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息不正常小心帶狀疱疹找上門! | 疱疹病毒的 五 個 種類

單純疱疹會出現在身體各個部位,單純疱疹病毒傳染力強,病毒的種類也依發病部位 ... 每個患者對痛覺的感受力不同,有人形容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就像針猛刺那麼痛, ... 年研究指出,得過帶狀疱疹的女性有7.2% 可能再發作,男性機率則約為5%。

暑假作息不正常小心帶狀疱疹找上門!封面故事本文特別感謝創悅皮膚科診所院長李美慧醫師提供專業諮詢酷暑氣候,常常在艷陽下及冷氣房進進出出,身體也容易出狀況,加上暑假期間,很多年輕學子盡情玩樂,有的熬夜K歌,有的則是連打好幾天電腦也不覺得累,沒想到,長時間作息不正常的結果,反而讓帶狀疱疹纏身。

小時得水痘長大變帶狀疱疹?「帶狀疱疹的致病原因是水痘病毒,只發生在曾得過水痘的患者,在感染後身體症狀雖痊癒,但病毒仍藏匿在人體神經節中,待日後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會沿著神經開始蔓延,並在皮膚表面形成水泡群,由於多半沿著神經分布,水泡呈現帶狀,因此稱之為帶狀疱疹。

」創悅皮膚科診所院長李美慧醫師說。

 以往帶狀疱疹多侵襲中老年人或有免疫疾病、做化療的癌症患者,但近年來患病年齡有往下發展的趨勢,門診中常有年輕人因帶狀疱疹來就診。

「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不自知,作息不規律導致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像是帶狀疱疹都會乘虛而入。

」李醫師說。

帶狀疱疹和單純疱疹兩種疾病雖然都會出現小水泡等皮膚症狀,但兩者的致病原因並不盡相同。

「單純疱疹與帶狀疱疹的症狀很相似,所以常被民眾混淆,但兩者是全然不同的疾病,雖然病原皆為病毒,但病毒種類是不同的。

」李醫師進一步說明。

「單純疱疹會出現在身體各個部位,單純疱疹病毒傳染力強,病毒的種類也依發病部位而有所不同,且因為出現在不同部位而有不同名稱,像是口唇疱疹、單純疱疹性角膜炎和生殖器疱疹等,且一旦感染過單純疱疹病毒,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裡,隨著人體健康狀況下降而反覆發作。

」皮膚痛痲是前兆帶狀疱疹的病程變化較單純疱疹複雜,初期會出現輕度發熱、疲倦乏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人會感覺到灼熱痠麻,發作於背部或腰部呈現背痛、腰痠,誤以為是扭傷而去看了骨科、復健科或是自行推拿,但卻都無法紓解症狀;不久就在病灶部位皮膚會出一簇簇群聚水泡形成帶狀分布,並出現抽痛,伴隨陣發感覺如針刺般的神經痛,這時就算是帶狀疱疹的全面啟動,之後水泡由小變大,再逐漸萎縮、結痂,神經痛症狀慢慢減輕,有七成的患者會在一個月內逐漸脫離帶狀疱疹的侵襲。

 帶狀疱疹後易有嚴重併發症的部位有哪些?由於帶狀疱疹病毒會是沿著周邊神經條狀分布蔓延,全身都有可能發作,較容易有嚴重併發症的部位如下,別掉以輕心。

一、顏面帶狀疱疹:病毒侵襲三叉神經第一支,使額頭、太陽穴出現三角形疱疹,或者生長至眼周,由於侵襲位置靠近眼睛組織,會有發潰瘍性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的可能,嚴重時會使眼外肌和睫狀肌癱瘓而引起眼瞼下垂,甚至會影響腦神經。

二、顏面三叉神經第二支耳部帶狀疱疹:病毒侵入顏面神經引起一側外耳道和耳廓疱疹,出現耳痛及面癱的症狀,少數人因聽神經受損出現聽力減退症狀,或伴隨噁心、嘔吐、眩暈等症狀。

三、薦椎第三支神經:此神經會主控括約肌收縮及會陰部的感覺神經,受病毒侵襲後會影響排便功能、或會陰部的感覺異常,需多小心。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老一輩的把帶狀疱疹形容成「皮蛇」,甚至衍伸出以菜刀在水泡出現處「斬皮蛇」的傳統療法,更有一說認為若皮膚上的疹子繞成一圈會致命,但可以放心的是,由於神經分布為左右對稱,因此帶狀疱疹通常只會發生在單側神經節,不太容易出現「繞身體一圈」的症狀。

除非免疫力真是太差,才會長成兩側一圈。

不過李醫師表示,帶狀疱疹最讓人擔心的不是皮膚上的水泡,而是病毒侵襲神經所帶來的神經痛,那可是會讓人極為難受、吃不下睡不好的劇痛及不知何時會來一下的抽痛。

「每個患者對痛覺的感受力不同,有人形容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就像針猛刺那麼痛,有人覺得是無法成眠的劇痛,其疼痛程度及時間因人而異。

」李醫師進一步說明。

「由於帶狀疱疹病毒是侵襲神經,或多或少都會引發神經痛,但多數的患者在發病後1-2周內,隨著服藥或休養,免疫機能逐漸回復,病毒打退堂鼓,病況就會逐漸受到控制,神經痛會逐漸消失,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即使皮膚表面的水泡結痂、消失了,但惱人的神經痛卻沒有跟著消失,還緊密跟隨著。

」李醫師說,罹患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症狀若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就可稱為「帶狀疱疹神經痛」。

「我有一位年長的病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