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閉症 專注力不足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5歲早產兒患自閉過度活躍爸媽月花7萬訓練︰不想錯過治療黃金 ...

5歲的思翹時是好動活潑兒,拿起機械人玩具拋擲,愛周圍走,他於去年評估出現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徵狀,以及中度自閉症。

5歲早產兒患自閉過度活躍 爸媽月花7萬訓練︰不想錯過治療黃金期親子12:082019/08/29分享:熱門東京奧運炎明熹5000元消費券校長專欄聲夢傳奇MIRROR星蹤靚太安樂窩香港小姐2021新冠疫苗兒童健康▲爸媽曾月花7萬為早產自閉兒子進行各式訓練。

5歲的思翹時是好動活潑兒,拿起機械人玩具拋擲,愛周圍走,他於去年評估出現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徵狀,以及中度自閉症。

思翹出現以上狀況的原因跟他是早產兒有關。

早產嬰幼兒的腦部神經系統的發育不成熟,他們是發展遲緩、動作協調困難、自閉症、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等症狀的高危群組。

29周出世的思翹正是早產兒。

Pauline育有3位小朋友,大仔25歲、女兒20歲,而小兒思翹約5歲,三兄妹弟有一共同點,三人都是早產嬰兒。

大仔37周出世未算過早,女兒33周出世,小時候已有讀寫障礙及行為認知問題,入讀哥哥的Band1小學,默書測驗時常不合格,如「b」、「d」不分,學習路不順暢。

▲現時5歲多的思翹有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的問題,他邊聽故事邊玩玩具。

(曾有為攝)三孩皆是早產兒當Pauline跟丈夫知道懷了思翹時,他們心裡預計孩子大機會是早產兒,因為曾經有早產經驗的女性,再誕早產兒的機會大。

懷有思翹前,約15年前,我曾經懷有一胎,當時陀24周流產,之後醫生表示我不會再有孕。

至約6年前,發現有孕,預計是早產兒。

陀至24周時,Pauline作小產,當時BB隨時可出世,她心想捱多一日得一日,希望盡量延長BB在媽媽肚中生長時間,在29周時誕下小兒思翹。

▲思翹升级轉往加護病房脱離居住了三個月NICU,首次在母親懷抱中,當時他肝指數仍高,黃泥膚色。

(圖片︰受訪者提供)擔憂孩子活不來修讀護理的Pauline大概了解兒子的健康狀況,早產嬰兒的身體器官未完全發育完成,當時兒子出世時有3.5磅,心臟、肺、肝、膽和腸都出現問題,住院約5個半月健康穩定可出院。

住院初期,Pauline未曾為兒子拍照,醫生常表示思翹未必能活下來,Pauline跟丈夫憂慮孩子隨時捱不過,怕留下照片卻留不到孩子而痛心。

兒子住院時做了心臟導管手術,換了多次血,又曾出現腸出血,有肝臟膽管閉塞,肝指數高,整個人呈啡黃泥膚色……3、4個月大開始退黃疸,皮膚才變回正常顏色。

可知道膽管閉塞是病理性黃疸的一種,膽管無法將肝臟分泌的膽汁引流至十二指腸,膽汁積於肝臟內造成黃疸、肝硬化,危及性命。

▲1歲半的思翹初次能坐隱在公園搖搖馬仔中。

(圖片︰受訪者提供)ADHD及中度自閉思翹出院,Pauline為了照顧孩子,開始全職媽媽的生活,她跟丈夫不想錯過兒子的治療黃金時期,開始安排進行物理、職業治療、肌肉感統等,亦會嘗試中醫的推拿按摩與針灸等。

兒子進行兒科覆診及其他檢查,診斷出肌力弱、前庭神經系統受損、額葉受損、感統差及言語遲缓一年,去年評估預期他有ADHD徵狀及中度自閉。

女兒小時候有過度活躍,我們見思翹在1歲半已有類近徵狀,如撞頭撞地、瞓地、大叫等,至2歲仍未懂說話,外出難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的士,而且使要用BB拖帶。

