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卡病毒台灣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建議離開茲卡病毒流行地區28天內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暫不 ...

指揮中心於今日(2月5日)上午召開「茲卡病毒感染症專家諮詢會」,會中除了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及台灣血液基金會等均派專家代表參加。

按Enter到主內容區:::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建議離開茲卡病毒流行地區28天內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暫不捐血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5-02-05更新時間:105-02-05指揮中心於今日(2月5日)上午召開「茲卡病毒感染症專家諮詢會」,會中除了由疾管署、健保署及國健署分別就國內外疫情現況、國內小頭症診斷就醫、出生通報統計等進行報告外,並邀集國內婦產科、感染科、神經內科等領域專家,就孕婦與新生兒檢查、檢驗,及預防措施等議題提供建議。

  本次會議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及台灣血液基金會等均派專家代表參加。

  與會專家認為,國內小頭症病例數未顯示有增加現象,另針對茲卡病毒可能透過性行為或輸血傳染部分,為確保國人健康安全,專家建議男性離開茲卡病毒流行地區28天內,進行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

另必須於離開茲卡病毒流行地區28天後,才能進行捐血;如確認為茲卡病毒感染,則於痊癒28天後才能捐血。

另對指揮中心目前之作為表示支持,同時建議可對醫護人員推廣茲卡病毒相關認知及教育訓練。

  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自2015年下半年起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迄今未見趨緩,截至目前全球已至少30個國家/屬地傳出流行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國內目前除1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外,並無其他感染個案。

為及早因應此波疫情對我國防疫帶來的潛在威脅,疾管署已提升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及亞洲4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成立署層級指揮中心,將茲卡病毒感染症改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公布相關工作指引及防治措施,並依醫療整備、境外防疫、邊境檢疫及病媒控制四大策略建構國內防疫網。

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專區相關問題Q&A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導專區影音專區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2. 茲卡病毒感染症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Zik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為黃病毒的一種,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最早在1947年於 ...茲卡病毒感染症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105年2月2日部授疾字第1050100179號公告修正「傳染病分類及第四類與第五類傳染病之防治措施」,並自即日生效。

茲將「茲卡病毒感染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五類傳染病。

衛生福利部108年3月29日衛授疾字第1080100423號公告修正「茲卡病毒感染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二類傳染病,並自108年4月1日生效。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virus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Zikavirus)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為黃病毒的一種,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

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疾病資訊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茲卡本土疫情國家/屬地前往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注意事項因應茲卡病毒感染症邊境檢疫強化措施因應Zika疫情各國邊境檢疫措施更多...重要指引及教材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工作手冊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計畫茲卡病毒感染症核心教材2016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專題討論資料更多...治療照護病人及接觸者之處理病人之治療照護有茲卡病毒暴露史之孕婦注意事項(通報、檢驗、胎兒追蹤檢查)懷孕婦女之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與檢驗流程圖更多...茲卡病毒感染症Q&A(含懷孕婦女注意事項)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更多...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畫疫情報導更多...:::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3. 茲卡病毒感染,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要 ...

因應茲卡病毒(Zika)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任何孕期的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如有考慮前往疫區,建議延後前往,如有必要前往,請先告知醫師,且於當地務必全程做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生育健康與預防茲卡病毒感染,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要注意人工生殖遺傳疾病防治外籍配偶生育健康定位點:::首頁>健康主題>全人健康>孕產婦健康>生育健康與預防>茲卡病毒感染,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要注意茲卡病毒感染,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要注意facebooklinetwitterplurk轉寄列印因應茲卡病毒(Zika)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任何孕期的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如有考慮前往疫區,建議延後前往,如有必要前往,請先告知醫師,且於當地務必全程做好避免蚊蟲叮咬措施。

有報導孕婦感染茲卡病毒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案例,惟兩者是否有關聯性仍待證實。

相關資訊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婦幼健康組瀏覽數:瀏覽數:16421修改日:修改日:2017-08-09發布日:發布日:2016-01-29主題文章(2017-07-29)國內再增1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民眾自流行地區返國請落實「1+6原則」並加強防蚊措施2017-08-09(2017-04-13)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護措施,返國後落實「1+6原則」並加強防蚊2017-04-19(2016-11-11)疾管署提升蒙哲臘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2016-11-15(2016-11-14)「遠離茲卡守護寶寶」卡片,提供婦產科醫事機構產檢衛教使用2016-11-15(2016-11-09)疾管署提升帛琉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2016-11-11更多文章回上頁回首頁



