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狀細胞癌肺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肺鱗癌二線標靶藥納健保癌友一大福音

一名30餘歲的男性業務員,因工作壓力大,平均一天抽1包半至2包菸。

近幾個月發現咳嗽遲遲無法痊癒,竟被診斷「鱗狀上皮細胞肺癌」(肺鱗癌) ...首頁›健康部落格›肺癌專區›肺鱗癌二線標靶藥納健保 癌友一大福音專家簡介肺癌的流行率高,治癒率低,僅約百分之十至十五。

不論在台灣、美國、甚至全世界,肺癌都是高居癌症死因的首位,對人類生命健康極具威脅的重要疾病。

「肺癌專區」集結了各種肺癌治療新知、疾病案例,與您分享最新的肺癌治療發展。

文章分類衛教報導()熱門文章肺鱗癌二線標靶藥納健保 癌友一大福音2019-06-07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30餘歲的男性業務員,因工作壓力大,平均一天抽1包半至2包菸。

近幾個月發現咳嗽遲遲無法痊癒,竟被診斷「鱗狀上皮細胞肺癌」(肺鱗癌)。

因受不了一線化療副作用,所以選擇二線自費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成效良好,但經濟負擔大。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肺鱗癌好發抽菸男性,第一線治療容易因副作用失敗,幸好二線不可逆標靶藥物近期通過健保,是患者福音。

肺癌早期難發現 79%患者確診已晚期肺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10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3,000多名肺癌患者,其中近2,000人為肺鱗癌。

陳育民醫師表示,肺鱗癌好發抽菸男性,發生率僅次於肺腺癌,但治療選擇相對匱乏,在台灣僅有少數患者可以存活超過一年。

肺鱗癌雖有手術根治的可能,然而,患者常忽略早期肺鱗癌的警訊,高達79%肺癌患者就醫時,腫瘤已轉移或侵犯周遭器官,無法手術切除,只能藥物治療。

根據治療準則,患者在一線接受化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仍可能因抗藥性導致病情再次惡化,此時,則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安排二線治療,包括化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等不可逆標靶藥物 5成患者可控制疾病陳育民醫師分析,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普遍體力虛弱,化療副作用較大,效果也不佳;而近年新興的免疫療法有待更多驗證,且健保給付門檻高。

另外,一線化療與二線治療多要打針,部分患者常恐懼治療。

隨著健保制度逐漸完善,今年肺鱗癌二線治療,已有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

陳育民醫師說,所幸二線不可逆標靶藥物今年6月1日通過健保,口服藥也讓患者容易接受,對於腫瘤控制成效佳,疾病有效控制比例超過五成,且副作用較化療低。

超過4成患者存活超過1年 兼顧生活品質中國附醫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醫師補充,治療肺鱗癌的一線標準化療藥物,其副作用比治療肺腺癌還強,比如水腫、肋膜積水、嚴重脫髮,甚至神經毒性還會導致手麻、腳麻,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品質。

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期間,患者不用住院,只要按時口服藥物,配合門診追蹤治療,就可以穩定控制病情。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發表的LUX-Lung8研究結果顯示,不可逆標靶藥物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為第一代標靶藥物的1.4倍,其中每10人就有4人存活超過1年,打破過去僅有少數患者可以存活超過一年的瓶頸。

夏德椿醫師對於二線不可逆標靶藥物納健保感到樂觀,不僅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壓力,也進一步協助患者在治療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肺鱗癌好發抽菸男性,第一線治療容易因副作用失敗,幸好二線不可逆標靶藥物近期通過健保,是患者福音。

本區內容是由個人維護,若有不當資訊請通知客服協助處理或移除,謝謝。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2498/肺鱗癌二線標靶藥納健保 癌友一大福音延伸閱讀肺癌標靶藥物新突破! ROS1納...肺癌標靶大突破 整體存活期突破3...肺癌腦轉移症狀有這些 醫:MRI...



