感染一般而言,當生產前破水時間超過24小時、胎盤有小碎片滯留在子宮腔內,或是在執行內診檢查時未注意無菌程序、內診檢查次數過於頻繁時,都易引發子宮內膜炎。

如果再加上產婦本身合併有妊娠糖尿病、肥胖、貧血及營養不良時,更易導致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通常在產後48小時出現症狀,開始只是輕微發燒、缺乏食慾、全身軟弱,若不立即處置將延長產後痛、惡露增多同時有臭味;接著持續高燒、寒顫不適、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引發麻痺性腸阻塞,最後可能形成骨盆腔膿瘍及腹膜炎,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症死亡。

所以,早期發現感染徵兆,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療,就是治療生殖道感染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寶寶長大了!自然退奶6步驟 3.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機會較不多見,但在生產時間過長造成膀胱持續受到胎兒頭部的壓迫而發生水腫、膀胱肌肉張力降低引起尿液滯留,結果就容易導致膀胱炎。

如果此時產婦個人衛生不當,如廁後擦拭方式由後往前,更易促使泌尿道感染的發生。

除此之外,不完全的無菌導尿技術也是誘發泌尿道感染的原因之一。

臨床上的症狀包括:頻尿、排尿困難、排尿時疼痛燒灼感、血尿、輕度發燒,甚至單側或雙側肋骨椎角處有敲痛現象,這時就必須接受尿液分析及尿液培養,以找出合適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用藥正確,感染的症狀會在24小時內得到緩解。

為避免再次感染,平時應多喝水、定時排空膀胱、不要憋尿,同時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養成正確的擦拭習慣



7. 新手媽媽產後發燒連2天口溫超過38℃ 小心患產褥熱

如果出現泌尿道感染情況,主要原因是外陰部或腸道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水喝得少、憋尿也會容易造成尿道感染,生產後立即發生尿失禁情形較少見,但 ...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APPETtoday新聞雲>ETtoday健康雲2015年04月16日21:34▲許多新手媽媽產後出現發燒、傷口感染情況,要小心罹患「產褥熱」。

(示意圖/東森新聞)記者張暐珩/台北報導許多新手媽媽產後在產後24小時到產後10天出現發燒情形,其中有2天以上口溫超過38℃以上,就稱為「產褥熱」,常見感染為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及肺炎,有些情況可自行改善,但嚴重時則必須要進行檢查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醫師吳依誠表示,產褥熱的危險因素有六項,包括陰道檢查過多,破水時間過長,生產時間過長,絨毛膜羊膜炎,剖腹產,會陰剪開及生產裂傷以及出血,症狀則包括發燒,畏寒不適,食慾不振,腹痛,需要做物理檢查或實驗室檢查,治療則需要臥床休息,液體補充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乳腺炎臨床症狀常見於產後第2及第3週,症狀包括發燒高至39~40.6℃,畏寒、局部痛、食慾不振、頭痛、不適,乳房則可見紅腫、壓痛、硬結,或乳頭出現裂縫,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液體補充,抗生素治療,如果有膿瘍的乳房,必須暫停授乳,要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避免乳汁滯留。

如果出現泌尿道感染情況,主要原因是外陰部或腸道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水喝得少、憋尿也會容易造成尿道感染,生產後立即發生尿失禁情形較少見,但如果排尿產生困難,建議可以裝置導尿管,並注意一天要喝1000~2000c.c的水,可以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至於傷口感染和子宮內膜炎也會引起發燒情形,如果自然產傷口發炎可以使用藥膏,若恢復較慢或傷口較大,可搭配盆浴使用,以促進血液循環及傷口恢復,自然產傷口除非發生四度裂傷,裂到直腸部份,才採用坐浴方式。

此外,若有血腫、血管破裂情形,可以用冰敷方式治療,嚴重的話要開刀引流,疼痛時則可以使用止痛藥、冰敷或坐浴,但若傷口感染較嚴重,出現紅腫、疼痛及化膿,可以服用口服抗生素,嚴重時必須切開化膿組織引流;剖腹產傷口最好在10天內不要碰水,傷口盡量保持乾燥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炎所引起,通常是生產時破水太久或經常內診而造成感染,通常可以使用針劑抗生素治療。

最後,若要預防產後傷口感染而引起發燒,吳依誠也建議產後2、3週內每次如廁完畢灌洗會陰部,產後傷口也應盡量保持乾燥,不要碰水;惡露排出期間,應勤換衛生棉墊,以免細菌孳生,盡量不要溫水坐浴。

中和中正路一排「深V車頭燈」!西施辣照瘋傳...老司機:嫂子很火關鍵字:新手媽媽產後發燒產褥熱子宮內膜炎肺炎乳腺炎分享給朋友:追蹤我們:※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推薦閱讀火燒心又溢赤酸!外食族胃食道逆流 還恐罹患食道腺癌太陽露臉!皮膚科醫師籲選對防曬品 才能迎接亮麗夏日加工食品不能吃?生科會倡加工食品再進化即能保留營養六歲男童蘋果臉好可愛 結果竟是患「傳染性紅斑」高中生利用角膜塑型片治療近視 卻未正確清潔險些失明年輕潛伏結核感染者 恐因作息不佳活化結核菌引發結核病黃斑部病變患者福音!北榮與陽明開發創新視網膜移植技術腰痛年輕化!小四生坐姿不良 早晨起床腰部僵痛挺不直省水也要講衛生!27項獲許可乾洗手液 防病菌感染省水期間怎麼洗手?3個水桶、5個步驟教你Hold住衛生讀者迴響健康熱門新聞口臭恐是腎臟病!名醫示警「5大怪症狀」:身上飄尿騷味洗不掉寶寶卡到魚刺!「3階段症狀+4件事一定不能做」運動飲料「2時機點喝」最有效!醫警告:當水喝恐傷腎武俠片名導胃癌逝世!醫揭「4大初期症狀」:超易忽略高中生「澎湃早餐組合」曝光!營養師一看驚呆 網評:直接0分AZ+BNT直接開放混打?專家曝「2關鍵原因」急喊:不妥專家警告:打完疫苗「5件事千萬別做」!網最愛2類食物易發炎多長才正常?醫曝「台男平均尺寸」和身高有關:5%人勃起超過15cm菇類長白毛!專家解答「菌絲or發霉」...遇1情況=別再吃了「盯著一個國字」太久會突然看不懂? 醫學上有解啦!最新新聞更多+天氣太熱也會偏頭痛! 醫教「日常照護秘訣」肚子胖一圈 努力減重卻沒瘦 是得了「這種病」寶寶卡到魚刺!「3階段症狀+4件事一定不能做」運動飲料「2時機點喝」最有效!醫警告:當水喝恐傷腎武俠片名導胃癌逝世!醫揭「4大初期症狀」:超易忽略在家吃太簡單免疫力↓ 營養師提醒銀髮族防疫飲食5重點南韓也跟進施打「第3劑」!率先開放高齡、醫護人員施打:疫苗充足兩劑疫苗打9成才建議「戶外脫口罩」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