4. 今年首例茲卡病毒境外移入北部男性泰國旅遊確診

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台灣籍男性,曾到泰國旅遊。

目前個案無症狀且已過可傳染期,同住 ...更多編輯台推薦新聞:國際梅琳達與比爾蓋茲離婚花22年摸索女性主義之路國際馬雅原住民長達數世紀受苦墨西哥政府正式致歉運動影片/NBA衛斯布魯克繳超級大三元21籃板創生涯新高產經報稅起跑全攻略一次看行動裝置成最大變革要角文化書評/讓蔣經國走下神壇與祭壇歷史課沒學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

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browserdoesnotappeartosupportTraditionalChinese.WouldyouliketogotoCNA’sEnglishwebsite,“FocusTaiwan"?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

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Sedetectaqueelidiomaqueustedusanoeselcarácterchinotradicional.Porfavor,intenteentrarenlaPáginawebde“Español”好生活影像空間客戶頻道訊息平台FocusTaiwanフォーカス台湾上一頁聚焦政治國際兩岸產經證券科技生活社會地方文化文化+運動娛樂悅讀數位專題特派看世界影音新聞學院全球中央雜誌好生活首頁/重點新聞今年首例茲卡病毒境外移入北部男性泰國旅遊確診最新更新:2020/02/2516:49研究指出,成人感染由埃及斑蚊(圖)傳播的茲卡病毒會造成神經損傷。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5日電)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台灣籍男性,曾到泰國旅遊。

目前個案無症狀且已過可傳染期,同住家人也沒有疑似症狀。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下午在例行疫情週報時表示,一名北部40餘歲男性1月25日至30日與家人到泰國旅遊,2月6日至11日陸續因喉嚨痛、出疹、骨頭痛等症狀數度就醫,曾被通報登革熱及屈公病,但都陰性,但茲卡IgM抗體陽性,經檢驗於24日確診。

個案目前已無症狀且過可傳染期,同行家人都沒有疑似症狀。

地方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進行孳生源調查與清除,並給予「1+6原則」衛教。

林詠青表示,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輕微,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暫緩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

茲卡以病媒蚊傳播,民眾如需前往疫情高風險區,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

離開流行地區後請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3週。

台灣自2016年迄今共確診25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多為東南亞國家,分別為越南及泰國各6例、緬甸3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2例,印尼、新加坡、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及安哥拉各1例。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訂閱感謝您的訂閱!2016、2017、2018、2019年茲卡病例數分別為13、4、3及4例。

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疫情概況以及台灣與鄰國境外移入個案資訊,目前疾管署針對鄰近有風險之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及馬爾地夫等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另孟加拉、寮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先前曾有本土流行疫情,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編輯:吳協昌)1090225茲卡病毒感染症小檔案茲卡病毒(Zikavirus)為黃病毒的一種,目前被認定為是由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最早是在西元1947年從烏干達的茲卡森林分離出來,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方式:主要透過蚊子叮咬,也可透過性行為、母嬰垂直、輸血等傳播潛伏期:約3~12天發病症狀: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紅眼)、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等;婦女於懷孕期間感染,可能產下小頭畸形等神經異常新生兒預防方法: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茲卡病毒,也無藥物治療,避免蚊蟲叮咬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延伸閱讀巴西研究:茲卡病毒也導致成人神經損傷影片/茲卡登革熱肆虐東南亞



5. 感染後會攻擊免疫系統⋯台灣出現首例茲卡病毒感染!5大問題 ...

