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該「自然生」還是「剖腹產」?醫師分享經驗告訴你 | 自然分娩開刀

生小孩不就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二擇一嗎? ... 隔壁床,兩天前開刀到現在孩幾乎無法下床的孕婦,再回過來問她:「下一胎要自然還是開刀?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APPETtoday新聞雲>ETtoday健康雲2015年11月03日20:15▲究竟自然生還是剖腹產好,醫師提供臨床經歷供參考。

(圖/達志/示意圖)文/楊濬光醫師生小孩不就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二擇一嗎?不過,要做這個決定,可是讓各位準媽媽煩惱到睡不著覺吧!到底自然產好還是剖腹產好,其實,直至今日在醫學上孩都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自然生產恢復快,剖腹生產恐懼少,這都是無可取代的優點,那怎樣做選擇,才是正確的選擇呢?「醫生,可以幫我開刀嗎?」「咦,妳平常不是都有運動的習慣,寶寶也不大,怎麼會想要開刀?」「唉,我姐姐去年生產,痛了兩天兩夜,最後生不出來,只好又挨了一刀,痛了兩次......」感覺上,這就是想要剖腹心意最堅強的孕婦共通的寫照:怕生不出來!而且有親朋好友這樣的遭遇歷歷在目。

持平而論,生產的確充滿不確定的因素,就算在科學發達的今日,也無法預測待產中是否會遇到緊急狀況比方說胎兒窘迫,或是生不出來的難產問題。

「醫生,我的寶寶好像滿大的耶,我要怎麼知道生得出來生不出來?」「要知道的話,只有生生看了。

」我當然知道這個答案所有的孕婦都不會滿意,不過,這卻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不是是先可以做檢查嗎?超音波看不出來嗎?」「超音波只能估計胎兒的大小,第一、大小會有誤差;第二、有產婦生了4500公克的寶寶,第4-5個小時就生了;我也遇過胎兒2700公克而已卻生不出來的啊。

」「那不是可以看骨盆的大小嗎?我的骨盆夠寬嗎?」「評估骨盆不夠寬可以照骨盆攝影,不過那是X光,有放射線,而且準確度也只有70%左右,我覺得根本划不來,70%的準確度比擲銅板好20%而已。

」「那靠內診呢?」「光內診也很難評估骨盆的寬度,因為骨盆是立體構造,況且骨盆最窄的部分是很難檢查的到的。

」我答。

「不過一旦進入產程,子宮頸會開始擴張,我們就可以藉由定期的內診檢查,評估子宮頸擴張的速度,以及胎頭下降的程度來判斷,當子宮頸擴張太慢或胎頭停止下降,就表示生不出來,應該需要開刀,這才是最準確的方法啊。

」幾個月前,有一位孕婦,在懷孕五個月就不斷的告訴我她要剖腹產,絕對不要自然產,因為她認為無法忍受生產的痛。

時間離預產期越來越近了,她仍舊堅決要開刀,沒有動搖,即使要花更多的錢,需要更多恢復的時間。

時間都敲定了,就在星期五開刀吧,開刀前兩天,她突然發現落紅了,而旋即開始一陣接著一陣的痛,連忙趕到醫院,我一檢查,「三指了,還要剖腹產嗎?」「不管......我就是要開刀」幾近瘋狂的喊叫。

「好啦好啦,那我們幫妳準備一下」五分鐘後,「醫生,我想大便啦......」她大吼。

我一檢查,臉上浮起笑容,「妳要生了,來不急開刀了啦!」三分鐘後,母子平安自然生產,從肚子痛到生產總共不到30分鐘!隔天我去病房看她,她步履輕盈的準備去餵奶,我眼睛飄向她隔壁床,兩天前開刀到現在孩幾乎無法下床的孕婦,再回過來問她:「下一胎要自然還是開刀?」她笑咪咪的望著我,「明年再告訴你嘍!」您,怎麼知道不會是下一個像她一樣的幸運兒呢?偶而,我也會遇到已經是第二胎的孕婦,偷偷的告訴我說:「醫生,我想開刀好不好?」大多數有這樣想法的孕婦,可能第一胎生的轟轟烈烈悽悽慘慘戚戚,餘悸猶存中,才有點想打退堂鼓。

「相信我,這一胎啊,痛起來準備害怕的時候,都已要生了,就安心自然生吧!」我都這樣鼓勵她們。

「醫生,我胎位不正,可是我很想自然生呢。

」「不行,風險太大,除非在醫療很落後的地區,不然胎位不正很少自然生了。

」「可是剖腹產不是會有腸沾黏的問題嗎?聽說會很嚴重呢。

」「腸沾黏是手術後會遇到的狀況,不過,極少發生在剖腹生產後,因為剖腹產時間短,而且有子宮把腸子隔開,真的很少很少發生沾黏的,所以不必擔心因為沾黏造程容易便秘或是腹痛的。

」我們來說說自然產的缺點好了:「痛」:怕痛就打無痛分娩吧,其實無痛分分娩真的很安全。

「待產過程怕有狀況」:只要好好監測胎心音,細心評估,安全絕對有保障。

「怕生不出來」:可以判斷產程,不會太勉強。

「生完會鬆弛、尿失禁」:通常是生了四五個較容易發生,您打算生幾個?再來談談剖腹生產的缺點好了:「恢復慢」: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