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嬰兒臂神經叢損傷 | 嬰兒手無力

發生嬰兒臂神經叢損傷的機率約在0.25%左右,可以分成上臂神經叢損傷、下臂神經叢損傷及全臂神經叢損傷,而上臂神經叢損傷會造成嬰兒的肩膀、手部肌肉至手腕手指肌肉的無力 ...kenkon健康網醫學新知膳食營養分析計算基礎代謝熱量編輯減重菜單減重菜單範例身體評估每日消耗熱量計算進階卡路里計算兒童生長發育分析兒童發展進程問卷兒童時期常見疾病藥品查詢體檢檢驗值須知事典健康自我檢測成人常見疾病症狀的警示憂鬱症心理健康測驗劉志明耳鼻喉科聯絡我們  HOME > 兒童身心發展 > 兒童時期常見疾病 > 新生兒科 > 認識嬰兒臂神經叢損傷請選擇以下科別。

新生兒科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胸腔內科兒童腎臟科兒童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兒童心臟內科兒童神經內科兒童外科兒童皮膚科兒童耳鼻喉科兒童泌尿科兒童骨科兒童眼科兒童牙科兒童感染科兒童精神科兒童其他科請選擇以下科別新生兒科兒童內科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胸腔內科兒童腎臟科兒童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兒童心臟內科兒童神經內科兒童外科兒童皮膚科兒童耳鼻喉科兒童泌尿科兒童骨科兒童眼科兒童牙科兒童感染科兒童精神科兒童其他科疾病類別:新生兒科疾病名稱:認識嬰兒臂神經叢損傷所謂臂神經叢損傷最主要發生於生產時胎位不正、胎兒過大或肩難產,使得胎兒要生出時需要器械的輔助或過度的拉扯而造成新生兒出生之後手臂、手腕到手指部位的無力或麻痺,但有少數的個案並未發現有任何的誘發因素。

  發生嬰兒臂神經叢損傷的機率約在0.25%左右,可以分成上臂神經叢損傷、下臂神經叢損傷及全臂神經叢損傷,而上臂神經叢損傷會造成嬰兒的肩膀、手部肌肉至手腕手指肌肉的無力、無法彎曲或伸直的動作;而下臂神經叢損傷容易呈現出手指肌肉的無力,若是全臂神經叢損傷則會有整隻手臂的問題。

  若嬰兒出生之後發現手臂或手指活動不佳就要考慮有此神經損傷的產生,這時就要趕快求診、接受評估檢查,有此症狀的嬰幼兒會先經過復健的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其中包含有肌肉電療的刺激,另外也會以職能治療來促進掌指的靈活度,經過3-6個月的復健,一般來說會有明顯的改善,最多可觀察到1年左右,約有9成以上可以復原,但仍有5-8%左右的嬰兒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嬰兒出生之後,家長應該可以很明顯發現其手部的活動力是否下降或不對稱,若有異常軟弱、無力的現象,應該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才不會錯過適當矯正的黃金期,也才不會留下永久的後遺症。

  kenkon健康網  2009/04/06返回首頁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Kenkon健康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所有資料皆不得引用轉載及複製,未經許可再複製使用皆違反著作財產法規,違反者將嚴予追究。

 瀏覽人數  0005008479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