今年第一例「茲卡病毒」,只要一隻蚊子就可能入侵台灣. 疾病管制署在25日時,公布今年的「第一例」茲卡病毒案例,一名北部40多歲的 ...Skiptocontent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身上出現了小紅疹,幾天之後關節開始疼痛,慢慢的食慾不振、腹痛、噁心,全身疼痛。

這些症狀在這時很可能被認為是「流感」或是「武漢肺炎」,但其實卻是會攻擊免疫系統的「茲卡病毒」,只要小小一隻蚊子,就可能讓人出現神經、或是免疫相關的併發症。

今年第一例「茲卡病毒」,只要一隻蚊子就可能入侵台灣疾病管制署在25日時,公布今年的「第一例」茲卡病毒案例,一名北部40多歲的台灣男性,在1月25~30日時,跟家人前往泰國旅遊,結果在2月6~11日時,陸續出現喉嚨痛、起紅疹、骨頭痛的症狀;就醫之後,醫院在12日時,曾通報疑似登革熱、屈公病,但檢驗結果都是陰性,直到24日才確診是茲卡病毒。

而茲卡病毒只要透過埃及斑蚊、白線斑蚊這2種常見的病媒蚊,就可以傳染,甚至能透過輸血感染、性行為感染、或是母嬰垂直傳染,症狀在剛開始的時候很輕微,所以容易被忽略,但對於幾個特殊族群來說,千萬不要得到比較好。

一、茲卡病毒有什麼症狀?茲卡病毒的症狀非常輕微,甚至有80%的人是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症狀的,比如說「發燒」,因為發燒的程度太輕微,會以為自己沒發燒,只是頭有點痛,或是身體有點發熱。

但在沒有症狀的時候,茲卡病毒還是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在出現症狀之後的7天前,接觸過哪些人還是要特別注意。

典型症狀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疼痛結膜炎(紅眼)頭痛肌肉痠痛後眼窩痛特殊症狀神經系統併發症(如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免疫系統併發症(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小頭畸形二、茲卡病毒從哪裡傳染?目前所知,茲卡病毒有4種傳染方式,潛伏期大約3~14天左右,可傳染的期間是發病後7天。

病媒蚊傳染:在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性行為傳染:在人類精液中可發現茲卡病毒,而且存活期較長,所以如果確診茲卡病毒,建議6個月內的性行為都要戴保險套。

母嬰垂直傳染:部分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躲藏於胎盤及存在於羊水中,可經由母嬰垂直傳染。

輸血傳染:由於約有80%的個案沒有明顯症狀,感染者在不自覺下可能經由捐血將病毒傳染予他人,因此在流行地區可能會發生輸血感染。

三、這些人千萬不要得到茲卡病毒!雖然茲卡病毒好像沒什麼特殊症狀,但一旦發生特殊症狀,就會非常可怕。

在2016年時,中南美洲的婦女「大量生下」小頭畸形的嬰兒,但找不出原因,後來才懷疑可能是因為病媒蚊很多,懷孕婦女感染茲卡病毒造成。

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MargaretChan)表示,儘管尚無科學證明,但WHO的緊急衛生專家都「強烈懷疑懷孕期間感染茲卡和小頭畸形症有因果關係」;這起事件也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小頭畸形頭圍跟其他人相比,生長曲線小於第3個百分位,且與身長、體重不成比例,經專科醫師評估為小頭畸形,或在出生後頭部停止發育的一種疾病,在胎兒則為超音波檢查頭圍小於3個標準差;有些人可能會伴隨腦發育不良、發育障礙。

所以對於孕婦來說,最好在懷孕期間,千萬不要前往茲卡病毒的疫區,生下小頭畸形嬰兒的機率很高。

四、我要怎麼預防茲卡病毒感染?因為茲卡病毒感染大部分就是藉由蚊子傳播,所以建議如果要到流行疫區,一定要穿長袖、長褲,或是在露出來的肌膚上、還有衣服上噴上防蚊液,避免被蚊子叮咬。

五、茲卡病毒怎麼治療?目前感染茲卡病毒,並不像流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療,只有針對症狀的「支持性治療」,建議可服用乙醯氨酚來退燒、解決頭痛;或是用抗組織胺解決起紅疹、發炎的問題;通常感染7天後就會自行痊癒。

但要特別注意,請不要在感染期間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其他任何非類固醇消止痛藥(NSAIDs),像是布洛芬等,避免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傷。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延伸閱讀武漢肺炎/漫畫告訴你冠狀病毒為何恐怖? 精油也能抗病毒!研究:嗅聞15分鐘,流感病毒清除95% 原來病毒都躲在這5個地雷區!這樣做病毒就會遠離我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0-03-23COVID-19/新增本土個案!華航機師同住家人也感染暴露史曾在台北清真寺2021-04-231分鐘看懂!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有何差異2020



