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了解淋巴水腫症狀 | 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指的就是淋巴排泄不通暢,當中的淋巴液會逐漸累積增加,並造成周圍的組織液可能也連帶累積於組織內造成局部腫脹,常見受到影響的部位是手臂或腿部,常見的症狀有: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淋巴水腫首頁健康百科心臟淋巴水腫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種類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訂閱點擊可以訂閱電子報喔什麼是淋巴水腫?人體全身循環系統分兩套,一套是供應細胞養分、氧氣的血液循環系統,另一套是淋巴循環系統,其位置大致在靜脈旁邊,回收從靜脈微血管滲出的組織液。

當血液進入微血管時,類似血漿成分的組織液會滲出血管進入組織間隙,這些組織液必須經由淋巴管回流至心臟,才能再次進入血液循環中。

淋巴循環不僅只是回收組織液,也會從組織中帶走廢物,當淋巴液送回心臟進入血液循環後,原本淋巴液中的代謝廢物會被送至肝臟、腎臟代謝,再排出體外,脂質則送至肝臟吸收,並將其他養分儲存、利用。

與血管不同的是,淋巴管壁內沒有自行調整收縮、擴張的平滑肌,從腿部逆流上行的淋巴液,無法自主推送回心臟,必須藉由肌肉收縮、淋巴管內的瓣膜,才能將淋巴液送回心臟。

從腳趾回流的淋巴液,要歷經約8~12小時才能到達終點。

淋巴水腫指的就是淋巴排泄不通暢,當中的淋巴液會逐漸累積增加,並造成周圍的組織液可能也連帶累積於組織內造成局部腫脹,常見受到影響的部位是手臂或腿部,常見的症狀有:四肢的皮膚會變得粗糙、搔癢、容易破皮,手腕或腳踝的靈活度會下降,靜脈血管變得難以發現,部分肢體會出現明顯腫脹。

醫師會根據淋巴水腫的情況給予合適的治療,病人也需要持續給予淋巴按摩,才能有效改善病情。

淋巴水腫症狀手臂或腿部的皮膚變得粗厚與乾燥,有緊繃感,並可能會伴隨癢的症狀。

手腕或腳踝等關節的靈活度變差。

靜脈血管看不見而消失。

兩側肢體看來不對稱,肢體外觀可能會腫脹,或發現首飾變緊或配戴物陷進肉裡的情況。

皮膚抵抗力變差,容易破皮。

淋巴水腫進展淋巴水腫依嚴重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級:第一級:輕微的水腫,淋巴水腫主要影響遠端的部分,如:前臂和手掌,兩手手圍(可能需解釋一下手圍,手腕最瘦處一圈的長度)相差一般小於4公分。

第二級:中度的水腫,淋巴水腫影響整隻手,兩手手圍相差4~6公分,用手指按壓皮膚會凹陷,有時會產生皮膚炎、淋巴管炎(因傷口感染細菌造成淋巴管發炎)的併發症。

第三級:重度的水腫,兩手手圍相差大於6公分,皮膚會產生變化,如:角質化而變硬、變厚,產生水泡、龜裂等。

第四級:巨大的水腫情況,又稱「象皮病」,因為淋巴管道幾乎完全阻塞,造成患肢嚴重腫大像大象的腿一般。

淋巴水腫併發症引起淋巴水腫的可能因素甚多,常見於傷口感染、燒傷、開刀後、長期臥床、癌症放射線治療或癌症手術為了徹底防止有癌細胞漏網,切除腫瘤周圍區域淋巴結所引起的後遺症,熱帶地區引起淋巴水腫則主要是絲蟲病(一種受到蚊子叮咬而感染的寄生蟲病),有可能會引起最嚴重的淋巴水腫(象皮病),並進一步導致蜂窩組織炎、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等。

淋巴水腫常見致病原因外傷、燒傷、放射線治療、動過手術、腫瘤入侵、寄生蟲疾病(絲蟲病)等因素會移除、嚴重破壞或堵塞淋巴結的功能,導致淋巴排泄不通暢,連帶引起周遭組織的組織液累積在組織內,造成組織出現腫脹的情況。

淋巴水腫常發生在手臂和腿部,並且每個人發生時間點不一定,以乳癌治療來說,切除腋下淋巴結後,部分患者會在手術治療完就覺得淋巴回流不順,也有患者的淋巴水腫會在術後好幾年後才逐漸產生。

急性感染則有可能因為微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造成大量組織液的產生,因而導致淋巴排泄不及,導致淋巴水腫的現象。

長期臥病者則是因為長期特定姿勢且少動,導致淋巴循環效果不彰,因而也出現淋巴水腫的問題。

淋巴水腫種類淋巴水腫根據原因可分為兩類:原發性淋巴水腫:先天因素造成,出生時淋巴系統就出現異常。

次發性淋巴水腫:原本正常的淋巴系統受到阻塞,像是外傷、燒傷、放射線治療、動過手術、腫瘤入侵、寄生蟲疾病(絲蟲病)等引起。

淋巴水腫另外可以根據發病時間同樣也可分為兩類:急性淋巴水腫:水腫持續3個月到6個月。

慢性淋巴水腫:水腫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

淋巴水腫好發族群遺傳因素切除淋巴結的癌症病人,例如:乳癌絲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