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的藥物治療及衛教資訊作者:臺大醫院藥劑部賴彥廷 ... | 皮膚過敏藥

蕁麻疹(urticaria)是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一生中某些 ... 八到九成慢性蕁麻疹病患均找不到確切過敏原或原發疾病,大部分都和食物或藥物 ...:::無障礙網頁說明台大醫院::: 最新消息特別企劃專題報導保健園地台大花絮兒童專欄前期內容  :::我有氣喘嗎?過敏及自體免疫疾病預防面面觀慢性蕁麻疹的藥物治療及衛教資訊    前期專題報導  :::慢性蕁麻疹的藥物治療及衛教資訊內容下載: 引言蕁麻疹(urticaria)是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一生中某些時期都有發作過,各個年齡層均可能發生。

發作時會在皮膚上產生數個紅色膨疹(通常合併中央蒼白)並伴隨著搔癢感,部分案例中數個膨疹會融合形成大面積膨疹,一般成因是由於皮膚或血液中的免疫細胞—肥大細胞(mastcells)活化,進而釋放出組織胺(histamine),導致皮膚範圍產生紅、腫、癢的病症。

大部分案例發作快速並會在數小時內消退,然而,一旦症狀在一週內反覆發作,並持續達到六週或以上,便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而這也是我們這次探討的主題。

慢性蕁麻疹(chronicurticaria)大約影響百分之一的人口,較易發生在成人,且女性較男性易發生(約兩倍),八到九成慢性蕁麻疹病患均找不到確切過敏原或原發疾病,大部分都和食物或藥物無關,但食物或藥物可能會是易惡化因子,目前推測可能和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發作情況和期間因人而異。

由於慢性蕁麻疹發作的起伏不定,不只是生理上的不舒服感,也往往會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病人常會因而感到挫折或恐懼,因此增加病人的信心是完成療程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此,對於受到慢性蕁麻疹困擾的病人,下列幾項觀念是重要的:慢性蕁麻疹很少是其他潛在疾病的症狀—病人可能認為慢性蕁麻疹的發作是由於其他未發現的潛在疾病引起的,因而感到恐懼,一般來說,如果蕁麻疹的發作和潛在疾病相關,通常都伴隨著其他全身性症狀,而非單一發作,這些其他症狀通常可被醫療人員或病人自身發現。

慢性蕁麻疹很少會持續很久,特別是在規律治療下—在症狀持續一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約只有14%病人症狀會持續超過五年。

慢性蕁麻疹通常不是過敏所引起,而且很少是致命性的—很多人可能會被急性發作下的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混淆,以為可能會造成生命威脅。

然而慢性蕁麻疹的發作通常侷限在表皮及粘膜組織,不會影響其他器官系統。

而慢性蕁麻疹相關的血管性水腫發作傾向較輕微,也少見會影響呼吸道。

慢性蕁麻疹不具傳染性—慢性蕁麻疹被認為與個人體質相關,不用擔心會傳染給周邊的人。

藥物治療及衛教資訊主要的治療,第一是避免可能會導致或惡化症狀的因子,第二就是使用抗組織胺藥物。

一、避免可能會引發或惡化症狀的因子首要治療目標是要先找出任何可能引發或惡化症狀的因子,並避免再次接觸。

以下是易惡化因子:一般來說,慢性蕁麻疹是不需要進行偽過敏原排除飲食,一來,ImmunoglobulinE(IgE)媒介型食物反應不是慢性蕁麻疹的主因,二來因為偽過敏原排除飲食限制食物範圍廣大(像是新鮮水果、雞蛋、海鮮、人工色素、食物保存劑等),執行困難,除非先前接觸某項食物易引發過敏(或偽過敏)反應,才需避免特定食物,而臺灣皮膚科醫學會2014年蕁麻疹治療指引建議在藥物治療沒有反應之特異性蕁麻疹可考慮進行2~3週低偽過敏原飲食試驗。

二、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一)第一線藥物治療第一線藥物治療為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被認為較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較少副作用(如嗜睡),而且使用上較方便,起始劑量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臺大醫院現有品項為Xyzal驅異樂(levocetirizine)、Allegra艾來(fexofenadine)、Denosin停敏(desloratadine)。

(二)第二線藥物治療若使用第一線藥物治療持續一到兩週症狀尚未改善,才考慮進行第二線藥物治療。

第二線治療就有多種選擇:增加先前使用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劑量併用其他種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併用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或他種抗組織胺藥物—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被認為緩解症狀作用較快,然而可能會需要一天服用三到四次,而且病人可能會較不能忍受副作用(如昏睡、口乾、複視或視覺模糊、排尿困難),正因為服用此類藥品可能會讓病人覺得眩暈或嗜睡,不建議服用藥物後開車或操作危險機械,因此如果病人職業需要(如司機、機長、重型機具操作員等),則須與醫師討論。

臺大醫院現有品項為Dex-CTM特息敏(dexchlorpheniramine)、Lonzumin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