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管教」,而非帶來速效的精神科藥物 | 兒童躁鬱症

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前,不論在美國或世界上其他地區,都很少有兒童躁鬱症的診斷;一九九四年之前,大部分的專家都同意躁鬱症的症狀是憂鬱與 ...結帳小鋪我的提袋商店購物車疫情影音專欄懷孕育兒教養旅食生活關係閨房BabyHome首頁新知文章教養孩子需要的是「管教」,而非帶來速效的精神科藥物大家都在看臺北醫院啟用社區篩檢站 符合資格可預約免費篩檢管教方法行為養成躁鬱症分享列印收藏孩子需要的是「管教」,而非帶來速效的精神科藥物2016年09月30日5652資料來源:遠流出版作者:利奧納德‧薩克斯翻譯:洪蘭熱門搜尋:南山紓壓妙招南山國中分享進入照樣造句110會考延平中學國中的孩子怎麼教小孩為什麼有這麼多孩子在服藥?藥物果然奏效,它改變了孩子的行為,這是非常令人害怕的地方。

把這些藥物當做行為矯正器,如今已到了外界難以想像的地步。

崔特才八歲,在我的辦公室中他很開心。

當我模仿卡通達菲鴨(DaffyDuck)的聲音說話,並且搖動我頭上戴的達菲鴨的布偶時,他咯咯的笑個不停。

但是他的父母親告訴我,假如沒有順他的意,或是有些意外的事情發生時,他就會大發脾氣,在地上打滾哭鬧。

「他會失控暴怒,」他母親說:「他會尖叫、摔東西、大哭大喊,但是五分鐘以後,他又笑了。

」在我說任何話之前,他母親又說:「我上網去查了一下,我想他得的是快速循環型(rapidcycling)躁鬱症。

」哼呣,我一本正經的點點頭。

仔細檢查徹底評估之後,崔特顯然沒有躁鬱症,不管是不是快速循環型的,他只是情緒波動,事情沒有順他的意就生氣。

這在八歲的兒童行為中還算正常,但是他的父母親對導正這種行為似乎很無助,或是說,對他的情緒爆發不能做出恰當的反應。

我開始想,我要如何婉轉地跟這位媽媽說這個壞消息:她的孩子不需要吃藥。

崔特的問題不在崔特身上,而在他的父母親沒有辦法制定並貫徹執行限制和後果。

我在第一章中有提到,在孩子文化適應的過程中有個很重要的任務,是教他們傅剛的準則:公平的玩/不可以打人/東西要放回原位/自己弄髒自己清/當你弄痛別人時要說對不起。

從一九五五到一九八五這三十年間,父母親可以信賴幼兒園的課堂會把這些規則教給孩子;在那個時代,即使父母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通常還是可以放心他的孩子是知道並且接受這些準則的。

但是好景不常,在今日任何一所美國的幼兒園,他們的第一要務是教雙母音(diphthong)而不是尊重、禮貌和得宜的舉止。

今天的父母必須在家中特意地教孩子傅剛的規則,以及所有跟這些規則有關的東西,但是很多父母沒有這樣做。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可能不知道他們需要這樣做,他們自己的父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並沒有這樣做,所以為什麼他們現在需要教這些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呢?第二,今日的父母對板下面孔、執行權威感到不舒服,至少比他們父母那一代更不自在。

我現在常常碰到像崔特媽媽這樣的父母,他們懷疑孩子的壞行為是不是有快速循環型躁鬱症或是其他神經精神病學上的原因。

我跟父母解釋,對一名八歲的孩子來說,大哭半個小時後破涕為笑是正常的,有時候才哭五分鐘就會笑了。

這個不叫快速循環型躁鬱症,這叫八歲的孩子。

我一再的跟父母親說:做父母的責任是教導孩子自制力(self-control),要解釋什麼行為是不被接受的,設下界限,然後落實後果。

二十年前,這是普通知識,現在不再是了,至少在美國不再是了。

直到一九九四年之前,我很少看到任何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被診斷為躁鬱症,但是到二○○三年時,在美國已經很普遍。

從一九九四年到二○○三年,美國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為躁鬱症的增加了四十倍。

換句話說,在一九九四年每診斷出一個躁鬱症的孩子,到二○○三年時就有四十個,而大部分的新病人不到十五歲!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前,不論在美國或世界上其他地區,都很少有兒童躁鬱症的診斷;一九九四年之前,大部分的專家都同意躁鬱症的症狀是憂鬱與狂躁輪替發生:一個人在狂躁症的時候是極端興奮、精力充沛的,可以整天不睡覺,維持好幾天或好幾個星期;憂鬱症則可以持續好幾個星期或好幾個月。

九○年代中期開始,一組研究者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畢德曼(JosephBiederman)醫生的領導下,開始發表一序列的論文,聲稱兒童躁鬱症是不同的。

他們認為兒童躁鬱症是快速循環的,狂躁與憂鬱只維持幾分鐘,而不是幾個禮拜或幾個月。

他們認為兒童的狂躁症跟大人的不同,狂躁症的兒童不見得異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