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的事堅持下去,就變成故事 | 思覺失調故事

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很可憐,通常都是在20歲左右突然發病,原因不明,在那之前跟正常人一樣,有家庭、可以讀書和工作,」楊重源說。

不同程度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無聊的事堅持下去,就變成故事收藏圖片來源/陳昱任瀏覽數20,2232015/01/01·作者/趙敏·出處/康健雜誌第194期放大字體偏鄉的精神病友因就醫困難,無法固定時間回診,或自以為病情好轉,擅自停藥,楊重源9年來在家鄉台東上山下海,走進精神病患家中。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身心科主任楊重源因為八度帶著幾百公斤的藥,上海拔45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塔須村設醫療所而聲名大噪;但較少人知的是,他一年有11個月在台東服務,並投入精神科社區居家照護,撐起偏鄉缺乏的精神醫療。

「我是誰?」「咿咿咿咿~~」「好,不緊張,一、二、三,深呼吸,慢慢來。

」「咿~~呀呀呀呀~~楊醫師。

」「為什麼來住院?」「喝清潔劑。

」「為什麼喝清潔劑?」「幻覺。

」「幻覺怎麼樣?」「把它當成水。

」跟著楊重源做精神科社區居家照護前,要先到醫院初步認識精神病患。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阿琴(化名)坐在我們對面,眼神渙散,面無表情,成人的臉龐吐露童稚的話語。

阿琴以前靠打工貼補家用,但24歲時,上天對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幻覺鋪天蓋地而來,大腦不斷發出聲音召喚她傷害自己;心情不好時,甚至毆打母親和智能障礙的弟弟,最後誤把清潔劑當水喝被送到醫院,過去累積的生命經驗瞬間化為零。

「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很可憐,通常都是在20歲左右突然發病,原因不明,在那之前跟正常人一樣,有家庭、可以讀書和工作,」楊重源說。

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反應速度與認知功能也有差異。

另一位病患阿武(化名)頭一直低低的,盯著桌子呵呵笑。

「你發生什麼事?為什麼來住院?」「做壞事。

」「做什麼壞事?」「打破別人的玻璃。

」「這樣對嗎?」「不對。

」「不對為什麼還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哈哈哈哈!」阿武的笑聲爽朗卻像把利刃,因為智能障礙加上精神疾病而時常偷竊,他並不知道自己犯下的行為對父親來說有多殘忍。

阿武的狀況時好時壞,父親擔心他鬧事而無法安心工作,卻又捨不得將他送去機構安置,第一個想到的求助對象只有楊重源,「真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楊重源感嘆。

東部就診不易,主動出擊找病人和上述兩個個案類似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台東上演。

台東山明水秀、人煙稀少、步調緩慢,是許多人嚮往的淨土,但在美麗的外表下,潛藏的卻是長期社會福利資源不足、交通不便和貧困等問題;台東的醫療系統與薪資也不及都會,醫護人員流動率高,連帶影響照護品質。

出身台東的楊重源嚐過貧苦。

小時候,他看著父母靠麵攤養大三個小孩,放假時,年幼的他還要幫忙工作;也因為窮怕了,受過許多貴人幫助,例如高中老師陳順和幫他籌到醫學院第一學期的學雜費、醫療奉獻獎得主裴彩雲修女教會他服務他人的真諦,他認為唯有靠讀書才能脫貧,且日後有能力要幫助更多弱勢的人。

曾經,他想離開貧窮的家鄉,到外面闖蕩;因為害怕死亡,誤打誤撞選擇了精神科,但投入精神醫療後才發現,許多病患每天都在跟身心靈的病痛搏鬥。

父親病逝是楊重源回台東的起點,加上看到家鄉醫療資源不足,儘管楊重源當時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精神科剛升上主治醫師,他仍毅然決然回台東工作和陪伴母親,並下定決心,既然要回來,就要做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事。

台東幅員遼闊,就診不易,有些精神病患因此和治療的黃金時機擦身而過,病症快速惡化。

「既然要做,我們希望把資源拉到遠一點的個案,給更多需要的人,」楊重源說。

體恤病人就診不便,楊重源選擇「主動找上門」。

從2007年開始,楊重源和護理師胡品蓁每週利用星期一、二下午和週五一整天的時間,兩人開車前往偏遠地區,除了訪視慢性精神病患與家屬,也為病人打長效針,以穩定病情。

兩人的足跡踏遍山海間,去了很多從沒想過會去的地方。

胡品蓁說,台東馬偕精神科社區居家照護分四條路線輪流跑,每兩個星期會去服務同一條路線的病患,有些地方甚至要兩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

楊重源訪視病人時穿著P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