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症狀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類鼻疽

類鼻疽由感染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 ... 類鼻疽的高危險群有:老年人、糖尿病、癌症、腎功能不佳等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較差 ...防疫新知首頁衛教園地防疫新知類鼻疽類鼻疽發佈日期:108-12-01類鼻疽類鼻疽由感染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引起,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此菌在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存在,會感染馬、羊、豬等動物以及人類,其引致的病名即稱為類鼻疽。

其流行地域為東南亞地區及澳洲北部的熱帶地域。

傳播方式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潛伏期從可能的暴露經驗推算至出現臨床症狀之時間,可短至2天,或長達數月或數年(第9天,為發病高峰期)。

發病症狀大部分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以為是感冒,提醒注意以下臨床症狀:肺炎。

急性皮膚化膿與局部淋巴腫大。

慢性化膿性類鼻疽。

菌血症與敗血症。

預防方法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

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風災期間,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者可配戴口罩,減少吸入感染的風險。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類鼻疽的高危險群有:老年人、糖尿病、癌症、腎功能不佳等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較差的人。

類鼻疽為嚴重致死性感染症,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預防接種建議無類鼻疽疫苗。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

上一頁訊息專區最新消息公告訊息得獎訊息認識宏恩管理團隊願景使命重大事記組織架構就醫指南網路掛號掛號查詢看診進度門診時間看哪一科就醫權益與須知住院服務急診服務收費說明醫療中心醫療團隊醫事團隊特色醫療衛教園地衛教單張防疫新知為民服務就醫資料申請社會服務病友分享滿意度調查到院指南常見問題



2. 類鼻疽Q&A

類鼻疽的症狀與鼻疽相似,所以稱為類鼻疽。

鼻疽是感染鼻疽伯克霍得菌(​Burkholderia mallei)所引起的疾病,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都很少見到病例。

二、​類鼻疽的 ...類鼻疽Q&A一、類鼻疽是什麼?人會不會感染?類鼻疽又稱為惠特莫爾氏病(Whitmoredisease),是感染一種類鼻疽伯克霍得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為一種革蘭氏陰性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類鼻疽的症狀與鼻疽相似,所以稱為類鼻疽。

鼻疽是感染鼻疽伯克霍得菌(Burkholderiamallei)所引起的疾病,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都很少見到病例。

二、類鼻疽的病原存在在哪裡?又是怎麼感染動物跟人的?類鼻疽伯克霍得菌可以在土壤或水中存活數年之久。

人或動物經由傷口接觸、食入或是吸入被污染的土壤或水而被感染,所以被污染地區的土壤平常就存有類鼻疽伯克霍得菌,在大雨或是淹水過後,常會傳出感染的病例。

三、那些地區是有人感染之病例?又有那些地區動物有感染病例?人的病例方面在泰國、越南、緬甸、菲律賓、印尼、澳洲北部等熱帶國家都有發生;台灣在1986年有一個境外移入的案例,在1996年之後就不斷有少數病例發生。

動物的類鼻疽在馬來西亞、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澳洲等國的綿羊、牛等有少數病例,台灣尚無動物類鼻疽之病例。

四、人的類鼻疽症狀有那些?與動物的類鼻疽症狀有不同?在人方面,主要感染途徑為皮膚傷口及呼吸道吸入。

潛伏期為數天到數年,甚至長達25年,患者多半有糖尿病等慢性病。

類鼻疽的症狀從無症狀、肺實質化、肺空洞化、肺壞死、膿胸、皮膚膿瘍、骨髓炎、以及急性致死性敗血症,症狀具多樣性,若有急性敗血症則死亡率相當高。

也因為症狀多樣化,常誤診為肺結核或傷寒,因此,任何不明肺空洞化、慢性化膿症狀或是曾到疫區者,都要懷疑是不是類鼻疽。

在動物方面,馬、羊、豬、狗等都會感染類鼻疽,症狀主要是在各臟器、淋巴結、關節囊、乳房等有膿瘍病灶,也可能有睪丸炎、副睪炎、脊椎化膿等。

五、如何診斷類鼻疽?由患者(畜)血液、痰、膿汁等病材直接分離病原菌是最直接的診斷方法,不然以病材乳劑注入天竺鼠腹部,數日後再從實驗鼠的腫脹處膿汁分離病原。

可以用螢光抗體染色,加以確認。

在血清抗體檢驗方面,現在多用Indirecthemagglutinatioassay(IHA)以及ELISA檢測,可以檢出不顯性感染,就是只有血清抗體陽性而無其他異狀。

