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腫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乳癌婦患淋巴水腫成「米其林手」 整合性退腫治療免動刀奏效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而使淋巴液堆積在受影響的肢體,產生腫脹的現象,成因有嚴重外傷、組織感染 ...醫療新聞News首頁醫療新聞醫療新聞乳癌婦患淋巴水腫成「米其林手」整合性退腫治療免動刀奏效醫療新聞醫療新聞影片專區乳癌婦患淋巴水腫成「米其林手」整合性退腫治療免動刀奏效2020/7/1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 南投61歲洪女士10年前罹患乳癌,接受治療期間左手臂併發淋巴水腫,當時有針對淋巴水腫治療並順利退腫,不料年初因癌細胞轉移,導致淋巴水腫復發,所幸有了上次經驗,洪女士並不灰心,決定聽從復健科醫師建議,積極接受「整合性退腫治療」,不僅免動手術,也大幅減緩肢體腫脹不適,恢復生活品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而使淋巴液堆積在受影響的肢體,產生腫脹的現象,成因有嚴重外傷、組織感染、手術、因癌症治療摘除淋巴結或癌症放射治療後以及先天不明原因造成,早期的淋巴水腫會有肢體腫脹感和沉重感,肢體慢慢腫大,進而影響外觀和動作。

 周立偉也指出,一旦民眾手術側的上肢或胸背腫脹、皮膚及皮下組織摸起來變硬、變厚,和上肢或胸背部紅腫熱痛,就應盡速諮詢原主治醫師或復健科醫師;針對肢體淋巴水腫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內科保守性療法(如抬高肢體、按摩、壓力衣穿著)及外科手術療法,均需由醫師評估患者狀態,再決定何種方式最為恰當。

 亞大醫院職能治療師張明莉則表示,在歐美國家廣為流行的「整合性退腫治療」近年來引進台灣,可以有效管理與控制淋巴水腫,協助患者恢復良好生活品質,其治療可分為四個部份,包括徒手淋巴引流、壓力治療、治療性運動和皮膚照顧。

 張明莉介紹,徒手淋巴引流與坊間淋巴按摩不同在於,治療師需先評估患者的淋巴引流路徑,將堆積在身體或肢體的淋巴液,藉由輕柔的手技引流至周圍健康的淋巴管路,過程中不會使用乳液或精油塗抹於皮膚上。

 壓力治療的目的在於,藉由外在的壓力幫助受損的淋巴管,促進淋巴液的回流,避免淋巴液繼續堆積,壓力治療可分壓力繃帶和壓力衣物,前者使用治療淋巴水腫的低彈力繃帶,並無法由一般的彈力繃帶取代,且須由治療師執行與指導;後者穿戴的壓力衣物、壓力衣物的壓力級數、尺寸和款式,都須由治療師評估以及與患者討論。

 張明莉指出,在進行治療性運動訓練時,則會搭配壓力繃帶或壓力衣物,藉運動時肌肉收縮(內在)和壓力治療(外在),達到有效的淋巴回流,最後則是因淋巴水腫的患者感染風險很高,必須留意皮膚的健康狀況,會建議使用乳液維持皮膚保溼,避免細菌和真菌進入體內導致感染。

 周立偉提醒,「整合性退腫治療」在淋巴水腫治療中缺一不可,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腫脹程度、工作和生活習慣等,給予個別化的治療計畫,故當淋巴水腫早期症狀出現時,應盡速就醫接受治療,以期縮短治療時間,並達到有效的退腫結果。

►自由時報:「整合性退腫治療」緩解肢體淋巴水腫►中國時報:雙手腫成米其林!整合性治療助癌婦退腫►聯合報:六旬婦患乳癌手臂淋巴腫整合性退腫治療獲改善 回上頁相關文章型男眼睛突紅腫視力模糊惡化「滿天全金條」竟是乾癬惹的禍輕忽肋骨骨折致胸悶呼吸困難純鈦骨板固定術有助復原比丘尼腹部隆起引側目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還清白六旬翁罹癌不自知上山採藥治病險命危標靶光子刀救命治癌