▲爸爸努力工作維持家庭,閒時亦會抽空照顧小兒思翹。

(圖片︰受訪者提供)花盡金錢進行治療Pauline跟丈夫甘願在兒子身上花費高昂金額,有感若果不是從小進行各式訓練,相信思翹的能力更差。

她幸慶一路上很多教友支援,提供免費奶粉、衣服等物資,減輕經濟壓力。

社會對早產兒支援不足,我跟丈夫慳自己支出,花費積蓄為兒子做各樣治療及訓練,做得很頻密及找私人一對一訓練治療,如沒有資助課程,曾經花費多達每月6、7萬。

媽媽細數有時候一天上兩堂治療課,一星期多達9課,又如2歲起上言語治療持續3年了、每星期針灸亦持續3年,可想而知花費龐大。

面對孩子的連串問題,Pauline樂觀看待。

兒子以前出外會大叫發脾氣,人人都避開他。

我跟丈夫之前沒有想過兒子可以行,現時外出大用進步,可以自己行路,已感安慰。

▲三孩媽媽Pauline長子及女兒已長大成人,現時較多心思放在照顧小兒上。

(曾有為攝)支援不足家長群互助誕女兒跟小兒相隔了10多年,Pauline說自己是重新去學習照



2. 家長Q&A -如何提高孩子在課堂上的專注力? – Autism ...

Search中文ENG家長Q&A-如何提高孩子在課堂上的專注力?家長的疑問1:孩子讀普小一年級,上課專注力維持​​5-10分鐘,就會走神,手喜歡翻書,聞書味道,還喜歡撕紙片拼漢字和數字玩。

最吧還喜歡一邊拼字一邊發出哼歌的聲音。

怎麼提高他的課堂專注,減少他這些不恰當行為問題呢?家長的疑問2:您好,我兒子7歲,普小一年級,自閉症(語言好,智商95,行為規則差,刻板喜歡紅色,上課會拿同桌紅色的書,會看窗外的火車,不願和同學們朗讀,課堂上聽課嚴重走神,有時會自己笑,不願動筆做題。

回家後一對一給他輔導,能夠掌握知識,並且會了就記憶深刻,但是做作業還是做幾道題就走神,速度非常慢,經常做到晚上10:30_11:00。

考試不願寫卷子,就算會做也不願寫,還跟老師說我只做第一頁就不做第二頁,說到做到!最近厭學嚴重,上課鈴一打就不願進教室。

最近,很多家長查詢,問及讓孩子在主流學校上課時更集中的方法。

對家長和老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難題。

假如教室裡學生的人數眾多,以及在沒有助教的情況下,要解決此問題應該是頗具挑戰性的。

為了提高治療成效,我提供以下不論在家還是在學校,也能進行的一些訓練建議:首先,一如以往,大家要先了解孩子走神的原因:究竟是因為課題太深奧,還是因為行為問題,​​還是兩者皆是。

