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型依戀人格在感情中如何自處? | 依戀型人格

那麼,沒有意外的話,你大概率是「焦慮型依戀者」沒錯了,你想獲得親密關係中的穩定、安全,卻總用憤怒、焦慮、疏離、漠視,來掩飾害怕被 ...搜索首頁情感正文2020年11月25日01:20:091490views摘要那麼,沒有意外的話,你大概率是“焦慮型依戀者”沒錯了,你想獲得親密關係中的穩定、安全,卻總用憤怒、焦慮、疏離、漠視,來掩飾害怕被拋棄的恐懼,來表達內心渴望被關注被照顧的訴求當你的伴侶經常對你說:莫名其妙,都不知道你在生氣什麼?你現在是想發泄情緒,還是解決問題?我需要自己的空間,ok?那麼,沒有意外的話,你大概率是「焦慮型依戀者」沒錯了,你想獲得親密關係中的穩定、安全,卻總用憤怒、焦慮、疏離、漠視,來掩飾害怕被拋棄的恐懼,來表達內心渴望被關注被照顧的訴求。

而這本質上,是一種安全感的缺失這種壓力下,他無法理解你,甚至逃避去理解你,就不能給你正確的回應,也沒法安撫你的情緒。

往往你的伴侶,都會因為被你這些帶有迷惑性的表面情緒干擾,難以發現你的真實訴求這種壓力下,他無法理解你,甚至逃避去理解你,就不能給你正確的回應,也沒法安撫你的情緒。

「焦慮型依戀者」是如何產生的?探索焦慮型依戀,最早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你對母親的依戀。

嬰幼兒時期,你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所有的安全感都來源於你的餵養者——母親。

這時候,如果你的需求能及時得到母親的回應,你會感到安全和安心。

在長大後也能坦然處理親密關係。

因為你的潛意識是能感受到愛和關注的。

如果母親總是不能及時和穩定地回應,還是嬰兒的你就不確定自己是安全的,會感到困惑、不安,不可預測母親何時回應,如何回應。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在悲憤和不安時,會賭氣不吃飯、摔東西、離家出走,甚至黏住大人等等,其本質是,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得大人的關注,而你卻從來沒有得到過這些。

所以當戀愛後,你感受幸福的同時,也總是被恐懼充斥,你總擔心對方有一天會離開你,所以迫不期待的想要掌控所有。

於是你會翻他手機、限制他外出和社交、對每個ta不想回答的問題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但伴侶說到底只是最親密的陌生人而已,親密關係不像親子關係能無條件付出和容忍。

終有一天你的伴侶會受不了你,想停止和逃離這樣的關係。

這時你大哭大鬧求他不要離開,說你只是太愛了,所以怕失去。

這就是典型的焦慮型依戀,本質其實都是「安全感」的缺失,再說明白點就叫「缺愛」。

與焦慮型通常聯繫在一起的還有一種人格,叫迴避依戀型,這種類型的人同樣也渴望「安全感」,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更多是「疏遠」和「迴避」,這個下期再說。

焦慮型依戀者的特徵1)粘人,怕被拋棄焦慮型依戀的人,常常會希望對方時保聯。

如果一會兒不回消息,就感到不安和焦慮。

甚至往往一個人能輕鬆完成的事,也希望兩個人共同完成。

2)容易被小事激怒,想像力豐富過度解讀一些細節,敏感,想像力非常豐富。

能把一絲絲小事放大到一百倍。

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

比如說,我曾經有個諮詢者,發現男友車副駕駛座的位置調整過了,通過這個就聯想到他是不是載著別的女孩子去做了什麼奇怪的事。

然而她調查了行車記錄儀,未果。

緊張了好幾天,怕問了以後結果直接令自己崩潰,但最後實在忍不住質問了男友,男友哭笑不得,說那是下雨天載了一車同事去地鐵,坐前面的是男同事,所以位置往後調了。

再比如她男朋友剛追她的時候,回復的都是「好!」「嗯嗯!」,有一天回復的變成了「嗯」「好的」,她就覺得她男友冷淡了,不愛了,厭煩了,要跟她分手了......其實只是對方工作比較忙,情緒不高漲而已。

3)自我感動式付出焦慮型伴侶總是忍不住想要取悅對方,忍不住想付出。

可往往付出的並不是對方需要的。

比如對方工作壓力大,可能只需要一個人靜靜,而你卻規劃好了旅行,想請他出去玩。

在沒有問過對方需不需要的情況下,已經完成了自我感動的付出。

甚至為了把伴侶留在身邊,犧牲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4)控制欲強因為害怕失去,總是頻繁的過問伴侶的生活狀態,並加以干涉,甚至阻止對方參加正常社交活動,給伴侶造成壓力和困擾,伴侶根本沒有「私人空間」可言,尤其像「查崗」這種事,在焦慮型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5)情緒波動大,反覆焦慮型很容易受到對方影響,喜怒哀樂不斷循環,卻缺少一種最難得的情緒——平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