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混合型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躁鬱症不可怕,30秒檢測救人救己

第三型:若無法歸類為此兩種的則稱為「混合型躁鬱症」。

躁鬱症自我檢測表. 「躁期」發生時,你是否有以下的症狀? 1.情緒容易波動或 ...躁鬱症不可怕,30秒檢測救人救己3月19,2020資料來源:BabyHome編輯  編輯:武美齡 根據統計,台灣成年人約有1%患有躁鬱症,近日發生患有躁鬱症的父親,因情緒失控與警察發生衝突,釀成一死兩傷的憾事,如家人能及早發現並給予協助,或許能避免這場悲劇。

其實你我都有可能是躁鬱症患者,只是身處其中而不自知,快來檢測看看,你或家人是否需要協助,以及家有躁鬱症患者,家人如何早期發現,並給予幫助與治療?觀察近日新聞,出現許多躁鬱症相關案件,例如為搶江蕙票躁鬱病患三天沒回家病發,以及美國男子不忍心妻子受躁鬱症之苦,殺妻後自殺等事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本來好好的,怎麼會突然和躁鬱症沾上邊?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躁鬱症和憂鬱症不同,它包含了躁期與鬱期,患者分為三型:第一型:以躁症為主,鬱症可能接著發生,之後躁鬱週而復始發作。

第二型:出現躁症後,之後只出現鬱期。

第三型:若無法歸類為此兩種的則稱為「混合型躁鬱症」。

躁鬱症自我檢測表「躁期」發生時,你是否有以下的症狀?1.情緒容易波動或易怒。

2.注意力分散。

3.睡眠需求減少。

4.多話且不能克制。

5.意念飛躍。

6.自信心過度膨脹。

7.精神激躁不安,積極參與目的取向的活動,如政治宗教活動等。

8.積極從事帶來痛苦後果的活動,如瘋狂採購。

檢測結果分析以上8項症狀中,第1項是必要條件,而其他症狀若符合三個以上,且連續出現一星期以上,就有可能罹患躁鬱症。

「鬱期」發作時,你有這樣的狀況嗎?1.對事物明顯失去興趣。

2.情緒低落。

3.胃口改變。

4.睡眠習慣改變。

5.疲倦或失去活力。

6.無價值感或過強的罪惡感。

7.動作遲緩或因不安而活動量增加。

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無法有效思考。

檢測結果分析症狀1、2符合其中一項,並再出現其他四種症狀,同時持續達兩個星期以上,則有可能罹患有鬱症。

精神科醫師分析,躁鬱症症狀因不同期別,會有不同的表現症狀,而到底為什麼會發生躁鬱症?你是否有潛在的病因?1.遺傳:經研究發現,躁鬱症與遺傳有緊密的關係,而生活的壓力只是促使發病的近因,但並不代表患者的子女一定會罹病。

2.身體狀況:若生長激素、甲狀腺或神經內分泌出現異常,也有可能造成躁鬱症。

3.環境:家庭成長環境、生活壓力、要求完美的個性等因素,也與罹病與否相關。

懷疑自己或家人可能罹病,最好儘快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尋求醫師協助或治療,對患者最有幫助,不但幫助他人也保護自己,更能避免且預防憾事再度發生。

上一頁Previous近1/3兒童有心理健康問題!父母的陪伴、傾聽很重要Next辨認及診斷憂鬱症下一篇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地址:台中市西屯區青海路二段源通巷22號電話:04-27085855星期一    15:30-21:00星期二~五  09:00-12:0015:30-21:00撥打電話:04-27085855線上預約CloseMenu關於昕晴服務項目失眠心理治療厭食症暴食症恐慌症躁鬱症焦慮症老年失智症適應障礙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專業醫師團隊診療資訊門診時間表門診收費標準心理Q&A衛教文章線上預約看診最新消息相關新聞診所公告聯絡我們



