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障礙的教學建議 | 數學障礙教學

數學障礙的教學建議. 特教老師需要依據數學障礙學生學習能力的優點和弱點,適時(及早發現數學障礙學生,並及早補救其障礙種類)、適法(適合數學障礙學生訊息 ...問題探討與參考資源回上層數學障礙的教學建議使用電腦困難與解決途徑學生電腦輸出介面調整學習障礙之補救教學建議數學科補救教學方法特教生鑑定安置輔委會專業醫療團隊服務計畫特殊教育刊考期刊如何指導孩子做認知學習如何運用醫療及社會資身心障礙及問題兒童的才智學習障礙嚴重情緒障礙者﹝E/BD﹞智障者的兩性教育及輔導策略數學障礙的特徵聽覺理解調查表小二數學科學習困難檢核表數學科學習態度檢核表數學障礙的教學建議  特教老師需要依據數學障礙學生學習能力的優點和弱點,適時(及早發現數學障礙學生,並及早補救其障礙種類)、適法(適合數學障礙學生訊息接收優勢管道的教學方法)、適材(適合數學障礙學生訊息接收優勢管道的教學方法)進行補救教學。

提供下列建議做為特教老師參考:一、聽覺理解速度慢、理解不完整二、題目中有生字或較生疏的詞,影響題意的理解和做題的自信心三、文字理解不完整,常有看不懂題意或是不清楚題目在問什麼四、題目中的字詞能唸出其發音,也能認字,整句卻仍有點不能確定其意。

五、記憶有限,記得後段,忘了前段;或者記得前段,卻忘了後段看到後段就記不住題目的前段,不是邊看邊忘,就是忘東或是忘西,總是記不住題目的細節,而不得不一再上下抬頭或一再左右轉頭,多看幾眼題目。

不過,偶爾仍會把題目看錯。

不如把題目重新排列,分為三、四行,每一行只表達一個概念,盡量使每一行的大意單純化。

六、加、減、乘、除法的運算過程仍常出差錯心算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計算結果正確的方式,故數手指、畫圓圈、用積木等方式都可以運用,只要用一致的方法就能減少錯誤的機會,運算的速度也能逐漸地增快。

給學生時間練習答題的步驟,形成一致的方式,達到預期的精確程度,再引導學生轉用心算的方法取代之。

故每學期都要讓學生練習運算,考其加、減、乘、除法或混合型一百題,評估其做題所費時間和正確性。

七、做題的程序和步驟前後並不一致八、小數量觀念還算清楚,大數量在腦海中仍有點模糊、不確定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有機會親自看過或摸過20個積木,卻較少看過或親自數過上百的數量,而超過百位的數量常以阿拉伯數字來替代,以節省講課時間或作題空間,故叫學生畫13個圓圈,大部份的學生不會弄錯;不過,當叫學生畫出108個圓圈時,部份學生會了四十幾個就停手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親自算到上百的數字,也沒有看過、摸過這麼多的數量過。

因此,增加學生實際體驗較大的數量與上百的數字的應對關係。

不只是視覺的經驗,同時,也需要動手觸摸的機會,以協助學生的腦海中有較為深刻、踏實的數量感受。

再者,也可能是較少一一數數目,尤其上百的阿拉伯數字或者只會單唸阿拉伯數字(128),而較少練習序數的唸法「一百二十八」,故建議讓學生練習數或唸上百的數字。

此外,數字有量的比較,連續的數字較容易區分誰大誰小,看到兩個數字時,由最左邊的數字的大小也能輕易決定誰大誰小,但是聽到兩個數字時,除了位數不同的數字較易顯現其大小之外,有時需要多想二秒鐘才能反應過來,例如83和38,孰大?雖然多想一想也能判斷正確,但是仍有學生看到這兩個數字,不會答錯,但是聽到這兩個數字卻會答錯。

九、聽寫阿拉伯數字仍會出錯十、從題意仍不能判斷數學加、減、乘、除原理的運用加減法可以同時教,同時乘除法也可以合併學,因為這是一體兩面的原理。

判斷也是需要練習,更需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去自已思考他們的選擇,也想一想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因此,建議看過題目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然後,決定用加、減、乘、除法的原理來解題,說對後,再說明從題目中那一點來幫助其決定。

等到他經過這樣思考的過程後,全答對後,再讓學生動筆做答。

例l:小華存有35元,爸爸給小華18元,請問小華共有多少元?(對小華而言,錢變多了,若問小華有多少錢則用加法,但是對爸爸而言,他的錢變少了,若問小華的爸爸有多少錢則用減法)例2:一條街應裝15個停車收費錶,台北市共有5條街還未裝,每條街裝收費錶的數量都一樣(15個)請問台北市需要裝多少個停車收費錶?(台北市有5條街,每條街有15個停車收費錶,故有5個15個停車收費錶,可以用加法15+15+15+15+15,或者用乘法15X5)十一、從題目的文字中仍看不出運用數學加、減、乘、除原理的可循線索其實,從題目的文字中,還是有些線索可以協助其判斷數學加、減、乘、除原理的運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