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d68型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而來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腸病毒Q&A (2)

腸病毒D68型最早是1962年時在美國加州的一波流行疫情中,從四位患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檢體中所分離出來,在2014年以前並非常見的腸 ...關閉廣告~Teachingcenter的醫學筆記~跳到主文如有錯誤歡迎各方專家指正謝謝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圖片太大,可以右鍵或長按後在新分頁開啟***更多討論***痞客邦--醫學邦***點我前往***~~~MAX台灣唯一信託加密貨幣交易所~~~有幫助的文章,可以給個推或讚,讓我知道哪些是對大家有益的May14Tue201922:19腸病毒Q&A(2)腸病毒Q&A(2) 以下內容,取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之資料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667 Q:什麼是腸病毒?A: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等60餘型。

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enterovirusA、B、C、D)等4種,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A型,腸病毒68型被歸類於D型。

2013年2月時,委員會決議將原本分類中的宿主名稱拿掉,變成腸病毒A、B、C、D(EnterovirusA、B、C、D)。

 Q:腸病毒71型特別毒?A: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感染腸病毒71型後,常出現的症狀如下:1.發燒時間較長:常超過3天,體溫可超過39℃。

2.幾乎都有手足口症狀:在手部、足部、口腔後方、膝蓋、臀部等部位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水泡)。

3.容易有中樞神經併發症: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意識不清等。

這種病毒是在1969年至1973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流行首先被分離出來,當時就發現有很多病毒性腦膜炎與腦炎的病例,之後在世界各地都有病例報告,包括澳洲、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法國等地。

事實上,臺灣在1980年至1981年也曾經流行過。

根據美國所作的調查,自1977年至1991年間,每年都有腸病毒71型被分離出來,只是個案數的多少每年稍有不同,可見此型腸病毒在全世界許多地方都是廣泛且一直持續性地存在。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世界各地的報告大多發現這一型病毒發生神經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其嚴重程度則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嚴重病例,有的則像台灣(1998年)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如保加利亞、匈牙利、馬來西亞、日本、中國、越南、柬埔寨,其原因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Q:腸病毒D68型跟其他腸病毒有什麼不一樣?A:腸病毒D68型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

腸病毒D68型最早是1962年時在美國加州的一波流行疫情中,從四位患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檢體中所分離出來,在2014年以前並非常見的腸病毒型別,僅有少數的群聚事件被報導,直到2014年8月起美國發生大規模腸病毒D68型感染疫情,甚至出現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flaccidmyelitis,AFM)關連性病例,之後在加拿大及歐洲等國家陸續報告出類似病例才受到重視。

在2014年8月中到2015年1月15日間,美國一共確認了1153例由腸病毒D68型所引起呼吸道疾病之病例,絕大部分的病例為兒童,且其中有許多病童患有氣喘或是有氣喘病史。

腸病毒D68型在分類上是被歸類在腸病毒D型,但其物理生化特性反倒是與人類鼻病毒(Humanrhinoviruses)較為相似,例如該病毒較不耐熱及不耐酸,在細胞培養中較適合生長於33℃,而非一般腸病毒培養之37℃;此外,腸病毒D68型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反而較少自糞便中檢出。

腸病毒D68型之預防方法與防治策略則與其他腸病毒大致相同。

 Q:腸病毒流行期間,小朋友可不可以到遊樂場所玩耍?A:在流行期間,可儘量安排戶外健康休閒活動,大人、小朋友在



2. 因應腸病毒D68型感染—落實生病不上學

其實早在西元1962年就已經發現腸病毒D68型,主要會引起兒童呼吸道疾病 ... 型則較不耐熱及不耐酸,較適合生長於33℃,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出。

在溫帶國家,腸病毒D68型的流行期多半略晚於一般腸病毒,而是在早秋及冬天流行。

 「慢性疾病」專刊2018.06第38卷1期執行編輯:盧柏樑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因應腸病毒D68型感染—落實生病不上學【回本期目錄】小兒感染科  李敏生主任(107年6月)最近讓家長怵目驚心的「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新聞中,悄悄的多了一個新名詞—腸病毒D68型(Enterovirus-D68),一般人可能不以為意。

但是若深入知道後會很驚訝的是,台灣去年共累計2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而這個最近「突然」出現的腸病毒型別有12例,是目前台灣「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中最常見的型別。

其實早在西元1962年就已經發現腸病毒D68型,主要會引起兒童呼吸道疾病表現,算是罕見的腸病毒型別。

一直到西元2014年,美國爆發腸病毒D68型引起兒童嚴重呼吸道疾病的疫情,才真的引起大家的重視。

隨後發現全球包括歐美及亞洲都有感染案例報告。

台灣在最近兩三年也發現感染腸病毒D68型個案數有增加的情形。

腸病毒D68型的許多特性都有別於一般大家熟知的腸病毒,反而比較類似於腸病毒的親戚「鼻病毒」(rhinovirus)的特性。

一般的腸病毒在細胞培養中適合生長於37℃,較常由糞便中檢出,流行期集中在夏、秋兩季;腸病毒D68型則較不耐熱及不耐酸,較適合生長於33℃,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出。

在溫帶國家,腸病毒D68型的流行期多半略晚於一般腸病毒,而是在早秋及冬天流行。

腸病毒D68型感染的臨床表現也讓臨床醫師感到困擾,以往臨床醫師可以藉由病童出現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的表現來診斷腸病毒感染,但是腸病毒D68型感染主要是以呼吸道疾病為表現,症狀從輕微的類似感冒到嚴重致死的肺炎都可能出現,在兒童很難跟一般呼吸道病毒感染區別。

更令人困擾的是部分腸病毒D68型感染的孩童,在合併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後一週左右,出現類似小兒麻痺肢體麻痺的嚴重神經併發症,而且即使經過治療,絕大多數仍會留下程度不一的神經學後遺症。

面對這樣新型態的腸病毒感染,目前強調洗手、環境消毒及落實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需要停課一週的防疫作為,顯然會有很大的漏洞。

腸病毒D68型感染一開始的表現就如同一般的病毒呼吸道感染,而且未必出現高燒,病童很可能被當成一般感冒仍繼續上學,等到出現肢體無力性麻痺的嚴重併發症時,才停課不上學,這時候腸病毒D68型早已藉由咳嗽、打噴嚏、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播開來,再執行防疫作為已經太遲了。

雖然目前兒童生病不上學會製造另外一個窘境,家長可能無法請假在家,也找不到地方或找不到人照顧生病的孩子,但是病毒可不會等待我們解決社會的難題。

在少子化的今日,一個有嚴重神經後遺症的孩子會造成家庭、社會及經濟難以估計的影響,如果不希望「預防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變成口號,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並落實兒童生病不上學。

大家準備好面對腸病毒D68型感染了嗎?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聯絡信箱│網頁維護:[email protected]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2013KMUHAllRightsReserveda建議使用IE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