六、要是感染了類鼻疽要怎麼辦?目前類鼻疽病無疫苗可用,但Augmentin、四環素(Tetracyclin)、Sulfamethoxazole+Trimthprim、Ceftazidime、鏈黴素(Streptomycin)等抗生素仍有作用,但是要考慮到類鼻疽有抗藥性菌株,所以要做抗生素敏感試驗,以作為用藥參考。

提供者:黃春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版權所有©2015AHRIAllRightsReserved25158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TEL:0800-068112、+886-2-26212111最佳瀏覽狀態為Chrome‧1280*768以上解析度最佳



3. 類鼻疽症狀像感冒診斷困難

患者會出現發燒、寒顫、頭痛、肌肉痛、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可怕的是,​類鼻疽桿菌可能會侵犯其他人體器官,甚至造成敗血症,潛伏期從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或MicrosoftEdge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請至Google官網下載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健康國際地方蒐奇影音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地產專區TAIPEITIMES求職爆Search自由電子報自由影音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國際地方蒐奇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健康地產專區服務自由電子報APP自由電子報粉絲團自由電子報Line熱門新訊限制級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需滿18歲方可瀏覽。

未滿18歲或不同意本條款離開我同意我已年滿18歲進入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首頁 > 焦點類鼻疽症狀像感冒診斷困難2005/07/3106:00〔記者洪臣宏、魏怡嘉╱綜合報導〕感染科醫師表示,類鼻疽有些症狀很像感冒,如發燒、全身痠痛及呼吸道感染症狀等,在診斷上較為困難,由於類鼻疽會造成敗血症,因此致死率較高。

高雄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高彬去年接受疾管局委託,審議陸官顏姓學生感染類鼻疽致死案。

他說,類鼻疽桿菌為一種細菌,毒性並不強,普遍存在泥土、污水中,感染途徑為接觸或由呼吸道感染,身上有傷口者更容易感染。

黃高彬說,類鼻疽桿菌容易侵犯老人、小孩子等抵抗力較差的族群,及糖尿病、高血壓等潛在性疾病的人,潛伏期短則數天、長則數月,通常伴隨其他疾病發生。

類鼻疽菌感染一般症狀為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細菌性肺炎、氣喘,因此容易被誤以為感冒。

黃高彬強調,它會對小孩子造成多器官膿瘍,大人則會有急性病變,常見的有敗血症,或侵襲肺、腎、肝、脾等重要器官,一旦合併敗血症,死亡率高達四成,若引發敗血性休克死亡率更高達九成。

他以陸官顏案為例,顏姓學生經檢驗有類鼻疽桿菌,不過在其身上發現曾感染鉤端螺旋體,應為造成他抵抗力差的始作俑者,類鼻疽桿菌則使病況急遽惡化。

他強調類鼻疽菌並非傳染病,不會人傳人,健康正常人就算有傷口,也不太容易感染,常見的病患多為從事園藝、農夫或建築工人等,最近從事相關工作時最好戴上手套、不要赤腳,切勿直接接觸土壤及污水。

三總感染科主任張峰義表示,類鼻疽的治療,只要一開始用適當的抗生素,通常就可以有效的治療,但類鼻疽的症狀表現包括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肺炎及敗血症等,和感冒類似,臨床診斷不易,通常醫師要再詢問病患的工作性質及出入環境,一旦發現病患來自流行區域,就會提高警覺,並留意病患是否為類鼻疽的可能。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如果民眾一旦發現感冒症狀已超過一般感冒的不舒服程度,例如特別喘,或是連站都沒有力氣,就要特別注意。

類鼻疽致死率四成類鼻疽是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致病,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經由皮膚傷口接觸,而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細菌便可進入人體,導致肺部瀰漫性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感染。

患者會出現發燒、寒顫、頭痛、肌肉痛、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可怕的是,類鼻疽桿菌可能會侵犯其他人體器官,甚至造成敗血症,潛伏期從二天到二十五年都有可能,致死率高達四十%。

此外,類鼻疽也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馬、羊、豬、猴、囓齒類、鳥類等動物也會遭感染,但人不會將此細菌傳染給其他人或動物,動物也不會傳染給人或動物,主要是從環境中感染,而東南亞、澳洲北部等熱帶地域是流行區域,中國、香港則為新流行地區。

我國從七十四年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後,直到八十五年與八十八年才出現三起本土病例,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從八十九年到九十三年,共接獲四十三例類鼻疽的通報病例,均為散發病例,其中三例死亡,而通報的個案以高雄縣、台南市、屏東縣、台南縣等南部地區居多。

(記者鍾麗華、洪瑞琴整理)不用抽不用搶現在用APP看新聞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焦點今日熱門2021/06/2103:00《TAIPEITIMES》CPCandFormosatoraiseall…2021/06/2103:00《TAIPEITIMES》Medigentoutsenterovirusva…2021/06/2103:00《TAIPEITIMES》Thirdpand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