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評估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對立性反抗症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 研究指出,約有6-10%小童符合對立性反抗症的症狀。

以比例來說,這表示全港約有7-10萬小童有著抗拒、敵意以及 ...對立性反抗症對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研究指出,約有6-10%小童符合對立性反抗症的症狀。

以比例來說,這表示全港約有7-10萬小童有著抗拒、敵意以及反抗的態度和行為。

他們的學業,以及和家人、同學的關係都受到嚴重影響。

男女比例:青春期前,較易發生在男童身上;青春期後,男女比例相約。

症狀(診斷依據DSMIV-TR) 經常性的抗拒、敵意以及反抗的行為(一星期至少四次)時常發脾氣(一星期至少兩次)時常與大人起爭執(一星期至少兩次)時常公然反抗或拒絕順從大人的要求或規定(一星期至少兩次)時常故意的激怒別人(一星期至少四次)時常因自己的過錯或不禮貌而責怪他人(過往三個月經常出現)時常易怒或容易被人激怒(過往三個月經常出現)時常懷恨在心或心存報復(一星期至少四次)相關徵狀及性格特徵較為好動自信心不足情緒容易波動對挫敗的容忍力較低愛詛咒、罵髒話濫藥、吸煙酗灑患病的進程在6-7歲前病徵已經出現。

早期對抗性行為只在家庭出現,慢慢普及致不同的環境發生。

續漸產生,而非突發性出現。

部份患病學童再會發展成品格失常症(ConductDisorder)如何處理一般患者的對抗性行為問題保持理智、客觀、建設性針對可改的行為,不作人身攻擊,清楚、堅定、具體、冷靜地告訴患者你的期望,說話精簡摘要地指出行為的後果若患者表現不在乎,不要被他控制你的情緒,只管執行後果:可以執行的;即時/盡快執行;不宜太大;不宜太長。

嘉許患者受教及肯改過當再有重犯時不代表無效或他不可救,自律發展是一個漫長過不宜給問題行為太多注意力吸引註​​意力的行為,盡量不理或低調處理盡量在患者有能力控制的時候給予嘉許,讓他知道自己有自製能力嘉許需要自製力的行為及進步表達後果時,不恐嚇、不用強權、不單打,目的不是令患者害怕而服從,而是培養自律精神。

教育资讯



2. 孩子,你到底在氣什麼?? @ 溫尼烤焦和胖胖皇后:: 痞客邦::

評估這個孩子「對立」、「不配合」的程度有多高。

其實,我不太愛用「對立性反抗疾患ODD」這個詞來形容孩子,. 總覺得這好像在說孩子生了 ...溫尼烤焦和胖胖皇后跳到主文在此嚴重聲明!骨感的烤焦和肉感的皇后不是情侶,只是想毆打彼此的生死之交!若再對我們兩個產生誤會者,一律攔腰折斷XD 也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啊,終於又破萬了!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Dec28Sat201318:16孩子,你到底在氣什麼??孩子,你到底在氣什麼??    文/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以下對話,是由數個孩子的工作經驗,整理、改編過的。

) 坐在會談室裡,等待著要第一次見面的孩子。

在見面之前,已經耳聞孩子的大脾氣,嗯~~我深呼吸一口氣,穩定一下自己的狀態,準備見識一下。

 老師陪著孩子走到門口,簡單介紹我的身份後便先行離開。

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走進來,一臉不屑地問:「找我來幹嘛??」我心裡os:「哇嗚~~果然不是好惹的!」我刻意輕鬆地說:「不要一直罰站,先坐下再說嘛!」試圖先讓氣氛緩和一點,孩子也就坐下了。

我以退為進地說:「謝謝你給我面子啊!」嘗試表達善意。

孩子表情漠然、語氣有點挑臖且不耐地回應:「所以,到底要幹嘛??」  (圖片來源:http://www.asqql.com/html_file/78/66501.html#picfilescutasfd) 跟這麼防衛和高攻擊性的孩子工作,我知道「建立關係」是最重要的開始,若這一步不成功,其他的都不用談了,因為他不會再來了,根本沒有談的機會。

如果被這個一副好像「我欠你八百萬」的孩子激怒了,而試圖想要用大人的權威控制他或教訓他,那這個會談可以就此宣告失敗。

 因此,這個時候,我提醒自己要更慢、更穩,不能被孩子不耐煩的情緒牽著走,如果我能hold住自己,接納孩子表現出來的煩躁和不耐,才有可能碰觸到他心裡的害怕和不安,有機會做後續的認知調整和行為修正。

 我說:「我可以想像,被安排來見一個不認識的人,心裡一定會感覺有點奇怪或不舒服,不曉得老師有沒有跟你說來這邊的原因??」同理孩子的心情,往往可以讓孩子的不安和防備降下來,起碼會願意再多交談幾句。

 接下來,就可以從孩子透露的訊息深淺多寡,評估這個孩子「對立」、「不配合」的程度有多高。

其實,我不太愛用「對立性反抗疾患ODD」這個詞來形容孩子,總覺得這好像在說孩子生了什麼病一樣!這樣的孩子,到底在氣什麼呢??有孩子說,他覺得媽媽什麼都要管,媽媽完全不信任他,他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他覺得很煩;有孩子說,爸媽一直要他讀書,學校老師不斷地發考卷考試,他上完安親班,回家又被逼著繼續複習,他很不快樂。

就我和青少年工作的經驗而言,他們心裡經常是受傷和缺乏安全感的,他們必須用很武裝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免於再度被侵犯,而那些對立和不配合的行為,常常是為了表達「某些情緒」,以及反抗「某個對象」或「某個行為」,而這通常指的是「某個極度權威控制型的人物和言行」。

 海綿,被壓住過久之後,就會留下痕跡和印記;彈簧,被過度壓制之後,就會失去彈性或四處亂彈。

每個孩子先天的彈性不同,但是過度的壓抑和控制,勢必會在心理留下傷痕,在無法承受時,以巨大的力道向外在世界反彈,以奪取原本屬於自己的自由。

 這種三句不離髒話,用各種激烈的方式表達不滿,以極度對立的言行來和大人們爭權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與這些「愛生氣」的孩子相處時,若能取得與他們的連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理解了,通常就能讓他們卸下心防,他們也會從不停地謾罵和抱怨中,逐漸透露出內心裡對他人和對自己的失望和哀傷。

 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就是不斷地情感反映和同理,讓孩子明白自己呈現出什麼樣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當我們能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憤怒和委屈,讓他們覺察和接觸自己心裡的受傷和脆弱,在情緒抒發的過程中,不斷地以溫和的口語、堅定的眼神和親近的姿態來涵容孩子的不安,孩子也能漸漸學會去安撫心裡不安的情緒。

 每個孩子需要被安撫的時間不一,視他們原本的自我功能穩定程度,以及成長過程中主觀知覺到被傷害經驗而定。

雖然,沒有標準的時間進程,但和孩子的互動中,其實不難觀察是否有所變化,比方說孩子減少了對立、具攻擊性的負向行為,或是孩子增加配合度、對會談的參與投入的正向行為。

此時,再引導孩子改變「只能用對立和反抗的言行來捍衛自我需求」的觀念,詢問孩子「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以擴展因應方式。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