2. 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肺癌的全方位治療策略

肺腺癌標靶治療的適應症. 「如果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患者不適合標靶治療,那誰適合呢?」 最早的標靶 ...最新消息News&Message首頁最新消息醫療新聞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肺癌的全方位治療策略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醫療新聞公告訊息獲獎專區感恩心曲影片專區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肺癌的全方位治療策略2020/3/26慢性咳嗽肺癌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標靶治療肺腺癌精準醫療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暨重症系一般內科李嘉翔醫師慢性咳嗽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本身是老菸槍的張先生,回想起兩年前,因為咳嗽咳了半年,起初天真地以為只是長期抽菸導致的慢性支氣管炎,就不太理會,直到有一天被子女們勸來門診,想做個胸腔X光檢查。

我問一旁跟著查房的實習醫學生:「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聚精會神地看了又看,說:「好像右邊上面有一個腫塊。

」我點了點頭,繼續說明張先生的胸腔X光檢查。

他的腫塊在這張胸腔X光檢查是明顯的,然而,胸腔X光檢查對於一些小病灶並不容易察覺,此外胸腔X光檢查也存在著一些死角。

想要做進一步更詳細的檢查,就得要靠肺部電腦斷層掃描。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的適應症「那是不是說只要擔心有問題,就可以要求做電腦斷層呢?」學生好奇地問著。

有一個長達10年的大型研究顯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做肺癌的篩檢能夠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

這項研究的高風險族群主要是針對55~74歲的重度抽菸者(即抽菸每天1包,超過30年,或是每天2包,超過15年),現在仍在抽菸或是戒菸小於15年。

但是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來做篩檢存在著許多爭論,像是到底誰比較適合?抽菸對於罹患肺癌的風險眾所周知,但在台灣,許多肺癌患者並沒有抽菸。

其他容易罹患肺癌的風險,例如:二手菸、三手菸、肺癌家族史、烹飪油煙、肺結核病史或是一些特殊的環境暴露(例如:PM2.5空氣汙染),是否一樣具有篩檢的意義?此外,開始篩檢的年齡?篩檢之後若發現異常,要如何追蹤?篩檢是否會造成過度暴露於輻射照射?這些一連串的問題是否會為民眾帶來不必要的焦慮或是過度的治療呢?所以台灣的胸腔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與全國各大醫學中心正進行相關的研究案,相信再過不久,會出現比較明確的證據。

不是所有肺癌都可以接受標靶治療「李醫師,我先生真的不能開刀嗎?」焦急的張太太問我。

張先生後續的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腫瘤的大小有3公分,但是縱膈腔的淋巴結也有腫大。

因為病灶靠近中間的支氣管而且有淋巴結病灶,我們隨即安排支氣管鏡檢查右上肺與淋巴結病灶。

病理報告出來,結果不意外,是「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這是抽菸患者罹患肺癌最常表現的組織型態啊!我隨即安排正子攝影與腦部核磁共振,確定沒有轉移病灶,趕緊請胸腔外科的林醫師評估是否可以開刀。

「我擔心可能開不乾淨。

建議先做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看是否能讓腫瘤縮小再來開刀。

」林醫師嚴肅地說著。

「不是有標靶治療嗎?」學生疑惑地問著。

標靶治療對於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治療效果極差,在健保的制度下,除了手術與放射線治療以外,大概只剩化學治療了。

健保給付免疫治療有條件限制學生邊聽邊拿起手上的手機找尋資料,馬上查到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及PD-L1抑制劑於2019年4月1日生效。

阻斷PD-1或PD-L1這套免疫系統,的確能讓少許比率的肺癌有機會被T-淋巴球殲滅。

雖然國外臨床試驗在第一線治療或是復發後的治療都有好處,但是目前健保的治療是有條件限制的:患者不適合化學治療且沒有EGFR/ALK基因異常。

或是接受含有鉑金類的化學治療後又復發的鱗狀上皮癌患者。

或是接受含有鉑金類和紫杉醇類的化學治療又復發的非小細胞癌患者且沒有EGFR/ALK基因異常才有機會去申請。

病人體力一定要好(ECOG≦1)、心肝腎功能不能太差。

最重要的是病人生物標記(PD-L1)要夠高。

目前實際上可能受惠於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並不多,更何況幾年前這些藥物都是自費治療,藥物的治療也要2-3個月效果才看得出來,都不如標靶藥物來的立竿見影。

肺腺癌標靶治療的適應症「如果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患者不適合標靶治療,那誰適合呢?」最早的標靶治療是所謂的表皮生長因子酪胺酸酶抑制劑(EGFR-TKI),我在學生時代就曾聽過不抽菸的東方女性患有肺腺癌,使用這一類的標靶治療效果超級好。



