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刺微創手術費用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脊椎受損不用開「一條龍」了!用微創手術把傷口縮成1公分

Skiptocontent50歲的林小姐因為腰痠背痛,同學好心幫她按摩,但在林小姐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用膝蓋朝她背後腰椎處一頂、將她身體往後一扳,一聲「啪」,痛到左大腿無法伸直只能彎著,且鼠蹊部也會抽筋,疼痛感從臀部一直延伸到小腿部,晚上不能睡覺、不能行走,只能說「生不如死」。

脊椎受損很痛苦童綜合醫院微創中心副院長徐少克說,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等病變,最常是因為姿勢不當、或是受力不當造成的外傷所引起,一開始都會先用保守療法如矯正骨架來治療,但如果出現肌肉萎縮、大小便失禁等神經症狀,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基隆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昝文清說,傳統脊椎手術是從背後順著脊椎切開「一條龍」,把後面組織燒開、挖下去找神經受損的地方,所以脊椎後面的組織基本上都不見了,造成有些人動刀之後,縫合位置的肉會變得硬硬的、一樣會有持續的下背痛。

像案例中的林小姐,腰椎椎間盤嚴重破裂、碎片還移位到神經孔,壓迫神經造成嚴重疼痛和肌肉無力,必須要清除碎片,修復神經;徐少克說,但傳統手術必須破壞正常肌肉、甚至部分脊椎結構,除了肌肉硬化,也容易產生神經沾黏,造成脊椎不穩定等後遺症,至少要3~6個月的復健才能漸漸恢復日常生活。

脊椎微創手術這樣做脊椎微創手術是用內視鏡代替大刀,傷口比起傳統的10公分,可以縮減到1~2公分的大小,昝文清說,很多老人家因為怕手術風險、怕自己癱瘓或是年紀撐不住,都寧願「忍痛」而不去治療,但現在的手術技術已經把風險降得很低,高齡、骨質疏鬆、洗腎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只是要多注意術後的照顧,比起痛到不能走路,真的不如接受手術。

脊椎微創手術大約1~2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不過還是有些植入物,所以可能會有少許的異物感,建議有抽菸的人在手術前、後一定要戒菸6個月以上,並遠離二手菸的環境,才能加強植入物跟身體的融合,而且手術前1星期必須停用抗凝血劑、術後也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進行復健。

目前脊椎微創手術如果有明顯的生活上困擾,並在手術中使用最基本的材料,可以申請健保給付,但如果經濟許可,也可以跟醫師討論是不是要使用自費醫材,依照材料不同,大約需要5~12萬元左右;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適合的材料有差別,要做任何決定還是多跟醫師討論,也因為手術費用高,建議在有信譽的大醫院進行,避免被誤植較差的材料。

延伸閱讀85歲爺爺長骨刺「痛到動不了」長庚醫師昝文清讓他一天就能走高齡脊椎手術易癱瘓?骨科醫師:年齡不是接受手術的問題脊椎微創手術導航降低再次手術的風險及併發率不用再害怕椎間盤手術了內視鏡讓脊椎手術傷口只有0.8公分文/盧映慈圖/許嘉真Heho熱門文章1.COVID-19/哪些人是接種第九類對象?單純性高血壓就不算!診斷碼真的足夠判定風險?2021-07-112.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Delta變異株更像重感冒2021-06-293.整理包/頭痛?發燒?AZ、莫德納、BNT、國產疫苗副作用大解析2021-07-204.整理包/打疫苗前後一定要注意的7件事!打疫苗前該吃什麼、普拿疼該什麼時候吃?2021-07-185.除了基因,人生有過半的壽命是自己掌控!專家公開15個人瑞長壽的祕訣2021-08-09影音健康【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Heho微動畫】盤點8種腳部不舒服可能的身體徵兆!2021-03-05早上起床噁心想吐怎麼辦?小心是身體給的救命訊號!2018-10-08更多影音熱門關鍵字標籤不節食減肥乳酸菌伸展操優格免疫力可可味噌咖啡咖啡因基礎代謝奇異果家庭主婦循環心血管懶人瘦身打掃抗發炎按摩掰掰袖核心運動淋巴深蹲清洗清潔清潔劑減肥減重瘦小腹瘦腿瘦身瘦身操發酵食品納豆肌肉鍛鍊肝病肝硬化肥胖膳食纖維膽固醇運動醋降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食慾黑巧克力關注Heho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2. 頸椎開刀會癱瘓嗎?

