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藥副作用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漫談管制藥物(5) LSD是毒品?迷幻藥?啟靈藥?

漫談管制藥物(5) LSD是毒品?迷幻藥?啟靈藥? 1943年的4月19日是人類第一 ... 啟靈藥的全貌,他們才會明白啟靈藥就像多數藥物一樣也會有「副作用」,而且在 ...加入成為作者登入登入幫助中心林艾德的大腦迷宮追蹤專題付費閱讀林艾德追蹤2020-04-19|閱讀時間‧約4分鐘3收藏分享漫談管制藥物(5)LSD是毒品?迷幻藥?啟靈藥?1943年的4月19日是人類第一次LSD體驗的紀念日,霍夫曼博士(AlbertHofmann)在實驗室裡親自測試了他發明的神奇藥物,在使用了他認為非常低的劑量後,回家路上,他騎著腳踏車,開啟了一趟即使在最瘋狂的幻想中也不曾見過的奇妙旅程,至今,4月19日還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國際單車日」。

事後,即使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但霍夫曼博士知道,這種藥物必定會對人類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數十年後,有人說了這麼一段話:「服用LSD對我有很深刻的影響,甚至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它讓我看到了硬幣的另一面,即使不透過記憶也能深深刻畫在腦海裡,也提醒了我真正重要的事:創造偉大而不是創造財富,要用盡全力,讓歷史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那是已故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Jobs)。

2014年,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服用了啟靈藥後的大腦情況,他們透過大腦掃描,發現一般成年人大腦中都有對外界資訊的「預設處理模式」,而服用啟靈藥後,大腦中原本習慣的、單一溝通線路會大幅重組,負責不同功能的區域可以不經由預設的線路,直接進行溝通,這可能使我們擺脫既有的思維模式,產生更多創意的想法,就像賈伯斯「看到硬幣的另一面」一樣。

但這種直接溝通也可能導致「聯覺」,例如嗅覺聯絡到視覺,所以你能「看見味道」,當然視覺也可能聯絡到控制記憶、想像力的區塊,這也就是LSD在各國成為非法藥物的主因之一,我們習慣稱之為「幻覺」,把LSD這類藥物稱為「迷幻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則告訴我們,更適合名稱可能是「靈性」跟「啟靈藥」,他們找了一批長期修行、靜坐、冥想的人來測試,這些冥想者表示,服用啟靈藥跟冥想到極致的效果,幾乎是一模一樣。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認為,透過啟靈藥配合心理輔導,對重度憂鬱症的治療有幫助,在三個月的治療後,有近半數病患的憂鬱程度大幅降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把啟靈藥用在戒菸治療上,在3次療程後,半年觀察期內約有8成的人成功戒菸,遠高於目前所知的所有戒菸治療法;用賈伯斯的話來說,啟靈藥的療效,可能來自它能「提醒」重度憂鬱或是煙癮患者,什麼是他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即使在藥效退去後,這些經驗還是能繼續留在腦海中幫助他們。

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LSD過去常見的使用方式是口中含著一張吸過藥水的「郵票」在台灣,LSD最常見的名稱不是迷幻藥也不是啟靈藥,而是「毒郵票」,因為1950、1960年代,藥廠大量提供LSD給學者們研究其作用,但審核管制不當導致部分LSD流入市面,許多人在沒有「領航員」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了修行者口中「極致的冥想」裡頭,如果在妥善輔導下,LSD可以引領使用者走向健康的心理狀態,當然也能在沒有輔導時走向更壞更差甚至可怕的心理體驗,這種所謂的「壞旅行」(BadTrip),無論對使用者或是社會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介紹這項藥物絕對不是鼓勵大家去使用它,而是因為一昧地污名化「毒品」,在網路上隨時都能查到資料的現代,只會造成學校跟網路的資訊落差,讓更多青少年對非法藥物產生好奇;唯有讓他們了解啟靈藥的全貌,他們才會明白啟靈藥就像多數藥物一樣也會有「副作用」,而且在錯誤的情況下這些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危險,透過教育讓孩子們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是透過威權洗腦迫使他們接受我們的決定,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分享至LSD毒品迷思腳踏車日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林艾德的大腦迷宮追蹤專題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付費閱讀贊助作者上一篇文章漫談管制藥物(3)成癮者走不出的迴圈下一篇文章漫談管制藥物(1)大麻被污名化的歷史編輯精選專題林艾德追蹤付費贊助3收藏分享留言分享3留言收藏



