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胎妊娠 | 雙胎妊娠

雙胎妊娠一般早孕反應較重,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還容易並發妊高征、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和前置胎盤,妊娠晚期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和早產,分娩期容易發生宮縮 ...雙胎妊娠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雙胎妊娠目錄1疾病名稱2疾病概述3疾病分類4疾病描述5症状體征6疾病病因7病理生理8診斷檢查9治療方案10保健貼士11健康問答網關於雙胎妊娠的相關提問疾病名稱雙胎妊娠  疾病概述雙胎妊娠一般早孕反應較重,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還容易並發妊高征、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和前置胎盤,妊娠晚期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和早產,分娩期容易發生宮縮乏力,難產和產後大出血。

多胎妊娠家族史,本孕前曾接受促排卵藥物治療。

子宮大小明顯大於同月份的單胎妊娠,腹部可觸及兩個胎頭或多個小肢體,或胎頭較小,與子宮大小不成比例,不同部位可聽見兩個胎心音,胎心率不一致,或兩個胎心音之間隔著一無音區。

  疾病分類婦產科  疾病描述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胎兒時稱雙胎妊娠。

其發生率在不同國家、地區、人種之間有一定差異,我國統計雙胎與單胎之比為1:66-104,另外雙胎妊娠有家族史,胎次多、年齡大者發生的幾率高,近年來有醫源性原因,應用氯米酚與尿促性素(HMG)誘發排卵,雙胎與多胎妊娠可高達20%-40%。

另有學者報導在停止使用避孕藥後1個月妊娠時,雙胎比例增高,是由於此月分泌FSH增高之故。

  症状體征1.妊娠期雙胎妊娠時早孕反應較重,從孕10周開始子宮增大速度比單胎快,孕24周後尤為明顯。

妊娠晚期,因子宮過大可致腰酸背痛,呼吸困難,胃部飽滿、納少,行走不便,下肢靜脈曲張、浮腫,痔瘡發作等壓迫症状。

雙胎孕婦血容量比單胎多,同時孕育兩個胎兒需要更多的蛋白、鐵、葉酸等,加之葉酸的吸收利用能力減退,往往出現缺鐵性貧血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雙胎妊娠時還易並發妊高征、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後出血、早產、癱產、IU-GR、宮內死胎、胎位異常等。

雙胎妊娠的胎位多為縱產式,以頭、頭或頭、臀多見,其他胎位較少見。

雙胎妊娠時,由於子宮膨大、壓力高,容易發生胎膜早破與早產。

據統計雙胎妊娠平均為260日,早產率30%;有42%-55%的胎兒體重在2500g以下,10%-15%在1500g以下;圍生兒死亡率高達10%-15%。

單卵雙胎的平均體重更輕。

雙胎妊娠時胎盤面積大,有時擴展到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形成前置胎盤導致產前出血。

2.分娩期雙胎分娩時出現的異常情況較多,其類型如下:(1)產程延長:因子宮膨大,肌纖維過度延伸,易發生原發性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

第一胎兒娩出後有時也可因宮縮乏力而使第二個胎兒娩出時間延遲。

(2)胎膜早破及臍帶脫垂:由於雙胎胎位異常且合併羊水過多,子宮腔內壓力增高,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及臍帶脫垂。

(3)胎位異常:因胎兒一般較小,常伴胎位異常,當第一個胎兒娩出後,第二個胎兒活動範圍更大,容易轉為肩先露。

(4)胎盤早剝:第一個胎兒娩出後,宮腔容積突然縮小.致使胎盤附著面也隨之縮小,成為發生胎盤早剝的病理基礎。

另外雙胎妊娠常合併羊水過多,當羊水排出後,宮腔容積縮小,也能發生胎盤早剝。

(5)胎頭交鎖及胎頭碰撞:臨床較少見。

若第一胎兒為臀先露、第二胎兒為頭先露,分娩時第一胎兒頭部尚未娩出,第二胎兒的頭部已降入骨盆腔內,兩個胎頭的頸交鎖在一起,稱胎頭交鎖,造成難產。

兩個均為頭先露的胎頭同時入盆,相互碰撞造成阻塞性難產稱胎頭碰撞。

以上情況容易發生在胎兒較小、骨盆過大、第二個胎兒羊膜早破者或單羊膜囊雙胎者。

(6)產後出血及產褥感染:由於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致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另外胎盤附著面大,常發生產後出血。

由於雙胎妊娠併發症多,常伴貧血,抵抗力差,分娩時又有兩次陰道助產,也容易發生產褥感染。

  疾病病因雙胎妊娠有家族史,胎次多、年齡大者發生的幾率高,近年來有醫源性原因,應用氯米酚與尿促性素(HMG)誘發排卵,雙胎與多胎妊娠可高達20%-40%。

另有學者報導在停止使用避孕藥後1個月妊娠時,雙胎比例增高,是由於此月分泌FSH增高之故。

  病理生理雙胎妊娠有家族史,胎次多、年齡大者發生的幾率高,近年來有醫源性原因,應用氯米酚與尿促性素(HMG)誘發排卵,雙胎與多胎妊娠可高達20%-40%。

另有學者報導在停止使用避孕藥後1個月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