3. 什麼是鱗狀上皮細胞肺癌?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又稱扁平細胞肺癌,顧名思義就是鱗狀上皮細胞異常所引起的癌症,這是肺部呼吸道的表皮細胞,因為薄而扁平就使用「鱗狀」來加以形容。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鱗狀上皮細胞肺癌首頁健康百科肺臟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訂閱點擊可以訂閱電子報喔什麼是鱗狀上皮細胞肺癌?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又稱扁平細胞肺癌,顧名思義就是鱗狀上皮細胞異常所引起的癌症,這是肺部呼吸道的表皮細胞,因為薄而扁平就使用「鱗狀」來加以形容。

這類型的癌症主要從支氣管開始成長,不易發現,發現的時候往往已是中、末期。

在肺癌的分類中,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率僅次於肺腺癌,是第二常見的肺癌。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與吸菸高度相關,目前提倡無菸的環境下,發生率近幾年已顯著下降。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通常發生在肺的中央部位與大的氣管中(例如:左、右支氣管),容易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和多痰的症狀,並且病灶常會在肺部造成空腔,當中充滿氣體或液體的空間,可透過胸部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出來。

這種癌症進展較慢,較晚才會發生轉移,大多先經淋巴管轉移,晚期才會透過血液來進行轉移。

鱗狀細胞肺癌常擴散到以下部位,包括大腦、骨骼、腎上腺和肝臟。

多數使用外科手術治療,放射與化學治療效果並不明顯,標靶藥物選擇也有限,遂有「孤兒肺癌」之稱。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特殊性較多發生在男性,且與吸煙的關聯性更強。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接觸二手煙、礦物和金屬粉塵、石棉或氡。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症狀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症狀與其他非小細胞肺癌非常類似,會出現如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發熱等症狀,支氣管狹窄則可能導致阻塞性肺炎,腫瘤若壓迫到其他部位也會造成不同的症狀。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進展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進程與其他的非小細胞肺癌相似:0期:原位癌,癌細胞僅存於肺部,無淋巴結轉移也無遠處轉移。

Ⅰ期:Ⅰ期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分成IA與IB兩期,分期則依據腫瘤的大小,小於三公分是為IA期,大於三公分但小於五分是為IB期,無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Ⅱ期:Ⅱ期鱗狀上皮細胞肺癌也分成ⅡA與ⅡB兩部分,ⅡA期為小於五公分但已擴散至淋巴結的腫瘤或是大於五公分但未擴散至淋巴結的腫瘤,ⅡB期則是腫瘤大於五公分且擴散至淋巴結或是腫瘤大於七公分且侵襲至肺部其他組織,但未轉移至淋巴結,Ⅱ期鱗狀上皮細胞肺癌不論分期都不會有遠處轉移的發生。

Ⅲ期:ⅢA期腫瘤已侵犯胸壁、橫膈膜、心胞膜或縱膈腔淋巴等。

ⅢB期腫瘤則是對側淋巴結轉移且腫瘤已侵蝕脊椎體、大血管、食道、氣管,會有肋膜積水或惡性心胞膜,尚無遠處轉移。

Ⅳ期:癌細胞已經遠處轉移至肝、腦或骨骼。

*下方圖解,肺癌比例數據請以總論的說明為準:鱗狀上皮細胞肺癌併發症肺塌陷:當連接肺葉的氣管或更小的氣管被腫瘤阻塞時,肺葉沒有通氣,就會塌陷,喪失換氣功能,就是所謂的肺塌陷。

阻塞性肺炎:部分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患者有可能出現阻塞性肺炎,可能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轉移:癌細胞轉移至體內其他器官,包括大腦、骨骼、腎上腺和肝臟,會引起不同的症狀。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常見致病原因吸菸:鱗狀上皮細胞肺癌跟小細胞肺癌一樣,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吸菸會顯著增高肺癌的機率工作環境:工作環境會接觸到石棉、苯、菸草以及焦油等致癌物者,與常吸入工作中所產生的礦物或金屬粉塵,會較容易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

空氣汙染: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中也有不少致癌物,長期接觸不潔的室外空氣且未配戴口罩易增加罹癌風險。

美國特定地區土壤中所含的放射性氣體──氡,也會增高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機率。

家族史:有些基因可能與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有關,目前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部分可在家族史上被觀察到。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好發族群男性常抽菸、吸二手菸者化學工業工作者鱗狀上皮細胞肺癌預防重點戒菸,拒吸二手煙: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成因中,吸菸佔了極大多數,戒菸能有效降低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機率。

避免化學物接觸:化學藥物工作者應配戴口罩、手套,將化學藥物身體接觸的機率降到最低,以降低罹癌風險。

避免吸入過多空氣污染源:出入公共場所應配戴口罩,減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