2. 吸毒也能治憂鬱?------談迷幻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

最近有一則值得探討的新聞報導,也就是日前有醫學的研討會討論迷幻藥(例如LSD或者迷幻性蘑菇)是否能治療憂鬱、焦慮,甚至有些專家鼓勵 ...鄭醫師的部落格跳到主文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當醫生告訴你這是你的體質,這種體質原本就會憂鬱,所以你要吃藥。

請問你是否就範?或者你想了解自己真正的體質為何?此外,有人吃了一段時間的藥物,精神與思考變得越來越模糊,怎麼辦?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26Mon201011:34吸毒也能治憂鬱?------談迷幻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最近有一則值得探討的新聞報導,也就是日前有醫學的研討會討論迷幻藥(例如LSD或者迷幻性蘑菇)是否能治療憂鬱、焦慮,甚至有些專家鼓勵讓心理治療師適度使用迷幻藥來治療病患。

在此我提供一些穩定資料給大家參考:首先讓我們瞭解LSD的相關資料,這是1938年由由瑞士化學家AlbertHofmann博士,進行一個有關麥角鹼類複合物的大型研究計畫時,第一次合成出來的。

這種毒品藥效很強,我們從它使用的劑量即可得知,一般藥物都是以毫克來計算,這種毒品的使用量需以微克(一毫克等於一千微克)來計算,使用這類毒品,容易產生解離性的症狀,解離症狀發生時,當事人原本清楚的大腦訊息會部分或者全部被這類毒品或藥物阻斷,開始產生一些幻覺、感知減少、思想抽離(原本的記憶、思考等等)、夢境甚至狂喜等等。

據一些研究發現,這可能原自於這類毒品對多巴胺及鴉片類受體產生的非選擇性作用,繼而產生欣快感。

許多有解離作用的毒品或藥物如果宣稱療效,應該是解離作用產生的結果。

1947年開始,精神科治療開始使用這種東西來治療精神疾病,在1950年代,有些精神科也拿來當作精神治療藥物(甚至包含酒癮)。

因此,現在聽到這種論點,是六十年前的過時論點。

LSD被禁止使用的最大原因,是因為LSD的使用除了會產生恐慌之外,還會引發健康者的精神病狀況:RickStrassman(1984)."Adversereactionstopsychedelicdrugs.Areviewoftheliterature".JNervMentDis172(10):577–95.PMID 6384428 Cohen,Sidney(January1960)."LysergicAcidDiethylamide:SideEffectsandComplications"(PDF).JournalofNervousandMentalDisease130(1):30–40.PMID 13811003Malleson,Nicholas(1971)."AcuteAdverseReactionstoLSDinClinicalandExperimentalUseintheUnitedKingdom"(PDF).BrJPsychiatry118(543):229–30.doi:10.1192/bjp.118.543.229.PMID 4995932.http://www.maps.org/w3pb/new/1971/1971_malleson_5136_1.pdf. 曾有一位精神科醫師跟我提到他和一位吸毒者的對話,這位吸毒者即使被關多次仍堅持用毒,他說:你問我為什麼要一直用海洛因?因為用海洛因會讓我感覺整個人和這個世界脫離,這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實在太爽了,沒有其他任何經驗可以取代,因此就算被關很多次,我還是會想用。

以上的例子,反應了很多吸毒者的狀況,面對能力缺乏,吸毒成了他們逃避的工具,我認為想以毒品來治療憂鬱或者加強心理治療的效果,就是在變相地鼓勵當事人不要面對,除了根本無法改善以外,還會讓求助的人狀況更惡化。

想以毒品治療憂鬱,就像借酒澆愁一般,短期會醉得不省人事,一旦藥效過後之後,反而會愁更愁。

持續的憂鬱,應該去找出生理或者心理的根源,根本處理及面對,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而這些也都有方法可以協助當事人處理。

貪圖短暫吸毒帶來的快感,只會讓問題持續,最後賠上健康與自由,得不償失。

迷幻藥治憂鬱?美醫學界新論點更新日期:2010/04/2509:01說起迷幻藥,總讓人聯想到嬉皮的頹廢形象,但現在醫學界卻有一派說法,認為迷幻藥能治療憂鬱、焦慮等精神問題。

不管是LSD還是迷幻性菇菌類,這些迷幻藥總讓人想到1960年代的嬉皮與種種用藥上癮而引發的悲劇,但現在一度是壞東西的迷幻藥,說不定是醫學上另一項神藥,美國聖荷西這場研討會上,全球許多醫學



3. 毒品為什麼要拒絕?談搖頭丸與迷幻藥的藥性!