2. 認識「躁鬱症(雙極性疾患)」與健康維護技巧

有些患者有憂鬱症狀或躁症症狀外,會有上述兩極的症狀同時出現,這種情況則稱為混合型雙極性疾患,如果躁症症狀嚴重,稱為第一型雙極性疾患;若是患者的躁 ...康復之友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網站導覽最新消息認識康盟協會簡介組織架構理事長的話服務項目理監事會捐助徵信106年捐款芳名錄捐款芳名錄歷史資料幫助我們捐贈方式聯盟捐贈碼:861108出版品簡訊電子報生活剪影活動花絮影音專區影音分享youtube影音頻道:::全文檢索快速選單資訊交流法規與政策疾病與藥物資訊活動成果國際交流-國內國際交流-國外精障者家庭支持計劃心情故事下載專區團體會員相關連結捐款專區☑郵政劃撥:19164343☑戶名: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募款帳戶: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華山分行271540008993足夢踏實復康足球MV更多影片分享:::瀏覽位置:首頁>疾病與藥物資訊字級選擇疾病與藥物資訊認識「躁鬱症(雙極性疾患)」與健康維護技巧發佈日期:2004-08-07雙極性疾患的患者沒有發病時,和一般人一樣,可以享受平常的生活;但是發病時,在應付壓力及社交、職能或其他社會功能方面則會有明顯的功能障礙。

v雙極性疾患的診斷及症狀情感性疾患大致可以分為憂鬱性疾患及雙極性疾患兩種。

雙極性疾患是每次患者發病,有時是有憂鬱症狀,或有時是有躁症症狀(包括自誇或誇大感、睡眠時間減少、多話或愛講話、話題多變、注意力分散、有目標傾向的活動增加或行為變得激躁、或過分追求有痛苦後果的尋樂活動)。

有些患者有憂鬱症狀或躁症症狀外,會有上述兩極的症狀同時出現,這種情況則稱為混合型雙極性疾患,如果躁症症狀嚴重,稱為第一型雙極性疾患;若是患者的躁症症狀比較輕,則稱為第二型雙極性疾患。

v治療方式一、藥物治療:用來處理雙極性疾患的藥物統稱為「情感平穩劑」(moodstabilizers),意謂這些藥物,起碼具有抗躁,或抗憂鬱,或預防任何一極的再發;這些藥物不但不會惡化任何一極的症狀,也不會誘導(轉換,switch)出情感性疾患的另一極症狀。

對這些題材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參閱相關資料【註1】。

二、心理治療:重點在教導病人分辨假性興奮(躁症)和控制過度揮霍等行為,並矯正憂鬱期過份自責的思想,避免患者自殺。

v健康維護技巧雖然雙極性疾患一旦引發成躁症或是重憂鬱症,會造成學業、工作上的中斷,但是一位患有雙極性疾患的患者,若其有相當程度的病識感,及對疾病症狀有相當的了解,並與一位熟悉您的精神科醫師合作,做定期的門診追蹤,大部分的患者在目前的藥物治療下,是可以維持相當正常的生活,好好工作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康復之友聯盟是一個以患者及患者家屬為主的組織,可提供病友互助的機會,及疾病治療上的新知,幫助患者得到適當的疾病治療與照顧。

歷史上患有雙極性疾患的名人,包括牛頓、貝多芬、舒曼、邱吉爾、吳爾芙、孟克、梵谷、傑克森.帕洛克等。

雖然在他(她)們生前並沒有那麼好的治療疾患辦法,沒有那麼好的精神藥物;但是在這些限制下,他(她)們還能夠對社會及人類做出非凡的貢獻。

因此,在此與患有雙極性疾患的病友共同勉勵,認識雙極性疾患並維持正常的生活。

【參考文獻】楊淑瑜主編「實用精神科治療藥物指南」(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出版,2004)沈武典著「21世紀臨床精神藥物學,修訂版」(合記書局,2002)。

沈武典著「分享生命中的勇敢-關於雙極性疾患(躁鬱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2004)魏芳婉修編「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畫-認識精神病」(2004)回上一頁到最上面 .版權所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瀏覽人數:88319.會址:(11071)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1號13樓.聯絡電話:(02)2585-0810、2585-0811.傳真電話:(02)2585-0812.IE7.0,Firefox.20以上版本.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x768|隱私權宣告|資訊安全政策|