2. 【報導】驚!淋巴水腫竟腫成象腿、米其林腿…

中山醫學大學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淋巴水腫是淋巴系統受傷或失去功能,淋巴液阻塞腫脹,尤其癌症患者進行淋巴擴清術,幾乎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腫, ...SkiptocontentHome【報導】驚!淋巴水腫竟腫成象腿、米其林腿…2018-11-2721:11〔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45歲鄭姓婦人2年前出車禍,下肢多處骨折動手術,術後復原不佳,造成下肢嚴重淋巴水腫,左腿變成「象腿」、多次罹患蜂窩性組織炎;另名子宮頸癌婦人也因術後淋巴阻塞水腫,右腿腫成「米其林腿」,無法行走。

兩人接受淋巴靜脈吻合手術,病腿大幅消腫,終於可以好好走路、恢復工作。

醫師陳俊嘉指婦人左腿重度淋巴水腫變象腿,術後幾乎復原。

(記者蔡淑媛攝)陳姓子宮頸癌婦人的右腿罹患中重度淋巴水腫,術後大幅改善。

(記者蔡淑媛翻攝)中山醫學大學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淋巴水腫是淋巴系統受傷或失去功能,淋巴液阻塞腫脹,尤其癌症患者進行淋巴擴清術,幾乎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腫,如果未做好復健加上有體質、久站等問題,有6成必須動手術,否則除了外觀水腫、容易感染發炎,也會造成靜脈栓塞、或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鄭婦車禍後造成髖、膝關節嚴重受傷手術,但復原不佳、不斷感染發炎加上體重破百肥胖,罹患左腿淋巴水腫,且不斷惡化變成第4期、最重度,腫成象腿,出現凹洞、橘皮組織、纖維化,罹患蜂窩性組炎至少6次,臥床半年,今年5月接受淋巴靜脈吻合術,將阻塞淋巴管接到靜脈引流淋巴液。

陳俊嘉利用顯微手術,先以顯影劑顯示鄭婦左腿阻塞的淋巴管,由於淋巴管細如對髮絲,管徑僅0.3mm,在附近找出差不多細的靜脈,進行吻合銜接,共銜接6處,重新引流淋巴液回血液系統,並切除多餘的水腫組織,她也努力減重、復健,術後6個月左腿幾乎恢復原狀,終於能重新行走。

陳婦則是5年前因罹患子宮頸癌,切除腫瘤並摘除腹股溝淋巴,加上放射治療,造成右大腿淋巴阻塞水腫,復健效果不佳,右腿不斷腫脹3倍、變米其林腿,體重僅40幾公斤的她當服務生卻粗細腿,重覆罹患蜂窩組織炎,舉步維艱、一走就痛,無法再工作,1年前接受淋巴靜脈吻合術,大幅消腫,再半年至少能恢復8成。

陳俊嘉提醒,淋巴水腫患者如果復健半年仍未消腫,應進一步就醫,評估手術必要,傳統手術是切除多餘的水腫組織易復發,現在手術有淋巴靜脈吻合和淋巴移植手術,復發率在10%以下,但必須自費,手術也須全身麻醉。

相關新聞報導:焦點時報、中時電子報、自由時報、中華日報、工商時報、LineToday、台灣導報、台灣南華報、網路社區報ChungShanMedicalUniversityHospital文章導覽【公告】本院108學年度一年期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選配簡章訊息【報導】48歲男多次心肌梗塞等待25天幸運心臟移植重生RelatedPosts【新聞】看見台灣醫療實力!中山附醫攜手華碩打造AI醫療大平台2021年01月26日2021年01月26日ChungShanMedicalUniversityHospital【報導】妙齡女狐臭遭霸凌「腋淨爽」除汗技術助重生2016年08月16日2018年01月01日ChungShanMedicalUniversityHospital【報導】腋下狐臭丟工作「微波熱能抑汗」擺脫問題2017年07月20日2017年07月20日ChungShanMedicalUniversityHospital分類感謝與讚美新聞報導最新公告最新消息癌症整合特別門診研究焦點門診時刻表八月2021一二三四五六日«七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3. 淋巴水腫治療

最新消息News&Message首頁最新消息科室文章淋巴水腫治療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醫療新聞公告訊息獲獎專區感恩心曲影片專區淋巴水腫治療2013/4/23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淋巴水腫」所指的是因淋巴系統的不正常而導致肢體的腫大。