現行頸椎骨刺開刀由頸椎的前側位肌肉的縫隙進入為第一選擇,不再是由 ... 脊椎微創手術,脊椎支架的進步,手術傷口大幅縮小,傷口不痛了, ...科部介紹神經外科Neurosurgery本科介紹本科陣容教育訓練衛教資訊答客問最新消息醫療連結神經外科答客問頸椎開刀會癱瘓嗎?開完刀是不是要躺半年?頸椎該如何保養?現代因?醫療顯微鏡的進步,手術的視線與清晰度是不可同日而語,醫療顯微鏡動輒上千萬,改變醫療的安全度,也讓醫師可以更安心的開刀。

現行頸椎骨刺開刀由頸椎的前側位肌肉的縫隙進入為第一選擇,不再是由頸椎後側開刀,後側開刀傷口較大,神經暴露較大;由前側顯微鏡手術,傷口不大,在骨縫中將骨刺清除,神經暴露少,在神經的外側就將骨刺清除,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約3至5天。

清除骨刺的過程都在骨縫中進行,未進入神經中,骨刺清除後以人工椎間盤將狹窄的骨縫撐回原來的高度,神經不再受到壓迫。

開刀是ㄧ時的,日常生活是長期的,開刀可解除神經的疼痛,可改善頸椎不良的角度,但日常生活的保養是一輩子的,平常的不良習慣、不良姿勢若不改,骨刺還是要找上你,因為開刀後的上下節段在不良姿勢下ㄧ樣會長骨刺。

所以日常生活的保養讓手術更有效果。

#頸椎該如何保養?1.頸椎長時間過度前傾、或後仰,會使椎間盤壓力上升,水分喪失,骨刺增生。

2.保持頸椎的自然姿勢,避免長時間工作頸椎前傾,適當的運動讓頸部肌肉放鬆,適時的平躺休息讓椎間盤壓力釋放。

3.頸椎的角度應微微向後,頸椎過度前傾也就是「低頭族」,會使椎間盤壓力上升,水分喪失,椎間盤向後擠壓凸出也就是骨刺。

4.頸椎骨刺的增生,使神經孔狹窄,造成神經根的壓迫,使頸部肌肉僵硬緊繃,就容易產生頸部鈣點。

5.頸部肌肉連接後腦枕部到肩膀到肩胛骨內側,頸部僵硬會牽連至後枕部造成頭痛,肩胛骨內側也容易有痛點,或時常拉傷久久不癒。

6.保持頸椎的自然姿勢,避免長時間工作頸椎前傾,適當的運動讓頸部肌肉放鬆,適時的平躺休息讓椎間盤壓力釋放。

7.頭後枕部的悶痛源至肩頸僵硬,當開始有頭痛的症狀就要注意肩頸姿勢是否正確,肌肉是否過度緊繃,要適當的熱敷、按摩、運動。

什麼是腰椎弓解離?什麼是腰椎弓骨折?腰椎弓骨折,常為外傷或過度負重所致,骨頭承受不了重量而骨折,骨折後常有下背疼痛感,病患會覺得自己腰常拉傷,一次比一次更難好,一次比一次更痛。

若沒治療,持續彎腰負重,會造成腰椎滑脫,神經壓迫,此時痛的泛圍會擴大到屁股、大腿甚至小腿,壓迫久了腳就麻了。

腰椎弓骨折如何診斷?1.腰椎前曲、後彎X光,可看到骨裂處,也可看到腰椎不穩定,腰椎滑脫。

2.腰椎電腦斷層,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骨頭裂縫。

腰椎弓骨折真的很痛!因骨折處的不穩定性造成骨裂處摩擦,腰痛、神經痛是常有的事,沒有治療拖久了,脊椎就會滑脫,大腿、小腿的神經症狀會更明顯,但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

脊椎微創手術,脊椎支架的進步,手術傷口大幅縮小,傷口不痛了,復原時間及住院時間縮短,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

最後更新日:2018/07/05回科部介紹網路掛號



3.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神經外科 施育彤 微創中心主任】. 麻痛到會令人想把手臂剁掉的頸椎疾患-談前位頸椎顯微手術 ... 頸椎顯微手術-第一步顯微鏡下移除骨刺.仁愛簡介董事會院長的話服務理念體系介紹院史記事特殊榮耀交通資訊仁愛吉祥物掛號服務掛號須知看病掛哪科線上掛號/查詢或取消掛號線上預約慢箋領藥線上申辦病歷門診時間表看診進度表停診公告病患須知病患權責就醫指引收費標準診斷書及表單申請急診即時資訊每日病床動態表醫療資源科別介紹醫師介紹特色醫療中心新聞專區仁愛訊息活動預告媒體報導感謝專區仁愛影音人物誌徵才公告資訊公開專區醫藥知識保健衛教仁愛醫訊常見問題顧客服務諮詢管道院長室信箱聯絡我們線上諮詢電子賀卡訂閱/取消電子報會員專區教學研究:::會員專區facebook網站導覽English無障礙專區醫藥知識首頁>醫藥知識>保健衛教>外科外科>神經外科保健衛教▪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其他專科▪醫療相關單位仁愛醫訊常見問題▪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其他專科▪其他單位:::外科>神經外科【神經外科 施育彤 微創中心主任】麻痛到會令人想把手臂剁掉的頸椎疾患-談前位頸椎顯微手術頸椎神經根壓迫症狀  50多歲的林先生長期以來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以前都還可以靠復健和藥物紓解。