課題太深奧部分孩子由於語言或認知能力尚有進步空間,未能應付和追趕得上主流學校課程的要求,因此,他們很容易會走神。

即使他們本身對學習有興趣,但基於他們能力上的缺乏,應該不大可能讓孩子在整個課堂裡完全專注。

如果您的孩子有類似的情況,您要和學校老師溝通,好好討論一下怎樣根據孩子的能力,調整/簡化學校的課程或某學科對孩子的要求。

上課的時候,影子老師或學校老師可以多幫助孩子,提供更多的說明或解釋。

同時,您要清楚地辨識出孩子在語言或學習技巧上的缺乏,繼而在課堂以外,讓他們接受訓練,使孩子具備足夠的能力追趕學校課程。

欠缺學習動機倘若您的孩子並非不明白課程,而只是不太在意自己的表現,寧願作其他事情的話,失神的原因很有機會是欠缺學習動機。

那麼,您就先要找出孩子最喜愛的獎勵。

最理想的情況是獎勵本身是學校設有的物件或活動、或是能在學校做的活動,例如:玩電腦、到圖書館閱讀、在小息時間吃特別的零食等。

之後,您就要辨識出您希望孩子能展示的行為(即:對孩子的要求)。

然後,當孩子做達到我們的要求時,我們就可以獎勵和表揚他們。

以下是一些例子:例1: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嚴重失神,常常四處看。

他最喜歡閱讀。

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明獎勵規則:只要他取得(例:5分),就可以看書。

每次他能正確回答老師的問題時,他就能獲得1分。

在課堂時,老師或影子老師會根據課題不時問學生一些問題。

(注:剛開始的時候,老師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問孩子問題。

當孩子清晰明白要求後,可有系統地慢慢延長中間相隔的時間),這些問題是根據老師或其他學生所敘述的內容而設定的;老師可以在整個課堂中問孩子大概(例:10個)問題,問題可以包括:剛剛你的同學說回答了什麼?我們剛剛看過什麼圖片等。

只要孩子有集中精神,就能輕易回答的一些問題。

 例2:孩子不完全失神,他只是不太舉手回答。

他很喜歡玩電腦。

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明規則:只要他很努力的在課堂裡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最少3次,他就可以獲得獎勵。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張小紙條和一枝筆,紙條上畫有3個小格子。

我們在課堂前告訴小孩子:每當他有舉手回答,就要給自己在格子裡打勾勾作自我監控。

課堂完結後,如果孩子獲得不少於3個勾勾,他就可以玩電腦。

家長可以在家中先行單獨訓練孩子自我監控的技巧,讓孩子清楚知道要求和記得給自己打勾勾的技巧,再把程序帶到學校裡使用。

 在訓練的初期,雖然孩子需要依靠額外的獎勵去學習,可是我們達到了要孩子在課堂裡獨立專注和參與的目的。

當孩子能展示出這些行為後,更多較自然的獎勵也會相對出現。

家長會為孩子正確的行為感到高興,有更多機會表揚和鼓勵孩子。

老師也同樣地會給孩子提供更多注意力和稱讚。

孩子可能因為上課時專注,考獲更好的成績,為課堂集中的行為帶來更大的獎勵作用。

這些自然的獎勵會慢慢變得更有力。



3. 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高功能自閉症

光譜內其中一種小朋友嘅特質,這位媽媽好好嘅觀察及紀錄,給大家參考 . ◤ 我一直無法相信,直至在女兒確診後。

以我過去的認知,自閉症患者都是沈默內向,活在自己 ...JumptoSectionsofthispageAccessibilityhelpPressalt+/toopenthismenuNoticeYoumustlogintocontinue.LogintoFacebookYoumustlogintocontinue.LogInForgottenaccount?·SignupforFacebookEnglish(UK)EspañolFrançais(France)中文(简体)العربيةPortuguês(Brasil)Italiano한국어Deutschहिन्दी日本語SignUpLogInMessengerFacebookLiteWatchPeoplePagesPagecategoriesPlacesGamesLocationsMarketplaceFacebookPayGroupsJobsOculusPortalInstagramLocalFundraisersServicesVotingInformationCentreAboutCreateadCreatePageDevelopersCareersPrivacyCookiesAdChoicesTermsHelpSettingsActivitylogFacebook©2021



4. 自閉症暫無藥物根治醫生:3歲前可識別症狀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一般可分為專注力失調、活動量過高、自制能力弱3大症狀。

這3種症狀有可能同時出現,又或者只出現其中一種,患者中以混合型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Sundaykiss更新於2020年04月24日20:41•發布於2020年04月25日04:41經常聽到有父母擔心子女會患有自閉症,醫生指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暫沒有藥物可以根治。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發展遲緩及情感表達等出現困難,一般在三歲或之前可覺察其徵狀並確診,家長可及早為子女改善狀況。

撰文:郭韻婷|編輯:SundayKiss|相片:新傳媒資料庫精神科專科醫生梁琳明表示,近十年來本港沒有關於自閉症人數的官方最新統計,但以全球計,平均每88人就有一人是自閉症患者,發病率超過1%。

