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腔炎 | 子宮炎

例如子宮內膜採樣或刮除,子宮輸卵管攝影,及裝置子宮內避孕器。

另外有些人習慣作陰道沖洗,尤其是有異常分泌物時,也很容易造成骨盆腔炎。

發生骨盆腔 ...首頁>>一般婦產科>>衛教資訊骨盆腔炎節錄自「婦產科常見病症與保健百科」淡水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嘉訓 骨盆腔炎的定義,從字面上就可以了解。

更精確的描述是:卵巢輸卵管及骨盆腔腹膜的發炎反應,這種發炎通常是由多種細菌的感染造成的。

臨床上常見到這樣的案例:一位年輕女性因急性下腹痛至急診就醫,初步的身體檢查及病史發現疼痛侷限在下腹部,同時有壓痛的情形。

患者有輕度的發燒,並描述最近有異常的陰道分泌物,以及性行為時疼痛加劇的現象。

內診時發現子宮頸口有黃稠分泌物,兩側卵巢輸卵管有明顯的觸痛。

血液檢查顯示白血球上升,尿液檢查排除了泌尿道感染及懷孕的可能。

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發現,在骨盆腔底有少量的液體蓄積,且沒有骨盆腔腫瘤,因此診斷為骨盆腔炎,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以上案例描述的是典型骨盆腔炎的症狀、檢查,以及處理原則。

事實上骨盆腔炎是15至44歲女性最常至急診就醫的疾病之一,這樣的年齡分布所反應的是性行為較為頻繁的年齡層,也就是說骨盆腔炎的發生與性行為有很密切的關係。

骨盆腔炎在此年齡層的發生率約為1%至3%。

引起骨盆腔炎的細菌約有1/3是淋病雙球菌,1/3是此種細菌合併其他菌種的感染,另外1/3是嗜氧及厭氧菌的混合感染。

這類型的菌種組合類似細菌性陰道炎,這也表示未及時治療的細菌性陰道炎很容易進一步造成骨盆腔炎。

統計上發現,有超過40%的骨盆腔炎是由多種細菌同時感染造成,約有20~40%的患者同時合併有披衣菌感染,這樣的感染特性使得在選擇抗生素治療骨盆腔炎時要特別考慮。

除了性行為是造成骨盆腔炎的主要原因之外,一些侵入性檢查和處置也是常見的原因。

例如子宮內膜採樣或刮除,子宮輸卵管攝影,及裝置子宮內避孕器。

另外有些人習慣作陰道沖洗,尤其是有異常分泌物時,也很容易造成骨盆腔炎。

發生骨盆腔炎最主要的症狀是下腹痛,常會有發燒畏寒的情形,以及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嚴重時會合併心跳加速及想吐的症狀。

血液檢查會發現白血球及一些發炎指數的上升。

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則是內診時發現子宮頸口有黃稠分泌物,以及兩側卵巢輸卵管有明顯的觸痛。

在診斷為骨盆腔炎之前,還要先排除一些容易造成類似症狀的疾病。

首先是子宮外孕,簡單的驗孕就可初步排除。

其次是卵巢或輸卵管的腫瘤,發生扭轉或破裂出血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因此超音波檢查對診斷骨盆腔炎雖非必要,但卻有助於鑑別診斷,或同時發現這些合併存在的疾病。

另外一個很重要必須列入考慮的疾病是闌尾炎,對於沒有出現典型骨盆腔炎症狀的情況下,這兩種疾病在末期非常難以分辨,需要觀察病程的進展來作判斷。

此外一些腸道發炎的情形,如膽囊炎、腸炎、腸憩室炎也應該考慮在內。

因此在診斷上首先要作一個詳細的內診,看是否有上述的情形存在。

又因為骨盆腔炎常是由多種細菌同時感染造成,所以此時在做婦科內診時最好也採樣作細菌培養,除了了解感染源之外還可以作為選擇抗生素治療的參考。

內診後最好再安排超音波檢查,看是否有骨盆腔腫瘤的情形。

血液檢查除了幫助診斷外還可以判斷嚴重程度,以決定是門診治療或者需要住院。

對於仍然無法確定診斷的病例,可能需要進一步安排腹腔鏡檢查。

一旦確定診斷為骨盆腔炎後,首先治療原則應讓骨盆腔休息,也就是避免劇烈活動或性行為,否則疼痛不容易改善。

其次,消炎止痛藥可以迅速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骨盆腔炎的症狀,而最重要的則是抗生素治療。

前面提到造成骨盆腔炎多種菌落感染的特性,因此抗生素的選擇必須有效的涵蓋這些常見細菌,一般療程約需1至2個星期。

但是如果初步門診治療沒有效,或是細菌培養出來的結果顯示沒有有效的口服藥物可以使用,或一開始病情就非常嚴重,就應該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療。

此外還有一種情形必須特別注意,當嚴重的骨盆腔炎造成化膿,並蓄積在骨盆腔內形成所謂卵巢輸卵管膿腫,有這種情形應該是接受住院治療。

若抗生素治療無效時則需要作手術引流或手術切除膿瘍。

因為若沒有及時治療或膿腫破裂,可能會引起敗血症,甚至是敗血性休克而致命。

那該如何預防骨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