但最近狀況有變嚴重的趨勢,症狀延伸至肩膀膏肓,以及左邊的上肢麻痛感非常令人非常煩躁不舒適,嚴重的時候,麻痛到甚至會令病人想把手臂剁掉。

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影響到睡眠品質。

  林先生非常苦惱無助,平常賴以舒緩症狀的復健治療,效果也不若以往。

復健科醫師於是建議他到神經外科門診作進一步評估。

神經外科醫師檢查以及建議  神經外科門診評估:林先生的麻痛感分布在左側頸椎第六條及第七條神經的區域。

影像發現頸椎第五六節和第六七節都有「椎間盤突出」和「骨刺」壓迫神經。

再加強抗發投炎藥物之後,仍不見改善。

醫師於是和林先生商討頸椎手術。

  醫師說,若使用藥物治療以及復健後無效而持續影響生活品質時,則必須考慮用手術解決問題。

前位頸椎顯微手術  要進行的手術叫做前位頸椎顯微手術,如下分為兩步驟。

此於仁愛神經外科是經常性手術,使用顯微鏡搭配處理精巧病灶的神經外科器械完成。

頸椎顯微手術-第一步顯微鏡下移除骨刺  手術路徑沿著人體的自然縫隙,所以因手術造成的損傷小,傷口疼痛少,出血也少。

在處理頸椎骨刺的時候,使用高速氣鑽鑽石磨頭去一點一滴地磨平拋光,再用顯微專用的器械移除骨刺。

使用新醫療顯微鏡,手術視野放大而且明亮,醫師工作起來事半功倍,病人的安全獲得保障。

以這樣的作法,除非神經壓迫過於嚴重,不然產生併發症與數十年前相比已經小了非常多。

頸椎融合手術-第二步置入頸椎椎間籠(脊椎融合術)  椎間盤和骨刺被移除後,本來的的空間失去支撐,因而必須置入頸椎椎間籠。

最早是擷取病人身上的骨頭置入。

如今有各種不同材料的椎間籠可供選擇,所以幾乎很少病人需要被再挖一塊骨頭填補空缺。

全民健保有照顧我們這群病人,若健保委員審核通過就可以使用PEEK材質的椎間籠,這種材質安全穩定而且和一般人的骨頭硬度較為相仿,是不錯的醫療材料。

若要求術後能低頭、仰頭、脖子側彎的動作可以盡量和術前相仿,則可使用可活動式的頸椎人工椎間籠。

  醫師說,不管甚麼手術都有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而醫師必然會盡全力避免發生併發症的可能。

前位頸椎顯微手術術後如何照顧傷口及術後生活需知  大部分接受頸椎前位手術的病人都可以恢復得都相當迅速。

排除術前太嚴重的情形(如脊髓壓迫),一般神經根壓迫(如肩頸上臂上肢痠痛麻)的病人,術後數小時麻醉藥劑作用代謝後即可帶著頸圈起床活動。

林先生在接受手術後不舒服的症狀獲得很大的改善。

術後兩天便順利出院。

出院前他詢問要怎麼照顧傷口及術後生活需知。

護理師說,手術傷口約4-5公分,使用不需拆線的傷口縫合法,所以只需消毒或更換美容膠,再按時回門診追蹤即可。

  醫師叮嚀接受頸椎融合手術必須戴頸圈保護滿三個月(睡眠休息時不用)。

若是可活動式的人工椎間盤則不需要戴這麼久。

  開刀可以解決問題,但是術後生活的頸椎保健的重要性更大。

我們要隨時記得維持良好的姿勢讓我們的頸椎保持壓力較小的狀態。

如果必須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則要記得安排時間舒展筋骨,這樣才能常保頸椎健康。<



4. 脊椎微創手術有健保!訓練核心肌群防骨刺

不少民眾擔心,微創手術是否需要動輒十幾、二十萬的高額費用。

曾仁河醫師強調,脊椎微創手術不一定要自費,手術使用的骨釘和椎間融合器, ...脊椎微創手術有健保!訓練核心肌群防骨刺撰文:林芷揚、圖片來源:達志日期:2018年02月09日分類:各式病症AAA你有骨刺嗎?骨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困擾,也是一種口語化的稱呼,指的是「退化性脊椎病變」,包含椎間盤突出、神經管狹窄、脊椎滑脫,常造成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跛行。