6. 中南美洲茲卡病毒感染疫情持續,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旅遊務必做 ...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際間茲卡病毒感染疫情持續發生仍未趨緩,目前 ... 台灣除今年1月10日於機場發現一名泰籍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外,目前並無 ...:::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中南美洲茲卡病毒感染疫情持續,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旅遊務必做防蚊措施,返國後兩週內如有不適,應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5-02-10更新時間:105-02-10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際間茲卡病毒感染疫情持續發生仍未趨緩,目前全球已有35國家/屬地傳出本土流行疫情,主要集中於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茲卡病毒自2015年下半年於巴西流行後疫情持續擴散,除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國通報境外移入病例外,中國大陸昨(2/9)日也公布一例自委內瑞拉返國39歲男性確定感染茲卡病毒,詳細資料疾管署持續了解中。

台灣除今年1月10日於機場發現一名泰籍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外,目前並無感染個案。

  為了對抗茲卡疫情,美國總統歐巴馬將爭取約600億元台幣的緊急經費,推動國內外疫情防治、診斷、治療及疫苗研發等相關工作,疾管署將持續觀察後續相關發展以為因應。

另依據泛美衛生組織(PAHO)推估PAHO地區茲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數約50-150萬例,一年內預計將出現300-400萬例。

包括哥倫比亞及蘇利南等國家均出現感染茲卡病毒死亡個案,部分個案曾出現GBS或具有慢性病史。

在巴西小頭畸形個案數持續增加,迄今累計約4,700例,部分國家/屬地等國GBS病例數亦有增加情形。

雖然茲卡病毒與小頭症及GBS之關聯性尚未獲得科學證實,但WHO仍強烈懷疑具有因果關係。

國內目前小頭症及GBS並無異常增加,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測並請醫師提高警覺。

2015-2016年具有境外移入國家共18個國,歐盟地區如荷蘭、芬蘭、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瑞士、丹麥、葡萄牙、愛爾蘭、法國、瑞典等12國、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及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及台灣均報告少數自美洲地區、泰國或東加、薩摩亞境外移入病例。

亞洲地區於2013年迄今於馬來西亞、泰國、馬爾地夫及印尼等國均有輸出病例至他國的紀錄,今年僅於泰國傳有1例當地病例。

疾管署目前已將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共35國家/屬地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第二級警示(Alert)、亞洲地區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馬爾地夫4國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疾管署表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約3到12天潛伏期後就會發病,典型症狀為發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有時會出現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一般人感染症狀較輕微,但孕婦感染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

建議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一般民眾如必須前往務必全程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塗抹衛福部核可防蚊藥劑及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返國後兩週內如有不適,應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專區相關問題Q&A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導專區影音專區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



7. 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

加強國際港埠入境旅客發燒. 篩檢,針對出現疑似症狀個. 案通報,並採血送至疾管署. 檢驗茲卡病毒感染症。

• 來自流行地區之航空器加強. 掃蚊監測,且要求航空 ...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pdf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pdf下載



8. 防疫專區/茲卡病毒感染症防疫專區–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防疫專區公會簡介台灣醫界雜誌會員服務醫師繼續教育團體保險台灣醫療典範廳影片專區會議紀錄首頁防疫專區茲卡病毒感染症防疫專區因應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發展,全聯會籲請會員提高警覺加強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之通報,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傳染病介紹(茲卡病毒感染症: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認識茲卡病毒感染症】(pdf檔)。

「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定義工作指引及教材疾病管制署茲卡病毒感染症專區教育訓練相關法規其他國際重要疫情資訊茲卡病毒感染症Q&A宣導品本項檢驗結果必須為使用具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登革熱NS1試劑進行檢驗之結果。

檢驗結果為NS1陽性者,無需將檢體送疾管署檢驗,完成通報後,系統將自動判定為確定病例。

符合通報定義之疑似病例,檢驗結果為NS1陰性者,請依原相關規定採檢送疾管署檢驗,並請將NS1試劑檢驗結果註明於防疫檢體送驗單。

至於個案認定則依疾管署綜合檢驗結果自動研判。

為確保個案結果研判的正確性與系統穩定,新增欄位選項一經點選完成並確認通報後,不可重複修改,各醫療院所於輸入檢驗結果時,務必謹慎。

top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