3. 躁鬱症

... 可能接著發生,之後躁鬱週而復始發作;而第二型是出現躁症後,終其一生只出現鬱期,若無法歸類為此兩種型式的則稱做「混合型躁鬱症」。

 簡體中文 憂鬱情緒自我篩檢憂鬱症簡介憂鬱症相關報導我的憂鬱故事憂鬱情緒相關研究心衛出版品憂鬱症問題留言板數字會說話漫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專欄心衛出版品心情頻道聊天室熱門話題忘憂DIY歡樂FunGame青少年築夢計畫忘憂漫畫區活動歷史區兒童活動憂鬱症防治活動憂鬱症篩檢日農村志工培訓憂鬱情緒紓解教案分享園地教育講座網我的憂鬱故事分享憂鬱症問題留言版熱門話題討論區網站建議留言版首頁>憂鬱症主題館>憂鬱症簡介>什麼是躁鬱症 什麼是躁鬱症?躁鬱症一詞由字面來看,就是由躁期及鬱期所組成,正式名稱應為「雙極型情感性精神病」(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躁症發作時,會感覺自己有很多精力、理想及衝勁,想做很多事情,甚至徹夜未眠;而鬱症發作時,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的想法,更嚴重的是躁鬱症會有週而復始、一再侵襲的情形發生。

當連續出現七天以上的躁症症狀,無論是否再出現鬱症症狀,即為罹患躁鬱症。

若只有一、兩天出現疑似躁症症狀,只能說是出現疑似躁症症狀,但並非躁鬱症。

躁鬱症的特點是患者的生活作息嚴重被打亂,甚至對他人造成妨礙,但當發作週期緩解時,又恢復正常功能,和一般人一樣。

躁鬱症的種類躁鬱症可分為兩型,第一型以躁症為主,鬱症可能接著發生,之後躁鬱週而復始發作;而第二型是出現躁症後,終其一生只出現鬱期,若無法歸類為此兩種型式的則稱做「混合型躁鬱症」。

如果要與憂鬱症做類別上的區辨,相對於躁鬱症為「雙極型」的情感性疾病,憂鬱症則是「單極型」情感性疾病,病人終其一生只出現鬱期,從未有躁期出現。

躁鬱症的盛行率:根據統計,躁鬱症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三,以此換算推估,台灣約有六萬九千人患有躁鬱症。

一般而言,躁鬱症第一次發作時間約在十五到二十五歲間,發病較早者,與家族病史的相關程度較高。

躁鬱症的症狀躁期發作時,可能出現症狀包含:1.情緒容易波動或是易怒。

2.睡眠需求減少。

3.不能克制地多話。

4.意念飛躍。

5.注意力分散。

6.誇張的膨脹自信心7.增加目的取向的活動(如:性活動、政治活動、宗教活動等)或精神激躁不安。

8.過分參與極可能帶來痛苦後果的娛人活動(如:瘋狂採購、魯莽駕駛等)。

  其中症狀1是必要條件,其他症狀只要出現至少三個,且連續發生達一周以上,就是罹患躁鬱症。

 鬱期發作時,可能包含下列症狀:1.情緒低落。

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胃口改變。

4.睡眠習慣改變。

5.動作遲緩或因不安活動量增加。

6.疲倦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強的罪惡感。

8.無法有效思考、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自殺的念頭。

有計畫或行為出現。

  其中症狀1、2必須至少含有其中一項,並至少需再出現四種症狀,同時持續達兩周以上,才能說是罹患鬱症。

躁期發作通常起病突然,首次發病若不加治療,平均約會持續三至六個月。

但時間長短因人不同,鬱期則可能長達六至九個月。

醫學上已發現每次的再發作(包括躁期及鬱期),無論嚴重程度或時間,均會比前一次更嚴重且期間更長,一般而言,躁鬱症再發作的機率約為六成。

 為甚麼會得到躁鬱症?醫學上已發現躁鬱症與人類腦部情緒中樞的神經傳導失控有關。

而現有的研究發現:1.生物學:若神經內分泌,如腎上腺、甲狀腺及生長激素等異常,即有可能造成躁鬱症產生。

2.遺傳學:研究發現躁鬱症受遺傳因素所影響很大,但這並不表示患者的子女一定會罹病,除體質因素外,個人的年齡、成長的環境、適應能力及環境壓力等因素,都與是否發病相關,因此,可由心理及環境兩方面著手,以減少得病的機會。

 3.心理社會學:罹患躁鬱症也與早期發展經驗(父母失和、離異或死亡造成愛的剝奪、或兒童虐待等)、性格特點、(如神經質、要求完美)和環境因素(如最近生活壓力、或缺乏社會支持等)有關。

 本文採訪陳正宗醫生/台灣精神醫學會會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                                               |Top|Back|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 心理衛生中心.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