骨刺常常痛得讓人受不了!該怎麼辦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仁河表示,退化性脊椎病變的治療方式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非手術治療」,也就是藥物與物理治療,另一種則是「手術治療」。

 藥物和物理治療緩解骨刺病症 藥物治療包含各式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物理治療包含各種穿透式熱能療法與牽引(拉腰),也可以涵蓋中醫的推拿與針灸。

為避免病情惡化,骨刺患者須經過脊椎外科醫師與復健科醫師的診斷,才能獲得正確的治療與復健。

 脊椎微創手術破壞少恢復快 如果神經壓迫嚴重,或是脊椎因滑脫而結構不穩定,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現在已有先進的微創手術,針對神經減壓的部分,可以達到與傳統手術一樣的效果,而且因為對骨骼、肌肉、組織的破壞較少,因此患者的疼痛感輕、體力復原快,可以更早回復活動力。

 標準脊椎微創手術健保全額給付 不少民眾擔心,微創手術是否需要動輒十幾、二十萬的高額費用。

曾仁河醫師強調,脊椎微創手術不一定要自費,手術使用的骨釘和椎間融合器,只要審查核准後都有健保給付。

也就是說,在完全健保給付的狀況下,是可以完成標準脊椎微創手術的。

 自費醫材項目多可諮詢不同醫師 不過,由於自費醫材的種類很多,包含高速鑽頭、顯微鏡內視鏡無菌套、止血凝膠等,而經皮穿刺骨釘、特殊金屬製的椎間融合器、導航設備(包含雷納生機器手臂)等屬於費用較高的項目。

 是否使用自費醫材,與手術醫師和病患自己的考量都有關係,患者可以多方諮詢不同的醫師。

 維持同姿勢勿太久強化核心肌群護脊椎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減少骨刺產生是根本的保養之道。

曾仁河醫師提醒,無論是低頭滑手機、打電腦或是坐著看電視,同一個姿勢都不要維持太久,中間一定要變換姿勢、適度休息,或是起身活動。

搬動地上的重物時,務必蹲下拿取,不可用站姿彎腰去拿,以免對脊椎造成負擔。

做家事時,可以穿戴護腰,加強對脊椎的保護。

 除此之外,適度運動加強核心肌群,也能強化肌肉對脊椎的保護作用。

民眾可以接受專業教練的指導,或是在家平躺在瑜珈墊上,雙腳拱起與地面呈九十度,再重複將臀部抬起、放下的動作,視個人情況重複約20下,也是不錯的訓練方式。

 ▲民眾在家可以做簡單的運動,加強核心肌群,強化肌肉對脊椎的保護。

 骨刺微創手術曾仁河手術脊椎椎間盤突出健保核心肌群脊椎滑脫坐骨神經痛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你有骨刺嗎?低頭滑手機、彎腰搬重物增風險老翁長骨刺找民俗療法 脊椎遭搥打無法行走鐿鈦小將孵金雞強攻脊椎微創手術轉動獲利水泥工常彎腰負重 椎間盤突出申請職災補助椎間盤突出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復原快熱門文章你有骨刺嗎?低頭滑手機、彎腰搬重物增風險撰文:愛長照、圖片來源:達志日期:2018年01月31日分類:各式病症AAA其實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

文/丁彥伶 「覺得脖子好痠,好想按摩!」 「手指常覺得痠麻,不曉得是怎麼搞的!」 「老是腰痠背痛,該不會是坐骨神經出問題吧?」 很多人都有這些困擾,其實這些症狀可能都是「骨刺」惹的禍。

 骨刺是骨頭上長了刺刺尖尖的東西嗎? 長庚醫院骨科教授陳文哲說,其實所謂的「骨刺」指的是關節退化,在X光檢查中,可以看到退化的部位有骨質增生的現象,不是長得像刺,而是退化的部位骨質增厚。

 像我們經常低著頭、彎著腰,身體覺得頸椎的厚度強度不夠,身體反應讓骨質增生,但卻對軟組織、神經血管造成了壓迫,而這種退化,在膝蓋、髖關節不稱為骨刺,而是稱為「退化性關節炎」。

 骨刺一定會引起症狀? 因為常聽說長骨刺引起坐骨神經痛,或是因為壓迫到神經引起麻痺惑癱瘓等可怕的後遺症,讓大家聞骨刺色變。

 不過陳文哲說,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