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過動兒? | 過動兒門診台北

林威廷是台北內湖的身心科診所,診療項目有身心科、心理諮商。

主治失眠、憂鬱、焦慮、躁鬱、恐慌、強迫、思覺失調、失智、兒童心智、過動、自閉、飲食疾患、酒癮、壓力 ...醫療資訊林威廷身心精神科診所家有過動兒?臨床心理師張景嘉「我的孩子很不專心,每次寫功課都東摸西摸,搞了半天也寫不完。

」「老師抱怨我的孩子上課總是發呆要不然就是很愛講話。

」「我的孩子好像很散漫,每次都把東西亂丟,一天到晚忘記帶東西去學校。

」在我服務的臨床場域上,常會遇到家長帶著滿頭的疑問或挫敗的心情來到我的面子,他們可能是自己對於孩子想要更多的了解,有的是被老師要求來的,但每一個坐到我面前的家長無不愁容滿面,期盼著找到一個解答與解決方法。

那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英文為「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簡稱「ADHD」,屬於神經生理方面疾病,在台灣發生率約5~7%,其中又以男生的比例較高;它不單只是專指好動無法專心的孩子,他也可能呈現出來是安靜但容易分心的狀態。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V)的診斷標準來看,ADHD患者必須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inattention,例如心不在焉、容易分心、排斥需要專心的工作等)的症狀大於、等於6項,或是「過動/衝動」(hyperactivity/impulsivity,例如坐不住、一直動來動去、愛插嘴打斷別人、做事常不耐煩等)有大於、等於6項症狀,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表現在12歲之前,且要在2個以上的場合(例如學校和家裡)出現症狀才算。

(註:DSM-V將17歲以上的診斷標準改為:只要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衝動」的5項症狀,即符合。

)簡單來說,ADHD主要的問題出現在三個層面: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多、衝動控制差1、注意力不集中簡單來說就是容易分心,無法集中去完成一件工作或任務,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對於靜態或沒有興趣的活動時更加明顯;另外粗心、不能注意細節也是常見的表現。

2、活動量過多常見的就是坐不住、屁股好像裝了馬達等,學齡兒童容易出現干擾課程或太愛講話等表現。

3、行為衝動往往還未聽完問題就回答,常打斷別人的談話或活動,不能乖乖地排隊等候。

突然出手碰人,未經他人同意,擅自拿取他人物品,不管是否危險,他想做就做。

不是每一位過動兒都有以上所有症狀,有些孩子的表現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有些則是以活動量多及衝動為主,有些則是同時合併以上三種特性。

這些症狀在七歲之前,就已存在,而且會對學業、工作及人際關係上造成不良的影響。

病因是什麼?目前主要還是認為ADHD與大腦前額葉發展有關,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過動兒成長至青少年後,因大腦發展,因此好動狀態會緩解,約三分之一的病童在長大成人後症狀可恢復與正常人一樣,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因無法適應學校及家庭,而淪為不良少年或發展出反社會行為、情緒障礙或藥物濫用等問題。

小孩有過動問題可以怎麼辦?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對於大多數的有過動困擾的兒童相當有效,常見的藥物包括利他能、專思達;其中利他能是目前較多人使用的藥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增加注意力、減少躁動不安、改善衝動行為,使孩子更能接受行為治療等。

2.行為技巧訓練對於過動的孩子,其行為與學習都容易受到分心、衝動特質影響,因此要先理解其目前行為表現狀況,並針對其行為探索可能原因並訂定適當的行為改變策略,另外也需加強自我控制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如:將學習照時間分段進行、注意力轉換、暫時隔離法、代幣制度等都是在處理孩子過動議題能用的策略。

3.親子教養家長的親職訓練和諮商也是治療過動兒的主要模式之一,通常包括三項目標,第一是增加家長對過動兒的認識,其次是持續地協助家長運用認知與行為管理技術,第三是協助家長接受擁有一個過動兒的事實。

訓練的效果不只是減少過動兒童的行為問題,對過動兒的其他家人也有正面的效果。

4.其他通常有注意力困擾的孩子也容易合併出現情緒、人際、自我概念低落等問題,因此進一步的協助孩子處理受挫反應與人際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

當你發現孩子有疑似過動或注意力不足之表現時,先別急著下定論,適當的尋求合適的醫師與心理師,藉由心理諮商會談、評估測驗、行為觀察,確認孩子的狀況,從中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策略,與醫師/心理師共同努力,才能提供孩子合適的協助。

 如有任何關於心理諮商或身心科疑問,隨時可以於台北心理諮商填寫預約單,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