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防疫14 個月教我們的事:如何提升居家辦公/學習品質 ... | 小群14個月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主打編輯部原創策展專區CrossingCampus時事現場海外職場專欄作者訂閱季刊頻道人物故事People國際趨勢Trends文史藝術Humanities生活風格Lifestyle觀點評論Perspectives編輯嚴選Editors'Picks換日線X施羅德上架,夢想人生關於我們歷年季刊團隊成員大事記搜尋投書歷年季刊團隊成員大事記首頁生活風格生活在美防疫14個月教我們的事:如何提升居家辦公/學習品質,並照顧彼此的心理健康?蘇怡安、胡鈞維/讀者投書2021/05/194647PhotoCredit:Daria[email protected]疫情往往驟變,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能做的是學會接納。

應對疫情最好的方法不是逞強,而是「學會示弱」──勇於表達自己面對的問題與困境。

打好疫苗、訂好機票,返臺在即,沒想到隔海遠觀臺灣近日疫情爆發,猶如14個月前(2020年3月中旬)紐約上州的情急,完全可以想像此時多數臺灣人們可能有多驚慌,正如我們當時一樣。

作為防疫逾一年的「老屁股」,想要分享一些過去一年來陪我們(兩位成人、一廳一房一衛浴一廚房)渡過無止盡漫漫長路的小撇步。

小民好民一起守住臺灣──這個在過去一年讓我們在國際社群裡驕傲不已的小國好國。

一、添購在家上班/上課器物由於我們二位都是學術工作者,混合了一般上班族(辦公室文書工作、工作會議等)和學生族(上課、研究等)的性質,剛好有機會觀察到這兩種族群可能在家會需要的器物:在家上班和上課均相當仰賴視訊會議,使得接觸藍光銀幕的時數倍增。

我們在過去一年添購了電視與家用投影機(搭配無線滑鼠、無線鍵盤),均可外接電腦,大幅降低在家工作對眼睛的疲勞程度。

我們的用法是,如果視訊會議需要露臉或大量投入,則用電視外接電腦,使用電腦鏡頭參與會議;如果是上課,未必需要露臉或參與程度較少,我們則不特別開鏡頭,改用投影機外接電腦,可以減少直接暴露於藍光的機會。

我們由於工作需求,也添購了麥克風,可以用來錄製工作所需的影片。

另外,由於我們宿舍不大,兩個人不斷輪流開會,也添購了降/抗噪耳機與門簾,隔絕兩個人互相輪流干擾的程度。

同時,好的工作椅與工作燈(立燈、檯燈)也蠻有幫助的。

最後,我們也添置了摺疊桌和摺疊椅,以便在窄小的宿舍空間裡,靈活地完成不同的任務,又不會太佔空間。

二、添購綠色植物與「小確幸」小物由於疫情未必能馬上緩解,在家上班/上課的時間有多長,誰也說不準。

還記得當初頭一兩個月關在宿舍時,非常不習慣長時間困在家裡,因為宿舍規定不能養寵物,於是陸陸續續帶了幾盆綠色好朋友回宿舍,定期幫植物澆水,療癒焦慮的心情。

圖/Sanni[email protected]另外,考量到必須經常進行視訊會議,我們也添購了掛在客廳牆壁的裝飾性掛幅(例如:買了大幅的布製世界地圖,即便無法旅行,也可以回味過去與想像未來的旅行),一方面自己看了開心,牆壁不會白白一片;二方面也可作為視訊會議時的背景。

三、開會協調工作空間與時間由於在家與視訊工作都蠻容易互相干擾的,我們每個週末都會約一次協調會議,大約半小時左右,把對方未來一週工作或學業上的高壓時段溝通清楚(例如:哪一天、那個時段,誰有期中考或重要會議),可以事前規劃動線與任務(例如:該時段可能不適合煮東西或吹頭髮;或者誰的狀況比較適合使用某個空間),盡量避免衝突。

四、分工備餐、一起快樂叫外送我們盡量維持家務分工平衡,但發現在家工作期間,最容易因不平衡而導致衝突的家務便是備餐(每天3次)──若一開始沒有討論好的話,相當容易落入又餓又氣的“hangry”窘境。

作為因應,我們會在每週一次的協調會議喬好哪餐誰負責、負責餐數盡量平均,營養盡量均衡,必要時也會補充營養食品如維他命等。

為了增加生活的多樣性,我們也會喬好哪餐要點外送。

外送時盡量採取無接觸取餐,並盡量給予較高小費,感謝在疫情非常時期仍辛苦送餐的外送員。

五、建立室內運動規律圖/Maryjoy[email protected]現在坊間有很多不需器材的室內運動app和影片,可以多方比較使用;我們自己本來就有瑜珈墊、瑜珈球和小啞鈴,也因為疫情添購了摺疊重訓椅和可拆卸槓鈴,這些都至少讓我們可以定期動一動。

體重計當然也是防疫好夥伴,確保自己至少在BMI值上沒有劇烈變動。

六、定期和親友視訊聯繫;關心獨居好朋友因留學之故,我們本來就會定期和家人視訊。

但是,這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