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中老年人需警惕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病屬中醫“骨痹”範疇,多年臨床觀察表明為本虛標實之證,《素問逆調論》曾提到:“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 ... 當前位置:首頁>>服務信息>>健康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需警惕骨質增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2日  來源:吉林日報【字體:大中小】【E-mail推薦】    骨質增生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人。

日前,就有關骨質增生病的防治,記者採訪了四平市骨質增生病醫院院長、吉林省名中醫王守永。

王院長介紹,骨質增生也叫骨刺,或稱骨贅,它是在椎骨邊緣或關節邊緣、關節面及骨突處增生的骨質,是骨與關節之退行性改變,係人體為適應力的變化,維持關節內外平衡而産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屬生理代償性改變。

如果增生之骨質壓迫其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影響關節活動時,就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即稱為骨質增生病或骨質增生症。

    骨質增生病屬中醫“骨痹”範疇,多年臨床觀察表明為本虛標實之證,《素問逆調論》曾提到:“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

此症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腎主骨,肝主筋。

中老年人多為腎陽衰弱,腎精虧虛,不能生髓主骨。

肝腎同源,肝隨之虧虛,肝血不足,不能養筋,同時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後天之本脾胃功能減弱,氣血生化乏源,又不能運化水谷精氣充養先天之本腎,肝腎脾胃虧虛,必使筋骨失去濡養,骨質則疏鬆,筋弱則失用,乃證之本虛。

“陽虛生內寒”,臟腑陽氣虛弱,內寒隨之而生;陽虛不能化水,則積聚成痰;風寒濕外邪亦乘虛而入,體內外寒濕痰邪凝聚阻塞,致使氣血凝滯;加之終年勞累過度,骨膜磨損,骨質脆弱,周圍氣血閉阻,從而形成寒、濕、痰、瘀互結阻絡,即使筋骨失養,增生諸症從生,又累及肝脾腎諸臟功能,使病變加重,乃證之標實。

    身體的任何關節部位都可以發生骨質增生病,但主要發生在人體承受重量較大和活動較多的部位,如頸椎、腰椎、髖關節、膝關節和足跟等部位,尤以頸椎、腰椎和膝關節為常見。

骨質增生發展過程是緩慢的、逐漸加重的。

比如頸椎病,患者開始症狀並不明顯,只是表現為頸椎局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慢慢地引起椎間盤的膨出,增生加重,神經血管受壓,出現頸肩疼痛,頭痛頭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上肢沉重麻木,握力減退,肌肉萎縮等現象,如進一步發展至脊髓壓迫時則會出現下肢麻木、肌肉無力、步態不穩易摔倒,甚至出現排尿不暢、排尿困難、排便無力、便秘、四肢癱瘓等,還可以造成頸胃綜合徵、頸心綜合徵,出現胃與心臟不適的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喪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如何正確對待骨質增生,什麼情況下需用治療,這是許多中老年人共同關心的問題。

王院長説,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或體檢時發現頸椎、腰椎或膝、髖等部位有骨質增生後,就憂心忡忡,心裏負擔過重,情緒十分緊張,這實在是沒有必要的。

首先,骨質增生是人體為適應力的變化,維持關節內外平衡而産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是骨關節生理退行性變化的過程,是生理代償性改變,即生理學的老化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中老年人都會出現,就像老年人的頭髮變白和皺紋增多一樣,不能一概認為是一種病患;其次,就大多數人而言,有骨質增生不等於有病,沒有症狀就不需要進行治療;第三,骨質增生所産生的壓迫症狀,輕的只要適當休息,採取理療、推拿、按摩等方法就可以緩解症狀;只有骨質增生産生壓迫症狀重的病人,才需要到專科醫院進行診治,採取中藥內服外貼(如骨痹膠囊、骨痹外敷散、骨痹合劑)的方法進行治療,嚴重者還需要手術治療。

    王院長介紹,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骼退行性改變,其與人體的衰老有關,是人體生理變化的表現,從本質上講是不能預防的。

但是,通過各種措施,人體又完全可使這種骨質增生的程度減輕,時間推遲,症狀減輕。

從這個意義上講,骨質增生又是可以預防的。

骨質增生的預防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運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是體胖之人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和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損傷和骨骼受力不均,從而發生骨質增生。

第二,適當進行體育鍛鍊。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並不是不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鍊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

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而且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