「以現時香港700萬人口計算,本港逾90,00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閉症徵狀。

」當中有不少家長擔心子女會患有自閉症,這問題可以理解。

自閉症日常生活三大異常梁琳明醫生指,自閉症患者從小已表現出語言、溝通(包括語言及非語言方面)、社交及行為方面的異常。

「因此自閉症患者的語言發展一般較慢,在情感表達及接收方面,也有顯著的困難。

「患者難與身邊人建立有效溝通,在行為方面,他們對事物活動的興趣會比較狹隘及固執,有重複性,亦可能對外界的刺激(如聲音、溫度和光線)出現過敏反應。

」若患有自閉症,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有三大障礙,包括人際關係障礙、溝通障礙及行為異常。

梁琳明醫生表示,自閉症患者通常在三歲或以前會出現上述徵狀,父母可透過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動等察覺子女的表現。

自閉症自閉症徵狀1.人際關係障礙難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患者多表現出不理人,不與他人有眼神交流、缺乏面部表情和社交手勢。

患者並對他人的說話舉動甚至會表現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未能察覺別人的想法、需要及感受。

另外,自閉症患者亦較喜歡獨個兒玩耍,不能與同齡兒童發展應有的同伴社交關係。

自閉症徵狀2.溝通障礙患者在溝通障礙方面,可包括語言及非語言障礙。

語言障礙即語言發展遲緩,患者從小會表現出語言理解及表達的困難,在了解他人的口語、肢體語言,或以語言、手勢及表情來表達意思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度。

患者一般會分不清你、我、他,常混淆使用代名詞或表現出鸚鵡式仿說,答非所問、聲調缺乏變化等特徵。

對於問題、複雜的指示或含有譏諷的說話,患者基本上是較難明白及有理解困難。

 自閉症徵狀3.行為障礙患者雖興趣較狹窄,但對有興趣的事物,其注意力極度專注、表現異常,例如玩法單調反覆缺乏變化,堅持使用特定的模式處理事情,一成不變。

倘環境的固定布置稍有改變,因不能接受而抗拒、哭鬧;同時出現刻板地重複地做某些行為或動作,例如搖晃頭部及室內轉圈等。

患者其他異常行為包括專注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以及容易衝動和發脾氣,並表現過度激烈的情緒反應。

此外,患者對聲音亦較敏感,甚至會表現出異常驚慌等。

自閉症暫無藥物根治醫生:3歲前可識別症狀特殊教育改善社交能力目前,在醫學上雖然仍未能根治自閉症,但父母愈早發現子女的異常行為,盡快確診是否自閉症患者,及時轉介他們接受特殊教育。

梁琳明醫生指,改善自閉症的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認知教學、感覺統合訓練及語言溝通訓練等,愈早改善愈可減輕自閉症對孩子的影響。

事實上,不少自閉症患者可經過診療、實習及特殊教育,從而改善他們的社交能力,甚至可融入主流教育及社交活動。

梁琳明醫生表示,最近接觸一個三歲小朋友的個案,該小朋友夜晚睡眠質量不好,常常尖叫,經身體檢查是正常,所以父母擔心他情緒出問題而求醫。

「結果發現該小朋友出現典型的自閉症徵狀,包括少與人有眼神接觸、不懂與父母溝通,以及在學校喜歡離群獨自玩耍,不願意與其他同齡的小孩子接觸。

甚至被欺負時亦不懂表達自已,所以脾氣愈來愈差,也開始時常發惡夢。

由於這些徵狀愈來愈明顯,該小朋友經醫生診斷後,確診他患上自閉症。

」目前自閉症患者毋須接受藥物治療,一般會轉介接受特殊教育,減輕自閉症帶來的障礙及困難,以適應生活及學習上的要求。

自閉症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最受關注最常引起家長談論的兒童行為與情緒毛病非專注力不足/過度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