服用後會使人有愉悅、多話、情緒高亢、減少焦慮的作用,以及與別人親密的感覺及幻覺,其迷幻作用主要是對時間及感覺認知的扭曲。

其他副作用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登入/註冊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看新聞健康疾病癌症中醫心靈兩性美麗飲食熟齡育兒影音專案健康諮詢科別總覽小兒內科一般婦科中醫內科皮膚科減重專科精神科找百科醫學辭典藥典就醫指南中醫天地中藥中草藥中醫學說民俗療法醫事專區醫事招募院所藥局登錄熱心表揚醫事特寫醫事陣容醫事Blog食在健康美味食譜減重飲食笑話收藏問題回報LINE首頁新聞區字體大小:大中小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 陳怡蒨藥師一、迷幻藥1.LSD:LSD(俗稱搖腳丸、一粒沙、加州陽光、白色閃光、acid等),為無色無味略帶苦味之白色晶體,可做成錠劑、丸劑;或做成膠狀、液體滴在吸墨紙、方糖或郵票上或溶於飲料中,而目前台灣查獲的LSD則多為深褐色、類似沙狀的小顆粒。

LSD的藥效是無法預測的,與所使用之劑量、使用者的人格、心情、所期待的事物及周遭環境皆有關係。

通常使用後約30-90分鐘後產生藥效,生理上會有瞳孔放大,體溫、心跳及血壓上升、流汗、喪失食慾、失眠、口乾、震顫等現象。

心理上則可能同時感受到數種不同的情緒、或是體會到情緒的快速轉變,如果劑量足夠則會產生妄想及視幻。

使用者對時間及自我的意識改變,可能有所謂crossover現象,發展出「共同感覺」,例如「聽到顏色」或「看見聲音」,這些改變可能令人心生恐懼並引起恐慌。

藥效大約12小時以後才會褪去。

有些人會產生嚴重的恐懼與絕望,害怕失去控制、發瘋及死亡,LSD中毒時因為幻覺可能發生致命的意外、自殺或殺人等,危及社會安全。

許多LSD的使用者還會經歷所謂flashbacks,即已經很久沒有使用LSD,但精神症狀或幻覺仍會不預警地隨時發生。

這種情形在使用過後幾天甚至一年以上都可能出現視覺症狀包括出現有顏色的閃光、移動中的物體產生拖曳、及短暫的幻覺。

使用者還可能產生精神分裂及嚴重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LSD並不像古柯鹼、安非他命和海洛因那樣具成癮作用,亦即不會產生生理上的依賴性;但是LSD會有藥物耐受性,亦即使用多次以後要達到同樣的藥效必須提高劑量,所以使用者通常會間隔使用。

2.神奇魔菇:早在16世紀,墨西哥中部的印地安土著的宗教儀式就有使用迷幻性磨菇的記載。

魔菇的作用個體差異性很大,且每顆魔菇的迷幻作用都相當低,所以每次使用了多少有效劑量無法估計。

不過,psilocybin在腦部的作用並不像LSD那麼強,主要是視幻覺,包括顏色的扭曲、物體的殘像、視覺的型態改變、物體表面產生波浪樣的運動、臉孔變型,生理作用包括體溫升高、面潮紅、心跳加快、瞳孔放大、流汗,心理作用包括脫離現實感、人格解體、呈現夢幻狀態、恐慌、對距離或時間的判斷失真、甚至精神分裂症狀。

也和LSD一樣,人體很快就會對它產生適應力,因此,很自然就不會常吃它,因為需要一次比一次吃更多的魔菇才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吃這些魔菇也不會有成癮的問題,沒有生理依賴性,但是因幻覺產生導致意外傷害甚至影響公共安全的問題。

