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腫治療 | 上肢淋巴水腫

最新消息News&Message首頁最新消息科室文章淋巴水腫治療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醫療新聞公告訊息獲獎專區感恩心曲影片專區淋巴水腫治療2013/4/23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淋巴水腫」所指的是因淋巴系統的不正常而導致肢體的腫大。

其原因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後天的。

這些病人除了感到患肢笨重不便以外,常有感染及變形的問題。

患肢若有破皮的話常不易癒合,甚至流出淋巴液來。

淋巴液平常透明如水,當病人吃過飯時則呈乳白色看似橡膠。

屢次發炎以後皮膚常變得很厚,摸起來很硬很厚又有深溝,就好比大象的皮,所以又叫做象皮病。

患肢每次的發炎之後會加重纖維化,變得更硬,而纖維化的結果使淋巴循環更差,比以前更容易發炎。

如此造成惡性循環,最後還會引發更多的併發症。

先天性淋巴水腫 先天性的淋巴水腫比較少,他們是因為淋巴系統的發育不正常而造成淋巴循環不好,之後隨著年齡增加及運動量的增多而肢體逐漸腫大。

這原因引起的淋巴水腫可以是單側性的,也可以是雙側性的。

先天性的淋巴水腫可以是由於基因的異常而造成淋巴系統之不正常,有的是出生即發現,但也有在十幾歲甚至二、三十歲才發病的。

由於淋巴回流的異常,使得肢體或會陰部腫大,有些病人兩側都有;在先天性淋巴水腫當中,Milroy氏症是會遺傳的,病因出在VEGFR3的突變,此外,先天性淋巴水腫也常發現於Turner綜合病徵、Lymphedema-distichiaris綜合病徵,黃指甲綜合病徵和Klippel-Trenaunary-Weber綜合病徵、及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

在先天性淋巴水腫的病人有淋巴管之生成不良,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其診斷是經由電腦掃描、核磁共振、核醫攝影及切片檢查。

這些病人除了組織腫大以外,還會有感染、淋巴液流失及行動不便等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引起心臟血管之循環障礙。

有些先天性的淋巴水腫則須先做各種檢查才能做完整之治療,譬如我們一個病例同時有Marfan綜合病徵、Poland綜合病徵、顏面畸形及兩下肢之先天性淋巴水腫,這時須與小兒科、心臟科、神經外科等聯合診斷及治療這病例。

慢性阻塞性淋巴水腫 後天性淋巴水腫最常見的原因是腫瘤治療(包括手術及術後的放射治療)引起淋巴管的阻斷而繼發。

女性乳癌的治療,可以引起上肢淋巴水腫子宮頸的治療則可能造成下肢淋巴水腫男性則多為骨盆腔之癌症在手術及放射治療之後,引起下肢的淋巴水腫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年齡層的老化,我們可以預見在文明社會裡腫瘤的病人會越來越多,而淋巴水腫的患也會隨著增加。

在台灣大多數的淋巴水腫病人是屬於後天性癌症治療之後遺症,即所謂的慢性阻塞性淋巴水腫。

這些病例之治療一般而言比較單純,發病之初可以採用保守性治療,若無法控制則須手術,而手術可分為引流方式及切除方式兩大類。

在上肢的淋巴水腫,往往可以採用比較簡單的手術,如經靜脈引流的方法及淋巴結移植,及移除增生的脂肪和纖維組織的手術,來改善患肢之淋巴回流並達到減輕上肢的目的;但在下肢則比較複雜,嚴重的病例可能須做比較仔細的評估及比較徹底的治療,才能預防下肢復發性之感染。

淋巴水腫治療 以前對於淋巴水腫的治療是採取較保守之態度,病人一旦有併發症則視為理所當然,即使病人一再感染及發生心臟衰竭,也就任由病魔纏身,當作自然過程(naturalhistory),但現今由於麻醉科、心臟科、感染科及急救加護醫學、重建整形及復健科之進步,許多病人已可免於這些種種災難;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做積極的治療。

淋巴水腫的病程演變中,有一個代償期,這段時間的長短不一。

初期的淋巴阻塞,所引起的水腫也許並不明顯,患者只有在穿衣服的時候覺得比較緊,如果我們用尺去測量上肢或下肢會發現兩側略有差異。

在這段期間,若無發炎或運動量增加的情況,則可能因淋巴管的再生而使水腫慢慢消失。

所以並不是所有罹患癌症的病人都會得到淋巴水腫。

若病人有感染的話代償功能可能不足以維持淋巴循環之平衡,則逐漸產生皮下組織纖維化。

由於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病人常不自覺甚至連醫師也可能忽略掉這個可以治療的良機。

他們多半是採取觀望的態度,而沒有給予有效的非手術療法,及適當地教育病人以避免淋巴水腫的惡化。

淋巴水腫的潛伏期,短則數個月,但可以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

如果潛伏期很長,則因距離癌症之治療太久,有些醫師也沒見過淋巴水腫的病人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