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劑導師」教人以迷幻藥來規劃職業生涯 | 迷幻劑持續感知障礙

在迷幻感覺消失之後,導師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參與者理解迷幻體驗,並將他們在迷幻精神狀態中學到的東西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 托爾森說,她聽 ...「迷幻劑導師」教人以迷幻藥來規劃職業生涯科林‧哈格蒂(ColleenHagerty)2020年2月18日圖像來源,ColleenHagerty圖像加註文字,服用「微劑量迷幻藥」正成為一種潮流。

服用者吸入微量迷幻藥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工作表現。

保羅‧奧斯汀(PauAustin)和馬特‧吉萊斯派(MattGillespie)在一條紅杉樹蔽蔭的森林中想找到往回走的小路。

他們在森林迷路之時,一切看來都很好,還有大約一個小時太陽才會落山,加州奧克蘭的12月天氣也異常的溫暖宜人。

此外,這兩位29歲的年輕人精神也很高昂。

奧斯丁是一位教人如何服用迷幻藥的導師。

他滿懷信心,相信自己能幫助客戶吉萊斯派在這一天的遠足有所進步。

吉萊斯派在泥濘的路上往前邁了一步,手掌輕輕略過身邊的一棵樹,似乎對意外的迷路並不擔心。

他問奧斯汀,「你迷過多少次路?」很難說吉萊斯派是真的被他周圍的紅杉樹迷住了,或者是他幾小時前服用的迷幻藥還在起作用。

「這真的幫助我了解到自己的潛力」迷幻藥在過去十年東山再起,重新流行起來。

這些能改變人的心智的致幻物質,包括裸蓋菇素(或稱迷幻蘑菇)和LSD(一種半人工的強烈致幻劑),以讓人產生幻覺而聞名。

而更為眾所周知的是20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嬉皮士曾吸食迷幻藥成風。

但如今,迷幻藥已成了美國硅谷看重高科技癡迷成功之文化的重要成分。

硅谷人對這些迷幻藥感興趣與其說是為了消遣,不如說是為了優化完善自己的職業,具體而言之,是他們相信迷幻藥可助服用者提升職業能力。

吉萊斯派對此觀點是支持的,而且身體力行已有多年。

他把自己事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和他最好的朋友一起時首次服用的迷幻藥LSD,那時兩人還是美國俄亥俄州的青少年。

吉萊斯派說,「吸食後精神狀態為之一變,我才更明白到我對世界是無知的。

我們意識到自己是井底之蛙,意識到我們還需要長大成人。

迷幻藥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既讓人感到謙卑,又讓人感到解放。

這真的幫助我了解到自己的潛力。

」在服用迷幻藥之前,他認為自己的未來已經注定:他將進入當地的一所大學,在家鄉辛辛那提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在體驗了迷幻藥的功效後,他決定改讀工業設計學位。

他後來在德國和瑞士工作,然後回到美國,在一家太陽能初創企業工作。

如今,吉萊斯派年近30,正處於草創事業的艱苦時期,不由自主地再一次求助於迷幻劑。

在他早期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避免接觸迷幻藥,之後他開始對微劑量服用產生了興趣,這即是說,靠服用低劑量的迷幻藥以提高自己的創意、工作效能和整體的幸福感。

儘管幾乎沒有科學數據證實上述說法,但過去幾年使用迷幻藥可提高個人能力和職業表現的說法已越來越流行。

這在硅谷尤其如此,硅谷人長期以來一直信奉這一理念。

邁克爾•波倫(MichaelPollan)在其探討迷幻藥的著作《致幻劑如何改變你的心智》中,回顧了迷幻藥在上世紀50年代興起的歷史,當時工程人員以LSD產生的迷幻效果來誘發新的概念,比如電腦芯片。

甚至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曾涉足迷幻藥。

據報道,喬布斯甚至曾經貶低另一位科技巨頭比爾·蓋茨,說他「缺乏想象力」,並指出如果他服用了LSD,他的眼界會更開闊。

事實上,比爾·蓋茨曾暗示自己服用過LSD。

迷幻之旅引領而行對吉萊斯派來說,很難找到使用迷幻藥的有效之法。

他說自己早期的服用是「胡亂嘗試」,自己很難決定要服用多少劑量,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他迷幻狀態的心智。

他解釋說,「在我的生活中找到正確的平衡和位置需要一點助力,所以我求助於保羅(奧斯汀)。

」和吉萊斯派一樣,奧斯汀首次服用迷幻劑是他十幾,近二十歲的時候,服用的是裸蓋菇素。

其後在這一年,他又服食LSD,「可能有20次」。

自此,迷幻藥就成了他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把輔導他人如何使用迷幻藥作為自己的正當職業。

為醫學界一大爭議劃句號:新研究指抗抑鬱藥有效精神與心理疾病治療:「迷幻藥」或許大有作為大麻:你需要了解的爭議和真相心情沮喪鬱悶?可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