另外,濫用者還可能誤吃有毒的菇類,因為這些蕈類外觀都很類似,特別是含有劇毒的毒蕈(Amanita),很容易被誤認為產生幻覺的魔菇類,毒蕈即使服用少量也足以致命。

二、搖頭丸(MDMA,ecstasy)MDMA以往常被誤認為是一種「安全」的藥品,它是安非他命的衍生物,俗稱搖頭丸、狂喜(ecstasy)、快樂丸、亞當(adam)、忘我、綠蝴蝶等,為具迷幻作用之中樞神經興奮劑。

MDMA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士兵用來作為食慾抑制劑,到了80年代使用變得普遍,做為精神治療的輔助用藥,也開始被濫用。

國內繼安非他命之後,在PUB、舞廳也開始廣泛流行,掀起了一股「搖頭風」。

常見的為白色藥片、紅、白色膠囊或粉末形式。

由於搖頭丸只可由非法的途徑取得,其MDMA純度通常不高,常添加安非他命、咖啡因或其他毒品,由於MDMA會影響其他藥物的代謝(包括這些添加物),所以會使得毒性變得更高。

MDMA口服後約15分鐘即到達腦部作用,45分鐘左右達到巔峰,之後效果開始下降,藥效約為3至6小時。

服用後會使人有愉悅、多話、情緒高亢、減少焦慮的作用,以及與別人親密的感覺及幻覺,其迷幻作用主要是對時間及感覺認知的扭曲。

其他副作用還有降低食慾、思想混亂、心跳加快、體溫升高、牙關緊閉、



4. 服迷幻劑= 踏出痛苦第一步

迷幻劑( Hallucinogens )一般是指能改變服食者接收外界資訊(包括影像及聲音等)的藥物,常見於濫藥者 ... 此外,大麻和LSD 其實還有嚴重的不良副作用。

  回上頁服迷幻劑=踏出痛苦第一步迷幻劑(Hallucinogens)一般是指能改變服食者接收外界資訊(包括影像及聲音等)的藥物,常見於濫藥者圈子的相信非大麻(Marijuana)莫屬了。

其實在六十年代,即所謂“嬉皮年代”,與大麻一樣常被濫用的還有LSD(即麥角?二乙胺/迷幻藥,LysergicAcidDiethylamide).大麻和LSD的詳細藥理至今還未能百分百被確定,但一般相信,它們之所以能扭曲從外界接收的資訊,是和神經中樞的血清素(Serotonin)有關。

 神智不清易生意外迷幻劑對人體造成即時的傷害,有別於其他毒品,它們雖然沒有如白粉或冰等會對身體個別器官造成破壞,但一般人於服食後往往因神智不清而發生各種不可預料的意外,例如婦女容易受性侵犯,而一般人會因為所看到及所聽到的都不是真實資訊,所以對高度和距離的危機感都會消失,因此很容易會發生嚴重交通意外或因操作重型機械而受傷事件。

此外,由於濫藥者很多時都會將迷幻劑和酒精飲品混和一起服用,令藥性加強因而危害性更大,原因是藥物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導致大腦的呼吸中心受到過度抑制而引致濫藥者窒息。

 產生抗藥性不斷提高分量此外,大麻和LSD其實還有嚴重的不良副作用。

以LSD來說,它除了能令濫藥者上癮外,亦會令人因長期服用二產生抗藥性,令服食者要不斷提高分量。

另外,LSD亦會引致精神病,甚至自殺傾向;一些報告亦將LSD和畸胎和細胞突變(癌症的起因)拉上關係。

至於大麻,它的迷幻作用來自它其中一種叫THC(Tetrahydrocannabinol)的成分,它亦會令人上癮。

由於毒販提供的大麻沒有品質控制,吸食者很難掌握其成分及THC含量,這便有機會患上急性中毒。

中毒的徵狀包括心跳過速、神智不清、自殺或自損行為、狂暴傾向等。

大麻的藥性可維持數天,因此吸食者幾天後還會出現服用大麻的後遺症。

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情形是:一些可怕的回憶可斷斷續續地出現,有些甚至可以在自以為清醒的情況下發生,意志力薄弱的人甚至可以患上精神病。

由此可見,迷幻劑絕對不是令人“relax下、暫時忘記煩惱”這麼輕鬆簡單,事實是:一旦接觸,可令人抱憾一生。

 回上頁Copyright©2010CommunityDrugAdvisoryCouncil.



