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 | 轉化症維基

教育Wiki. 厭食症(或稱神經性厭食症,學名:Anorexia Nervosa)是一種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屬轉化症的一種,因心理上的長期困擾不能消除,轉化為嚴重的食慾 ...跳到主要內容:::厭食症-教育百科詞條檢索全文檢索音讀檢索切換漢語拼音鍵盤切換注音小鍵盤|關閉小提醒:輸入完畢後請點選「音讀檢索」進行搜尋聲母韻母×進階搜尋詞條類別(點選)教育部辭典簡編本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教育部成語典教育部Wiki教育部國教院辭書自然科學博物館教育部客家語辭典教育部閩南語辭典詞條標題包含詞條內容包含分類不限制語文領域-國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數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生活課程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家庭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檢索條件詞條包含圖片詞條包含聲音送出取消詞條名稱:厭食症ㄇㄧㄥˊㄊ一ㄢmíngtiān切換來源ToggleDropdown教育Wiki教育Wiki教育Wiki厭食症(或稱神經性厭食症,學名:AnorexiaNervosa)是一種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屬轉化症的一種,因心理上的長期困擾不能消除,轉化為嚴重的食慾不振,結果導致營養不良而影響健康,甚至死亡。

然而「Anorexia」字面上的意思是沒有胃口,但其實厭食症的患者並非是失去胃口,那些因飢餓而感到痛苦的人,仍然會強力抵抗它,所以極度的體重減少才是最顯著的,換言之,這是故意對進食做限制才達到的。

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不正常認識,擔心發胖,厭食症患者除體重急遽下降之外,患者對食物極度厭惡,先是忍著飢餓不吃食物,後來變成食物當前也不會感到飢餓,甚至被勸進食物之後,也會以自行引導的方式,將吃下的食物嘔吐出來。

此時,患者已經由厭惡食物演變為恐懼食物了。

其臨床表現為用自願禁食、引吐、服用瀉藥等藥物、體育鍛煉等方法過度追求減輕體重,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認為自己太胖。

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其分為兩類。

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煉,暴食引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

厭食症是精神性的疾病,又稱心因性厭食症。

這種疾病跟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以及患者本身的自我形象概念偏差有關,容易發生在青少年時期(13-18歲)。

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

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

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

目錄1患者分佈2病因3症狀4治療方式5相關疾病5.1暴食症(或稱貪食症)5.1.1病徵5.1.2相同5.1.3差異5.1.4治療5.1.5伴隨疾病5.2強迫性暴食症5.2.1病徵5.2.2差異5.3併發症6注意事項7諮詢網站8參考資料患者分佈厭食症近年來有漸增之趨勢,其發生在女性為90-95%,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的高社經階層人士當中,通常發生在10到30歲的女性,平均發病年齡是17歲。

但在臨床上,偶爾會發現男性或學齡兒童個案。

此外,某些特殊行業的人和面臨高度競爭性及較高工作壓力的人,如運動員、醫科學生、芭蕾舞星等,得病的危險性會增加。

病因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

1.生物學理論:過去認為決定動物是否進食的中樞是腦部下視丘,下視丘中的腹中核(飽食中樞)及側核(餵食中樞)發出訊號決定進食與否,後來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例如厭食症病人腦脊髓液中的血清張素(serotonin)較常人低。

2.社會學: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婦女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

3.心理學:許多厭食症發病是在青少年,特別是女性,通常父母對他們都有高度的期待,因無法達成期待造成挫折,失去自尊與自信,轉而以飲食的控制來彌補內心的不足。

在家庭及感情上受到和身體胖瘦有關的壓力。

症狀1.生理方面:瘦弱無力、無精打采、臉色蒼白、畏寒、掉髮、便祕、骨質疏鬆、貧血等,程度嚴重則會導致胃腸功能衰竭、心臟和腎臟功能受損,最後有可能會死亡。

拒絕維持該年齡和身高應有的最低正常體重,導致體重下降比預期體重低15%;或者在成長期不能增加其應增加的體重,導致比預期體重低15%。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