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症的後遺症@ Takayasu Arteritis 高安氏動脈炎& :: 隨意窩 ... | 川崎病後遺症

... 川崎症的後遺症川崎富作: 病童應長期追蹤心臟功能 川崎病是新興疾病, 從1961 年在日本發現全世界第一個病例至今也才40 多年, 醫界對它所知仍有限。

TakayasuArteritis高安氏動脈炎&高安氏症是「自體免疫病」,因血管發炎導致堵塞及發燒。

雙手收縮壓相差大於10mmHg,嚴重時還會短暫失明,導致血栓常是致命殘廢的原因。



2000-2010年本港每百萬人約有15病例,八成亞洲女性較易得病,現時患者是7~73歲。

『川崎症』是常見於兒童身上的血管炎,受影響的五歲以下兒童平均的發病年齡約為兩歲。

直至目前引起該病的原因不明;有可能是某些過濾性病毒刺激身體令免疫系統活躍導致病發及血沉率升高。

如你是以上罕病者或家屬,希望大家一起參與推廣行動,透過網上平台廣傳資訊,推動市民及醫護界關注系統性血管炎!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003290000川崎症的後遺症?KawasakiDisease(川崎以下資料引用自: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50900104&q=7008041202385&p=%E5%B7%9D%E5%B4%8E%E7%97%87川崎症的後遺症川崎富作:病童應長期追蹤心臟功能            川崎病是新興疾病,從1961年在日本發現全世界第一個病例至今也才40多年,醫界對它所知仍有限。

當初發現此病的日本小兒心臟科醫師川崎富作博士在接受《蘋果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此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小朋友,目前還無確定病因,只知道是一種感染症,雖然大部分患者會在發病後2周慢慢痊癒,但因會使心臟冠狀動脈長動脈瘤,所以病童痊癒後應長期追蹤心臟功能,甚至可能需再使用阿斯匹靈、免疫球蛋白。

             川崎富作醫師說,發生率雖然看起來年年升高,但應只是檢查技術進步、醫師經驗變豐富的關係,但因仍屬於感染性疾病,抵抗力特別差的小朋友要特別小心。

大多可自行痊癒川崎富作醫師說明,川崎病病童的徵狀包括結膜炎、眼睛發紅、草莓舌、嘴唇紅腫甚至流血、頸部淋巴腫大、高燒不退、手腳腫大,所以出現上述病徵時應儘速帶到大醫院做心臟超音波,若有冠狀動脈炎,就幾乎可確診為川崎氏症。

川崎富作醫師回憶當時年僅4歲多的全世界第1例病童,他說:「小男孩整個口腔紅腫、脖子腫痛、結膜炎、高燒2周,我使用類固醇後病況穩定下來,但當時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得什麼病,所以只好在病歷的診斷項目上寫『unknown』,意思是未知的疾病。

」振興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張嘉侃說,發燒4到10天內注射免疫球蛋白較好。

病患中約有10%癒後會有冠狀動脈瘤,其中2/3慢慢好轉;剩下1/3需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防止心肌梗塞。

男童發生機率比女童略高;東方人比西方人多;同一家庭中若有兄弟姐妹曾發病,其他人的發病機率約是一般人的10倍。

陽明大學教授黃碧桃醫師說,台灣好發季節約在6、7月,要特別注意心臟功能,以他的經驗來說,病童在住院時需做一次心臟超音波、2周後要出院時再做一次、之後每個月都追蹤一次直到癒後3個月,約只有5%以下的人需終身使用藥物。

參考資料http://hk.health.nextmedia.com/index.php?fuseaction=DiseaseDB.ViewDiseaseArticle&cat_id=503400&dis_id=503468&dis_key_id=6466655&art_id=10976316cattyfindu/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我的相簿cattyfindu's新文章系統性血管炎疾查詢之途徑Erysipelas(丹毒)並不等如系統性血管炎2014『風濕緩痛嘉年華暨「風中戰士」頒獎典禮』風濕患者援助計劃系統性血管炎的症狀與治療講座頸血管通波仔減中風危機「韋格納肉芽腫」兒童免疫系統疾病~食物過敏大魚大肉 20歲仔患痛風暴飲暴食的後果~痛風發作全部展開|全部收合PoweredbyXuitecattyfindu'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關鍵字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