5. 迷幻藥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路掛號門診時刻表用藥查詢健保床位:::院長信箱最新消息下載區域超連結區收費標準本院簡介醫師簡介就醫指南醫療服務醫療保健為民服務防疫專區網站導覽:::首頁 /醫療保健 /45詳文2011060901迷幻藥—LSD2011060901 迷幻藥—LSD國軍北投醫院李文貴主任LSD全名麥角酸二乙醯胺(LysergicAcidDiethylamide,簡稱LSD),為一種會產生強烈幻覺的迷幻藥物,具有成癮性。

這些藥物可改變感覺(特別是視與聽覺);因它們曾被描述為「神志擴張」劑。

有些則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如;乙醯膽鹼或正腎上腺素的活性。

LSD甚至在很低劑量下,它的藥性亦會歪曲知覺。

 LSD是在1943年,於偶然的機會,由麥角素半合成而得,為最強烈的迷幻藥,是一種無臭、稍帶苦味的白色結晶體。

它可與其他製劑混合作成藥丸、錠劑;或作成膠狀、液體滴在郵票狀紙片、吸墨紙、方糖等物質上或溶於飲料中;也可作成注射劑或雪茄,以供口服、抽吸或注射。

衛生主管機關把LSD列屬第二級管制藥品(二級毒品),臨床上禁止使用。

目前台灣查獲的LSD多作成深褐色、類似沙狀的藥丸,故俗稱一粒沙,或稱為搖腳丸、加州陽光、白色閃光、方糖等。

LSD的使用及濫用方式均是以口服為主。

靜脈注射,吸食等方式則非常少見。

一般的成人口服100毫克劑量後,於40~90分鐘內即開始作用。

3~5個小時後達到尖峰,整個作用期間約8~12小時。

服用之初的現象類似交感神經類藥物的作用。

患者會出現噁心、臉紅、瞳孔放大、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及發抖等症狀。

如果食入的劑量過大,則病患會有流眼淚、感覺異常、反射作用變強與過度活動等症狀發生。

LSD真正的危險在心理上多於身體上。

長期使用有時會導致嚴重的焦慮或似「嚴重的精神病」,特別是以前已有心理問題的使用者身上,這種嚴重的副作用會較明顯。

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耐藥性:包括心理及生理依賴,並產生「倒敘現象」-即使已經很久沒有使用LSD,但精神症狀或幻覺仍會不預警地隨時發生。

許多濫用者係因判斷力混淆、幻覺及脫離現實感,因而對自身行為安全掉以輕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死亡。

LSD中毒特徵包括無法預測的自我功能障礙、情緒不安、思想干擾、行為無法控制的危險、瞳孔放大。

過量可能會導致死亡。

LSD有可能引發潛伏的精神問題,造成幻覺、妄想、偏執和類似精神分裂的症狀。

即使是藥效已退,有時也可能在事後復發,造成焦慮和恐慌。

尤其LSD以類似郵票狀的吸墨紙為工具:將吸墨紙泡在LSD藥水裡,讓紙張吸收毒品,乾燥後再將紙片放在舌下,透過舌下黏膜吸收。

為了掩人耳目,這種吸收藥水的紙片做成郵票狀,讓旁人不易起疑,特別值得大家注意。

 語音服務回前頁至頂端瀏覽人次:8086更新時間:2021/5/4上午08:03:00網路掛號門診時刻表用藥查詢健保床位收起本院簡介本院簡介本院宗旨和特色未來展望醫師簡介單位介紹醫療單位醫療行政醫務行政醫療保健精神衛教護理衛教藥物衛教社工衛教心理衛教職治衛教溫泉醫療戴主任新知專區感控資訊為民服務院長信箱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圖書館支付或接受補助院內院訊和精選文章戒癮影片性騷擾防治專區護病比綠精靈工作坊植栽販賣古蹟出租說明政府服務獎就醫指南位置圖門診就醫急診就醫住院就醫收費標準地熱谷小舖人才招募護理科防疫專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