其原因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後天的。

這些病人除了感到患肢笨重不便以外,常有感染及變形的問題。

患肢若有破皮的話常不易癒合,甚至流出淋巴液來。

淋巴液平常透明如水,當病人吃過飯時則呈乳白色看似橡膠。

屢次發炎以後皮膚常變得很厚,摸起來很硬很厚又有深溝,就好比大象的皮,所以又叫做象皮病。

患肢每次的發炎之後會加重纖維化,變得更硬,而纖維化的結果使淋巴循環更差,比以前更容易發炎。

如此造成惡性循環,最後還會引發更多的併發症。

先天性淋巴水腫 先天性的淋巴水腫比較少,他們是因為淋巴系統的發育不正常而造成淋巴循環不好,之後隨著年齡增加及運動量的增多而肢體逐漸腫大。

這原因引起的淋巴水腫可以是單側性的,也可以是雙側性的。

先天性的淋巴水腫可以是由於基因的異常而造成淋巴系統之不正常,有的是出生即發現,但也有在十幾歲甚至二、三十歲才發病的。

由於淋巴回流的異常,使得肢體或會陰部腫大,有些病人兩側都有;在先天性淋巴水腫當中,Milroy氏症是會遺傳的,病因出在VEGFR3的突變,此外,先天性淋巴水腫也常發現於Turner綜合病徵、Lymphedema-distichiaris綜合病徵,黃指甲綜合病徵和Klippel-Trenaunary-Weber綜合病徵、及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

在先天性淋巴水腫的病人有淋巴管之生成不良,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其診斷是經由電腦掃描、核磁共振、核醫攝影及切片檢查。

這些病人除了組織腫大以外,還會有感染、淋巴液流失及行動不便等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引起心臟血管之循環障礙。

有些先天性的淋巴水腫則須先做各種檢查才能做完整之治療,譬如我們一個病例同時有Marfan綜合病徵、Poland綜合病徵、顏面畸形及兩下肢之先天性淋巴水腫,這時須與小兒科、心臟科、神經外科等聯合診斷及治療這病例。

慢性阻塞性淋巴水腫 後天性淋巴水腫最常見的原因是腫瘤治療(包括手術及術後的放射治療)引起淋巴管的阻斷而繼發。

女性乳癌的治療,可以引起上肢淋巴水腫子宮頸的治療則可能造成下肢淋巴水腫男性則多為骨盆腔之癌症在手術及放射治療之後,引起下肢的淋巴水腫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年齡層的老化,我們可以預見在文明社會裡腫瘤的病人會越來越多,而淋巴水腫的患也會隨著增加。

在台灣大多數的淋巴水腫病人是屬於後天性癌症治療之後遺症,即所謂的慢性阻塞性淋巴水腫。

這些病例之治療一般而言比較單純,發病之初可以採用保守性治療,若無法控制則須手術,而手術可分為引流方式及切除方式兩大類。

在上肢的淋巴水腫,往往可以採用比較簡單的手術,如經靜脈引流的方法及淋巴結移植,及移除增生的脂肪和纖維組織的手術,來改善患肢之淋巴回流並達到減輕上肢的目的;但在下肢則比較複雜,嚴重的病例可能須做比較仔細的評估及比較徹底的治療,才能預防下肢復發性之感染。

淋巴水腫治療 以前對於淋巴水腫的治療是採取較保守之態度,病人一旦有併發症則視為理所當然,即使病人一再感染及發生心臟衰竭,也就任由病魔纏身,當作自然過程(naturalhistory),但現今由於麻醉科、心臟科、感染科及急救加護醫學、重建整形及復健科之進步,許多病人已可免於這些種種災難;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做積極的治療。

淋巴水腫的病程演變中,有一個代償期,這段時間的長短不一。

初期的淋巴阻塞,所引起的水腫也許並不明顯,患者只有在穿衣服的時候覺得比較緊,如果我們用尺去測量上肢或下肢會發現兩側略有差異。

在這段期間,若無發炎或運動量增加的情況,則可能因淋巴管的再生而使水腫慢慢消失。

所以並不是所有罹患癌症的病人都會得到淋巴水腫。

若病人有感染的話代償功能可能不足以維持淋巴循環之平衡,則逐漸產生皮下組織纖維化。

由於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病人常不自覺甚至連醫師也可能忽略掉這個可以治療的良機。

他們多半是採取觀望的態度,而沒有給予有效的非手術療法,及適當地教育病人以避免淋巴水腫的惡化。

淋巴水腫的潛伏期,短則數個月,但可以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

如果潛伏期很長,則因距離癌症之治療太久,有些醫師也沒見過淋巴水腫的病人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